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GB标准
  • 2009年
  • 标准汇编
  • 技术标准
  • 工业标准
  • 规范标准
  • 信息技术
  • 编码标准
  • GB 24430
  • GB 24446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605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11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7
字数:108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一年度我国发布的、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读者配套购买《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制定”卷和“修订”卷则可收齐上一年度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3.由于读者需求的变化,自1996年起,《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仅出版精装本。
4.2009年我国制修订国家标准共3158项。本分册为“2009年制定”卷第438分册,收入国家标准GB 24430-24446的最新版本。

目录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 安全 第1部分:要求
GB/T 24430.2-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2部分:试验
GB/T 24431-2009 假肢、矫形器装配机构设施设备
GB/T 24432-2009 假肢费用赔偿鉴定
GB/T 24433-2009 老年人、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规范
GB/T 24434-2009 座便椅(凳)
GE/T 24435-2009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GB 24436-2009 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
GB/T 24437-2009 假肢矫形器生产装配机构的等级划分
GB/T 24438.1-2009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1部分:基本指标
GB/T 24439-2009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
GB/T 24440-2009 社会捐助基本术语
GB/T 24441-2009 殡葬服务从业人员资质条件
GB/T 24442.1-2009 纺织品压缩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恒定法
GB/T24442.2-2009 纺织品 压缩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等速法
GB/T 24443-2009 毛条、洗净毛疵点及重量试验方法
GB/T 24444-2009 电渣重熔结晶器
GB/T 24445-2009 单螺杆饲料原料膨化机
GB/T 24446-2009 铁木贴花衬纸

前言/序言


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规范精选集:1990-2005年度(A卷) 内容提要: 本规范汇编精选了1990年至2005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内,涉及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旨在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技术参考依据。本卷(A卷)重点收录了与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设计、建筑节能与防火、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核心规范,涵盖了从勘察设计前端到主体结构封顶后期的关键技术环节。 编纂背景与目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工程体量和技术复杂度显著增加。为适应这一变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步伐加快,特别是在抗震设计、新型材料应用、建筑节能推广以及施工安全法规完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文件。本汇编力求在标准体系快速迭代的特定历史时期,系统梳理并集中呈现最具指导性和长期适用性的技术要求,避免从业人员在面对大量分散标准时产生理解偏差或引用遗漏。 核心收录范围(1990-2005年度精选): 第一部分: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规范(1990-2002) 本部分聚焦于建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地基与基础设计。收录了包括岩土工程勘察、静载荷与抗浮设计等关键标准的修订版或新版本。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94年版及2002年局部修订): 详细阐述了浅基础(包括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原则、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以及对软土地基和复杂岩溶地基的处理技术要求。特别关注了90年代中期以来,对基底抗剪强度和差异沉降控制的量化指标。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996年版): 规定了不同工程等级、不同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深度、取样方法、现场测试技术(如SPT、CPT等)以及岩土工程报告的编制要求。对于保证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提供了严格的技术指导。 3.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998年版): 针对中国北方特定地质区域,详细规范了对遇水易失稳地基的处理工艺,如强夯法、注浆加固法、以及分层压实回填的技术参数。 第二部分:主体结构设计与抗震(1995-2005) 本部分收录了核心的结构设计标准,反映了中国结构工程从传统经验设计向基于性能化分析过渡的阶段。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1): 本卷重点收录了2001年版本的关键修订点,包括对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钢筋的疲劳验算要求,以及对梁、柱、板节点域的详细配筋构造图例。着重分析了该版本在抗震设计区划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上的重大调整。 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3-1995): 针对轻钢结构和网架结构在体育场馆、工业厂房中的应用,规范了连接节点的设计承载力、疲劳寿命评估以及防火保护层的设置要求。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涵盖了烧结普通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材料在承重墙、构造柱、圈梁中的应用极限状态设计,并详细规定了抗震横墙的构造措施。 第三部分:建筑节能与防火(1997-2004)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本部分标准体现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消防安全理念的进步。 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JGJ 137-2001): 明确了不同气候区(一、二、三、四类)的屋面、墙体、楼板的热阻(R值)目标指标,以及自然采光系数的最低要求,是早期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文件。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1997): 规定了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安全疏散设计(疏散距离、出口宽度、楼梯间形式)、以及不同类型建筑(如商场、办公楼、住宅)的耐火等级要求。特别收录了对自动消防设施(如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前置性设计参数。 第四部分: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控制(1990-2005) 本部分侧重于将设计转化为实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安全防护。 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重点关注脚手架(特别是碗扣式和插销式)的搭设、验收、以及附墙连接的间距和强度要求。同时,对安全网、护栏、洞口封闭的标准尺寸进行了硬性规定。 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及相关专业验收规程(节选): 明确了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流程、检查记录表格和评定标准,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口径。 适用对象: 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以及相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研读本汇编,用户能够全面掌握1990年至2005年间,中国建筑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基准线。 (总计约155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庄重而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国家标准这类资料情有独钟,尤其是像《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这种明确标注了年份和具体编号范围的汇编,简直是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金矿”。我赶紧翻开目录,想看看这批标准具体涵盖了哪些领域。虽然我目前的工作重点并非完全聚焦在2009年制定的这些具体标准上,但作为行业资深人士,我深知早期标准的制定逻辑和技术基础对于理解后续演进至关重要。这份汇编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复查阅,我想也不会轻易损坏。我期待着深入研究其中关于特定工业流程或产品质量控制的规范,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被现在更迭版本略微淡化的“原汁原味”的技术细节。这本书的定位显然是面向专业人士的,它不是那种轻松阅读的读物,而是需要细致啃读、反复比对的工具书。光是看着这厚厚的一摞,我就能感受到编纂者付出的巨大心血,他们将散落在各处的标准文件系统地整合起来,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套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在于其系统性和权威性。

评分

我最近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国内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咨询项目。这个项目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企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遵循的内部控制基础,而这些基础往往直接源自当时的国家标准。因此,我迫切需要一份可靠的、可信的、且版本明确的参考资料。《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正好填补了我在2009年前后标准的空白地带。在与客户进行深度访谈时,我需要能够迅速准确地引用或对照当年的技术红线在哪里。如果我只能模糊地提及“大概是那个时候的要求”,那么我的专业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本书的清晰编号和明确的时间戳,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锁定目标规范,并直接查阅其原文。这种效率上的提升是巨大的,它将原本需要耗费数周的背景调研工作,压缩到了几天之内。这套书不再仅仅是“一堆文件”的集合,它已经蜕变成了一个高效的“时间机器”,让我能精准地定位到特定时刻的技术法规环境,从而为当下的质量诊断提供无可辩驳的依据。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的课程设置中,《标准法规与职业伦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系统展示中国标准发展历程的权威教材或参考资料,而这套2009年的汇编恰好提供了绝佳的“案例基础”。在课堂上,我总是强调,技术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共识和规范之上。要理解今天的先进技术,就必须回溯到过去规范的基石。例如,一个关于特定合金强度的标准,其2009年的制定很可能是在某个重大工程项目应用后进行的总结和完善。通过研读这批标准,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具体的参数要求,更能体会到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权衡艺术——如何在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安全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我计划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深远的标准,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展示规范是如何驱动产业进步的。这本书的严谨性,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我的课堂讨论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贴合了国家层面的实践要求。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收藏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出版本身就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技术文献的一种保护和整理。我个人对汇编类的工具书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完备性”的追求。我们都知道,国家标准文件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中,要将特定年份的某一连续编号段完整地收集和核对,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体现了出版方卓越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虽然我目前的工作可能不直接涉及GB 24430到24446这批具体的标准内容,但我更看重的是它作为“标准史料”的价值。想象一下,几十年后,当这些标准早已被多次修订甚至废止,这份保存完好的2009年汇编,将成为研究当年技术哲学和管理思想的宝贵文物。它的存在,确保了历史的连续性,避免了关键技术语境的丢失。对于任何关注标准演变轨迹的学者而言,这都是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其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增加,而非递减。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汇编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了期待的。我过去在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项目或者进行溯源分析时,经常会遇到标准版本不匹配的尴尬局面。比如,某个设备是在2010年左右投入使用的,那么其设计和验收就必须严格遵循当时有效的国家标准。如果我现在只参考最新的标准,就可能出现对原设计意图的误判。因此,《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制定(438:GB 24430-24446)》的出现,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我特别关注其中的GB 2443X系列,虽然我还不确定它们具体涉及哪个行业,但经验告诉我,这个编号段往往与某些基础的材料性能测试或特定的安全指标有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一个清晰的“时间轴”视图,了解在200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国家层面对特定技术环节的要求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种横向的、时间切面的标准集合,是任何在线数据库都难以替代的。它提供的是一种确凿无疑的“快照”,而不是动态更新的信息流。阅读这样的汇编,就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过去技术规范的对话,让人不得不审慎对待每一个条款的措辞和背后的技术考量。我打算先从目录入手,梳理出与我专业最相关的几个标准,然后逐一进行对比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