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 编
图书标签:
  • 商事审判
  • 公司法
  • 案例分析
  • 最高人民法院
  • 司法实践
  • 裁判指导
  • 公司治理
  • 合同纠纷
  • 知识产权
  • 破产重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24448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23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3
字数: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丛书采取了裁判摘要加裁判文书的体例,展现了审判案例的真实风貌。如此全面、系统、真实地公布指导案例。
   山国家审判机关的独特地位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商事审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成文法的约束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裁判,对商事规则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细化和补漏,规范和引导商事行为。向全社会发布这些商事审判案例,可以帮助广大商事主体及时了解把握被国家审判机关认可的商事规则和习惯,并以此为标准规范自己的商事行为,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精彩书评

   虽然丛书汇编的指导案例并不具备“判例”的效力,但由于它们都蕴含着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的大量经验、规则,将之公之于世,对于维护法律适用标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提高审判质量,规范审判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廉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奚晓明

目录

一、公司
1 联营协议未全面履行致联营未成立的,各方无需承担协议约定的相关责任
——成都市春来天然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联营合同纠纷案
2 代物清偿不能达到消灭债务目的时,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债务人支付欠款及利息
——甘肃省工业交通投资公司与平凉崆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纠纷案
3 依合法的公司章程作出的股东会决议是有效的,各股东应执行该决议
——贵州捷安投资有限公司与贵阳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亿工盛达科技有限?司股权确权及公司增资扩股出资份额优先认购权纠纷案
4 股东代表诉讼可要求行为人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山西省贸易行业管理办公室与山西同至人物贸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股份合作合同纠纷案
5 增资扩股协议在《公司法》修订后实施的,适用新法
——广安市思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确认纠纷案
6 如何认定公司人格混同
——福建省青州造纸有限责任公司与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纠案
7 《兼并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禁止规定,该协议有效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市一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广厦支行公司合并纠纷案
8 善意取得制度在股权转让纠纷中的适用
——崔海龙、俞成林与无锡市荣耀置业有限公司、燕飞、黄坤生、杜伟、李跃明、孙建源、王国强、蒋德斌、尤春伟、忻健股权转让纠纷案
9 挂靠经营关系中,挂靠方有独立财产权和诉权
——北京市北协建设工程公司与原北京市北协建设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处挂靠经营纠纷一案
10 合同的签订与解除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决定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太原办事处与华懋中发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太原鑫龙人造革厂企业兼并合同纠纷案
11 双方当事人企业资金拆借约定无效,一方当事人可要求用资人偿还借款以及相关利息
——都匀嘉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贵州红华物流有限公司企业资金拆借纠纷案
12 公法定解散的要件
——重庆正浩实业(集团)公司与重庆国能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正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及公司解散纠纷案
13 股东出资不实的法律责任
——安达新世纪巨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协和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权确权赔偿纠纷案
14 事实上的占有状态不能改变买卖合同关系的事实行为
——李西东与严新昌、通辽市科尔沁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资产转让合同纠纷案
15 合作不成应按约定退还投资款项
——哈尔滨京德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华成大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京德顺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隆顺发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三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返还投资款纠纷案

……
二、股权
三、破产
四、商事侵权

精彩书摘

2002年5月13日、2002年12月16日,华友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太原市分行柳南支行(以下简称农行柳南支行)分别签订《购房合同》,在国有股股东未同意情况下,将华友有限公司的友谊大厦出卖给农行柳南支行。农行柳南支行累计向华友有限公司付款2885万元。目前该款由同至人公司实际占有。
2004年5月1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04]68号下发《关于同意华友有限公司国有股暂由行管办持有的批复》,同意将华友有限公司中的国有股暂由行管办持有并负责监管,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另查明:同至人公司为履行合作协议以及新公司开支需要,先后共支付四类开支计31939870.64元。经双方核对帐目,行管办对同至人公司的支出数额无异议,但对其中部分支出是否用于华友有限公司持异议。第一类支出,系同至人公司偿付华友公司贷款、利息、诉讼费,共计20786747.58元。此类支出中,行管办认为其中的1830万元系华友公司的欠款本金1212万元及利息、诉讼费等,确实用于出资,应予认可。其余2486747.58元部分系因同至人公司迟延还贷产生的逾期还款利息,应由同至人公司自行承担。第二类开支是验资、评估等费用,共计172128元。行管办认为该类开支系新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费用。但同至人公司指出其中的12万元,系双方合作前华友公司因欠银行贷款被决定拍卖友谊大厦,后因双方合作华友公司停止了拍卖而向拍卖公司支付12万元的终止拍卖赔偿金,并认为此笔开支应由华友公司支付,而不能认定为新公司的开支。第三类为契税、费等开支,共计7770182.42元。行管办认为,其中的15支金额为1054312.14元的发票上注明交款人为农业银行,应由农业银行承担,另外两笔土地出让金共计6319209.72元,是原友谊大厦的地块和华友公司所有的郝庄地块的出让金和契税组成,行管办认可其中郝庄地块的1138792.72元的出让金和契税应由自己承担,其余5180417元依照合同应由农业银行承担;此类开支的剩余支出396660.56元系用于新公司的组建。第四类为用于华友有限公司的职工工资、保险、交通、招待等费用,共计3210812.64元。(1)其中用于华友有限公司职工的工资、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职工公积金、老干部医疗费等六项共计1891230.03元;因双方合作成立新公司而中断与太原市迎泽区益盛羊毛衫商店的租赁合同,向该商店支付违约赔偿金60万元;用于公司财产保险的支出29986.2元;三项计2521216.23元,行管办无异议。(2)这类开支中的剩余部分689596.41元,为新公司存续期间的招待费、借款、水电费、电话费等。

前言/序言




法律前沿观察:民事诉讼前瞻与证据规则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当代民事诉讼领域的最新发展、复杂疑难问题的解决路径,以及证据采纳与审查的前沿理论与实务操作,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操价值的深度指南。 本书并非关于公司法或特定司法指导案例的汇编,而是着眼于民事诉讼结构、证据体系和程序正义的宏观构建与微观适用。 --- 第一部分:民事诉讼程序与审判理念的革新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在应对新型商事活动和复杂民事纠纷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司法理念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 一、诉讼结构与当事人主义的适度平衡 本书首先探讨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民事诉讼结构带来的冲击。重点分析了法官职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1. 证据开示制度的本土化实践与困境: 详细考察了在缺乏成熟的证据开示制度环境下,如何通过庭前准备程序和保全措施,有效对抗“藏匿证据”的行为。分析了不同类型案件(如知识产权侵权、复杂合同违约)中,对证据开示请求的审查标准和回应机制。 2. 事前预防性救济的强化: 探讨了行为保全、财产保全在诉讼中的前置化趋势。特别关注了在涉及紧迫性、不可逆转损害的案件中,如何精确界定启动保全程序的条件,以及如何平衡申请人权益与被申请人营业自由的关系。 3. 说服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再定义: 在案件事实高度复杂化、信息不对称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高度可能”证明标准面临适用困境。本书梳理了裁判者在认定事实时,如何运用经验法则、逻辑推理和高度可能性的概率判断,构建令人信服的裁判基础。 二、裁判文书的逻辑严密性与说服力构建 裁判文书是法院意志的最终体现。本书着重分析了如何提升裁判文书的质量,使其不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套用,更是对案件事实、证据链条和法律适用的完整逻辑呈现。 1. 事实认定与证据评价的关联性: 阐述了如何通过规范的证据审查步骤(三性审查: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确保最终事实认定具有坚实的证据支撑,避免“事实不清”成为上诉或再审的焦点。 2. 法律适用中的解释学方法: 探讨了在法律条文存在解释空间或存在新的社会现象尚未被明确规制时,法官应采用何种解释学方法(文义、体系、目的解释),以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效率目标。 3. 裁判理由的充分性与可预测性: 强调裁判理由必须充分回应当事人的核心争议点,并对未来的类似案件应具有一定的指引价值,增强司法的可预测性。 --- 第二部分:民事证据规则的深化与前沿挑战 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生命线。本部分将焦点投向了证据收集、保全、采信中遇到的新难题,特别是电子证据的冲击。 三、电子证据的采集、固定与证明力评估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子数据已成为多数商事纠纷的核心证据。本书对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进行了系统性梳理。 1. 数据完整性与链条追踪: 详细分析了从服务器、终端设备、云存储中提取数据的技术要求,包括哈希校验、时间戳的使用,确保电子证据在取证、转移、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以维持其原始状态和证明力。 2. 即时通讯记录的法律地位: 针对微信、钉钉、邮件等即时通信记录的广泛使用,探讨了其作为口头证据还是书面证据的定性问题,以及在证明特定法律行为(如合同的达成、意思表示的撤回)时的证明力强弱判断。 3. 自动化决策数据的可审查性: 在涉及算法推荐、智能合约执行的纠纷中,如何要求对方披露或提供关键的自动化决策过程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本身的证据能力界定。 四、证明妨碍的应对与制裁机制 证明妨碍行为不仅损害了待证事实的查明,更侵蚀了诉讼的公平性。 1. 证明妨碍行为的类型化识别: 区分了主动销毁证据、消极不配合调查、不当行使抗辩权等不同形态的证明妨碍行为。 2. 间接证据与推定的运用: 在当事人明显有证据但拒绝出示时,探讨了如何通过反向推理,运用不利推定的规则,构建对妨碍举证方的法律后果。 3. 制裁措施的精准适用: 评估了法院在发现证明妨碍后,应采取的措施力度,包括罚款、期间利益的损失推定,乃至对案件结果的直接不利认定,确保制裁措施的威慑力与公正性。 --- 第三部分:复杂侵权与新型合同纠纷的证据处理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理论观察落实到具体的、高难度的实务场景中。 五、产品责任与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证明 在复杂的产品责任案件或环境污染案件中,单一的因果关系往往难以被直接证明。 1. 多因一果与替代性原因: 探讨了在多个潜在侵权行为都可能导致损害结果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和经验判断,界定加害人的部分因果责任。 2. 科学鉴定的权威性与局限性: 审视了司法鉴定意见在证明因果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法院在面对相互矛盾的鉴定意见或鉴定程序瑕疵时,如何进行独立判断。 六、金融与商业欺诈中的证据收集难点 涉及关联交易、集团诉讼或复杂金融产品的案件,对证据的连续性和广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1. 关联方交易的穿透审查: 分析了在认定合同效力或判断是否存在抽逃出资、虚假出资时,如何通过财务报表、银行流水等间接证据,穿透公司法人屏障,揭示交易的真实目的。 2. 集体诉讼中的代表性证据: 在涉及大量中小投资者的证券虚假陈述等集体诉讼中,如何筛选和使用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证据材料,以避免诉讼效率的低下。 本书致力于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民事诉讼证据处理思维框架,旨在提升法律从业者在复杂案件中应对证据挑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民事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电子数据存证、证明妨碍、因果关系认定、裁判文书逻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法律从业者,常年从事公司法领域的诉讼和非诉业务。坦白说,在接触到《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之前,我对指导案例的价值有过一些疑虑,认为它们或许只是对既有法律条文的简单重复或解读。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案例汇编,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最高审判机关智慧的杰作。书中精选的案例,其典型性和指导性毋庸置疑。它们不仅反映了当前商事审判的最新动向和焦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了法官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实践时,如何运用法律的智慧和审慎的态度,做出公正的裁决。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关联交易的审查、以及侵犯股东知情权等一系列高难度案件的分析。这些案例的深挖和剖析,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意见的律师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案件走向,更有效地制定诉讼策略,甚至在非诉业务中,也能够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法律建议。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活的法律”,它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抽象的法律条文,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实践性的工具。我从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法律精神和司法实践的深刻领悟。

评分

这本《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简直是一本为我量身打造的宝典!作为一名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我常常在股权结构设计、股东权利保护、公司治理等方面遇到困惑。以往,我只能依靠零散的法律条文和模糊的司法解释,摸索前进。但自从翻开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指路明灯。书中精选的案例,不仅涵盖了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商事审判实践,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公司相关案件时的裁判思路、法律适用的逻辑以及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论证过程,它并非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层层剥茧,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到法律适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在理解法律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书中的案例,有的关于公司设立的瑕疵,有的关于股东出资不实,有的关于董事高管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还有的涉及公司的并购重组和破产清算。每一个案例都像一个活生生的教科书,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在商业世界中的应用和力量。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不仅加深了对《公司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如何为公司建立更稳健的运营体系。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指导,让我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尤其是在处理与股东、董事、监事相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非常谨慎。《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公司治理体系上了一道“保险”。书中收录的案例,涵盖了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从公司设立的合规性,到股权激励的法律边界,再到董事会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的义务,都给出了详实的指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界定董事、高管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案例印象深刻。这些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法院是如何评判他们的行为是否越界,以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这对于我们建立内部的合规管理体系,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运作机制,以及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都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参考。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它不仅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一本实用的公司治理手册,为我们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司法爱好者,虽然没有专业的法律背景,但我一直对商业世界的运作及其背后的法律规则充满好奇。《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这本书,虽然标题听起来有些严肃,但实际上却非常生动有趣,它以案例的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灌输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来展现法律是如何介入商业活动,以及它如何解决商业纠纷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一幕幕精彩的商业大片,有利益的冲突,有智慧的博弈,也有法律的公正裁决。我通过书中关于股东之间股权纠纷的案例,学会了理解不同股权安排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案例,了解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通过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案例,认识到了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性。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法律小白也能轻松理解,同时又足够专业,能够让我学到扎实的法律知识。它让我明白,法律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对商业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博士生,我对学术研究有着严谨的态度。《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在学术研究中,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实践的支撑,而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恰恰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最坚实的桥梁。这本书中收录的案例,几乎涵盖了当前公司法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和争议焦点。例如,关于股东平等权在特定情况下的限制,关于公司僵局的处理机制,以及关于董监事责任的范围和归责原则等。这些案例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深刻的法律逻辑。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读和分析,我不仅能够清晰地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这些问题的最新裁判尺度和政策导向,更能够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命题,构建更具原创性的学术理论。书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充满了法理的思辨和逻辑的严谨,它能够激发我的研究灵感,帮助我拓宽研究思路。这本书,无疑是公司法理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司法实践前沿的窗口,也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很喜欢

评分

正在阅读,案例不错。

评分

很棒的书,看起来感觉很好。

评分

纸张质量一般啊,不太像正版

评分

书的手感不错 字体看着也舒服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很喜欢

评分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公司卷

评分

只有判决书,简单的法条,因为案子千奇百怪的复杂性,搞得好复杂。应该有个编者点评、案例评析之类的,提升一下。很枯燥,不建议买。

评分

案例很实用,就是价格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