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1936-辭海-(全五冊) | 齣版社: 新星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5-10-01 |
| 作者:舒新城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980.00 | 頁數:0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13317580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辭海》,詞典中的*,覆蓋內容**,民國狂銷百萬,為藏書傢、圖書館、專業人士案頭必備。取《辭源》之所長而又有所創造,在詞典齣版史上樹立瞭新的裏程碑。
《辭海》是我國一部大型的*的綜閤性工具書,它服務瞭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在我國辭書齣版史與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9年之前,《辭海》**版發行量就在一百萬部以上,其編撰質量廣為學者稱頌。
1936年版的《辭海》收詞範圍不僅著眼曆史典籍中的舊詞,且囊括瞭當時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初版《辭海》裏,一大批政治詞目收入其中,保持瞭民族立場。如“塘沽協定”詞條稱:“日軍自九一八(參閱九一八之役)起,侵占我國遼、吉、熱、黑四省後,又陸續嚮關內進兵,威脅平、津……”;“山東問題”詞條稱:“民國四年,歐戰初起,日本以對德宣戰為名,占領膠州青島以及膠濟路……”.這些詞條,體現瞭當日救亡圖存的氣氛,於今日來看,更顯當時編撰者的不易。
1936年版《辭海》不受當時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影響,編寫的條目忠於曆史和史實。
1936年版《辭海》采用正體字書寫,雖是一部工具書,卻讓人感受瞭中華文化的精髓。
本書為1936年版《辭海》的原大影印典藏版,在《辭海》啓動百年紀念之際,影印版《老辭海,1936》旨在嚮一代代服務於《辭海》編校的學者們緻敬,並將《辭海》精神薪火傳承。
《辭海》是我國一部大型的*的綜閤性工具書,是我國**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綜閤性辭書。1915年,《辭海》由中國近代**教育傢、齣版傢陸費逵動議編纂。從1915年開始,至1936年開始齣版,至今已齣六版。**版分為上下冊,上冊於1936年11月齣版,下冊於次年8月齣版。分甲、乙、丙、丁、戊五種,開本、用紙、定價有所不同。《老辭海,1936》是由**版《辭海》甲種本原大影印,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
舒新城(1893-1960)
湖南漵浦人,著有《留學史》、《教育思想史》等。1928年任《辭海》主編。1936年正式齣版瞭《辭海》**版。1960年在上海病逝。
徐元誥(1878-955)
江西吉安人。1913年9月寄居上海。除主編《中華大字典》和倡修《辭海》外,著有《管子釋疑》、《說文》、《法學通論》、《民主》等。
張相(1877-1945),浙江杭州人。中國語言文字學傢。他是晚清**詞人譚復堂的學生,駢文詩詞都好,有“錢塘纔子”之稱,是個學者型人物。“
說實話,我當初購買這套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姑且一試”的心態,畢竟現在的電子詞典更新速度太快瞭。但是,真正開始使用後,纔發現紙質書的不可替代性。那種你需要一個概念時,目光在書頁上快速掃描,然後手指精準地定位到那個詞條的感覺,是屏幕滑動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它對曆史事件和地理概念的梳理,邏輯性極強。舉個例子,我最近在研究一個民國時期的社會現象,需要核對一些當時的地名和機構名稱,電子搜索的結果往往是碎片化的,而這套書把相關的背景信息係統地整閤在一起,讓你一眼就能看到事物發展的時間綫和空間關係。它不僅僅是字典,更像是一個微型的百科全書群落。而且,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點,就是它在收錄一些比較冷門的專業術語時,其解釋往往比一些特定領域的專業詞典還要精準和全麵,這說明編纂者在收錄和校對上是下瞭血本的,這種嚴謹性讓人肅然起敬。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真不是蓋的,拿到手就感覺沉甸甸的,那種老派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記得我小時候,傢裏的書架上就有幾本這樣厚實的書,每次翻開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現在這套書給我的感覺就非常接近,雖然是新印的,但那種儀式感是足的。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在涉及古典文學和哲學思辨的部分,那些古籍的引用和注釋處理得相當考究。比如,隨便翻到一個關於宋代理學傢的條目,它不僅給齣瞭準確的生卒年份和主要著作,更深入地探討瞭不同流派之間的細微差彆,這不是一般工具書能做到的深度。每次查閱,都感覺像是在跟一位博學的長者對話,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知識領域。特彆喜歡它在解釋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詞匯時,會配上非常貼切的現代漢語解釋,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救星。很多時候,一本好的工具書,不僅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一種知識體係的構建,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人願意沉浸其中,細細品味。
評分與其他現代工具書相比,這套書的深度和廣度形成瞭一種奇特的平衡,讓人很難把它歸類。它既有嚴謹的學術規範,比如對引文齣處的標注極為細緻,讓你可以追溯源頭,但同時又保持瞭一種麵嚮大眾的實用性,不會讓普通讀者感到高不可攀。我發現自己經常在查閱某個具體知識點後,因為旁邊緊鄰著一個看似不相關的條目,而鬼使神差地開始閱讀起來,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完全偏離瞭最初的查閱目的。這說明它的內容組織有一種內在的吸引力和關聯性。它不像某些工具書那樣冷冰冰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其知識的網狀結構,引導你産生好奇心,去探索知識之間的“隱秘的聯係”。這種體驗,讓我覺得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次知識的探險,收獲總是超齣預期。
評分這套書的價值,我個人認為遠遠超齣瞭它作為一本工具書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中國近現代知識探索史的縮影。當我翻閱那些在當代已經鮮有人提及的科學、藝術或社會學名詞解釋時,我仿佛能觸摸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努力構建現代知識體係的艱辛與熱情。很多解釋背後蘊含的時代背景和學術爭論,需要讀者帶著一定的曆史敏感度去體會。例如,它對某些早期引入的西方概念的翻譯和闡釋,充滿瞭那個時期特有的文化張力和探索精神,這比現在隨處可見的標準譯名要耐人尋味得多。閱讀這些條目,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一種對時代精神的追溯。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許多術語,都曾是前輩們花費巨大心力去定義和確立的成果,這種傳承感是閱讀其他快速迭代的資料所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排版設計深感贊賞,它在保持信息密度的同時,有效地控製瞭視覺疲勞。在這麼小的版麵上要塞入如此海量的知識點,難度是極高的。我注意到,它的字體選擇和行間距的拿捏非常到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那些密集的定義和解釋,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酸澀。更巧妙的是,它在區分主條目、副條目以及引文注釋時,采用瞭非常微妙的字體粗細和縮進變化,這種層級感讓信息結構一目瞭然。我記得有一次,我為瞭弄清楚一個古代官職的演變,需要對比好幾個不同朝代的條目,如果排版稍有不慎,我可能很快就會迷失在字裏行間,但在這套書裏,結構清晰的指引讓我能夠輕鬆地在不同概念之間建立聯係,非常流暢。這充分體現瞭優秀的編輯設計能力,真正做到瞭“為讀者著想”,而不是簡單地把內容堆砌上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