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中国人来讲,英语是同样重要的。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英语目前是、将来也是一门主要的外交、商业和学术领域的全球语言(如果不是重要的语言的话)。任何国际外交家、商业人士和学者都不能不会英语。数百万中国人在学英语这一事实也说明英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上面的这些是要说明出版这本双语教材的必要性。该书是一个创举。它开创了一条他人将要跟随的道路,因为东方的学生热衷于英语,方的学生欢迎中文,双方都逐步认识到双语读物有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出版这本书还有一个更迫切和直接的原因:北京奥运会。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在学习奥林匹克运动。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领军的东方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奥林匹克运动,并对它产生更多的影响。很可能英语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相互交流的语言,但人们在洛桑和其他地方将会越来越多地听到中文。从这个角度讲,该书的出版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作者简介
董进霞,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国际体操裁判员。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体育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获得哲学博士。1985年至2001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2001年9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奥林匹克文化、形体、体育社会学等课程,从事以奥林匹克文化和妇女体育为主的体育文化研究。用中英文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著作,其中《新中国的妇女、体育和社会:顶起大半边天》(Women,Sport and Society,in New,China:Holding UpMore Than Half the sky)在国际和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近年来,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德国、希腊、丹麦、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国际会议讲课和报告论文。
J.A.曼根,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退休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是享有很高国际声望的体育史和文化研究的专家。他是《国际体育史杂志》、《社会、体育》、《足球和社会》等学术杂志的首任主编。他还是《全球社会中的体育》这一国际上广为称赞的系列书籍的首任主编,该系列已出版了100本书籍。由他专著和编著的学术书籍近40本,包括国际上影响巨大的《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公立学校的体育运动:一种教育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巩固》、《运动伦理和帝国主义》、《男性特征和道德:1800-1940年英美中产阶级男性》、《快乐、利润和信仰改变:1700—1914年间海内外英国文化和体育》、《文化捆绑:体育、帝国和社会》、《从公平性别到女权主义:工业和后工业时代的体育和女性社会化》、《还女性身体以自由:令人鼓舞的偶像》、《开创一个新时代:足球、女性和性解放》、《为地位而奋斗:体育和少数民族》等。
内页插图
目录
致谢
风中舞动的稻草(代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社会视角
第一章 奥林匹克文化概述
1.概念和分类
(1)文化
(2)奧林匹克文化
2.内容
3.特征
(1)共性文化特征
(2)独特性
4.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
(1)人生哲学
(2)普世性的社学哲学
第二章 奥林匹克文化:制度
1.奥运大家庭的构成
(1)国际奥委会
(2)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奥林匹克运动的专家
(3)国家奧委会
(4)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奥组委)
(5)奥林匹克运动员
2.奥林匹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举办奥运会
1.申办奥运会
2.举办奥运会:程序
(1)组委会结构
(2)组委会的职责
3.举办奥运会的模式
4.举办奥运会:有利和不利影响
(1)社会影响
(2)城市重建
(3)奥运会的经济影响
(4)奥运会的环境影响
第四章 奥林匹克物质文化
1.建筑
(1)希腊体育场
(2)罗马圆形剧场
(3)现代奥运建筑
(4)与体育建筑相关的问题
2.技术
(1)设备
(2)更准确的成绩测量
(3)监督裁判
(4)技术和成绩
(5)技术和观众的更多选择
第五章 奥运会与大众传媒
1.媒体的力量
2.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
(1)文字媒体
(2)广播
(3)电影
(4)电视
(5)因特网
3.转播权
第六章 奥运会仪式
1.点火
2.圣火传递仪式
3.开幕式
4.发奖仪式
5.闭幕式
6.国际奥委会仪式礼节:开幕式的详细情况
第七章 艺术和奥运会
1.简要的历史回顾
2.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活动方案
3.现代奥林匹克音乐
第二部分 历史视角
第八章 古代奥运会
1.古希腊文明
(1)宗教
(2)战争和奥林匹克文化
2.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变化
(1)节日、运动会和奥林匹亚
(2)规定
(3)比赛安排
(4)竞争和欺骗
3.古代奥运文化的衰亡
第九章 现代奥运会:苏醒与复活
1.现代奥运会的创建
(1)意识形态背景
(2)工业革命
(3)资产阶级教育改革
(4)体育的国际化
(5)考古发掘
(6)复兴奥运会的尝试
2.国际奥委会的诞生
3.现代奥运会的发展
(1)组织模式的逐渐建立
(2)世界大战对奥运会的影响
(3)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展
(4)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它对奥运会的影响
(5)现代的改革变化
4.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
第十章 奥林匹克运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撞
1.业余主义与职业主义
2.慈善与商业化
3.远离政治与亲近政治
4.公平竞争与暗箱操作
(1)兴奋剂
(2)其他违规操作
5.男性统治与男女平等
第十一章 奥林匹克营销:作为商业的奥林匹克运动
1.从历史的视角看奥运营销
2.独特性
3.奥林匹克营销收入的主要来源
(1)赞助
(2)奥运票务
(3)奥林匹克纪念币
(4)奥林匹克邮票
4.奥林匹克营销的管理
(1)管理结构
(2)营销收入的分配
(3)知识产权保护
(4)过分商业化的的挑战
第三部分 中国与奥运会
第十二章 奥运会和中国:历史进程
1.建立关系
2.中断关系(1949——1979)
3.关系正常化(1979——1992)
4.举办奥运会:雄心(1993——2001)
第十三章 走向2008奥运会
1.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
(2)体育场馆和公园
(3)通讯网络
(4)环境保护
2.组织建设
(I)比赛管理
(2)奥运营销
(3)组织竞赛
(4)人才培训和教育
(5)准备残疾人奥运会
3.人文发展
4.北京奥运与竞技成绩
5.机遇和挑战
(1)机遇
(2)挑战
附录
附录1 《奥林匹克宪章》的主要内容
附录2 国际奥委会现任委员
附录3 历届夏季奥运会参赛信息
附录4 历届冬季奥运会参赛信息
附录5 女性参与夏季奥运会的情况
附录6 女性参与冬季奥运会的情况
附录7 北京奥运会场馆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社会视角
第一章 奥林匹克文化概述
本章要点
奥林匹克文化概念
奥林匹克文化内容
奥林匹克文化特点
1.概念和分类
要理解奥林匹克文化,我们首先要浏览一下文化的概念。
(1)文化
文化的定义难以简单地做出,不同学者看法各异。目前,对文化的定义多达100多种。概括地说,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在对人类与其他生命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文化强调人类所具有的独特、复杂的特性。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精神。
狭义的文化,正如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所下的定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总之,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不同群体又有其独特性。
目前,关于文化的分类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也许将文化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的做法不十分妥当,因为物质产品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长期精神活动的结果。有些人把文化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有些人甚至建议将文化分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当然,在现实中,所有的文化成分是互为交织、难以分离出来的。
(2)奥林匹克文化
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正如文化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一样,奥林匹克文化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本书暂且将其定义为起源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切事物。奥林匹克文化不仅仅涵盖奥运会,还包括理念、理想、具体活动和围绕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状况。它包括过去和现在,长处和不足,成功和失败,美德和恶行。
鉴于奥林匹克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奥林匹克文化可以下分为三部分:物质、制度和精神。
前言/序言
2007年我在韩国召开的东南亚会议的致辞中提到,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因历史的偶然和环境原因,英语是学术界的全球性语言。最近,著名的遗传学家斯蒂夫?琼斯教授也提及这一点。他说当他是一个学生时被迫学习德语,其原因是德语是科学的语言。他评论道:“全世界的科学家当时及以后的数十年都不是用英语写作和交流的。”
然而,即使我说我意识到政治上、文化上和语言上正在发生一个地震性的从西向东的全球构造运动,我认为在未来三个主要的全球性语言依次是英语、中文和西班牙语。这些不会一夜之间出现,但最终会出现,且不可避免。
在过去十年,中国已进入世界重要位置,这仅仅只是开始。上升的证据到处可见。几乎没有一天不会看到新的增加点。这里,仅举一例:国际投资银行高盛公司最近预测到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英国闻名的商业记者马克?克莱曼不久前告诉他的一些读者:“……我们教育系统实施中文(普通话)教学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可以绝对正确地说,中文将成为21世纪新的商业语言。”这种状况可能还不甚明了,但有远见的企业中产阶层早已觉悟到这一趋势。他们已经注意到这根稻草(象征意义的)在向哪个方向吹动——东方。有品位且读者群最广的英语报刊《每日电讯报》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主标题是“就像1、2、3一样容易”,副标题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急忙签约说中文的保姆”。
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体育盛会,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范畴,演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承载着和平、友谊、团结与进步的理想,连接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在世界舞台上奏响着人类协作与梦想的壮丽乐章。本书旨在深入探索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其起源、发展历程、核心价值,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多重意义和深远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引领大家一同踏上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 古希腊的辉煌: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 奥林匹克运动的根脉深深植根于古希腊文明的沃土。本书将首先追溯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探究其最初的宗教祭祀背景,以及在神话传说中关于其诞生的动人故事。我们将详细考察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古希腊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宗教仪式、军事训练、社会凝聚以及哲学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从神庙的庄严肃穆,到运动场的汗水飞扬,再到颁奖台上的橄榄枝,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希腊人对和谐、完美、勇气的追求。我们将分析古代奥林匹克比赛的项目设置,了解古代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社会地位。通过重现古希腊的体育场景,读者将能真切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在那个时代的萌芽与生长,理解为何它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的变迁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 然而,辉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终究随着古希腊文明的衰落而消逝。本书将深入探讨导致古代奥运会停办的历史原因,以及漫长的沉寂时期。随后,我们将聚焦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之路。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是如何将这一古老的理想重新带回现实,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将详细阐述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主义”思想,分析他对于教育、和平、国际理解以及体育在其中作用的深刻思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全球合作模式的开启,它试图通过体育的力量,弥合国家间的隔阂,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我们将审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以及其后历届奥运会的发展轨迹,探讨奥运会如何应对时代变迁,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下不断调整与演进。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价值与理念的深层剖析 奥林匹克精神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价值和理念构成的统一体。本书将系统地解析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但不限于: 卓越(Excellence): 追求个人体能、技能和精神的极致,超越自我,实现最佳表现。这不仅仅体现在竞技成绩上,更在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展现人类潜能的无限可能。 友谊(Friendship): 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动员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无论国籍、肤色、信仰,都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相待。这种友谊超越了赛场的胜负,是奥林匹克运动维系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石。 尊重(Respect): 对规则的尊重,对对手的尊重,对裁判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以及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这种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和平(Peace):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体育使世界和平”的理念,通过体育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冲突与对抗。奥运会期间的“奥林匹克休战”就是这种和平理念的体现。 团结(Unity): 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参与和分享奥林匹克盛会。这种团结的力量,能够激发集体荣誉感,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共赢。 公平竞争(Fair Play): 遵守比赛规则,以诚实、公正的态度进行比赛,拒绝一切形式的欺骗和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的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内核的体现。 本书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著名运动员的感人事迹以及奥林匹克格言,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核心价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 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维度:文化、教育与社会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奥林匹克文化: 本书将探讨奥林匹克文化的外延,包括奥林匹克标志(五环旗、会徽、火炬、格言等)的象征意义,奥林匹克歌曲、宣传海报、奖牌设计等艺术形式,以及奥林匹克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我们将分析奥林匹克文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与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碰撞与融合。 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教育是将奥林匹克主义的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国际视野。我们将探讨奥林匹克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实践方法,分析其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下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与社会发展: 本书将分析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繁荣、城市形象提升、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会客观审视奥运会举办所面临的挑战,例如申办成本、环境问题、安全保障以及政治化倾向等,并探讨应对之策。 双语视角: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本书采用双语(中文与英文)形式呈现,旨在打破语言障碍,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深入了解奥林匹克文化。通过双语对照,读者不仅能学习和掌握与奥林匹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更能体验两种语言文化在表达和理解上的细微差异,从而增进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这种双语的设计,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在语言层面的一种实践,它促进了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贡献力量。 结语: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魅力与未来展望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辉煌成就,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将如何继续适应变化,应对挑战,并在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将探讨科技创新对奥运会的影响,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的融入等,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如何在全球气候变化、社会公平等重大议题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总而言之,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文化的介绍,更是一次对人类共同理想的追寻,一次对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呼唤。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与热爱,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奥林匹克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类超越自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连接世界的宏大叙事,而这本书,将邀您一同品味这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