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熱詞新語翻譯譚:五
定價:55元
作者:陳德彰編著
齣版社:中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3-1
ISBN:9787500151463
字數:
頁碼:3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9787500151463
編輯推薦
暫無
內容提要
“中譯翻譯文庫”是中譯齣版社對翻譯類學術專著和兼具學術著作及教材性質的圖書的總體規劃,以中國原創翻譯類學術著作為主,兼顧部分國外優秀翻譯類學術著作的中譯版。改版後的文庫包括高等院校翻譯專業教材、翻譯理論研究、翻譯實務研究、口譯研究、翻譯名傢研究、國外翻譯研究動態、翻譯教學研究、語言行業與翻譯技術研究等係列叢書。
《熱詞新語翻譯譚(5)》係“中譯翻譯文庫·翻譯名傢研究叢書”之一,將熱詞新語翻譯融入時譯文章當中,觀點犀利新潮,讀來讓入耳目一新。《熱詞新語翻譯譚(5)》注重實用性和知識性,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有關的詞匯,旨在讓英語翻譯學習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並為我國對外宣傳工作提供一個準確的範本,供翻譯工作者、外語教學工作者和學習英語的人士參考。
目錄
1. 十三五 12. 神麯《十三五》 33. *政治經濟學 94. 四個意識 125.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 166. 部長通道 217. 醫改 258. 供給側改革 319. 人民幣“入籃” 3710. 幣緣政治 4211. 數字貨幣 4512. 華裔卡 4813. 居住證製度 5114. 二次空心化 5315. 獲得感 5616. 歸屬感 5917. 訴辯協商 6218. 分享經濟學 6519. 零工經濟 6720. 懶人經濟 6921. 負麵清單 7122. 全球治理 7223. 亞信會議 7724. 特裏芬兩難 7925. 金發帶問題 8126. 二軌外交 8327. SDDS 8628. 指數熔斷機製 8829. 妖股 9130. 烏鴉效應 9331. 嬰兒底 9532. 眾籌 9733. 微信乞丐 10034. 京津冀一體化 10235. 城市風道 10436. “碎片化閱讀”和“全民閱讀” 10637. 言值 11738. 現象級 12039. 北京四大神秘組織 12240. 騎車上班的院士 12841. “毛細血管”民主 13142. 妄議中央 13343. “斷崖式”降級 13744. 洗碗效應 13945. 蝸牛奬 14146. 網紅與網紅經濟 14447. 網絡群撕 15348. LiFi 15649. 引力波 15850. 諾貝爾哥 16351. 人類世 16652. 光戰爭 16953. 五維空間 17254. 微型太陽 17655. 烏鎮時間 17856. 5G 技術 18257. 甜電池和黑電池 18358. 光場相機 18659. 仁波切 18860. 校園文化 19161. 學區房 19462. 毒跑道和毒土 19863. 天價大蝦 20464. 蹭愛團 20765. 閤同婚姻 20966. 伴遊 21167. 《羋月傳》 21368. “敬業福”和春晚 21769. 無事酒 21870. “抹香香”事件 22171. 淚點 22672. 傻根 22973. 小公舉 23074. 好巴適 23275. 學生裝羊 23376. 初老族 23677. 無齡感 23978. “鳳爪女”與“瓜子男” 24179. 全麵二孩 24580. 反傢庭暴力法 24781. 逼婚 25282. 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25483. 人醜就該多讀書 25684. 心靈雞湯與心靈砒霜 25985. 34 枚金幣時間管理法 26686. 老乾媽 26787. 風車爺爺 27088. 科技財神 27389. 主要看氣質 27590. 腦洞大開 27791. 良辰體 28192. 嚇死寶寶瞭 28493. 帝吧齣徵 28694. 國民公公 29095. 新咆哮體 29396. 新三字經 29597. 你行你上 30298. 素人 30499. A4 腰 305100. 話說愚人節 308101. “有趣”和interesting 318102. 說 “感”字 320索引 324
作者介紹
陳德彰,江蘇鹽城人,196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曆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北京市國際文化交流平颱榮譽顧問,現任全國翻譯資格證書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漢英對比語言學、雙語詞典方麵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漢英對比語言學》、《翻譯入門》(“十五”重量規劃教材)、《翻譯辨誤》、《恍然大悟——英漢翻譯技巧》等,主要編著有《當代美國英語學習詞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新英漢幽默詞典》、《漢英詞典》、《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等,主要譯著有《沉浮》、《吾宅雙門》、《哈佛世紀》等。
文摘
暫無
媒體推薦
暫無
對於許多中醫愛好者而言,學習經典最頭疼的問題往往是晦澀的文言文和復雜的理論。《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作為“經方”的代錶,更是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然而,這套《中醫四大經典名著》的齣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瞭這個問題。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原著堆砌在一起,而是進行瞭精心的編排和注釋。特彆是對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部著作,書中詳細的解說,將原本抽象的“六經辨證”和“髒腑辨證”變得生動易懂。我曾經嘗試閱讀過一些《傷寒論》的解讀,但往往覺得不夠係統。《傷寒雜病論》的齣現,讓我能夠將外感和內傷的辨證思路融會貫通。書中對每一個方劑的來龍去脈,以及每一個方劑背後所代錶的證候,都進行瞭細緻的剖析,讓我能夠舉一反三。例如,《金匱要略》中關於“咳嗽”、“喘”、“胸痹”的論述,就為我提供瞭很多臨床思考的方嚮。這套書的編者顯然在教學和臨床經驗方麵都十分深厚,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古老的智慧重新詮釋,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和學習中醫。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疑難病證的分析,它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一些看似復雜的疾病,在中醫的體係下,能夠找到清晰的解決之道。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中醫的精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係統的學習和理解,真正地掌握並應用於臨床。
評分作為一個中醫的初學者,我一直對中醫的經典著作心懷敬畏,也深知它們是理解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的基石。我一直想找一套能夠係統學習這些經典的書籍,而這套《中醫四大經典名著 傷寒論+金匱要略(即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溫病條辨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首先,《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理論的源頭,其內容博大精深。《素問》篇,從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齣發,闡述瞭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原則,讓我對中醫的整體觀有瞭初步的認識。比如,它關於“陰陽”、“五行”的論述,不僅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指導臨床辨證的根本。書中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的論述,以及對各種病因病機的分析,都讓我覺得中醫的智慧是如此的超前和深刻。而《靈樞經》則側重於針灸、經絡、腧穴等具體療法的闡釋,通過對經絡循行、氣血運行的描述,讓我明白瞭為何針灸能夠調理身體。讀《靈樞經》的時候,我常常會一邊對照人體圖,一邊想象著針灸在人體內運行的神奇力量,感覺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人體奧秘的窗戶。這套書的排版清晰,注解詳盡,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入門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為我量身定製的入門指南,讓我能夠一步步地走進中醫的殿堂,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讀者,我對中醫的興趣由來已久,但一直苦於找不到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這套《中醫四大經典名著》的齣現,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首先,《黃帝內經》所構建的“天人閤一”的哲學觀,以及“精氣神”的生命哲學,讓我從根本上理解瞭中醫的獨特之處。書中對於人體結構的描述,對於“藏象學說”的闡釋,都充滿瞭詩意和哲理,讓我感受到中醫並非冰冷的醫學知識,而是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我常常在閱讀《素問》時,會聯想到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仿佛中醫的智慧與中國傳統文化是血脈相連的。而《靈樞經》則將這種抽象的哲學思想,通過經絡、腧穴等具象化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對人體內部的運行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嘗試著去理解經絡的循行路綫,去想象針灸是如何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理身體的,這種探索的過程充滿瞭樂趣。這套書的語言雖然古樸,但通過其詳細的注釋和解讀,我能夠逐漸領悟其中的奧秘。它不僅僅是一套醫學書籍,更是一本關於生命哲學和中華智慧的寶典,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一直以來,溫病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其發展和演變都備受關注。中醫的理論體係,既有《傷寒論》這樣從“傷寒”角度切入的,也有針對“溫病”的獨特認識。《溫病條辨》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是溫病學說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它打破瞭以往將溫病簡單歸於“傷寒”的局限,提齣瞭“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等新的辨證方法,為我們理解和治療各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提供瞭全新的視角。書中對各種溫病,如“時行疫氣”、“雜病”等,都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論述,並且每一種疾病都有其獨特的證候和治法。我尤其欣賞吳鞠通在辨證上的精準和用藥上的靈活,他提齣的“辛涼解錶”、“清營透營”等治法,在臨床上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讀《溫病條辨》,我不僅學習到瞭疾病的辨證論治,更體會到瞭中醫在麵對新發疾病時,如何通過審證求因,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理論的強大生命力。這套書的加入,使得這套“中醫臨床必讀叢書”更加完整,覆蓋瞭從外感六淫到內傷雜病的廣泛領域,為中醫學習者提供瞭一個更全麵的學習平颱。它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中醫的進步和創新,也更加堅定瞭對中醫的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中醫師,我對經典的學習從未間斷。中醫的生命力就在於其經典的傳承和發展,而《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無疑是這個體係中最重要的兩塊基石。《傷寒論》以其嚴謹的辨證論治體係,為我們揭示瞭外感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如何通過“六經辨證”來抓住疾病的關鍵。《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等篇章,每一步都環環相扣,邏輯清晰,讓我深刻體會到張仲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精妙。讀《傷寒論》,我總能發現自己過去臨床中的不足之處,也因此不斷修正自己的思路。而《金匱要略》則將仲景的智慧延伸到瞭內科雜病,從心、肺、脾、肝、腎等髒腑的病變,到痹、飲、嘔、霍亂、傷寒等具體病證,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讀《金匱要略》的時候,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經手的許多疑難雜癥,然後對照書中的論述,驚嘆於古人對病機理解的透徹。特彆是書中對於“方證對應”的強調,讓我更加堅信,好方劑是解決好疾病的關鍵。這套書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也配以瞭精闢的注釋和講解,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提升臨床水平的醫生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良伴。它讓我對中醫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深入到其內在的邏輯和體係之中,對臨床的指導意義更是無與倫比。
評分好書
評分書是挺好,看不懂,全是古語
評分質量不錯!
評分不錯,速度很快
評分很好
評分不錯不錯,推薦推薦
評分不錯的書
評分書是挺好,看不懂,全是古語
評分挺好的,質量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