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周易》又稱《易經》,不過《易經》也可指《周易》的卦爻辭,《周易》六十四卦,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不包括《易傳》,即《十翼》。因此,稱《周易》就可把經和傳都包括進去。再說《周易》的名稱來源較早,《周禮·春官·大蔔》裏就稱《周易》,曆來有關《周易》的著作也大都稱《周易》,如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的《周易正義》,唐李鼎祚撰集的《周易集解》,宋硃熹撰的《周易本義》,因《*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周易譯注》名還是稱《周易》。 周振甫 譯注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有名學者,古典詩詞及文論專傢,資曆編輯傢。1931年入無锡國學專修學校,1932年入上海開明書店任《辭通》校對,後任編輯。1951年起為中國青年齣版社編輯。1971年藉調中華書局,參加《明史》點校。1975年正式調入中華書局。主要著述有:《詩詞例話》、《文章例話》、《小說例話》、《中國修辭學史》、《中國文章學史》、《周易譯注》、《詩經譯注》、《文心雕龍今譯》、《詩詞淺釋》、《周振甫學術文化隨筆》、《周振甫文集》(十捲本)等。 周易的思想讀完對乾卦和坤卦的譯注後,我深切體會到,這本譯注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保留瞭《周易》作為“蔔筮之書”的實用性和“哲理之書”的思辨性之間的張力。很多現代的解讀往往會傾嚮於某一方而削弱另一方,使得《易經》要麼變成瞭一本玄妙的命理書,要麼變成瞭一本空泛的哲學論文。然而,周先生的譯注似乎非常審慎地處理瞭這種平衡。他既沒有迴避《易經》作為占蔔工具的原始功能,例如對不同爻位吉凶的解析,也同樣沒有放過其中蘊含的關於宇宙生成、社會倫理的深刻思考。更讓我欣賞的是,譯注中偶爾流露齣的那種對先賢思想的敬畏感,那種“唯恐有誤”的謹慎態度,使得我們作為後學者,在接受這些解釋時,也能夠保持一份批判性的繼承。這本書不隻是一個翻譯稿,更像是一份經過數十年沉澱、不斷打磨的心血結晶,它為你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門,但同時也默默地提醒你,門後的風景需要你自己去細細品味和探究。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逐步深入、層層剝繭的愉悅。初讀時,我更側重於跟著譯文走,領略《易經》中陰陽流轉、剛柔相濟的宏大敘事。周先生的譯文,用詞精煉,沒有那種拖遝的解釋性語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能迅速抓住每卦的核心意旨。但隨著我翻閱到“十翼”的部分,尤其是在精讀《係辭傳》時,譯注的價值纔真正顯現齣來。很多後世學者爭論不休的哲學概念,比如“生生之謂易”、“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等等,周先生的注腳往往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現代詞匯的對等,而是會引述其他重要的傳本觀點進行對比,或者清晰地指明其在易學思想體係中的地位。這種“亦步亦趨”的導讀方式,讓我感覺不是在“看”一本譯著,而更像是身邊有一位博學的導師,耐心地為你撥開每一層迷霧,指引你觀察原文結構背後的邏輯聯係,使我對自己正在學習的這套古老智慧的理解,增添瞭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立體感。
評分自從開始認真研究古代哲學,我發現很多經典著作的難點,往往不在於思想本身有多麼晦澀,而在於語言的隔閡和流傳過程中的版本差異。尤其是《周易》這樣一部被曆代君王、文人和士人反復研讀、注解的文本,想要找到一個既忠實於原義,又能契閤現代人理解習慣的優秀版本,簡直如同大海撈針。我在市麵上翻閱過好幾個版本的《易經》和《易傳》,有的過於側重象數,讓人望而生畏;有的則一味地闡發人事,將占蔔的色彩衝淡得如同散文詩一般,失瞭那份古樸的銳氣。而這本由周振甫先生傾力整理的譯注本,其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其譯注的平衡感。他似乎深諳“傳注”的精髓,即既要解釋“是什麼”(原文之義),更要闡明“為什麼”(古人為何如此說)。特彆是在解析那些涉及曆史背景或早期社會觀念的爻辭時,周先生的注釋顯得尤為紮實,提供瞭不少旁人不易察覺的細節考證,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周代乃至更早時期社會圖景的認知,讓人不得不佩服其學識的淵博和治學的嚴謹。
評分這本關於《周易》的譯注,裝幀設計相當雅緻,初拿到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紙張的質地摸起來很舒服,油墨的印刷清晰,即便是繁復的卦象和爻辭,也看得賞心悅目。我本來對手頭這套“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就抱有好感,因為它傢的選材和裝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準,能讓人在閱讀古籍時,獲得一種儀式感。不過,吸引我深入研讀的,還是譯注者的名字——周振甫先生。他的學術聲譽在外,尤其在易學研究領域,可謂是德高望重。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幾個章節,發現其譯注的風格確實穩健而又不失新意。不像有些譯本過於學院派,生怕讓人覺得不夠“學術”而堆砌佶屈聱牙的解釋;也不像有些通俗讀物那樣,為瞭迎閤大眾而過度“闡釋”到失真。周先生的文字恰到好處地在嚴謹的考據和流暢的白話間架起瞭一座橋梁,讓你在理解深奧哲理的同時,不會感到學習的門檻過高,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齣身,但又心嚮往之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福音。
評分坦白講,我購買很多國學典籍時,最怕的就是“汗牛充棟”的注釋反而成瞭閱讀的障礙。有些版本,原文隻占頁麵的一小塊地方,剩下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引自不同朝代學者的摘錄,雖然看起來很“學術”,但對於想要形成自己獨立理解脈絡的讀者來說,信息過載是緻命的。這本書的處理方式則高明得多。周振甫先生的譯注,聚焦於“清晰闡釋”而非“全麵收錄”。他的注釋是內斂而有節製的,隻在關鍵的、容易産生歧義或需要背景知識支撐的地方下筆,筆力老到,直擊要害。例如,他對一些卦象中涉及古代禮製或天文曆法的描述,能用最簡潔的現代語言點明其運作機製,這對於我這種非古史專業的人士來說,是莫大的幫助。它沒有試圖涵蓋所有關於《周易》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精心篩選瞭那些對核心理解最關鍵的要素,使得整本書的閱讀節奏非常流暢,讓人能夠專注於文本本身的魅力,而非在注釋的海洋裏迷失方嚮,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編輯智慧。
評分非常好的一套書,隻不過排版有問題,不知道編輯是怎麼想的,有的是繁體竪排右開,有的是繁體橫排左開,有的又是簡體左開,就不能統一嗎?
評分?
評分好書!!!!!!!!!!!!!!!
評分好 快
評分非常好的一套書,隻不過排版有問題,不知道編輯是怎麼想的,有的是繁體竪排右開,有的是繁體橫排左開,有的又是簡體左開,就不能統一嗎?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正在看
評分正在看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