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编
图书标签:
  • 泡沫灭火系统
  • 灭火规范
  • 消防工程
  • 建筑消防
  • GB50151-2010
  • 消防设计
  • 泡沫灭火剂
  • 安全规范
  • 工程建设
  • 消防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15801775670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5134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377号]和《关于同意调整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修订计划的复函》(建标标函[2006]50号)的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和《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93(2002年版)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并进行修订而成。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有关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泡沫喷雾系统灭油浸变压器火灾、公路隧道泡沫消火栓箱灭轿车火、凝析轻烃低倍数泡沫灭火、环氧丙烷储罐抗溶泡沫灭火等大型试验研究;深入相关单位调研,总结国内外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工程设计、火灾扑救案例等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的新成果,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设计、研究、制造、消防监督、高等院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泡沫液和系统组件、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泡沫-叫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泡沫消防泵站及供水、水力计算等。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2.1 通用术语
2.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术语
2.3 中倍数与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术语
2.4 泡沫一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术语
3 泡沫液和系统组件
3.1 一般规定
3.2 泡沫液的选择和储存
3.3 泡沫消防泵
3.4 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
3.5 泡沫液储罐
3.6 泡沫产生装置
3.7 控制阀门和管道
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4.1 一般规定
4.2 固定顶储罐
4.3 外浮顶储罐
4.4 内浮顶储罐
4.5 其他场所
5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5.1 全淹没与局部应用系统及移动式系统
5.2 油罐固定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6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6.1 一般规定
6.2 全淹没系统
6.3 局部应用系统
6.4 移动式系统
7 泡沫-水喷淋系统与泡沫喷雾系统
7.1 一般规定
7.2 泡沫-水雨淋系统
7.3 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
7.4 泡沫喷雾系统
8 泡沫消防泵站及供水
8.1 泡沫消防泵站与泡沫站
8.2 系统供水
9 水力计算
9.1 系统的设计流量
9.2 管道水力计算
9.3 减压措施
附录a 水溶性液体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试验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工程结构安全与抗震设计标准(2023版)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各类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标准旨在系统性地整合和更新当前我国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为各类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提供一套科学、严谨、可操作的规范体系。它不仅是对既有国家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未来工程领域应对复杂环境挑战(如极端天气、地质活动加剧)的积极响应。 本标准内容涵盖了从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评估,到荷载效应的精确计算,再到抗震设防与动力响应分析等多个核心环节,体现了现代结构工程学的先进理念,如基于性能的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以及绿色工程实践等。 第一章 基础总则与术语定义 本章详细界定了本标准所适用的工程范围、设计基本原则以及核心专业术语。明确了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强调了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大基本要求。对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可靠度指标、设计使用年限、环境影响因子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和量化说明。特别针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以及特殊地基处理等复杂工程场景,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指导方针。 第二章 结构荷载与效应的确定 荷载是结构设计的基础输入。本章系统地阐述了各类作用于结构上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环境荷载的取值方法和组合规则。 2.1 恒荷载与活荷载 详细规定了混凝土、钢材、砌体等结构自重荷载的标准取值,以及住宅、办公、工业厂房等不同使用性质下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均布活荷载与集中活荷载的取值范围及分布模式。 2.2 环境荷载:风荷载与雪荷载 风荷载部分采用了基于风区划分和风压高度变化规律的计算模型,引入了脉动风压系数、阵风不确定度系数,以更精确地反映高层建筑和复杂地形对风作用的影响。雪荷载则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的历史降雪数据,提供了不同坡度和屋面形式的雪荷载计算公式及偏心作用的考虑。 2.3 其他特殊荷载 包括温度作用(热胀冷缩)、地基不均匀沉降作用、施工荷载控制、以及设备振动荷载的分析方法。对于可能发生滑动、倾覆的结构,强调了水平地震作用与竖向地震作用的共同考量。 2.4 荷载组合与设计值 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理论,详细给出了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偶然设计状况下的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确保在不同工作阶段结构承载能力的可靠性。 第三章 结构材料性能与设计参数 本章聚焦于结构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参数。 3.1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 规定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以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氯离子渗透性等关键参数。重点阐述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如UHPC)的设计应用准则。 3.2 钢结构材料 明确了Q235、Q355等常用结构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冷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要求。对高强度钢材和耐候钢的设计应用规范进行了更新。 3.3 砌体与木结构材料 给出了烧结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石材的强度等级划分,以及各类工程用木材的抗剪、抗压强度取值方法。 3.4 材料的耐久性与抗火性 详细规定了结构构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耐火极限要求,以及在海洋、腐蚀性工业环境等特殊条件下的材料选型和防护措施。 第四章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与分析 本章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确保结构在规定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 4.1 抗震设防目标与烈度划分 根据国家地震动区划图,明确了不同设防类别的结构抗震烈度要求。引入了基于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Seismic Hazard Analysis)方法。 4.2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系统介绍了: 反应谱法: 适用于线弹性分析,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下的特征周期和谱形状的确定。 时程分析法: 对具有复杂动力特性或重要非线性行为的结构,提供了多条地震波输入的选取、缩放和时间步长的确定标准。 性能化抗震设计(PBD): 引入了基于性能指标(如位移角、层间剪力峰值)的分析流程,指导结构达到“小震不坏、大震可修、巨震不倒”的目标。 4.3 抗震构造措施 强调了关键抗震设计要素,包括: 延性设计原则: 确保“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塑性铰形成顺序。 抗剪承载力配置: 对剪力墙、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间距、锚固长度提出了严格要求。 连接节点构造: 针对钢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梁端连接,以及混凝土构件的搭接、锚固细节,提供了详尽的构造图示和验算要点。 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与验算 本章细化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5.1 构件极限承载力设计 详细阐述了梁、板、柱在轴心受力、偏心受力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了材料的二阶效应和P-Δ效应。对于剪力墙结构,给出了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分析和整体稳定验算方法。 5.2 适用性极限状态设计 侧重于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控制,包括: 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控制: 明确了不同构件的刚度要求和长短期挠度计算方法。 裂缝宽度控制: 根据结构的环境类别和钢筋的锈蚀风险,规定了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并给出了裂缝间控筋间距的设计准则。 5.3 预应力结构设计 规范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钢绞线的布置、锚具的承载力及耐久性要求。 第六章 钢结构设计与连接 本章规范了钢结构的设计方法,着重于连接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抗屈曲性能。 6.1 构件的强度与稳定性设计 明确了截面分类(弹性、塑性、局部失稳敏感截面)及相应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对受压和受拉杆件的整体稳定性(长细比控制)和局部失稳验算进行了详细说明。 6.2 钢结构连接设计 焊接连接: 规定了焊缝的类型(对接、角焊缝)、焊脚尺寸、焊缝质量等级及疲劳验算。 螺栓连接: 区分了摩擦型和承压型螺栓的承载力计算,强调了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控制和检查方法。 6.3 钢结构疲劳设计 针对承受周期性荷载(如桥梁、起重机梁)的钢结构,给出了S-N曲线法和应力范围法在疲劳寿命评估中的应用细则。 第七章 结构抗偶然作用与特殊结构 7.1 抗冲击与爆炸作用 针对可能遭受车辆撞击、爆炸等偶然事件的结构(如重要设施、地下结构),提供了简化的冲击荷载模型和结构抗冲击验算流程。 7.2 结构节点细部设计 强调了结构关键节点的构造冗余度,特别是剪力墙与框架梁、柱的交接部位,以及支撑体系的连接设计。 7.3 结构监测与健康评估 对生命周期内的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提出了建议,包括传感器布置、数据采集频率和结构状态评估的初步标准。 附录 附录A:结构可靠度指标取值表 附录B:风速图及风压系数表 附录C:地震动反应谱计算参数表 附录D:常用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标准值表 附录E:结构性能目标与损伤状态定义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看书”,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严谨的“技术对话”。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直击核心,用一种近乎冷峻的专业口吻,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负责。我注意到,在涉及到复杂场所,比如高风险化工区域或特殊储存环境时,规范对泡沫灭火剂的选择、配比以及喷射强度的要求,其精细程度令人叹服。这不仅仅是设定一个合格线,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安全冗余的防护体系。每一次查阅,我都感觉像是在与行业内最顶尖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他们用最精准的术语和最无可辩驳的数据来指导我的工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行业公认的“金标准”,任何偏离这个标准的行为,都将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和法律责任。它强迫你跳出个人的主观臆断,完全服从于经过广泛验证的科学和工程原理。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不断翻阅、标记和补充笔记的“活字典”。我发现,随着我接触的工程案例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这本书的不同章节对我产生的“启发点”也随之改变。前阵子在处理一个地下空间项目时,我重点研究了其对喷射覆盖范围和射流穿透力的具体要求,那部分内容对解决空间遮蔽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上个月参与一个高位货架仓库的设计时,我又回头仔细研读了对泡沫液储存箱布局的严格限制。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覆盖的场景维度非常广,即便你的项目是独一无二的,也能从中找到最接近或最能启发的指导原则。它不是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提供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框架,这种思维的训练价值,远远超过了简单背诵条文本身。

评分

这本书拿到手里,厚重扎实的封面就给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感觉,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公式、图表和条文,瞬间就把我拉进了一个严谨的工程世界。我本来以为自己对消防安全设计领域已经有所涉猎,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还是非常表面化的。规范的逻辑结构编排得极其清晰,从总则到具体的材料要求,再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系统布局和性能指标,简直就是一本从理论到实践的教科书。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参数的引用和推导过程,阐述得非常详尽,让读者在应用条文时,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做”,更能“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对于初入设计行业的新手来说,这无疑是避开无数弯路的神器;而对于资深工程师,它也是检验和优化现有设计方案的有力工具。那种将复杂系统拆解到最基础单元,再系统性构建起来的匠心,体现了国家标准制定者对工程安全一丝不苟的态度。虽然阅读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力,但每攻克一个难点,那种掌控全局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本书,它就像是工程师手中的“航海图”。在没有它之前,面对复杂的防火需求,我们可能像在迷雾中摸索,方向感模糊,效率低下。有了它,虽然航行过程中仍旧有风浪(技术难题),但至少我们知道自己正行驶在被广泛认可的安全航线上。这本书的权威性,让设计方案在报审和验收阶段,具备了无可辩驳的底气。我曾见过一些设计因为不符合规范的细微之处而被要求返工,那些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将这本书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石,不仅仅是遵循规定,更是一种对项目经济性和时间进度的负责任态度。它将无数前辈的经验教训和最新的技术成果凝结成册,确保我们这代人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保障更高标准的工程安全。

评分

老实说,第一次捧读,那种扑面而来的技术密度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感觉像是在啃一块最硬的骨头。但随着我开始对照实际项目进行逐条比对和应用实践,这本书的实用性才真正显现出来。它不是那种只适合放在书架上落灰的理论大部头,而是实打实的“工具箱”。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系统维护和长期可靠性方面的章节,很多设计规范只关注“建成就行”,但这套标准却把目光放到了系统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比如,它对水压试验、泡沫液的储存条件以及设备定期检测的频率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这对于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随叫随到”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极其规范化,但其背后蕴含的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深切关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它将抽象的“安全目标”具象化为一个个可执行、可检验的工程参数。

评分

买来学习的,不错!

评分

好好好,good!good!good!

评分

在京东都快买1000的书了,有些书很新,有些书有暗病,这次买的书没有小毛病,好评!

评分

消防专业必备规范,注册工程师加油加油

评分

挺好的,物超所值。字很淸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质量不错,值得收藏。

评分

正版,满意,速度快,省时间

评分

书很好,是正版,买来给老公学习工作用,送货快,配送员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