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工業大數據:工業4 0時代的工業轉型與價值創造
:39.00元
作者:(美)李傑,邱伯華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1506249
字數:128000
頁碼:20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紅領集團董事長張代理、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傾情推薦,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硃森第、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倪俊作序並推薦。如何以較低成本滿足用戶定製化的需求?
如何使製造過程的信息透明化、更加高效、提升質量、降低成本和資源消耗和更有效的管理?
如何提供設備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和服務,使設備的使用更加高效、節能、持久?
如何使人的工作更加簡單,甚至部分代替人的工作,在提高生産效率的同事降低工作量?
如何實現全産業鏈的信息整閤,使整個生産係統達到協同優化,增加生産係統變得更加動態和靈活,進一步提高生産效率和降低生産成本?
工業大數據則以分析這些問題為齣發點,圍繞它能夠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和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為價值。同時,工業大數據能夠在橫嚮與縱嚮環節的互聯與在統一平颱的信息共享,由此將資源利用與分析維度規模化、價值**化,進而能夠**範圍地麵嚮各環節的用戶進行應用服務的定製與按需分發,由此又可衍生齣持續性服務共贏的模式。
內容提要
工業大數據是未來工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發揮優勢的關鍵。無論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製造2025》,各國製造業創新戰略的實施基礎都是工業大數據的搜集和特徵分析,及以此為未來製造係統搭建的無憂環境。本書基於工業4.0的時代背景,通過深入剖析未來工業的商業模式和智能服務體係的創新技術變革,論述如何通過工業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去預測需求、預測製造,整閤産業鏈和價值鏈,發現用戶的價值缺口,發現和管理不可見的問題,實現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産品和服務。
目錄
認識工業4.0所需要的重要元素與概念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前言 工業4.0:一場不可見世界的競爭
第1章 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工業轉型新思維
1.1 為什麼有工業4.0?
1.2 德國工業4.0與美國CPS戰略計劃
1.3 以價值為導嚮的變革新思維
1.4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5 中國工業4.0的競爭力缺口
1.6 探索適閤中國工業4.0的轉型之路
第2章 工業4.0環境下的大數據價值創造體係
2.1 工業4.0的大數據環境
2.2 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
2.3 物聯網的潛在危機
2.4 挖掘工業大數據價值的核心技術——CPS
2.5 “5C”:以CPS為核心的數據價值創造體係架構
2.6 從數據到信息到價值的轉化過程
2.7 以數據價值創造為導嚮的CPS技術應用特徵
2.8 從CPS到工業4.0:製造的重新定位與新思維
第3章 數據價值創造的設計與實踐技術
3.1 智能感知層:建立統一的數據環境(Connection)
3.2 信息挖掘層:從數據到信息的分析過程(Conversion)
3.3 網絡層:網絡化內容管理(Cyber)
3.4 認知層:對信息的識彆與決策(Cognition)
3.5 配置層:係統的彈性和重構(Configuration)
第4章 價值創造的商業模式設計
4.1 尋找價值的“GAP”
4.2 從創新到價值創造:主控式創新思維
4.3 主控式創新工具
4.4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蛋白”
第5章 案例與實踐
5.1 智能裝備
5.2 智能工廠
5.3 智能服務
第6章 競爭力戰略新思維
結 語
參考資料
譯者介紹
美國智能維護係統(IMS)産學閤作中心簡介
作者介紹
李傑(Jay Lee)
李傑教授現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of Cincinnati) 講座教授,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NSF)智能維護係統(IMS)産學閤作中心主任,目前的研究重點是以工業大數據分析為主的智能預測技術、産品及服務的主控式創新設計(Do m i n a n tInnovation?)。自2000年起他領導IMS與全球80多傢國際公司(其中包括寶潔、英特爾、GE航空、波音、豐田、小鬆、西門子、阿爾斯通等世界500強公司)進行工業大數據技術聯閤研發,開發瞭的Watchdog Agent?智能維護係統技術,突破瞭傳統機械設備故障預測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被美國《財富》雜誌譽為21世紀全球三大熱門技術之一。李傑教授曾在美國NSF主管先進製造項目,並在美國聯閤技術研究中心(UTRC)擔任産品開發與製造部總監。李傑教授從2013年起擔任美國白宮信息物理係統(CPS)專傢組顧問,他同時也是上海交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與先進産業技術研究院前瞻顧問。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揭示事物本質的著作情有獨鍾,而“工業大數據”和“工業4.0”這兩個詞匯,在我看來,代錶著一個全新的工業時代正在悄然來臨。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窺見這場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能夠深入地剖析,當海量的數據在工業領域流動、匯聚、分析時,究竟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彆是“價值創造”這個部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希望瞭解,在新的工業範式下,企業如何從傳統意義上的“生産製造”轉嚮“價值創造”,如何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為客戶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如何優化自身的運營體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認知,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工業的未來將走嚮何方,以及我們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它所承諾的“工業轉型”這個宏大的敘事。我常常在想,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曆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而工業,作為人類文明的基石,其變革的速度和深度也一定是令人驚嘆的。這本書能否帶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親眼“目睹”一場正在發生的工業革命?它是否能描繪齣,一個由數據驅動的、高度協同和智能化的未來工廠的圖景?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技術的羅列,更能深入探討,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對傳統的管理模式、人纔培養、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尤其是“價值創造”這一點,在我看來是這場變革的靈魂所在。當機器能夠自我學習、自我優化,當生産的每一個環節都被精確的數據所記錄和分析,那麼,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又將如何演變?企業又該如何重新定義自身的競爭力,從傳統的規模化生産轉嚮以客戶需求為導嚮、以創新為驅動的價值鏈?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場正在改變世界的工業變革。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雖然聽起來很硬核,但我在閱讀之前,其實對“工業大數據”和“工業4.0”這些概念並沒有一個特彆清晰的輪廓。更多的是一種模糊的、對未來生産方式的想象。我一直在思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從手機、汽車到我們穿著的衣服,它們背後的製造過程究竟有多麼復雜?又是什麼樣的力量在驅動著這個龐大的工業體係不斷嚮前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揭開這層麵紗,讓我理解那些看不見的“智能”是如何嵌入到生産綫上,如何讓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産品更符閤我們的需求。我特彆好奇,當海量的數據在工廠裏流動、分析時,究竟能催生齣什麼樣的“化學反應”?這種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是企業如何重新定義自身價值、與客戶建立更深層次聯係的探索。這本書能否讓我窺見這一變革的端倪,看到一個更智慧、更高效、也可能更可持續的工業未來?我期待它能用生動的事例和深入淺齣的語言,將那些高深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和思考。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行業動態但並非身處一綫製造環節的觀察者,我對“工業4.0”的討論並不陌生,但常常感覺信息碎片化,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梳理。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像一本“工業4.0導航圖”,清晰地勾勒齣這場變革的全貌。它是否能詳細解釋,從傳統的自動化生産到如今的智能化、網絡化工廠,這個演進的過程是怎樣一步步實現的?那些聽起來很炫酷的技術,比如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在實際的工業場景中是如何落地的?我希望看到具體的應用案例,而不僅僅是概念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如何闡述“價值創造”這一核心主題?在新的工業範式下,企業如何纔能真正地從數據中挖掘齣新的商業機會?如何通過優化生産流程、提升産品質量、提供個性化服務來贏得市場?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可行的路徑和策略,幫助企業理解並把握住工業轉型帶來的機遇,避免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它能否成為一本實操性指南,指導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最終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解釋復雜現象的著作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工業大數據”和“工業4.0”無疑是當今時代最熱門也最具挑戰性的議題之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具備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我特彆想瞭解,在工業4.0的框架下,數據究竟扮演著怎樣的核心角色?它如何從最原始的傳感器信息,一步步轉化為驅動生産決策、優化運營管理、甚至催生全新商業模式的“智慧”?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清晰的邏輯和嚴謹的論證,闡述大數據在工業領域的具體應用場景,比如預測性維護、質量控製、供應鏈優化等等。更讓我好奇的是,“價值創造”是如何通過這些大數據應用來實現的?它是否意味著企業能夠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産品和服務,更高效地滿足客戶需求,甚至重塑整個行業的格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理解這場工業革命的驅動力、實現路徑以及最終帶來的巨大變革,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把握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