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VMware vSphere 6 ESXi 6和vCenter Server 6

深入学习VMware vSphere 6 ESXi 6和vCenter Server 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春海 著
图书标签:
  • VMware vSphere
  • ESXi
  • vCenter Server
  • 虚拟化
  • 云计算
  • 数据中心
  • 服务器虚拟化
  • VMware
  • IT技术
  • 系统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1388
商品编码:10668702879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VMware vSphere虚拟化产品方面的基础书和入门书,书中深入而细致地介绍了ESXi 6和vCenter Server 6等产品的安装、配置、管理与使用,并针对初学者,为每一个应用都规划、准备了实验环境,读者只要有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就可以迅速掌握本书讲述的知识。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随书赠送价值100元的51CTO学院课程学习卡,读者可以观看本书配套的操作视频,加深理解。针对读者在实施虚拟化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作者还将通过博客、QQ与读者交流互动,并就虚拟化的难点、热点等问题一一解答。

作者推荐

1。本书作者具有十多年企业虚拟化的实施及维护经验,精通VMware各系列、各版本产品的应用,实战经验丰富。其51CTO专家博客累计访问量已过666万。
2。图书出版后,作者将通过博客与读者交流互动,解决读者在实施虚拟化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并就虚拟化的难点、热点等问题一一解答。

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 vSphere虚拟化基础与规划 1
1.1 虚拟化基础概念 1
1.1.1 什么是虚拟机 1
1.1.2 虚拟机与虚拟化的基础 1
1.1.3 使用虚拟机的好处与优点 2
1.1.4 虚拟机与虚拟化 3
1.1.5 虚拟机有何用处 3
1.1.6 目前有许多虚拟机软件,应该怎样选择 4
1.1.7 使用虚拟机是否影响主机 4
1.1.8 删除虚拟机系统不会影响主机 5
1.1.9 虚拟机的安全性 5
1.1.10 虚拟系统出现故障崩溃了怎么办 5
1.1.11 如何对虚拟机进行备份与恢复 5
1.1.12 虚拟机是否需要安装操作系统 5
1.1.13 VMware试用版与正式版的区别 6
1.1.14 关于虚拟机的速度 6
1.1.15 虚拟机硬件特性 6
1.1.16 虚拟化与云 7
1.2 虚拟化应用概述 8
1.2.1 虚拟化与传统物理服务器的区别 8
1.2.2 企业虚拟化进程 9
1.2.3 vSphere虚拟化规划要点 9
1.2.4 如何利用现有基础架构 10
1.2.5 服务器性能与容量规划 11
1.2.6 统计与计算现有容量 12
1.2.7 新购服务器的选择 14
1.2.8 存储的选择 16
1.2.9 网络及交换机的选择 18
1.2.10 虚拟桌面规划 20
1.2.11 磁盘与IOPS 22
1.3 虚拟化网络规划与配置 24
1.3.1 单位在一起集中办公的VLAN划分示例 24
1.3.2 有多个分散建筑的单位划分VLAN实例 25
1.3.3 具有分支机构的单位划分VLAN 27
1.3.4 交换机的选择 28
1.3.5 华为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 30
1.3.6 采用华为交换机组网配置实例—VLAN划分 40
1.3.7 使用服务器提供DHCP服务的交换机配置 49
1.4 虚拟化服务器的底层管理 51
1.4.1 使用HP iLO功能实现服务器的监控与管理 52
1.4.2 Dell服务器iDRAC配置 56
1.5 主流服务器的RAID配置 58
1.5.1 Dell R720服务器配置RAID方法 59
1.5.2 IBM服务器RAID卡配置 62
1.6 IBM V3500存储配置 66
第2章 准备vSphere实验环境 74
2.1 VMware Workstation与ESXi提供的虚拟机参数 74
2.2 vSphere 6实验环境需求 75
2.3 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中安装ESXi 6 77
2.3.1 实验环境概述 78
2.3.2 Intel芯片组自带RAID配置 80
2.3.3 配置VMware Workstation 12的虚拟机 83
2.3.4 在VMware Workstation中创建ESXi虚拟机 84
2.3.5 在虚拟机中安装VMwareESXi 6 88
2.4 在普通PC中安装VMware ESXi的注意事项 91
2.5 在IBM服务器集成的USB端口安装ESXi 95
2.5.1 在机箱中安装U盘 95
2.5.2 安装VMware ESXi 96
2.5.3 修改引导顺序 97
2.5.4 添加本地存储 99
2.5.5 修改日志位置 102
第3章 管理配置VMware ESXi 6 105
3.1 VMware ESXi基础知识 105
3.1.1 VMware ESXi体系结构优点 105
3.1.2 vSphere的主要功能和组件 106
3.1.3 VSphere 6中的新增功能 108
3.1.4 ESXi系统需求 109
3.1.5 ESXi 6.0的存储要求 109
3.1.6 vSphere Client与vCenterServer和ESXi之间的关系 110
3.1.7 vSphere主要特点 113
3.1.8 VMware ESXi安装方式 114
3.2 在虚拟机中学习ESXi 6控制台设置 114
3.2.1 进入控制台界面 115
3.2.2 修改管理员口令 115
3.2.3 配置管理网络 115
3.2.4 启用ESXi Shell与SSH 118
3.2.5 恢复系统配置 119
3.2.6 VMware ESXi的关闭与重启 119
3.3 vSphere Client 6的安装与配置 120
3.3.1 vSphere Client的安装 120
3.3.2 使用vSphere Client登录到VMware ESXi 121
3.3.3 为VMware ESXi输入序列号 122
3.4 在VMware ESXi中配置虚拟机 124
3.4.1 添加数据存储 124
3.4.2 创建虚拟机 126
3.4.3 修改虚拟机的配置 131
3.4.4 上传常用软件与镜像文件到数据存储 134
3.4.5 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 137
3.4.6 在ESXi虚拟机中使用U盘或其他外设 140
3.4.7 使用vSphere Client端的USB设备 143
3.4.8 虚拟机快照管理 144
3.5 在虚拟机中使用SCSI卡 145
3.5.1 准备SCSI卡驱动程序 146
3.5.2 在Windows Server 2003虚拟机中使用LSI Logic SAS 147
3.5.3 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使用LSI SAS卡 151
3.6 管理VMware ESXi 153
3.6.1 查看虚拟机的状态 153
3.6.2 管理VMware ESXi本地存储器 154
3.6.3 设置虚拟机跟随主机一同启动 157
3.7 为VMware ESXi服务器配置时间 158
3.7.1 NTP服务器的两种模型 158
3.7.2 在虚拟机与主机之间完全禁用时间同步 159
3.7.3 为ESXi主机指定NTP服务器 161
3.7.4 使用vSphere Client启用SSH服务 162
3.7.5 修改配置文件 163
3.8 为VMware ESXi配置iSCSI存储 165
3.8.1 vSphere虚拟化数据中心用共享存储意义 165
3.8.2 iSCSI SAN的基本概念 168
3.8.3 在Windows Server 2008R2主机安装iSCSI目标服务器 168
3.8.4 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装iSCSI SoftwareTarget 169
3.8.5 在iSCSI Software Target创建虚拟磁盘 170
3.8.6 创建iSCSI目标 172
3.8.7 在ESXi主机添加iSCSI存储服务器 173
3.8.8 为iSCSI目标指定iqn 174
3.8.9 向iSCSI目标添加现有虚拟磁盘 175
3.8.10 为iSCSI目标添加标识符 176
3.8.11 在ESXi添加iSCSI存储分配的空间 177
3.8.12 扩充iSCSI分配的卷的容量 179
3.8.13 让虚拟机直接使用LUN磁盘 182
第4章 安装配置vCenter Server 6 186
4.1 vCenter Server组件和服务 186
4.1.1 随VMware PlatformServices Controller一起安装的服务 187
4.1.2 随vCenter Server一起安装的服务 187
4.1.3 vCenter Server部署模型 188
4.2 vCenter Server 6系统需求 191
4.2.1 vCenter Server forWindows要求 191
4.2.2 vCenter Server forWindows需求 192
4.2.3 vCenter Server Appliance需求 193
4.2.4 vCenter Server Appliance中包含的软件 193
4.2.5 vCenter Server Appliance软件要求 193
4.2.6 vCenter Server Appliance数据库要求 194
4.2.7 vSphere DNS要求 194
4.2.8 验证FQDN是否可解析 195
4.3 在Windows系统安装vCenter Server 195
4.3.1 准备Active Directory及DNS服务器 196
4.3.2 安装具有嵌入式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的vCenter Server 201
4.3.3 单独安装Platform ServicesController 206
4.3.4 安装具有外部 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的vCenter Server 208
4.4 配置使用外部SQL Server数据库的vCenter Server 211
4.4.1 准备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211
4.4.2 SQL Server防火墙配置 215
4.4.3 更新SQL Server 216
4.4.4 为vCenter Server创建数据库 218
4.4.5 准备vCenter Server服务器 219
4.4.6 为vCenter Server服务器添加外部DSN连接 220
4.4.7 安装使用外部SQL Server数据库的vCenterServer 222
4.4.8 安装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224
4.5 部署vCenter Server Appliance 225
4.5.1 vCenter Server Appliance实验主机 226
4.5.2 部署具有嵌入式PlatformServices Controller的vCenter Server Appliance 227
4.5.3 部署基于Linux的PlatformServices Controller 232
4.5.4 安装具有外部PlatformServices Controller的vCenter Server 236
4.5.5 将vCenter Server添加到Active Directory 239
4.5.6 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中运行CenterServer Appliance 242
第5章 使用传统客户端管理vSphere 248
5.1 规划vSphere数据中心 248
5.1.1 某vSphere虚拟数据中心案例概述 248
5.1.2 准备vSphere实验环境 251
5.1.3 启动配置实验虚拟机 253
5.2 vCenter Server基本管理 256
5.2.1 管理vSphere许可 257
5.2.2 创建数据中心 263
5.2.3 向数据中心中添加主机 264
5.2.4 统一命名ESXi存储 266
5.2.5 vCenter Server权限管理 267
5.3 配置vSphere网络 269
5.3.1 vSphere网络概述 270
5.3.2 vSphere标准交换机 271
5.3.3 vSphere标准交换机案例介绍 272
5.3.4 修改虚拟机端口组名称 274
5.3.5 添加vSphere标准交换机 276
5.3.6 vSphere Distributed Switch概述 281
5.3.7 创建vSphere DistributedSwitch 284
5.3.8 添加端口组 286
5.3.9 为虚拟机分配端口组 289
5.4 管理vSphere标准交换机 293
5.4.1 vSwitch属性 293
5.4.2 虚拟机端口组属性 297
5.4.3 管理VMkernel端口组 298
5.4.4 添加没有上行链路的标准交换机 300
5.5 管理vSphere DistributedSwitch 302
5.5.1 关于vCenter Server与VDS 302
5.5.2 为vSphere DistributedSwitch设置VMkernel网络 305
5.5.3 将标准交换机迁移到新建分布式交换机 308
5.5.4 将标准交换机迁移到现有分布式交换机 318
5.5.5 查看虚拟交换机的状态 322
5.6 为ESXi添加共享存储 323
5.7 热迁移与冷迁移虚拟机 328
5.7.1 迁移虚拟机的实验环境 329
5.7.2 冷迁移虚拟机 330
5.7.3 更改虚拟机的数据存储 332
5.7.4 为热迁移虚拟机启用vMotion功能 333
5.7.5 使用vMotion热迁移虚拟机 334
5.8 高可用群集 337
5.8.1 创建VMware HA群集 337
5.8.2 向群集中添加主机 342
5.8.3 为群集中主机添加第2个共享存储 344
5.8.4 群集功能测试 347
5.8.5 主机维护模式 352
5.8.6 DRS与DPM 354
5.9 为虚拟机提供Fault Tolerance 358
5.9.1 Fault Tolerance 的工作方式 358
5.9.2 为Fault Tolerance准备群集和主机 359
5.9.3 FT实验环境介绍 360
5.9.4 为VMware ESXi主机配置网络 361
5.9.5 为虚拟机启用FT功能 362
5.9.6 启动启用FT功能的虚拟机 364
5.9.7 迁移辅助虚拟机 366
5.9.8 测试故障转移 367
5.9.9 测试启用FT功能的虚拟机 369
5.9.10 使用vSphere Web Client为虚拟机启用容错 370
5.10 虚拟机模板 376
5.10.1 规划模板虚拟机 376
5.10.2 创建Windows 2003 R2模板虚拟机 377
5.10.3 创建其他模板虚拟机 381
5.10.4 将虚拟机转化为模板 381
5.10.5 创建规范用于部署 382
5.10.6 复制与修改规范 385
5.10.7 复制sysprep程序到vCenter Server计算机 388
5.10.8 从模板部署虚拟机 389
5.10.9 创建Windows 2008与2012规范 392
5.11 在vSphere Client中部署OVF模板 395
5.11.1 导出OVF模板 395
5.11.2 部署OVF模板 396
第6章 使用Web客户端管理vSphere 400
6.1 虚拟化基本知识 400
6.1.1 vSphere数据中心的物理拓扑 401
6.1.2 vSphere软件组件 401
6.1.3 vSphere的客户端界面 402
6.1.4 vSphere受管清单对象 403
6.1.5 可选vCenter Server组件 404
6.1.6 vCenter Server插件 405
6.2 vSphere Web Client基础操作 406
6.2.1 vSphere 6演示环境概述 407
6.2.2 登录与注销vCenterServer 407
6.2.3 使用vSphere Web Client导航器 409
6.2.4 使用vSphere Web Client清单树 413
6.2.5 自定义用户界面 414
6.2.6 安装客户端集成插件 417
6.2.7 下载远程控制台 419
6.2.8 配置vSphere Web Client时值 422
6.2.9 vSphere Web Client其他操作 423
6.2.10 使用搜索功能 423
6.3 组织清单 426
6.3.1 实验环境介绍 427
6.3.2 管理vSphere许可 429
6.3.3 vCenter Server权限管理 433
6.3.4 创建数据中心 438
6.3.5 创建群集 440
6.3.6 向数据中心中添加主机 441
6.3.7 统一命名vSphere存储 444
6.3.8 创建文件夹 446
6.3.9 添加数据存储 448
6.4 管理vSphere ESXi 6主机 454
6.4.1 右键快捷菜单 454
6.4.2 摘要信息 457
6.4.3 查看监控 458
6.5 使用vSphere Web Client配置虚拟机 459
6.5.1 上传数据到ESXi存储 459
6.5.2 创建新的虚拟机 460
6.5.3 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 465
6.5.4 修改虚拟机的配置 472
6.5.5 在虚拟机中使用vSphereWeb客户端外设 474
6.5.6 使用ESXi主机外设 476
6.5.7 快照管理 479
6.6 虚拟机模板 480
6.6.1 将虚拟机转换为模板 480
6.6.2 创建规范 481
6.6.3 从模板部署虚拟机 486
6.6.4 导出与导入OVF模板 490
6.7 管理vSphere网络 494
6.7.1 规划vSphere网络 495
6.7.2 添加vSphere标准交换机及VMkernel端口组 501
6.7.3 向标准交换机中添加虚拟机端口组 506
6.7.4 删除标准交换机 508
6.7.5 添加vSphere DistributedSwitch 511
6.7.6 向分布式交换机添加上行链路 513
6.7.7 添加分布式端口组 518
6.7.8 修改分布式端口组 520
6.7.9 迁移VMkernel端口组及物理网卡到分布式交换机 524
6.7.10 设置VMkernel网络 537
6.8 vSphere Network I/O Control 543
6.8.1 关于vSphere Network I/OControl版本3 543
6.8.2 在vSphere DistributedSwitch上启用NetworkI/O Control 545
6.8.3 系统流量的带宽分配 545
6.8.4 虚拟机流量的带宽分配 548
6.9 虚拟机的迁移 554
6.9.1 更改虚拟机的数据存储 554
6.9.2 使用VMotion热迁移虚拟机 556
6.10 在vSphere Web Client中配置HA与DRS 558
第7章 组建Virtual SAN群集 561
7.1 Virtual SAN简介 561
7.1.1 关于vSAN与VSAN 562
7.1.2 什么是Virtual SAN 562
7.1.3 vSAN特点 563
7.1.4 vSAN的低需求与主要用途 563
7.1.5 Virtual SAN和传统存储的区别 564
7.1.6 启用Virtual SAN的要求 564
7.1.7 Virtual SAN架构 565
7.2 Virtual SAN 群集设计和大小调整 566
7.2.1 Virtual SAN中的闪存缓存设备设计注意事项 566
7.2.2 Virtual SAN中的闪存容量设备设计注意事项 567
7.2.3 Virtual SAN中磁盘设计的注意事项 567
7.2.4 Virtual SAN中存储控制器的设计注意事项 568
7.2.5 Virtual SAN主机设计和大小调整 568
7.2.6 Virtual SAN群集设计注意事项 570
7.2.7 Virtual SAN网络设计 570
7.2.8 Virtual SAN网络连接的佳做法 572
7.2.9 Virtual SAN故障域设计和大小调整 572
7.2.10 使用引导设备和VirtualSAN 573
7.3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搭建vSAN实验环境 573
7.3.1 模拟实验环境描述 573
7.3.2 创建第1台ESXi实验虚拟机 575
7.3.3 使用克隆方法创建另外2台ESXi虚拟机 577
7.3.4 配置vCenter Server 579
7.3.5 为vSAN配置网络 581
7.3.6 创建群集并启用VirtualSAN 585
7.4 虚拟机存储策略 592
7.4.1 默认虚拟机存储策略 592
7.4.2 添加虚拟机存储策略 594
7.4.3 部署虚拟机应用虚拟机存储策略 599
7.4.4 查看虚拟磁盘 602
7.4.5 更改虚拟机存储策略 603
7.5 向vSAN群集添加更多主机(横向扩展) 606
7.5.1 添加2个ESXi虚拟机 606
7.5.2 向现有vSAN群集中添加主机 607
7.5.3 重新应用虚拟机存储策略 610
7.5.4 深刻理解磁盘带数 614
7.5.5 vSphere群集故障域 622
7.5.6 配置Virtual SAN延伸群集 626
7.5.7 从vSAN群集中移除主机 635
7.6 向vSAN群集主机添加HDD(纵向扩展) 638
7.6.1 配置纵向扩展的实验环境 638
7.6.2 自动向磁盘组添加容量磁盘 640
7.6.3 使用磁盘带数为3的虚拟机存储策略 642
7.7 向vSAN群集主机添加SSD及HDD(多磁盘组) 644
7.7.1 为多磁盘组准备实验环境 645
7.7.2 手动添加磁盘组 648
7.7.3 将Virtual SAN群集中的主机进入维护模式 650
7.7.4 创建磁盘组 654
7.7.5 再次添加虚拟机存储策略 657
7.7.6 新建虚拟机使用磁盘带数为6的虚拟机存储策略 658
7.8 为vSAN群集主机主动更换SSD及HDD 661
7.8.1 更换主机上的闪存缓存设备 661
7.8.2 替换Virtual SAN群集中的容量磁盘 666
7.9 处理Virtual SAN故障 668
7.9.1 检查组件的故障状态 669
7.9.2 指示Virtual SAN中问题的对象状态 669
7.9.3 Virtual SAN中发生故障时虚拟机的可访问性 672
7.9.4 在Virtual SAN群集中无法访问容量设备 672
7.9.5 在Virtual SAN群集中无法访问闪存缓存设备 673
7.9.6 Virtual SAN群集中的主机无响应 673
7.9.7 Virtual SAN群集断开网络连接 676
7.9.8 模拟vSAN群集主机中SSD或HDD损坏场景 676
7.10 使用ESXi搭建vSAN实验环境 685
7.10.1 在ESXi主机准备vCenter Server虚拟机 686
7.10.2 在vSphere Web Client创建ESXi的虚拟机 687
7.10.3 在ESXi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 694
7.10.4 修改ESXi主机存储类似为SSD 698
7.10.5 创建vSAN群集 700
7.10.6 为vSAN群集配置网络 703
7.10.7 向vSAN群集中添加磁盘组 707
7.10.8 创建虚拟机用于测试 710
7.11 vSAN中View桌面应用测试 713
附录A vSphere 5.1、5.5与6.0高配置 717
A.1 虚拟机高配置 717
A.2 ESXi主机高配置 718
A.3 vCenter Server高配置 722
A.4 vCenter Server扩展 722
A.5 VMware Virtual SAN 724
A.6 虚拟卷 725
A.7 Network I/O Control(NIOC) 725
A.8 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 726
附录B 从vSphere 5.5升级到6 727
B.1 某小型vSphere数据中心概述 727
B.2 备份vCenter Server及检查当前主机 728
B.3 升级vCenter Server 5.5到6.0 729
B.4 升级vSphere Client 732
B.5 安装vCenter Server UpdateManager 734
B.6 启用Update Manager插件 737
B.7 使用Update升级ESXi主机 739
B.8 使用ESXi安装光盘升级ESXi 747
附录C 成为网络高手的12条建议 750


掌控虚拟化未来:企业级数据中心架构与实践指南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企业对 IT 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架构已经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变化的需要,而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本书深入探讨了企业级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核心,旨在为 IT 专业人士提供构建、部署和管理高效、稳定、安全的虚拟化数据中心所需的全面知识和实践指导。 本书并非局限于某一款特定的虚拟化产品,而是将视角放诸于整个虚拟化生态系统。我们将从虚拟化技术的底层原理出发,揭示其如何通过抽象化硬件资源,实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的高效整合与分配。理解虚拟化的核心机制,是后续深入学习和掌握各类虚拟化平台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讲解虚拟化堆栈的组成部分,包括管理程序(Hypervisor)、虚拟机监控器(VMM)以及虚拟机(VM)的生命周期管理,并探讨不同类型管理程序的优劣及其适用场景。 在虚拟化技术的基础上,本书将重点关注构建可扩展、高可用且具备灾难恢复能力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架构。我们将深入剖析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关键概念和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是虚拟化技术的基石。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实现计算资源的池化和动态分配,显著提高硬件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我们将探讨主流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架构设计,包括集群技术、资源调度、负载均衡以及高可用性(HA)和容错(FT)机制的实现原理。通过学习,您将能够设计出能够抵御单点故障、保证业务连续性的虚拟化服务器集群。 存储虚拟化是数据中心性能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本书将深入讲解存储虚拟化如何打破物理存储设备的限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可管理的存储池。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包括块级虚拟化、文件级虚拟化以及对象存储,并分析它们在性能、扩展性和成本方面的权衡。本书还将重点介绍数据服务,如快照、复制、精简配置和自动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这些技术对于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效率、简化存储管理以及实现高效的数据保护至关重要。理解这些概念,将帮助您设计出更具弹性和成本效益的存储解决方案。 网络虚拟化是实现数据中心敏捷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本书将详细介绍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前沿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彻底改变传统网络架构。我们将探讨虚拟交换机、虚拟路由器、虚拟防火墙等虚拟网络组件的实现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实现网络服务的按需部署和自动化管理。此外,本书还将深入分析网络隔离、微隔离、负载均衡以及虚拟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和管理,确保虚拟化环境的内网安全和合规性。 除了核心的虚拟化技术,本书还将聚焦于企业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一个成功的虚拟化数据中心,离不开强大的管理工具和科学的运维流程。 资源管理与性能优化是日常运维的重中之重。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有效地监控虚拟化环境的性能指标,包括 CPU、内存、磁盘 I/O 和网络带宽等。我们将介绍各种性能分析工具和技术,帮助您识别性能瓶颈,并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资源池管理、资源分配策略、容量规划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您的虚拟化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 高可用性与灾难恢复(HA/DR)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生命线。本书将全面讲解构建高可用性集群的各种策略和技术,包括故障转移、负载均衡和自动恢复机制。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中心级别的灾难恢复方案,包括备份与恢复策略、异地容灾以及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的制定和实施。您将学习如何设计一套健壮的 HA/DR 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带来的损失。 安全是任何 IT 基础设施的首要考量。本书将系统地阐述虚拟化环境下的安全防护策略。我们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虚拟机安全到数据安全,全方位地介绍潜在的安全威胁和相应的防御措施。本书将深入探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漏洞扫描、安全加固以及安全审计等关键安全实践。您将学会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保护您的虚拟化环境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自动化与编排是提升数据中心运维效率和敏捷性的关键。本书将介绍各种自动化工具和平台,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实现虚拟化资源的自动化部署、配置和管理。我们将深入探讨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脚本和自动化工具来简化重复性任务,减少人为错误。此外,本书还将介绍工作流编排工具,帮助您设计和执行复杂的自动化流程,从而实现 IT 资源的按需供给和快速交付。 云原生技术集成是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本书将在虚拟化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与新兴的云原生技术相结合,例如容器化技术(如 Docker 和 Kubernetes)以及微服务架构。您将了解虚拟化技术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例如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及如何利用虚拟化技术来部署和管理容器化应用。 案例研究与最佳实践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本书将引用大量真实的行业案例,分析不同企业在虚拟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采用的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您将能够学习到前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并将这些最佳实践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系统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希望深化对虚拟化技术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IT 架构师:需要设计和规划下一代企业级数据中心架构。 IT 经理和决策者:需要了解虚拟化技术的价值和投资回报,并做出明智的技术选型和战略决策。 DevOps 工程师:希望在自动化和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利用虚拟化技术。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虚拟化技术,还是希望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应对虚拟化带来的挑战,构建更加高效、可靠、安全的企业级数据中心,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将引导您穿越虚拟化的迷雾,掌握掌控未来 IT 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句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想解决我们在处理生产环境性能瓶颈时遇到的那些棘手问题。过去的半年里,我们几个兄弟对着监控面板上的那些曲线图焦头烂额,总是觉得资源利用率好像哪里不太对劲,但又找不到明确的优化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打开了一盏聚光灯。我特地去阅读了关于资源调度器(Scheduler)和内存管理策略的那几章,发现里面对CPU Ready时间和内存超额分配(Overcommitment)的负面影响,分析得入木三分。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调高CPU配额”这种粗暴的建议上,而是深入讲解了VMkernel如何与物理硬件交互,以及在不同的负载模型下,应该如何调整虚拟机的硬件配置才能达到最佳的I/O吞吐量和延迟表现。我甚至根据书中的建议,微调了我们核心数据库VM的内存预留策略,效果立竿见影,原先偶尔出现的峰值延迟问题,现在彻底消失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让你从“会用”跨越到“精通”,真正理解虚拟化层面的“黑箱”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任何在线教程或碎片化博客都无法比拟的深度。

评分

对于我们团队里的初级工程师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绝佳的导师。我们部门里新人上手虚拟化平台常常遇到一个瓶颈:他们知道如何创建虚拟机,如何连接一个数据存储,但一旦涉及到跨集群迁移、存储策略优化,或者涉及第三方备份集成时,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恰恰集中火力解决了这些“集成与运维”的实际难题。我让我的两名实习生重点研读了关于更新管理和补丁流程的部分。书中不仅列出了标准的Update Manager操作步骤,还详细解释了构建蓝绿部署(Blue-Green Deployment)环境来最小化维护窗口风险的最佳实践。这种“最佳实践”的指导性远超操作手册,它教会了他们如何像一个成熟的系统管理员那样去思考:如何在不影响用户的前提下,安全、平滑地迭代和升级整个平台。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读完一章,我都建议团队成员停下来,先在测试环境中实际操作一遍,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转化为肌肉记忆。

评分

我个人对技术文档的阅读习惯比较挑剔,很多技术书籍为了追求“易读性”,会牺牲掉专业深度,读起来像在看一本略带技术的网络小说。但这本《深入学习VMware vSphere 6》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克制,但又不失逻辑的连贯性。尤其是在讲解vCenter Server的集群服务和高可用性(HA/DRS)配置时,作者没有用那种过于口语化的方式来“简化”复杂概念,而是直接用非常精确的术语来描述组件间的依赖关系和故障转移的判定逻辑。我特别欣赏它对“状态管理”这块内容的阐述。例如,在描述HA代理如何监控ESXi主机时,书中对“心跳检测机制”和“Quorum仲裁”的描述,详实到让我能自己复现出整个故障切换流程的每一步判断。这对我进行灾难恢复演练和制定SLA标准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读完这部分,我不再是盲目地相信vSphere的自动化功能,而是真正理解了它在背后是如何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安全感倍增。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索引设计,是很多技术书籍常常忽略的细节,但它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使用体验。当我需要快速定位到某个特定配置参数的说明时,那详尽的索引系统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有一次深夜紧急处理一个网络隔离事件,需要迅速核对vSphere Distributed Switch(VDS)的MTU和Teaming策略的底层实现差异。如果我手里只有一堆PDF或者网页链接,我可能得花半小时在不同的文档间跳转,而这本书,只需要查阅索引,就能在几秒钟内准确找到对应的页码和段落。这种便捷性,在生产环境的压力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书中引用的那些版本号和配置文件的路径,都与我正在使用的vSphere 6.5环境完全匹配,这表明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而不是简单地复述过时的知识。这使得这本书成为了我工作台上那本永远不会被替换掉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初拿到手里的时候,就给我一种沉甸甸的、踏实的感觉。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立刻就传达出一种专业且权威的气息,这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吸引我多了。我当时正在为公司的一个大型虚拟化迁移项目做准备,市面上关于vSphere 6.x的资料汗牛充栋,但很多都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要么过于基础,要么就直接跳到了更高阶的架构设计,中间的“落地”细节总是缺那么一口气。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立刻被它系统化的结构所吸引。它不是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技术名词的教材,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为你规划实施路径。特别是关于存储和网络虚拟化的章节,讲解得极为细致,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硬件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陷阱。那种对底层原理的把握和对实际操作步骤的精确描述,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参考手册,更像是一份经过实战检验的“施工指南”。书中的图表绘制得非常清晰,复杂的组件交互关系,通过那些流程图和拓扑图,一下子就变得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我反复查阅官方文档的时间。光是第一部分对ESXi底层服务和内核模块的剖析,就让我对这个我每天都在用的平台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