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临床精要

有毒中药临床精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渌汶 著
图书标签:
  • 中药
  • 临床
  • 毒性
  • 药物不良反应
  • 急救
  • 解毒
  • 用药安全
  • 中毒
  • 诊疗
  • 精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04631
版次:3
商品编码:1069075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0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有毒中药临床精要》是一部介绍常用有毒中药合理应用的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有毒中药的概念、毒性评定、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及救治措施等若干问题进行了评介,其中不乏作者研究的心得、体会与新观点、见解;下篇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章,具体介绍有毒中药121种。
  各章据药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每药设别名、基原、产地、采集、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与用量、禁忌、药理作用、毒性、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救治措施、按语。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有毒中药的概念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第三节 中药药源性疾病致病因素分析
第四节 合理应用中药
第五节 中药采集炮制基本知识
第二章 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救治
第一节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第二节 阻止毒物的吸收
第三节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第四节 解毒药的应用
第五节对症治疗
下 篇
第一章 植物类有毒中药
第一节生物碱类
1、附子
2、川鸟
3、草乌头
4、雪上一枝蒿
5、博落回
6、闹羊花
7、黄藤
8、百部
9、含羞草
10、延胡索
11、一叶荻
12、吴茱萸
13、益母草
14、洋金花
15、天仙子
16、麻黄
17、藜芦
18、马钱子
19、山慈菇
20、龙葵
21、白毛藤
22、山豆根
23、苦参
24、半边莲
25、石榴皮
26、石蒜
27、华山参
28、长春花
29、罂粟壳
30、雷公藤
31、昆明山海棠
32、常山
33、喜树
34、八角莲
35、大戟
36、了哥王
37、巴豆
38、芫花
39、泽漆
40、天南星
41、半夏
42、白附子
第二节 强心甙类
第三节 氰甙类
第四节 皂甙类
第五节 毒蛋白类
第六节 蒽醌甙类
第七节 挥发油类
第八节 萜类、内酯类
第九节 其它有毒植物药
第二章 动物类有毒中药
第一节 毒蛋白类
第二节 其它有毒动物药
第三章 矿物类有毒中药
第一节 含砷类
第二节 含汞类
第三节 含铅类
第四节 含铜类
第五节 其它有毒矿物药
附录一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附录二 度量衡对照
附录三 中药配伍及妊娠禁忌歌诀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五 索引
附录六 有“毒”中药常用剂量、化学成分、注意事项一览表

前言/序言


《毒药与治愈:中医药中的辨证论治艺术》 本书深入探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关于“毒性”与“治愈”这两个看似对立却又密不可分的观念。书中并非简单罗列有毒中药的药理毒性,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阐述中医师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具有特殊药性的药物,实现辨证施治、以毒攻毒的治疗效果。 核心内容聚焦: “毒”的辩证认知: 不同于西方医学对毒性的单一负面解读,本书将详述中医药中“毒”的辩证属性。何为“毒”?它可以是药性的烈性,也可以是病邪的凶悍。书中会通过大量古籍文献的引用和历史案例的梳理,展现中医药如何将“毒”视为一种特殊的药力,而非单纯的危害。例如,某些药物因其峻猛的药性,在适当剂量和配伍下,能够迅速荡涤体内的顽固病邪,起到“以毒攻毒”的关键作用。 辨证论治的精髓: 本书的核心在于强调“辨证论治”在处理具有特殊药性药物时的至关重要性。它会详细解析中医的“辨证”过程,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准确判断病因、病位、病性,进而制定恰当的“论治”方案。书中将举例说明,同一味具有“毒性”的药物,在不同的病证、不同的患者体质下,其使用原则、剂量、炮制方法以及配伍禁忌都会发生显著差异。脱离了辨证,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那些药性峻猛的品种。 炮制工艺的革新与传承: 中医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巧的炮制工艺。本书将重点阐述炮制如何改变中药的药性,尤其是如何降低或转化一些具有“毒性”药物的烈性,使其更安全有效地服务于临床。会详细介绍多种经典的炮制方法,如炮制前的清洗、浸润、去皮、去核、切制,以及炮制过程中的蒸、煮、炒、煅、煨、制等,并分析这些工艺如何影响药物的归经、功效和毒副作用。例如,生姜的辛辣与制姜的温和,甘草的毒性与炙甘草的补益,都将是深入剖析的对象。 配伍艺术的智慧: 在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中,单味药物的运用往往是有限的,而配伍则是将药物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的关键。本书将重点剖析中医药中“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并结合临床实例,展示如何通过合理的配伍来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调整药物的偏性。例如,如何通过“制约”来平衡药物的烈性,如何通过“协同”来放大治疗效果,如何通过“反佐”来纠正药物的副作用。 安全用药的风险管控: 尽管强调“毒性”药物的治病潜力,本书同样高度重视用药安全。它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精准的辨证,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审慎选择配伍,以及关注患者的体质和反应,来最大程度地降低用药风险。书中还会探讨一些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使用具有特殊药性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古代医案的现代启示: 本书将精选一批经典的古代医案,通过对这些医案的深入解读,分析古人是如何运用具有特殊药性的药物,并取得显著疗效的。这些案例将生动地展示辨证论治的强大力量,以及中医药在处理疑难杂症方面的智慧。同时,也会探讨这些古代经验在现代临床中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理论的临床指导: 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旨在为临床中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它将梳理不同病证下,哪些具有特殊药性的药物可能被用于治疗,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例如,在治疗某些热性病、痈疽、疮毒时,如何恰当运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的药物,以及如何规避其潜在的毒性。 《毒药与治愈:中医药中的辨证论治艺术》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那些看似“有毒”的药物,在精准的辨证和精巧的配伍下,可以成为挽救生命、恢复健康的有力武器。它强调的是一种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智慧,一种在动态平衡中实现治疗目标的艺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草药的力量:天然疗法的科学解读》的书,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身临其境的植物探索之旅。我一直相信自然界蕴藏着许多治愈的力量,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草药知识的渴望。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草药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草药名称和功效,而是以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许多常用草药的活性成分、药理机制以及科学研究支持的临床应用。书中对每一味草药的介绍都相当详尽,从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再到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归经和作用,都有清晰的描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科学证据”的部分,它引用了大量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和临床试验数据,为草药的疗效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持,让我不再仅仅是道听途说,而是能够基于科学的认知来理解草药的价值。例如,书中在介绍黄芪时,不仅阐述了它补气升阳的传统功效,还详细解释了其富含的多糖、皂苷等成分如何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草药的炮制方法如何影响其功效,以及不同草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和协同作用,这对于安全有效地使用草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草药的好奇心,更让我对自然疗法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认识,为我学习和应用草药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

我最近在闲暇时翻阅了一本《中医体质养生:解锁你的健康密码》,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仿佛为我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健康视角。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个性化、更符合自身情况的养生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健康指南”。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它以中医的“体质”理论为核心,详细阐述了九种不同体质的特征,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书中对每种体质的生理特点、病理倾向、常见表现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和案例,让我能够很容易地对照自身,找到自己的体质类型。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体质的分类,而是为每种体质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养生方案。它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书中推荐了温补类的食物,如羊肉、生姜,并建议在生活中多晒太阳,避免寒冷刺激;而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则推荐了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并强调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内涵却相当深刻,让我不仅了解了自己的体质特点,更学会了如何根据自身体质来调整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养生书籍,更像是一本指导我如何与自己身体和谐相处的“健康说明书”。

评分

最近刚读完一本《中医病案集锦:辨证论治典型案例分析》,真是一场思维的盛宴。作为一名对中医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常常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这些理论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实际诊断和治疗,才是真正的挑战。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一需求。它收录了大量来自不同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的典型病案,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等多个科室,并且针对每一个病案,都进行了详细的辨证分析和论治过程的阐述。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病案,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中医思维在诊断过程中的运用。例如,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收集信息,如何进行“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及如何根据辨证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书中对每一味药的配伍,每一个方剂的组成,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了其选择的理由和在整个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临床思路,比如如何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阶段,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志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学习高水平中医临床思维的窗口,让我能够从实践中领悟理论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中医素养。

评分

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名为《现代针灸学:理论与实践》的书,说是意外,不如说是对某种需求的满足。作为一名对中医治疗方式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针灸这门古老而神奇的技艺抱有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丝不确定感。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严谨且体系化的方式,将针灸的理论基础、穴位定位、操作手法、适应症以及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穴位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图示和名称,而是结合了详细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让我对每个穴位的功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足三里”这个穴位时,书中不仅说明了它的传统功效,如健脾胃、补中益气,还引用了现代研究,证明它在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疲劳方面的作用。书中对于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案也进行了分类介绍,从常见的头痛、失语到一些较为复杂的功能性疾病,都有相应的治疗思路和取穴原则。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取穴原则”和“补泻手法”的讲解,这些是针灸治疗的关键,书中通过大量的图文结合,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的手法,让我在脑海中形成了直观的认识。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并不晦涩,反而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针灸的精髓。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针灸学的大门,让我对中医的疗效有了更科学、更具象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对传统中医药在健康养生方面的应用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最近入手一本《养生智慧:古法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读来颇有启发。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古籍的复述,而是巧妙地将历代中医的养生精髓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比如春季如何疏肝理气,夏季如何清热解暑,秋季如何润肺滋燥,冬季如何温补固元。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吃什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蕴含的都是深刻的中医理论。书中关于饮食调养的部分尤其吸引我,它并没有推崇什么神乎其神的补品,而是强调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基本概念,教你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时令来选择最适合的食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药食同源”的论述,书中列举了许多常见的食材,如枸杞、红枣、生姜、大蒜等,并详细阐述了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保健功效。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情志养生,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忽视内心的感受,而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节情绪来达到身心和谐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带领我探索中医养生的奥秘,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过上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评分

好书

评分

搞活动买的,九十九块钱十本书,还算合适,只是搞活动的书的种类太少了,多点就好了

评分

趁活动买了一堆书,不错,活动实惠,就是包装不行啊,

评分

这本书很好,很强大,很不错!

评分

很好的著作,对认知习以为常的事物很有益。

评分

书不错哦,特别好,喜欢看,赞!!!!!!!!

评分

对于中药的使用,必须要有权威的指导,此书值得拥有。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不错 就是没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