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全三册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文白对照中国古诗诗词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全三册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文白对照中国古诗诗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宋词
  • 元曲
  • 中华国学
  • 古诗词
  • 诗词对照
  • 文白对照
  • 经典
  • 诗歌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dn010
商品编码:107217331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商品详情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定价 36.0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版次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开本 32
作者 朱孝藏
装帧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jhq2016717zhgxjc


内容简介

《元曲三首》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元曲风格多样,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派。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常与唐诗、宋词并称,从而形成了我国几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时代文学。



关联推荐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有元一代的文学就是元曲。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它的兴起对于我国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曲一出现就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元曲题材丰富多样,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有元一代的文学就是元曲。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它的兴起对于我国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元曲一出现就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元曲题材丰富多样,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作为中国人,只要会写字,基本都会背诵几首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化中较形象、较深邃、较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唐诗对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骨髓,流淌在了血液中。唐诗让生活变得诗意,中国人在它的熏陶中,变得温文尔雅,变得心平气和,变得充满智慧。


目录

【宋词三首 目录】
赵佶 / 011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011
钱惟演 / 011
木兰花 / 011
范仲淹 / 012
渔家傲 / 012
苏幕遮(怀旧)/ 013
御街行(秋日怀旧)/ 013
张先 / 013
秋岁 / 014
菩萨蛮 / 014
醉垂鞭 / 014
一丛花 / 015
天仙子 / 015
青门引(春思)/ 016
晏殊 / 016
浣溪沙 / 017
浣溪沙 / 017
清平乐 / 017
清平乐 / 018
木兰花 / 018
木兰花 / 019
木兰花 / 019
踏莎行 / 020
踏莎行 / 020
蝶恋花 / 020
韩缜 / 021
凤箫吟 / 021
宋祁 / 021
木兰花(春景)/ 022
欧阳修 / 022
采桑子 / 022
诉衷情(眉意)/ 023
踏莎行 / 023
蝶恋花 / 024
蝶恋花 / 024
蝶恋花 / 025
木兰花 / 025
浪淘沙 / 025
青玉案 / 026
柳永 / 026
曲玉管 / 027
雨霖铃 / 027


书目推介: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中国古代小说名篇赏析》 一、缘起:回望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诗词歌赋固然光耀千古,但另一脉源远流长的文学体裁——小说,则以其形形色色的故事、鲜活立体的人物,构筑了一个更为广阔、也更贴近世俗人情的精神世界。本书《中国古代小说名篇赏析》并非对格律诗词的汇编或辨析,而是致力于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精髓,引领读者进入那个充满想象、矛盾与哲思的叙事宇宙。 我们深知,当唐诗的凝练、宋词的婉约、元曲的俚俗之美深入人心之时,大众对于“讲故事”的文学形式的需求依然旺盛。这部选本与专注于诗词格律的经典不同,它将目光投向了自魏晋志怪到清代章回小说的漫长演进路线,旨在通过精选的作品,展现中国叙事文学的独特魅力及其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 二、内容精要:多元体裁的系统梳理 本书精选了自唐代传奇至清代谴责小说等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力求覆盖古代小说艺术的各个重要维度。内容结构严谨,旨在提供一种全面而非局部的阅读体验。 (一)唐传奇的浪漫与奇诡 本部分聚焦于唐代文人创作的短篇小说,它们是后世白话小说的重要源头。我们将详细剖析《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中对人生虚幻的深刻反思,以及《莺莺传》、《霍小玉传》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唐代士人心态的微妙变化,更在叙事技巧上,如情节的紧凑、人物性格的勾勒等方面,展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手法。 (二)宋元话本的市井烟火 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以“说话人”为载体的口语化叙事——话本应运而生。本书精选了《错斩崔宁》、《柳毅传》等经典话本。我们着重解析其口语化的语言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以及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反映市民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抗意识。这部分内容,是理解中国小说“叙事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三)明清小说的宏大叙事与世情洞察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时期,四大名著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本书更注重对非“四大”但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进行深度挖掘。 神魔与英雄传奇: 我们收录了《西游记》的精彩章节,但更侧重于分析其对民间宗教信仰、世俗化解读的阐释,以及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意蕴。同时,也会选入《三国演义》中侧重于智谋而非战争场面的经典段落,探讨其对“忠义”观念的构建。 世情与人伦的描摹: 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将细致品读《金瓶梅》中对晚明社会风俗、经济生活和人性复杂面的入木三分的刻画,探讨其在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开山”地位。此外,也会涉及《儒林外史》中对知识分子群体群像的讽刺与批判,揭示其超越时代的社会学价值。 清代公案与谴责小说: 选入《彭公案》、《三侠五义》等公案小说片段,分析其对民间正义观的满足和对司法制度的想象。同时,也会选取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剖析作家如何利用小说这一媒介,直接干预和批判当时的社会弊病。 三、艺术解析:超越情节的深层价值 本书并非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强调“赏析”二字,即对作品艺术手法的提炼与解读。 1. 叙事视角的转换: 探讨小说如何从早期单一的神鬼叙事,发展到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人情小说”;分析不同作者如何运用全知视角、限制视角、乃至第一人称视角来影响读者的情感投射。 2. 人物塑造的立体化: 比较诗词中人物的典型性与小说中人物的复杂性。例如,如何通过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使小说人物超越“符号”,成为具有独立生命力的个体。 3. 语言风格的流变: 诗词讲究音韵和谐,而古代小说则展示了从文言、半文半白到成熟白话的演变轨迹。本书将详细辨析不同流派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吴敬梓的峭拔讽刺、曹雪芹的典雅兼济等。 四、读者定位与价值导向 本书面向所有对中国叙事文学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希望在领略了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后,进一步探寻中国古代文学更接地气、更具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的深度学习者。 我们坚信,通过系统阅读和专业赏析这些经典小说,读者不仅能提升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透过故事的表象,洞察历代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价值冲突与民族性格的微妙变化。它提供的是一条与诗词并驾齐驱的文学脉络,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活态”表达的另一把钥匙。这是一场远离格律,直抵人心的文学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套《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简直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内最惊喜的发现。我平时工作忙,抽出时间来静下心来读点书总是奢侈,但这本书的设计,让我能随时随地,哪怕是碎片时间,也能钻进去。它的体量不大不小,三册分装,携带也方便。每册都精选了三百首,这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我最看重的是它的“文白对照”功能。说实话,我以前也读过一些古诗词,但很多时候,由于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有限,很多词句都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这本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汁原味的古文,旁边就是贴心的白话文翻译,这种对照阅读方式,简直是学习古诗词的神器。很多时候,读一句原诗,再看翻译,立刻就能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我之前一直觉得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写得很高远,但具体感受不深。看了这本书的翻译和注释后,才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不仅仅是写景,更是用永恒不变的明月和关塞,来衬托边塞征战的久远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翻译将这种历史的纵深感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瞬间就get到了诗歌的精髓。 而且,这本书的注释也非常细致,不会过于冗长,也不会过于简略。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诗句中的一些难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我觉得,对于很多像我一样,想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但又苦于没有专业指导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绝对是入门和进阶的绝佳选择。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古典文学的热情,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拿到这套《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全”。三册分装,涵盖了唐诗、宋词、元曲这三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时期,而且每部分都是“三百首”,这绝对是量大管饱的节奏。我之前也买过不少零散的诗集,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也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这套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个遗憾。 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它的“文白对照”设计。我一直觉得,学古诗词,如果光看白话翻译,就像是隔靴搔痒,永远无法真正领会到古人文字的魅力。这本书的原文和翻译并列,让我可以在欣赏翻译的同时,还能回溯原文,感受文字的韵味和结构。很多时候,一个字的细微差别,翻译就能立刻凸显出来,让我恍然大悟。 比如,我一直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印象深刻,但很多情节的细节,总觉得描述不够立体。在这套书的对照阅读下,我才发现,原诗中那些精炼的词语,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翻译成“她转过身,嫣然一笑,流露出百般风情,整个后宫的嫔妃都黯然失色”,虽然意思传达了,但原文的“回眸一笑”的动作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夸张和对比,那种艺术感染力,翻译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完全复制。但是,通过对照,我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精妙之处。 而且,这套书的注释也很有分量,不像有些书的注释只是简单解释字词,这里的注释还会涉及到一些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甚至作者的创作意图。这让我不仅仅是在“读”诗,更是在“理解”诗,在“感受”诗。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旁边指导我,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这些传世佳作的精妙之处。总而言之,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直怀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真正触及古诗词灵魂的书籍。直到我遇到了这套《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才觉得自己的寻觅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首先,这套书的选本质量毋庸置疑,汇集了中国古代诗词曲的精华,每一首都是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之作,足以代表各个时代的最高成就。 我尤其欣赏它“文白对照”的设计。在我看来,仅仅依赖白话翻译,往往会剥离诗词原有的韵味和意境。而这套书,将古文原句与现代汉语翻译并列,让我能够同时品味文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这种对照,就像是在给古老的诗歌注入新的生命,让我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文字的古朴典雅,又能理解其精妙的含义。 例如,在阅读李煜的词时,那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如果只看翻译,可能会觉得只是简单的比喻。但对照原文,再结合书中的注释,我才真正体会到,李煜词中那种亡国之君的悲怆,那种无处排遣的愁绪,以及那种对过去繁华的深深眷恋。这种愁绪,并非简单的悲伤,而是混杂着无奈、悔恨、思念的复杂情感,通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艺术的张力。 另外,这套书的装帧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尊重。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通过这套书,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收获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

这套《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的厚重感,拿到手的时候就扑面而来,比我想象中还要扎实。我尤其看重文白对照这一点,学古诗词,光看白话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意境和韵味都会丢失。原汁原味的古文,配合着信达雅的现代汉语译文,就像是给那些千年前的文字加上了翅膀,让它们在我的脑海中飞舞起来,重新焕发生机。每读一句原诗,再看一句译文,总能恍然大悟,原来这短短的几个字,背后承载的是如此深沉的情感,或是如此精妙的构思。 比如,读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翻译成“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处笔直落下,好像是银河从九天上倾泻下来”。单看翻译,已经很壮观了。但对照原文,尤其是“疑是”这两个字,才真正感受到诗人当时那种震撼、惊奇,甚至带点浪漫主义的想象。这种“疑是”,不是确凿的断定,而是一种刹那间的、超越现实的联想,正是这份朦胧和夸张,才使得这幅画面如此令人难忘。再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译文是“大江奔腾向东流去,淘尽了多少英雄人物”。“浪淘尽”三个字,精准地捕捉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也暗示了多少英雄豪杰最终归于尘土的悲凉。而“千古风流人物”,则是一种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灵魂的缅怀和慨叹。这些细微之处,通过文白对照,才能得到最深刻的体会。这本书不仅仅是诗词的汇集,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品味那些被时间冲刷却依然闪耀的文化瑰宝。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古典诗词就像是中国文化的DNA,里面蕴含着我们民族最细腻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智慧。这套《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的装帧设计就非常符合我心中对“国学经典”的想象,古朴典雅,很有收藏价值。打开书本,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闻到墨香和纸张陈旧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排版方式,每一页都将唐诗、宋词、元曲的原汁原味呈现出来,同时又配有详细的注释和白话翻译。 尤其是在注释方面,这本书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解释字面意思,还会涉及到一些典故的出处,甚至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心境。这些注释就像是给古老的诗词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能够透过这些窗户,窥见诗词背后更广阔的天地。比如,读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仅仅知道字面意思,可能会觉得这是对贫富差距的简单描述。但结合注释,我才了解到,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当时的官僚贵族生活奢靡,而普通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这种对比,就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充满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人道主义关怀。 同样,在欣赏宋词时,那些婉约缠绵的词句,配上解释词牌名的来由,以及词的格律,让我更能体会到词的独特魅力。元曲的生动活泼,更是需要通过对俗语、俚语的解释,才能领会其中的妙趣横生。这套书的注释,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解读,让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诗词,变得鲜活起来,让我能够真正地走进作者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评分

这是第三个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了,这个版本最朴素

评分

有线装本的感觉,纸张质量也挺好,重量也轻

评分

搞活动的时候抢的,特别划算,一直都在京东买东西,一直都无后顾之忧,东西质量好,服务好售后更没得说,家里的大大小小东西都是京东买的,物流速度快,上门安装服务又周到,真的必须安利下给大家,购物上京东,让你省时省力更省钱!

评分

看到架子上摆满了书,我满心欢喜,感觉回到学生时代

评分

书已经收到,质量不错装订的很精美,女儿正在阅读中,写的很好,很值得购买.

评分

比超市方便呀,直接送到家,速度又快,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评价大于20个字,大于20个

评分

印刷清晰,墨香可闻!纸张尚可!

评分

很好包装完整简洁,谢谢咩^_^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