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
近70年來,《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始終是技術分析領域的翹楚,被譽為“華爾街的技術基石”。
現在齣版的第10版,距離第9版更新已有十年。
十年中金融市場經曆瞭又一輪巨變,但仍有很多準則亙古不變。書中介紹的技術方法不僅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也適用於未來,因為證券市場的引擎和人類的社會心理永不會改變。
中國平安資深翻譯團隊曆時兩年,傾力打造瞭這部宏大投資巨著的中文精譯本,相信這一譯本必將成為金融圖書領域難以超越的經典譯作。
《股市極客思考錄:十年磨一劍之龍頭股戰法揭秘(升級版)》
新增40頁內容,站在前沿解讀龍頭股新現象、新玩法,打通白馬價值龍頭與黑馬妖股龍頭的內部邏輯,是迄今為止關於龍頭股戰法的集大成之作!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
近70年來,《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始終是技術分析領域的翹楚。本書第1版問世於1948年,現在更新到瞭第10版,依然是技術分析領域中*重要的原創性著作。本書圖文並茂,匯聚瞭查爾斯·亨利·道、理查德 W. 沙巴剋、羅伯特 D. 愛德華茲、約翰·邁吉等人的經驗和智慧,並由W.H.C. 巴塞蒂進行瞭與時俱進的更新。
第10版的更新之處包括:
用幾章內容替換瞭道氏理論;
對道氏理論的記錄進行瞭更新;
刪除瞭關於手工繪圖的次要內容;
新增關於止損位和基準點的新章節;
新增關於移動平均綫交易法的新內容;
新增拉爾夫·文斯的杠杆空間模型的新內容;
新增關於期權交易的新內容。
自本書第1版問世以來,世界已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許多東西亙古不變。在競爭的世界裏,人人渴求製勝之道。作為股市技術分析領域的奠基之作,本書不僅嚮你介紹交易與投資的技術與訣竅,還嚮你傳授獲得長期成功的知識與智慧。
《股市極客思考錄:十年磨一劍之龍頭股戰法揭秘(升級版)》
《股市極客思考錄》齣版後,作者因書結緣,接觸到瞭更多投資領域的*高手,有的隱藏民間,有的活躍在公募私募*綫,在於這些超一流高手交流碰撞過程中,作者的投資水平已遠非當年可比。
見天地,見眾生,隻為見到更好的自己。今日,作者以“更好的”自己的狀態來修訂原書,增加近40頁內容,提齣很多新觀點、新思維,特彆是對近幾年龍頭股的新現象、新玩法,給予瞭全新解讀。
升級版中,作者撥開迷霧,重新引導大傢認識龍頭,讓大傢拋棄龍頭的錶麵現象和形式,探求其的本質和骨髓。在本書中,作者打通瞭業績白馬龍頭和黑馬妖股龍頭之間的內部邏輯,找到瞭隱藏在龍頭背後的*公約數。如果你能領會到龍頭藏在深處的邏輯,那麼在你的眼裏,無論貴州茅颱、格力電器,還是特力A、冀東裝備,都可以用龍頭戰法將它們一網打盡。
彭道富,男,四川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一綫投資者,投資界花號“拈花成佛”(也有稱“撚花成佛”),研究股市多年,擅長捕捉龍頭股和超級強勢股,善於抓住重大曆史性事件帶來的交易機會,精於分析行情、趨勢、題材和熱點。其投資思想兼收並蓄,投資體係雜糅瞭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心理分析、博弈分析乃至中國古代的周易理論、中醫理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雜傢。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投資生涯的思考與總結,其精髓是眾多高手秘而不宣的“龍頭股戰法”,這是作者迄今為止第一次係統性、實戰性地公開龍頭股交易秘籍。與目前市場上流行的龍頭股理論相比,作者的理論是用真金白銀在血淋淋的股市中摸爬滾打換來的,而不是“理論總結”齣來的,更不是“藉鑒”“參考”齣來的,而且,作者更加注重分析龍頭股背後的“宿命性”因素及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從整個龐大的交易體係來構建龍頭股戰法,這一體係囊括瞭風險的預估、趨勢的研判、行情的把握、題材的分析和熱點的透視等等,而不是孤立地就龍頭股而論龍頭股。另外,本書還奉上瞭作者屢試不爽的次新股戰法和漲停闆戰法。
作者是一綫交易者,熱衷於真刀實槍的實盤交易,恥於文字遊戲和紙上談兵。本書是為實戰傢而寫的,追求的不是理論上的完美和邏輯上的無懈可擊,而是能為投資者的實盤操作帶來實實在在的戰果。
關於股市和龍頭戰法的最新思考,作者一般會發錶在其微信公眾號(股市的邏輯)上,也常在摩爾金融、雪球、環球老虎財經等網站上以撚花成佛(撚花成佛)的筆名發錶最新見解,敬請大傢關注。
羅伯特 D. 愛德華茲
Robert D. Edwards
道氏理論大師。道氏理論是由道、漢密爾頓和沙巴剋發展起來的,愛德華茲提齣模式形態分析、趨勢和支撐-阻力麵,將這個理論整理成章,加以擴展,精化為技術分析的原理。
約翰·邁吉
John Magee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倡導從工程學的角度分析市場,被公認為“技術分析之父”。他對市場從實踐入手的技術分析方法成為所有分析傢經久不衰的財富。他還創建瞭自己的投資谘詢公司。邁吉的經典之作包括與愛德華茲閤著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股市心理博弈》等書。
W.H.C. 巴塞蒂
W. H. C. Bassetti
巴塞蒂曾是邁吉的客戶和學生,擁有50多年交易經驗。他曾擔任大宗商品投資服務公司的負責人和副總裁,該公司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一傢持牌大宗商品交易顧問公司。他還曾擔任期權研究公司首席執行官。巴塞蒂創立瞭微觀期權研究公司並擔任其總裁,該公司與標準普爾公司閤作,在標準普爾的計算機中部署瞭“期權監控係統”。他是邁吉所著《股市心理博弈》第2版的編輯,愛德華茲與邁吉所著《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第8、9、10版的編輯或閤著者,他的著作包括《決勝柱狀圖》《擊敗市場的簡單法則》《階梯止損法》《聖雞、聖杯與道氏理論》《信號》《十堂交易課》等。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
第10版序言
第9版序言
第8版序言
紀念
第7版序言
第5版序言
第4版序言
第2版序言
序言
第一部分 技術理論
第1章 交易與投資的技術方法 / 2
第2章 圖錶 / 7
第3章 道氏理論 / 11
第4章 道氏理論的缺陷 / 22
第5章 用約翰·邁吉的基準點法代替道氏理論 / 34
第6章 重要的反轉形態 / 47
第7章 重要的反轉形態:續 / 64
第8章 重要的反轉形態:三角形 / 84
第9章 重要的反轉形態:續 / 110
第10章 其他反轉現象 / 129
第11章 整固形態 / 161
第12章 缺口 / 181
第13章 支撐和阻力 / 199
第14章 趨勢綫和通道 / 219
第15章 長綫趨勢綫 / 242
第16章 大宗商品圖錶技術分析 / 260
第17章 第一部分總結 / 278
第二部分 交易戰術
第18章 戰術問題 / 317
第19章 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 / 329
第20章 投機者青睞的股票 / 333
第21章 選擇要跟蹤繪圖的個股 / 343
第22章 選擇要跟蹤繪圖的個股:續 / 346
第23章 高風險股票的挑選和管理:鬱金香股票、互聯網闆塊和投機性狂熱 / 352
第24章 股價可能齣現的變化 / 369
第25章 兩個敏感問題 / 374
第26章 整手還是零股 / 381
第27章 止損指令 / 383
第28章 什麼是底部和頂部 / 392
第29章 運行中的趨勢綫 / 409
第30章 支撐位和阻力位的應用 / 420
第31章 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 426
第32章 技術圖錶形態的測算目標 / 429
第33章 從戰術角度看圖錶形態 / 432
第34章 戰術方法的簡要總結 / 458
第35章 技術分析對市場的影響 / 461
第36章 自動化的趨勢綫:移動平均綫 / 464
第37章 舊圖重讀 / 470
第38章 平衡的多樣化配置 / 524
第39章 試錯 / 532
第40章 交易中的資金使用量 / 534
第41章 實際資金投入 / 537
第42章 組閤風險管理 / 542
第43章 持之以恒 / 556
附錄A 實踐中的道氏理論 / 558
附錄B 資源 / 576
術語錶 / 594
參考文獻 / 612
譯後記 / 614
《股市極客思考錄:十年磨一劍之龍頭股戰法揭秘(升級版)》
1.1?我坎坷的投資經曆/001
1.1.1?大學歲月,初識股票/001
1.1.2?初入股市,天天看股評/003
1.1.3?尋找新的玩法,一腳踏進證券機構的研究報告裏/006
1.1.4?徜徉在技術分析的世界/008
1.1.5?與黑莊閤作,聽信小道消息,深受其害/010
1.1.6?用盡渾身解數,難逃熊市厄運/014
1.1.7?熊市冷暖:一把辛酸淚/020
1.1.8?再度齣山,投資修為蒸蒸日上/024
1.2?我的“鑄劍”曆程:投資方法和投資思想演進/026
1.2.1?第一階段:嚮外求/026
1.2.2?第二階段:嚮內求/029
1.2.3?第三階段:內外雙修/032
1.2.4?第四階段:反復修煉/034
1.2.5?第五階段:十年磨一“劍”/037
1.3?我對風險的理性認識/038
1.3.1?我的基本風險觀/039
1.3.1.1?風險的“原罪”性/039
1.3.1.2?風險的宿命性/041
1.3.2?關於股市最大風險的思考/043
1.3.3?股市的數學邏輯:無論翻倍瞭多少次,破産隻需一次/045
1.3.4?風險的主要類彆/046
1.3.4.1?隨機性風險/046
1.3.4.2?執行性風險/050
1.3.4.3?局限性風險/051
1.3.4.4?反人性風險/055
1.3.4.5?邏輯背叛風險/056
1.3.4.6?情緒性風險/060
1.3.4.7?小數法則風險/061
1.3.5?風險的根源在哪裏/064
1.3.6?如何化解風險/066
1.3.7?戰勝股市/069
1.4?本章迴顧與總結/070
2.1?“逆”思維/072
2.2?“少數派”思維/075
2.3?正閤奇勝思維/077
2.4?隨機應變思維/079
2.5?以賺錢效應思維取代牛熊思維/080
2.6?樹立贏傢思維,拋棄專傢思維/084
2.7?捂股代替“炒”股思維/088
2.8?先透支後還債思維/090
2.9?求變求新思維/093
2.10?混沌思維/097
2.11?本章迴顧與總結/102
3.1?西方投資理論的源頭/104
3.2?技術分析流派/105
3.3?心理分析投資流派/107
3.4?基本分析流派/112
3.5?現代理論金融派/115
3.6?投資理論比較與應用/118
3.7?投資理論最大的問題與局限/127
3.8?本章迴顧與總結/130
4.1?趨勢/131
4.1.1?何謂趨勢/132
4.1.2?趨勢的幾個劃分/134
4.1.3?趨勢是怎麼形成的/136
4.1.4?趨勢的特性/138
4.1.5?趨勢的價值與應用/142
4.2?行情結構/147
4.2.1?行情的時間結構/150
5.1?題材/183
5.1.1?什麼是題材/184
5.1.2?題材誕生的土壤/184
5.1.3?題材價值判斷/197
5.1.4?題材在炒股中的應用/199
5.1.5?題材投資中個股的選擇/203
5.2?熱點/209
5.2.1?炒熱點的關鍵思維:活在當下/210
5.2.2?大熱點和小熱點的不同操作法/214
5.2.3?熱點的兩種登場方式及操盤方法/216
5.2.4?熱點兩種待遇及操作方法/218
5.2.5?早盤熱點和晚盤熱點的操盤法/221
5.2.6?熱點的退潮/223
5.3?本章迴顧與總結/226
6.1?龍頭股的天機泄露/228
6.2?龍頭股的難與易/234
6.3?何謂龍頭股/237
6.4?龍頭股的屬性/239
6.5?龍頭股的身世之謎/243
6.6?龍頭股的江湖地位誰說瞭算?/254
6.7?從技術麵尋找誰是龍頭股/255
6.8?龍頭股花落誰傢/261
6.9?龍頭股與妖股/263
6.10?龍大、龍二與跟風股/265
6.11?龍頭股的切換/266
6.12?龍頭股操作總訣:剋服恐懼感,第一時間“亮劍”買入/268
6.13?龍頭股交易最高境界:捂住不放,留住位置/272
6.14?龍頭股能漲到哪兒:也許天空纔是盡頭/274
6.15?龍頭股的介入機會/283
6.16?龍頭股的風險與對策/288
6.17?龍頭股的第二春:不老的傳說/289
6.17.1?第二春的前因後果/291
6.17.2?每個龍頭股都有第二春嗎/292
6.17.3?龍頭股A浪“龍脈”之研究/295
6.17.4?第二春之前的洗盤區研究/306
6.17.5?追擊參與第二春行情/312
6.17.6?潛伏參與第二波行情/315
6.17.7?等風來/322
6.18?本篇迴顧與總結/328
7.1?追漲停不是人乾的活/331
7.2?漲停闆是用來放風的/333
7.3?漲停闆的風險分析/334
7.4?應該怎麼追漲停闆/338
7.4.1?哪種情況下漲停闆不可以追/338
7.4.2?哪種情況下漲停闆可以追/340
7.4.3?哪種漲停闆值得追/341
7.5?追到漲停闆之後該怎麼辦/351
7.6?漲停闆的終極思考/353
7.7?本章迴顧與總結/358
8.1?新股的特色/359
8.2?什麼樣的新股容易被爆炒/360
8.3?如何炒新:有所為、有所不為/365
8.3.1?有所不為/365
8.3.2?有所為/366
8.4?新股等級理論/368
8.5?實盤交易中的幾個關鍵判斷/370
判斷一:方嚮判斷,是上還是下?/370
判斷二:行情判斷,是做還是棄?/371
判斷三:速度判斷,是快還是慢?/371
判斷四:洗盤判斷,橫盤洗盤、鍋底洗盤還是V形洗盤?/374
判斷五:介入點判斷,洗盤買還是突破買?/375
判斷六:布局判斷,炒本身還是炒代錶?/376
8.6?本章迴顧與總結/376
9.1?止損:永遠正確/377
9.2?資金管理/380
9.3?搶反彈/383
9.4?索羅斯神秘的投資世界/387
9.5?股票作手李費佛的功罪/406
9.6?本章迴顧與總結/409
附文1:關於龍頭股道與術的新思考/410
附文2:三次股災前預警的邏輯、思維與角度/430
附文3:龍頭的本質再認識:“第一性”/440
參考文獻/447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原書第10版)》
第38章
平衡的多樣化配置
當普通投資者問:“你覺得市場現在怎麼樣”時,他往往希望得到一個簡潔明瞭、非黑即白的答案。對他來說,市場不是牛市就是熊市。如果你迴問:“你感興趣的是哪一隻股票呢?”那麼他往往會說:“哦,我想知道的是市場的整體情況。”
如果翻看一下經常刊登金融廣告的報紙和雜誌,你會發現,很多廣告和顧問服務都十分強調對於後市的預測能力,而這些預測往往是針對整個市場的走勢而言的。
通常人們認為整個市場的走勢是一緻的,這並不能說完全錯誤,卻是個非常危險的假設。確實,我們可以給齣一些牛市或熊市的“定義”,比如說道氏理論。如果市場環境符閤這些“定義”,我們就可以說“根據我們之前的規則,現在市場處於牛市(或熊市)。而且,如果我們一直將道瓊斯工業指數(DIA)看作一隻個股,並嚴格根據經典的道氏理論來操盤,那麼會獲利頗豐。(編者按:第4章的測算結果錶明,根據道氏理論操盤,我們的淨利潤將達到492 597.38美元,而買入並持有的淨利潤為25 952.72萬美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當然,現在道瓊斯工業指數的確是一個交易品種(ETF)瞭。)
此外,大通脹和大緊縮都會改變股票的相對美元價值,在此類環境中,大多數個股的確也都是隨勢而動的。
但我們必須時刻謹記,平均指數本身是個抽象集閤,並不代錶鐵路業、製造業、航空業本身。如果平均指數發生瞭變化,那是因為組成平均指數的個股變化瞭。雖然當平均指數上漲時,大多數個股都在漲,但我們並不能強行賦予其因果關係,說因為平均指數上漲瞭,所有個股都一定會上漲。如果我們這樣想,那麼將會得到一個結論:在牛市中,如果某隻個股處於跌勢,那麼我們該及時買入該股票,因為該股最終會跟隨其他個股的漲勢。
迴顧一下股票的長期曆史錶現,會找到大多數股票都在漲,或者大多數股票都在跌的時間段。暫時滯後的個股可能大漲以跟上大市,但這種情況並非一定會齣現。而且,假定市場將會轉牛,如果僅僅因為某些個股落後於大市錶現便買入,或因為所有個股都將上漲便買入,很可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我們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裏,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個股不斷創新高,而自己的股票卻毫無生機,甚至持續下跌。
基於現在為止你對市場的瞭解,你一定會同意,在平均指數處於熊市或大多數個股處於熊市時,將全部資金用於做多是不明智的。同理,在大市飛漲時,將全部資金用於做空也並非良策。
如果你堅持要100%做多或做空,那麼建議你還是跟隨大市的趨勢。這樣一來,你可以抓住大多數個股或平均指數提供的機會。
但你要知道,跟隨趨勢並不像聽上去那麼簡單。我們可以對長綫趨勢做齣“定義”,但問題是,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和勇氣,在長達幾個月的不確定性甚至是反嚮走勢中,持倉不動呢。在趨勢反轉期間,投資者常常難以做齣買入還是賣齣的決定。
此外,投資者還要知道究竟要買什麼,或是賣什麼,以及何時進行買賣。
平均指數所體現的簡單形態和信號並不能代錶市場全貌。將市場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有助於我們學習道氏理論。我們要記住,平均指數顯示的是概括性特徵(經過高度抽象化),用於確定趨勢的規則適用於這些概括性特徵,但不一定適用於每隻個股。
在很多情況下,當一組個股觸頂迴落、開啓長綫跌勢時,另一組個股卻繼續上漲、創齣新高。1946年,我們就看到瞭很多個股都在1~2月觸頂迴落,但另一些股票的漲勢一直持續到5月末。
我們通常認為,1929年市場見頂,當年10月開啓長綫跌勢,跌勢一直持續至1932年。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有一些重要的個股在1929年大市頂部形成前就已見頂。比方說,剋萊斯勒公司的股價於1928年10月見頂,並在1929年的恐慌期開始前就從140美元跌到瞭60美元。還有一些個股在1924~1929年的大牛市中從未上漲。如果我們統計一下當時掛牌的大約700隻股票,有262隻在1929年之前就已見頂,181隻在1929年的1~8月見頂,還有一些個股直到1929年結束後纔開啓跌勢;此外,有44隻股票在1929年後、1932年中期之前走到瞭新一輪的牛市高位。在全部676隻股票中,隻有184隻於1929年8~10月見頂,於當年10~11月崩盤。
換句話說,隻有27%個股的走勢符閤投資者對於市場整體的預期。(編者按:1999年,道指和標普500指數走到曆史高位,且該高位一直持續至2000年。然後曆史重演,很多個股見頂迴落,開啓瞭長綫跌勢。第9版編者按:很多個股在2000年3月見頂後崩盤,但道指成分股相較於納斯達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錶現更好,後兩個指數的成分股跌幅達到50%左右(見圖20-3)。)
將整體趨勢作為一個工具來用,這並沒有錯,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它隻是一個工具,無法麵麵俱到地反映情況。我們必須麵對每一個投資者都要解決的問題:針對解讀平均指數的不確定性,怎樣保護自己的資金不受損失?麵對走勢不同於大多數個股走勢的股票,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要迴答以上問題,首先我們要做到,在任何時候都不冒過多的風險(見第41章)。
其次,我們可使用評價指數,而不是從100%的做多一下子轉到100%的做空。通過評價指數,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當前是牛市還是熊市,還能判斷特定時間市場的牛熊程度。
乍看之下,這和傳統的道氏理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事實上,相同的技術方法也適用於評價指數。在大牛市中,評價指數可幫助我們判斷市場的強弱程度。隨著牛市進入尾聲,比如在1928~1929年,市場的強弱程度會逐漸降低。
圖38-1 評價指數顯示百分之多少的股票處在看漲或看跌的長綫趨勢中。1961年,評價指數與股票平均指數相衝突,意味著長綫趨勢可能反轉
使用評價指數前,讓我們先介紹下評價指數究竟是什麼以及它的構建方法。你會發現,它並不是一個精確的衡量工具,隻能體現市場的大概情況;它不會發齣樂觀的信號;並且,它反映的是其構建者的判斷和觀點。
假設你正在觀察100隻個股的走勢圖。每周結束時,你可以在圖錶底部以小加號或小減號來錶示你對每隻股票的漲跌判斷。有時,你很難做齣這個判斷。但不必擔心,因為這種情況並不會太多,大多數個股的走勢都很清晰。然後,數一下有多少個加號、多少個減號,包括那些你隻能做齣初步判斷的個股,你會得到2個數字。如果100隻裏麵有75隻是加號,那麼你就可以說市場的漲勢達到瞭75%。如果下一周這個數字更高,比如達到80%,那麼就錶示漲勢更強瞭。如果這個數字變低瞭,比如降到70%,那就錶示你看漲的個股減少瞭,市場整體變弱瞭。
(第10版編者按:通過圍繞移動平均綫進行研究,比如統計有多少股票處在各自的50天、200天移動平均綫以上或以下,可以迅速構建此類指數。當然你也可采用邁吉的方法,從每張圖上觀察道瓊斯指數的走勢強弱。)
如前所述,如果平均指數正在連創新高,那麼邁吉評價指數很可能大幅超過50%。而在明顯的熊市中,該指數很可能顯著低於50%。
但是請注意,我們此處討論的不是信號,不是在哪個點位應當清倉或滿倉。該指數會不斷地根據情況的變化上下波動,自我調整。
若一大批代錶性股票中有53%的股票走牛,那麼此時的市場肯定弱於有80%的股票走牛時。
因此在後者的情況下,你完全有理由擴大多頭倉位。雖然你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麵臨著具體選擇哪些股票的問題,但與前者相比,你有理由擴大多頭倉位或總體風險敞口(參見第41章)。
通過將自己的總倉位與該指數掛鈎,你能夠從容應對市場變化,在市況變得過於險惡前自動離場。此外,你還不必在立即賣齣和繼續觀望之間艱難抉擇。
這個方法可以進一步擴展。如果投資者根據邁吉評價指數的漲跌,不時地擴大或縮小多頭倉位,那麼他的迴報可能高於完全樂觀或完全悲觀的迴報。但在這種情況下,他仍會被持續地引嚮同一方嚮,如果市場最終反轉並陷入恐慌,那麼他的多頭倉位會遭受一定損失。
此方法的擴展做法是,在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之間,分配全部或部分資金。假設你對自己圖錶的解釋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閤理正確的,那麼你可在任何特定的時候,選擇若乾強於平均水平的股票,同時也選擇若乾弱於平均水平的股票。
當該指數位於50%附近時(1956年中有好幾個月如此),你可以選擇買入若乾強勢股,同時賣空若乾弱勢股,使得多頭風險和空頭風險基本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股市全麵上揚,那麼你的空頭倉位會齣現虧損,你將改變對那些弱勢股的判斷,並逐步關閉空頭倉位。但與此同時,多頭倉位的盈利會抵消空頭倉位的虧損並有盈餘(假設你選股明智),而這些虧損可以被視為用空頭倉位來保護多頭倉位的保險費。
另一方麵,如果市場突然崩盤(比如1955年艾森豪威爾總統患病期間)(編者按:以及1987年10月裏根總統被傳患病、1998年亞洲爆發流感時的那幾次),那麼空頭倉位的盈餘會彌補多頭倉位的虧損。而如果市場繼續下跌到要求賣齣多頭倉位的水平,那麼此時的虧損可以視為多頭倉位來保護空頭倉位的保險費。(編者按:按得剋薩斯對衝(Texas Hedge)的傳統,我對空頭倉位持稍微不同的看法。雖然實用資産組閤理論認為空頭倉位有助於減少風險,但我傾嚮於將其視為另一個獲利機會,而這個獲利機會還有減少總體風險的額外好處。在趨勢確定嚮上時,做空某個股票是毫無用處的,反之亦然。)
而在一個正常的市場裏,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很可能同時獲利。
我們建議采用係統化、持續性的套利或對衝。隨著邁吉評價指數的上漲,空頭倉位的比重逐漸下降,多頭倉位的比重逐漸上升。而隨著邁吉評價指數的下跌,會齣現相反的情況。(第9版編者按:我曾建議將此處介紹的方法稱為“自然對衝”,並將這種方法的實施過程稱為“節奏化交易”。)針對道指的自然對衝可以包括一個多頭倉位(例如牛市中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若乾空頭倉位(在看跌的道指成分股中),或者(更好的選擇是)與弱勢道指成分股正相關的空頭倉位。這是因為,弱勢道指成分股的風險往往可通過大量持有被動型指數基金來緩衝。
這種方法從本質上看是保守的。有些人總是對賣空心懷恐懼,將其看作純粹的投機賭博,其實他們應該重新審視賣空,將其作為自己投資活動中用於平衡多頭倉位的一個正常部分。
這種保守、平衡、分散化的投資方法主要是為瞭保護本金。就其本質而言,它能有效阻止你為瞭投機獲利而孤注一擲。但它還嚮技術分析方法提供瞭用武之地,並能大幅減輕交易者和投資者每天麵對不確定性的焦慮。
(編者按:許多現代讀者可能不知道,約翰·邁吉寫過40年的每周評論。這些睿智、實用的評論匯閤成瞭《約翰·邁吉市場評論檔案》(John Magee Market Letter Archive)。從這份《檔案》中,我抽取瞭下麵這篇1985年9月28日的評論,它很好地說明瞭邁吉評價指數的作用。)
圖38-2 這張圖來自《市場評論閤集》(Collected Market Letters),繪製日期是1985年9月28日。邁吉評價指數是根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計算齣來的,這張圖展示瞭怎樣使用該評價指數識彆市場的頂部和底部。該評價指數是一個反映超買或超賣狀態的指標
1985年9月28日:市場處於超賣狀態
本周邁吉評價指數跌至9%,這是它今年在超賣象限內的最低點。這也是該指數自1984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參見圖38-11)。該指數在6月跌至8%後,很快開始穩步攀升,在6月末和整個7月都發齣瞭總體買入信號。
該指數1984年6月的低點8%和1984年2月25日的低點8%構成瞭雙底形態,錶明該指數處於超賣狀態。與之相對應的,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984年6月18日的低點1 079點;隨後道指穩步攀升至7月的高點1 372點。
20多年來,所有的股市長綫底部都與邁吉評價指數的極低點相對應。在股市劇烈波動但並不上攻的“動蕩時期”內,邁吉評價指數為5%或更低,正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所有長綫低點相對應,直到1982年6月的9%低點;隨後,股市立即迎來瞭轟轟烈烈的上升行情。
這個略高於“5%或更低”水平的低點是一個重要信號,它錶明股市即將復蘇;隨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770點直綫上漲至1 300點附近,結束瞭17年的盤整,開啓瞭圖上的“繼續上漲”階段。
在此背景下,邁吉評價指數1984年6月的“8%低點”和當前的9%水平具有額外的意義。事實上,如果股市處於繼續(或長綫)上漲階段,那麼股市的低點往往不會太低,而高點的超買程度往往會更強。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1982年6月和1984年6月的低點就符閤這一模式。因為股市的長綫波浪往往延續好幾年甚至幾十年,所以邁吉評價指數當前9%的水平也可能意味著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長綫低點。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投資知識,是需要時間和經驗來沉澱的。這兩本書,恰恰傳遞給瞭我這種“厚積薄發”的力量。《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讓我深刻理解瞭市場運行的“規律”。它不是提供“捷徑”,而是告訴瞭我“方法”。它對每一個技術工具的解釋,都做到瞭深入淺齣,並且配以大量的圖例,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我之前對於“趨勢”的理解,一直比較模糊,看完這本書,我纔明白,趨勢是有生命周期的,它有啓動、發展、加速、衰退等不同階段,而我們在不同的階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尤其是關於“迴調”和“反彈”的區分,這本書給齣瞭非常詳細的指導,讓我不再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驚慌失措。而《股市極客思考錄》這本書,則是我見過的最“接地氣”的投資實戰指南。作者十年磨一劍的經曆,讓這本書充滿瞭真實的“血肉”。它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聚焦於“龍頭股戰法”,教會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找到那些真正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股票。書中關於“龍頭股的生命周期”、“資金博弈”的分析,以及“題材挖掘”的實操技巧,都讓我受益匪淺。我記得有一個章節,作者詳細描述瞭如何通過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提前布局,最終抓住瞭某個新興行業的龍頭企業。這種前瞻性的投資思維,正是我想學的。這兩本書的結閤,就像是給瞭我一套完整的“武功秘籍”,讓我能夠更有方嚮、更有把握地在股市中“闖蕩”。
評分一直以來,我總感覺自己在股市裏像個無頭蒼蠅,看到的都是零散的信息,抓不住核心。《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就像給我裝上瞭一個“雷達”,讓我能夠“看見”市場的真正形態。它對經典技術指標的解讀,不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指標背後的邏輯,以及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應用。我特彆喜歡它對於“K綫組閤”的分析,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某些K綫組閤代錶什麼意義,更會告訴你,在什麼樣的大趨勢下,這些K綫組閤的有效性會更高,或者更低。這種“情境化”的分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工具。同時,它還強調瞭“多周期共振”的重要性,讓我明白,單一的指標或者周期,往往容易産生誤導,需要結閤不同周期的信號來做齣判斷。而《股市極客思考錄》這本書,則像給我裝上瞭一個“導航儀”,讓我能夠“抓住”市場中最具潛力的“龍頭”。作者那種“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毅力,以及對龍頭股研究的深度,都讓我深受啓發。書中的“龍頭股識彆模型”,讓我能夠係統性地去評估一隻股票是否具備成為龍頭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在龍頭股的成長過程中,保持耐心,並且在關鍵時刻進行加倉或減倉操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分享瞭許多關於“題材驅動”的實戰案例,讓我明白,如何去挖掘那些被市場低估的潛在熱點,並且在熱點啓動初期就參與其中。這兩本書的結閤,讓我從一個“看熱鬧”的股市參與者,變成瞭一個“懂門道”的投資行傢。
評分我是一個喜歡深度思考的人,在投資領域,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夠幫助我建立獨立思考體係的書籍。《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對於建立我的技術分析邏輯,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介紹各種技術指標,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這些技術指標背後的市場心理和行為模式。比如,在講解“成交量”時,它不僅分析瞭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還深入探討瞭在不同市場環境下,成交量所代錶的含義可能存在的差異。這讓我明白,技術分析並非是簡單的“套用公式”,而是需要結閤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運用。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看見”市場,理解市場的真實力量對比。而《股市極客思考錄》則是在“看見”市場的基礎上,教會我如何“抓住”市場。《股市極客思考錄》的作者,其“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讓我深感敬佩。這本書的核心在於“龍頭股戰法”,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去尋找龍頭股,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去理解龍頭股的“成長邏輯”和“資金邏輯”。書中的“龍頭股的生命周期”模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判斷一隻股票所處的階段,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采取的操作策略。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題材驅動”的分析,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一個題材很熱,更重要的是,它會分析這個題材的持續性,以及資金在這個題材中的運作方式。這兩本書的組閤,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瞭一個從“看懂技術”到“抓住龍頭”的完整投資體係,讓我對自己的投資決策充滿瞭信心。
評分而《股市極客思考錄:十年磨一劍之龍頭股戰法揭秘》這本書,則完全是另一個維度的驚喜。如果說《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是教你“看見”市場,那麼《股市極客思考錄》就是教你“抓住”市場。這本書的作者,那種對股票市場近乎偏執的研究精神和實戰經驗,隔著紙頁都能感受到。我一直很睏惑,為什麼有些股票能走齣翻倍甚至翻十倍的行情,而我卻總是踏錯節奏,要麼在啓動前賣齣,要麼在下跌時被套。這本書的“龍頭股戰法”,給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識彆龍頭股,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龍頭股的“基因”——它們是如何在市場混沌中脫穎而齣,如何憑藉其強大的資金、邏輯和題材支撐,引領整個闆塊甚至市場走嚮的。書中關於“龍頭的生命周期”的論述,讓我明白,龍頭股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有萌芽、成長、成熟和衰退的階段,理解這些階段的特徵,纔能在不同的時間點做齣最正確的操作。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題材驅動”和“資金博弈”的解讀。他不僅僅告訴你某個題材很熱,更會告訴你這個題材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是政策、是技術、是事件,以及資金是如何在這個題材中運作的,如何識彆主力資金的意圖。書中的“十倍股的養成路徑”的分析,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它揭示瞭那些偉大的牛股,往往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經曆瞭一個漫長而清晰的演變過程,需要耐心和精準的判斷。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要學會“逆嚮思考”和“反人性操作”,在彆人恐慌時看到機會,在彆人貪婪時保持警惕。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遠比學習任何技術指標都要寶貴。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謹慎的投資者,對於那些過於玄乎或者“一夜暴富”的理論,我總是持懷疑態度。所以,當我拿到這套書時,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實戰性”和“邏輯性”。《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無疑在“邏輯性”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很多技術分析書籍那樣,僅僅是羅列各種圖錶和指標,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技術工具背後的市場邏輯和交易心理。比如,在講到“支撐與阻力”時,它不僅僅告訴我們怎麼畫綫,而是從多空雙方力量博弈的角度,去分析價格為什麼會在某個位置停滯或反轉,這讓我對市場的理解更加深刻。它讓我明白,技術指標並非是“神諭”,而是市場參與者行為的量化體現。而《股市極客思考錄》則在“實戰性”上做到瞭極緻。作者十年磨一劍的經曆,讓這本書充滿瞭真實的交易經驗和感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龍頭股戰法”的詳細拆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找到龍頭股”,更是教你如何去“培育”和“持有”龍頭股。書中的“龍頭股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及“資金博弈”的分析,都讓我學到瞭很多實用的技巧。我記得有一個章節,作者詳細分析瞭某個牛股的啓動過程,從早期吸籌,到題材發酵,再到主力拉升,整個過程被剖析得淋灕盡緻。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如何識彆和跟蹤龍頭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套書的組閤,就像是為我打造瞭一個從“看懂市場”到“抓住市場”的完整閉環,讓我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瞭前所未有的信心。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卻總是抓不住關鍵脈搏的投資者量身定做的。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厚重的質感和內容豐富的設計吸引瞭。首先,《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簡直就是技術分析的百科全書。我之前也看過一些技術分析的書,但總是覺得零散,概念很多但聯係不起來。《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羅列指標和圖形,而是真正把這些工具的背後邏輯、形成原因以及實戰應用融為一體。翻開目錄,那些熟悉的K綫、均綫、MACD、RSI等等,都得到瞭極其詳盡的闡述,但重點在於,它不隻是教你怎麼畫綫,更教你怎麼理解綫背後的市場情緒,怎麼從這些冰冷的數據中解讀齣人性貪婪與恐懼的博弈。比如,在講到均綫係統時,它不僅解釋瞭不同周期均綫的意義,還深入分析瞭均綫粘閤、發散、穿越等形態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預示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支撐與阻力”的章節,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畫兩條平行綫,而是從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的角度,層層剖析瞭支撐和阻力位的形成機製,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的突破與假突破的判斷方法,這對我理解市場價格的“卡點”起到瞭顛覆性的作用。我之前總是憑感覺去判斷,現在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的判斷更加有理有據,不再是那種“好像要漲”的模糊感覺。而且,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貼閤實際,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而是用真實的股票走勢圖來印證理論,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技術分析的威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拿到瞭一副望遠鏡,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市場的遠景,對未來的走勢有瞭更深的洞察力,信心也隨之大增。
評分這套書的組閤,絕對是“1+1>2”的經典範例。我之前總是陷入一個誤區,要麼隻看技術指標,要麼隻追逐熱點概念,缺乏係統性的方法論。《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為我打下瞭堅實的技術基礎,讓我能夠理解價格波動的底層邏輯,識彆市場的短期和中期趨勢。《股市極客思考錄》則在此基礎上,將目光聚焦於那些真正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牛股”,教會我如何在浩瀚的股市海洋中,捕捉到那顆最璀璨的明星。舉個例子,《趨勢分析》讓我學會瞭如何通過成交量和價格的配閤,判斷一個股票的啓動信號,識彆主力資金的吸籌跡象。而《極客思考錄》則會進一步告訴我,如果這個吸籌的股票,恰好符閤某個新興産業的龍頭特徵,並且有國傢政策的大力支持,那麼它就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大牛股。這種將宏觀邏輯、中觀行業、微觀技術完美結閤的方法,在我之前的學習中是難以想象的。作者在《極客思考錄》中提到的“潛伏”和“波段操作”的結閤,讓我對短綫交易有瞭新的認識。不再是那種盲目的頻繁交易,而是基於對公司基本麵和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進行有策略的波段操作,這大大降低瞭交易成本和風險。而且,兩本書的作者在內容上既有重疊之處,又各自側重,互相補充,形成瞭一個完整的投資體係。比如,《趨勢分析》會講到量價關係,《極客思考錄》則會從主力資金的角度,更深入地解釋量價背後的含義。這種互補性,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加深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從而構建齣屬於自己的投資框架。
評分這兩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為我這個“股市新手”量身定做瞭一套“葵花寶典”。《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就像是基礎功,它把最核心的技術分析方法,例如K綫、均綫、成交量、MACD、RSI等等,講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我以前看其他書,對這些指標的理解總是模模糊糊,感覺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到底怎麼用。《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卻不一樣,它不僅解釋瞭每個指標的原理,還結閤大量的圖例,告訴我這些指標在實際走勢中是如何應用的,以及不同指標組閤起來會有什麼特彆的意義。我尤其喜歡它對“量價配閤”的詳細闡述,理解瞭這一點,就等於抓住瞭市場最根本的秘密之一。它讓我明白,為什麼在上漲過程中,成交量是越大越好,而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是越小越好。這種深入的解讀,讓我對市場的理解從“錶麵”走嚮瞭“內在”。而《股市極客思考錄》則像是進階篇,它在掌握瞭基礎技術分析之後,教你如何去尋找那些真正能夠帶來高額迴報的“龍頭股”。作者分享的“十年磨一劍”的經曆,讓我明白,投資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心態和毅力。書中關於“龍頭股的特徵”、“龍頭股的生命周期”、“龍頭股的資金博弈”等章節,簡直就是一本實操指南。它教我如何去識彆那些有潛力成為龍頭股的公司,如何去判斷它們是否已經啓動,以及如何在它們的成長過程中,做到“持股待漲”。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題材挖掘”的章節,作者列舉瞭許多成功的案例,讓我明白,一個好的題材,加上閤適的介入時機,能夠創造齣多麼驚人的收益。這兩本書的結閤,讓我覺得,我不再是那個漫無目的、到處碰壁的投資者瞭,我開始擁有瞭一套清晰的投資邏輯和方法。
評分坦白說,我拿到這兩本書的時候,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股市投資的書籍市麵上實在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都隻是泛泛而談,缺乏實操性。《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一書,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老套”,但內容之深入,讓我颳目相看。它並沒有停留在對經典技術指標的簡單介紹,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解釋這些指標的“為什麼”,以及它們在不同市場階段的適用性。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趨勢綫”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畫一條綫,更教你如何理解趨勢綫的“力度”和“有效性”,以及如何通過趨勢綫的傾斜角度來預判價格的加速或減速。而且,書中對於“迴調”和“反彈”的識彆,也給齣瞭非常清晰的判斷標準,這對我這種容易被市場短期波動乾擾的投資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之前總是糾結於“這是迴調還是下跌的開始”,現在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能夠更冷靜地分析,判斷市場的真實意圖。而《股市極客思考錄》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作者那種“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讓我肅然起敬。他不僅僅分享瞭“龍頭股戰法”,更分享瞭他十年如一日的思考和感悟。書中的“覆盤”和“復盤”的理念,讓我意識到,每一次交易的成功或失敗,都應該被認真對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案例,講述瞭作者如何通過對一個新興行業的研究,提前布局,最終抓住瞭行業龍頭股的十倍行情。這個過程的艱辛和精準,讓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投資絕非偶然,而是日積月纍的努力和智慧的結晶。
評分在股票投資領域,我一直追求的是一種“知行閤一”的境界,即理論與實踐能夠完美結閤。這套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種境界的追求。《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為我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它不僅僅是對經典技術指標的介紹,更是對這些指標背後邏輯的深入剖析。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趨勢綫”的講解,它不僅僅告訴你怎麼畫綫,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去理解趨勢綫的“力度”和“有效性”,以及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去應用這些趨勢綫。它讓我明白,技術分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靈活的調整。而《股市極客思考錄》這本書,則是我見過的最“硬核”的實戰操作指南。作者“十年磨一劍”的經驗,讓這本書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書中的“龍頭股戰法”,是我一直以來尋找的“秘密武器”。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去識彆那些具備成為龍頭股潛力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在龍頭股的成長過程中,做到“精準介入”和“長期持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於“資金博弈”的深度解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主力資金的運作意圖,從而避免被市場“割韭菜”。這兩本書的結閤,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瞭一個從“看懂市場”到“抓住機會”的完整投資模型,讓我對未來的投資之路充滿瞭期待。
評分很好的書,不錯?
評分書已經收到,不錯的,值得一看喲!
評分內容很好,要慢慢看完。
評分百世快運,在代收點取的。
評分寫的很詳細,挺好看的
評分真好
評分隻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嗯
評分物流真慢
評分內容很好,要慢慢看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