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系列套装共6册】编剧的艺术+编剧的核心技巧+编剧的策略+编剧心理学+编剧点金术+步步为营 后浪

编剧系列套装共6册】编剧的艺术+编剧的核心技巧+编剧的策略+编剧心理学+编剧点金术+步步为营 后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拉约什·埃格里 等 著
图书标签:
  • 编剧
  • 电影剧本
  • 剧本创作
  • 写作技巧
  • 影视创作
  • 后浪
  • 编剧艺术
  • 编剧技巧
  • 编剧心理学
  • 影视剧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3333
商品编码:107713201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影学院
开本:16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6
正文语种:中文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3333
定价:35.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具体描述

目录

编剧的艺术

编剧的核心技巧(修订版)                                  

编剧的策略:如何打动好莱坞                                  

编剧心理学:在剧本中建构冲突                                

编剧点金术:剧本写作与修改指南(第3版)            

编剧:步步为营 (*新重订本)                                       



  • 出版社:
  • ISBN:9787550213333
  • 定价:35.00
  • 包装:平装
  • 丛书名: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3-06-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42 
内容简介 《编剧的艺术》是一部论述编剧方法的名著,同其他一些剧作法书籍不同,它是从戏剧的基本要素出发,深层剖析了戏剧结构的秘密。在作者埃格里看来,一部成功的戏剧必须具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前提,发源于具有三个维度的人物,并且拥有预示和升级的冲突。全书引用大量经典戏剧剧本如《玩偶之家》《伪君子》《悲悼》《推销员之死》等,对人物性格、冲突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深层原因。
全书结构严谨、例证鲜明,并有一些针对编剧创作中常见问题的答疑解惑,其文风既旁征博引,又平实易懂,本身便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编剧的艺术》,对深入理解从易卜生到奥尼尔的编剧创作,对戏剧、电影电视、新闻、小说等叙事性文体的写作均能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拉约什·埃格里(Lajos Egri,1888-1967),生于原奥匈帝国的埃格(今匈牙利境内),十岁就写出了一部三幕剧。1908年,埃格里移民美国。一战期间,他加入纽约的左派戏剧组织,成为导演和剧作家,后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写作学校。埃格里同时也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并曾撰写过电视剧本。

高远,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专职编剧,作品有电视剧《大汉口》等。
精彩书评 我非科班出身,亦未拜过师门,自认埃里克先生这本《编剧的艺术》门下弟子。一九八七年,此书在国内初版,读之如灯塔指明,醍醐灌顶,开卷有益,掩书解惑,是我书桌案头上必备的武功宝典。
——芦苇

埃格里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却又趣味盎然的《编剧的艺术》一书,多年以来一直是剧作家、电影及电视编剧所固守的秘密。同其他有关编剧的书籍(其中一些便为埃格里所批评)不同的是,作者对戏剧创作基本要素的系统分类极为有效地使得创作方法明晰化了。
——约翰·朗格巴赫,作家、书评人

对于《剧作的艺术》,我所能做的好的评价便是,从今以后,即便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也不再会词不达意了。一旦你读了埃格里先生的书,你便会理解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部戏剧为何那样无聊,或者更为重要的,为何那样激动人心。
—— 吉尔伯特·米勒,美国戏剧家、电影导演


  • 出版社:
  • ISBN:9787550228825
  • 定价:38.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4-07-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80
  • 字数:23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应用弗洛伊德精神功能冲突原理构建剧情,强化人物深度。
以荣格原型理论塑造电影角色,满足观众潜意识需求。
完整呈现“英雄旅程”结构模式,创作真实可信的故事情节。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剧本创作原理的编剧教程。书中分别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等心理学名家的理论出发,对人物塑造、故事构建和冲突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讲解。每章章末皆配有相关习题,加强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崭新的创作灵感。你将从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创造有说服力的动机和令人信服的认同发展,以及塑造拥有真实情感的人物原型。

作者简介

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1993年自纽约大学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音乐治疗硕士学位。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特殊教育教师和创作艺术治疗师的工作后,他又从康奈尔大学取得了发展心理学博士的学位。尹迪克是一位活跃的电影编剧、作家、编剧顾问和纽约奥克戴尔道林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在那里他开设了“电影中的心理学”“西部片”“电影中的认同”,以及“个人身份的建构”等课程。


井迎兆,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制作硕士。译有《电影剪辑概论》、《电影镜头设计》。著有《电影剪接美学》、《追古铄金 笔墨扬辉 国画大师 井松岭》。曾执导纪录片《1997香港人在台湾》、《九七 香港 台湾人》、《九七前后——台湾人在香港》、《作家身影——文学赤子:龙瑛宗的美丽与哀愁》、《作家身影——推巨石的人:王文兴》等。

精彩书评

★当尹迪克博士致力于将电影剧本的写作便利化时,每一位喜爱电影的人都会发现,对我们而言,情节与角色背后的心理学分析真是一场盛宴。编剧、电影制作人、心理学家以及电影狂热者们都会发现他的书很吸引人,而且充满启示。
——肯德尔·桑顿博士 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助教

★本书对编剧、电影制作人、电影分析者以及电影学和心理学的学生而言,是一本必读的书。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成为那些渴望写出成功剧本,或拍出成功电影之人的宝典。尹迪克博士对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角色特征以及情节线的叙述是清晰而且直接的。他的书直接对角色发展、人物塑造以及剧本分析提供了具体的帮助。
——苏珊娜·约翰逊博士 心理学教授,《女同性恋父母》、《男同性恋婴儿潮》作者

★尹迪克博士的书对心理学知识如何阐明与引导电影拍摄的论述,是全面且深具洞察力的。毫无疑问,本书对于编剧和任何有兴趣了解电影工业中故事讲述的复杂性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的书。
——莫拉·皮洛蒂博士 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助教


★在电影心理学方面,你无法找到另一个更清晰或更精确的引导了。对于电影编剧和铁杆粉丝而言,这是一个既杰出又深具启示的伴侣。书中透彻而深情的论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如何被运用在无数伟大的影片中,做了一次极佳的展示与导览。
——马库斯·C·泰尔博士 临床心理学家,美国道林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即使是有经验的作家,可能也会遗忘那些重要的知识,即用来对写作方向错误的剧本,或太接近于人类表面冲突的剧本进行改正的知识。对电影编剧来说,尹迪克的书好比是海洋上的信风,带领他们在孤独的航行中,于预期时间之内驶进港口。
——斯图尔特·费斯修夫博士 编剧,《媒介心理学期刊》资深编辑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介心理学教授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剧作的书。对于任何对电影制作产业有兴趣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的书。在理解情节、角色发展,以及故事讲述艺术等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方面,本书是一本全面性的指引手册。
——罗伯特·C·迪莱 作家,锡达格罗夫娱乐公司


  • 出版社:
  • ISBN:9787550263116
  • 定价:29.8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6-02-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68
  • 字数:163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 好莱坞老牌编剧,以超过二十年的创作经验,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的技巧,教你学习如何以“编剧”的身份来思考。

★ 由参与《红番区》《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等类型片创作所得经验,讨论故事类型,注重从创作之初把握剧本方向。

★ 从基本写作谈起,循序渐进地分析如何建立剧本叙事上的合理性与完整度。

★ 引用多部剧本扎实的获奖影片作范例,分析实用创作技法,总结核心技巧,迅速把握编剧之道。

内容简介

《编剧的核心技巧(修订版)》作者为资深编剧、美国多所学校编剧课程教师,他以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为基础,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理顺银幕故事脉络的十要素,教读者循序渐进,实现叙事上的合理与完整;他主张从编剧角度、以编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讨论故事的类型,使创作者自剧本写作之初就能够对剧本方向有清晰的思考与把握;他探讨故事的角色和动机,致力于保证剧本从故事的原始驱动力到文本呈现均保持合理、周详又独特。本书语言幽默,充满智慧,是影视剧本写作入门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尼尔·D·克思(Neill D. Hicks),曾为美国政府一个秘密机构工作,但之后该机构却不承认他的存在,于是尼尔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擅长写作惊悚和动作冒险影片的编剧,也长期担任电视编剧。1996年,他同时为两部世界票房大卖的影片做出极大贡献,分别是美国的《红番区》,和亚洲的《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他在好莱坞负责编写的其余剧本,包括广获赞誉的《正义战警》,由克里夫·罗伯森和苏珊·布莱克利主演;还有由皮尔斯·布鲁斯南出演的《亲密杀手》。近来,尼尔同欧洲的电影制作者保持着密切合作,如导演了《部长大人》的北欧影人保罗-安德斯·西玛。尼尔也是戏剧导演,贡献了多种多样的作品,如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帝王》以及莎士比亚的《驯悍记》。尼尔同时也是UCLA编剧推广教育课程的资深讲师,并在这里荣获了杰出讲师奖。另外他还在西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加拿大电影电视理工学院出任客座讲师,并且是挪威电影研习中心的顾问。


廖澺苍,纽约理工学院艺术硕士,现为台湾玄奘大学新闻系讲师,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系、电影系兼职讲师。有《拍电影》、《影视摄影与构图》等多部译著。

精彩书评

★直言到底应该如何开始剧本写作,充满写作需要了解的常识,本书风趣、超级具有幽默感。尼尔对剧本写作格式逻辑细化到点的讨论特别有帮助。

——拜沃利·格雷,UCLA编剧推广教育剧作课程讲师,

罗杰·科尔曼创办的协和—新地平线影业的剧本故事编辑

★一本正处于编剧位置的前辈编写的,敏感的、充满灵感的剧本写作入门书。本书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清楚明晰的风格,尼尔注重对编剧技巧的发展并强调编剧讲述一个银幕故事时掌握驾驭叙述的重要性。

——丹尼斯·帕伦博,作家和精神科医师,

《金色年代》的编剧,《欢迎归来,科特先生》的作者

★尼尔的剧作课程在UCLA极其流行受欢迎,只要你曾听过一堂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这本书点点滴滴都透出整本书内容全面、信息丰富、充满娱乐性的有趣风貌,正如他的剧作课程一般。

——罗比·伦顿,DIC娱乐公司编剧,执行副总裁兼创意策划

★尼尔的书很了不起,他试图将好的剧作的根本特质归纳总结在几个简明扼要的章节里。不只是编剧,每个想在好莱坞安身立命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把这些要诀牢牢记在心里。

——罗伯塔·周,《红番区》联合制片人

★有志于电影剧本创作的人们的必读书,在你打开电脑开始写作之前一定要买这本书!

——本·摩西,《早安,越南》制片人

★尼尔为编剧新手在“想要知道什么”和“需要知道什么”之间提供了完美的平衡。如果你没有机会参加他的编剧课程,就阅读本书吧!

——劳瑞尔·德田,导演,加拿大影视学院剧作系讲师

★剧作课程的学生终于得到了一份实用的、平易亲切的、易于理解的、信息丰富毫无保留的编剧解析。这是一本编剧书专业向导。《编剧的核心技巧》从来没有辜负过学生们,也从来没有让编剧这门艺术丢脸。买这本书吧,折起它的书角,尽情地使用,将它分割撕成碎片吧!

——帕马拉·卡罗尔,洛约拉玛利曼大学编剧课程讲师

★终于,尼尔将他非凡的洞察力和解析力,提供给了那些意识到编剧这门艺术就像太极那样,永不停止地自我提升且有志于编剧职业的新手和老练的电影制作人们。

——布赖恩·特伦查德—史密斯,包括《笑面杀手》在内的27部电影的导演

★《编剧的核心技巧》为编剧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我所读到过的彻底详尽和准确精密的解释。尼尔·克思用只有大师才能掌握的方式,将复杂的写作概念简化至令人惊讶的易于领会。而且他在保持本书超级无敌的阅读趣味性上做得实在太好了。

——艾瑞克·埃德森,编剧,好莱坞研讨会执行董事

★聪明,机智,有修养,高明并严谨,这是开始编剧写作时阅读书目中必不可少的一本。剧作初学者应当完完整整地读好这本书,并且将其中的智慧与学问谨记在心。更高级的有经验的编剧也应该买这本书并每隔六个月就重读它一次,从而记住电影编剧的非凡技巧尽在书中。

——吉姆·索维,编剧,UCLA编剧推广教育剧作课程讲师

★尼尔阐明了成功的编剧积累数十年才能本能领悟到的东西。如果你想写出轰动一时的电影,就读读这本书吧。

——詹姆斯·布鲁纳和伊丽莎白·斯蒂文斯,

《北越归来》《入侵美利坚》《三角突击队》《逍遥法外》编剧


  • 出版社:
  • ISBN:9787550237841
  • 定价:28.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6-02-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76
  • 字数:169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从建立戏剧冲突到完成电影剧本,让编剧过程有章可循;

★用清晰、朴实的对话式文体阐释影像化法则,为初学者排疑解惑,推动写作进程;

★专门列出关于剧本格式的章节,让你写出既有艺术创造力又具技术规范的剧本;

★为每一章节特别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初学者巩固、提高写作基本功;

★作者提出的宝贵意见,让你在写作剧本时得心应手,绕开低级错误。

★本书涵盖的专业编剧知识,让你的剧本具备盖起万丈高楼的根基。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编剧爱好者和编剧新手的经典入门教程。作者从她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出发,设置了一整套科学、完整、有针对性并且极易操作的学习方法。

作者提供了创作剧本的十二个步骤,从“初级六步”:剧本的标准格式、如何塑造人物、提炼剧本主旨、设计戏剧动作、建立剧本结构、修改剧本;一直到“高级六步”:第二幕写作、建构人物弧、设置次要情节、运用潜文本、如何写结局等——为你展示完成一个规范、专业、具有拍摄潜力的商业电影剧本的完整过程。

作者简介

温迪·简·汉森(Wendy Jane Henson),表演学学士、编剧硕士。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后转入电影剧本创作领域。温迪的一部电影剧本入围“艺术新星奖”(Artist Trust Awards)决赛以及由奥斯卡赞助的“尼科尔奖金”(Nicholl Fellowships)半决赛。从1995年起,温迪先后在波特兰公共学院(Portland Community College)、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以及玛丽赫斯特大学(Marylhurst University)开设编剧课程,并担任圣菲剧作家协会(Santa Fe Screenwriters Conference)顾问,为电影杂志《好莱坞剧作家》(Hollywood Scriptwriter)开设网络课程。


郝哲,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新闻学硕士,以编剧为副业的新闻工作者。


柳青,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以编剧为主业的文字工作者。



  • 出版社:
  • ISBN:978755021620
  • 定价:35.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5-03-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48
  • 字数:150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推荐一:如果你初出茅庐,《编剧点金术》将会帮你提升技巧,讲出曲折动人的故事。
推荐二:如果你是个老手,《编剧点金术》将帮你熟练地掌握那些依靠直觉习得的技能。
推荐三:如果你正深陷剧本修改之苦,《编剧点金术》将帮你让故事柳暗花明。 
内容简介 《编剧点金术:剧本写作与修改指南(第3版)》是琳达·西格多年剧本咨询与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自1987年初版以来便广获好评,是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剧作书之一。从整合创意到设置视点、创造场景、撰写对白、制造冲突,全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读者产生亲历编剧课堂之感。同时,作者特别细心地点出新人编剧易犯的错误所在,并给出创作思路方面的建议。全书后更附有好莱坞著名编剧保罗·哈吉斯的个人创作谈,以获得奥斯卡佳原创剧本奖的《撞车》、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佳改编剧本奖的《007:大战皇家赌场》为例,与书中提到的创作理念形成了有效互动。
书中还具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一批经典剧本,如《阳光小美女》的人物出场方式、《回到未来》的伏笔、《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时钟装置”等,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剧作技巧。而每章末尾精心设计的课后思考题,则便于读者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与自测。无论对电影、电视编剧或商业广告等文创人员,本书论述的讲故事的技巧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琳达·西格(Linda Seger),好莱坞资深编剧顾问,从1981年起为2000多部剧本和100多部电影担任了策划咨询工作,并在三十多个国家教授剧本写作。与她合作过的影人和电影公司为数众多,如导演彼得·杰克逊、朗·霍华德,ABC、CBS、NBC电视台,以及迪士尼公司等。她同时还是美国电影学会、美国导演协会、美国编剧协会、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因剧本咨询方面的成就,她获得了Redemptive Film Festival终身成就奖及Moondance等其他电影节多项大奖。

曹怡平,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经济法学士学位、民商法硕士学位和影视美学博士学位。现居重庆,任教于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已出版译著《电影制片人融资指南》,专著《从剪刀手到守夜人》,发表论文80余篇。 
精彩书评 ★我发现《编剧点金术》太有用了,尤其是关于剧本核心问题和创造场景段落的章节。自从《阿波罗13号》时起,我就一直按照书中的观念来拍电影。
——朗·霍华德,《阿波罗13号》

★《美丽心灵》《达·芬奇密码》导演
《编剧点金术》不仅能帮你理解写出卓越作品的惯用技巧,它还会帮你掌握这些技巧、
打破惯例,并强迫你对自己提出富有挑战的问题——没有这一自我磨砺的过程,剧本就会迷失方向。对有抱负的编剧以及职业老手而言,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 —波比·莫雷斯科,奥斯卡佳原创剧本《撞车》联合编剧

★琳达的书对我的帮助非常之大。所有有抱负、正在从事编剧工作的人都应该研究她在书中关于剧本结构、人物发展的论述。
— —斯图尔特·贝亚蒂耶,《借刀杀人》编剧、《加勒比海盗》联合编剧 


  • 出版社:
  • ISBN:9787510072901
  • 定价:38.00
  • 包装:平装
  • 丛书名: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4-11-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88
  • 字数:281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

★ 先破后立,重构好剧本各要素
★ 实用核心,将剧本由生改熟
★ 犀利精准,紧扣好莱坞行业脉搏
★ 诙谐幽默,毒舌揭露产业潜规则
唐·鲁斯(Don Roos)/《爱之田》《潇洒有情天》《她和他和她之间》《缘来是你》编剧
本书解决了读者的各种问题,从艰深的艺术思考到繁琐的诸如剧本用几个钉子装订。亚历克斯·爱泼斯坦用直觉和经验的光芒照亮了这个吊诡、微妙然而也很赚钱的艺术形式。书的每一页都闪着智慧和幽默的光。以后再有渴望成功的新编剧问我这样那样的编剧奥秘时,我就有了统一的新答案:你们去读爱泼斯坦吧。
约翰·巴德姆(John Badham)/《周六夜狂热》《战争游戏》《紧急盯梢令》导演
这是一个到处都是庸医教你如何如何写作的领域。亚历克斯·爱泼斯坦带给这个领域的却是剧本从业人员的诚实、技能和专业精神。
保尔·科利奇曼(Paul Colichman)/摄政娱乐总裁,《众神与野兽》制片人
我真希望更多的作者明白怎样才能让剧本有被拍成影片的价值。我说的不是怎样结构故事和写好台词这样的事,而是怎样编出观众想在银幕上看到的故事来。《编剧的策略》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又透彻又好玩。我希望编剧们都去读这本书,这样我就有更多剧本可以拍成电影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狡猾”而“诚实”的剧本写作攻略和行业指南,作者用诙谐睿智的笔调展示了编剧在写作各环节中所需的策略。本书从如何在动笔前给制片公司写征询信开始,到怎样选择合适的经纪人、卖出自己的作品并终拍成电影结束,犀利准确地解决了编剧们在工作中遇见的种种实际问题。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策划和创作剧本的经验,指导读者按照业内要求安排剧本的片名、情节、对话、节奏和人物关系,同时他还开辟专门的章节介绍如何申请版权保护自己的剧本,以及怎样组织写作小组互相支持与鼓励。本书涵盖各路编剧所必备的写作与沟通技巧,以帮助新手快速成长,给行家里手答疑解惑。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爱泼斯坦(Alex Epstein),有长达十年的剧本策划和开发经验。他从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曾在三家独立制片公司担任过副总裁,在这期间负责交涉剧本期权、组织剧本写作、聘用编剧并同所有大制品厂和经纪公司合作开发和包装项目。除此以外,爱泼斯坦的剧本受到如《甘地传》《周六夜狂欢》等影片、综艺节目的导演的赏识,终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


贾志杰,电影剧本专家和剧本医生。曾赴美攻读英美和比较文学,1998 年创建哈佛大学中国电影计划。2003 年回国任北京世纪喜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2009 年任职文化中国传媒集团,负责电影剧本开发及海外合作业务;现任新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分公司剧本开发总监。策划影片包括《有种你爱我》《警察故事2013》《我知女人心》《看上去很美》和《鸡犬不宁》等。


季英凡,电影项目策划人,编剧。现居北京。


资深影视人珍藏:深度解析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的经典之作 《故事的构造:从神话原型到现代剧本的解构》 作者: 亚历山大·科瓦奇(化名) 出版社: 时代影像出版社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好莱坞式的格式化剧本写作技巧,而是深入挖掘故事得以流传千年的底层逻辑与文化根源。作者以其三十年的编剧生涯和电影理论研究的深厚积淀,带领读者穿越古希腊悲剧的宏大叙事,抵达现代流媒体剧集叙事的微观肌理。全书围绕“结构即意义”的核心理念展开,旨在帮助创作者理解,优秀的剧本不仅仅是事件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经验和集体潜意识的精准映射。 第一部分:神话的骨架——原型与母题的永恒回响 本书首先探讨了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模型在当代叙事中的演变与局限。作者认为,任何成功的剧本,无论其题材多么新颖,其内核都潜藏着人类文明共享的原型结构。 超越公式的“英雄之旅”: 详细剖析了“启程、试炼、归来”这三大母题下的变体,特别是引入了“反英雄”和“群体英雄”的叙事路径,分析了这些路径如何颠覆传统期待,却依然遵循着某种深层心理学的规律。 原型角色的多面性: 深入解读了“导师”、“阴影”、“变形者”等核心原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貌更迭。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如《俄狄浦斯王》、《麦克白》)与当代电影(如《教父》、《寄生虫》)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如何让原型角色既有普适性,又不落窠臼。 时间、空间与命运的交织: 分析了不同文化中对时间流逝和空间限制的认知如何影响故事的张力。例如,东方叙事中对“宿命论”的细腻处理,与西方叙事中对“自由意志”的强调,在剧作层面的具体体现。 第二部分:场景的炼金术——张力、节奏与潜台词的雕琢 这一部分将焦点从宏观结构转向微观场景的打磨,强调“少即是多”的场景哲学。 情绪的密度与节奏的控制: 场景的有效性不在于信息量,而在于情绪的饱和度。本书提供了衡量场景情绪密度(Emotional Density)的实用工具,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对话长度、动作指令和环境描写来精准控制观众的心跳节奏。 对抗的艺术:人物的驱动力与阻力: 冲突并非简单的争吵,而是由人物深层需求(Need)与外在障碍(Obstacle)共同作用的结果。详细区分了“外部冲突”、“内部冲突”和“哲学冲突”的不同层次,并辅以大量案例说明如何使三者有机融合。 潜台词的构建:未说出口的真相: 大量篇幅用于分析“潜台词”的编织技术。潜台词是人物真实欲望与社会角色之间的鸿沟。作者提出了一套“三层对话法”:表层对话(所说的)、中层对话(意图)、底层对话(真实需求),指导编剧如何通过不匹配来制造戏剧张力。 第三部分:世界的真实性——环境、规则与世界观的自洽 优秀的剧本总是建立在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之上,无论这个世界是基于现实还是完全架空。 “冰山理论”在世界观构建中的应用: 借鉴海明威的理论,阐述了编剧需要为观众展现的只是故事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九分之八(历史背景、社会规则、人物的细微习惯)必须由作者内心构建完整,以确保呈现出的细节真实可信。 规则的设定与打破: 尤其针对科幻、奇幻题材,强调“魔法/科技的代价”必须清晰明确。一旦设定了世界的物理或社会规则,就必须严格遵守,只有打破规则时,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撼力。 感官的沉浸:环境作为角色: 分析了环境描写如何超越背景板的作用,成为推动剧情或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积极元素。例如,一个房间的凌乱程度、窗外的天气,都应服务于故事的核心主题。 本书的价值: 本书旨在提升编剧的理论素养和审美境界,引导创作者摆脱对单一技巧的依赖,转而关注故事在人类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深层力量。它不仅适合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专业人士,也为文学、戏剧、乃至任何需要精心设计叙事流程的领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这是一部关于“为什么故事有效”的深度思考,而非仅仅关于“如何写出剧本”的操作手册。阅读此书,将如同进入一位资深电影工匠的私人工作室,领略其对叙事艺术的终极敬畏与解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剧本创作的入门书籍,大多都像“快餐”,读完后感觉很嗨,但一到真动笔就抓瞎。直到接触到这套系列里的《编剧的核心技巧》,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工匠精神”。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具体的操作层面,比如如何写出抓人的场景描述,如何让对话自然而不生硬。我最欣赏它对“节奏感”的剖析,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讲解如何通过场景的切换、信息量的控制来拿捏观众的情绪,什么时候该放慢,什么时候该加速,简直像是一份详细的“情绪调控指南”。书里提供的案例分析极其精准,很多我以为是天才灵光一现的桥段,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逻辑脉络和技术支撑。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进行一对一的私教课,每一个小技巧都是可以立刻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和打磨的利器。

评分

最后这本《编剧点金术》和《步步为营》放在一起,像是对前面所有理论和技巧的一次系统性回顾与实战演练手册。它更侧重于流程管理和细节打磨,对于我这种容易在漫长创作周期中感到疲惫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点金术》里关于如何进行“高效头脑风暴”和“快速原型测试”的方法论非常实用,它把一个庞大而模糊的创作过程,切分成了若干个可控的小任务。《步步为营》则像是一份检查清单,从初稿到定稿的每一个关键检查点,都列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在处理剧本修改意见和如何有效进行自我批评方面,提供了非常成熟的心态和方法。这套书的结尾,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总结,而是脚踏实地的“如何坚持下去”的实用指导,让人读完后信心倍增,准备好投入到下一个漫长但充满希望的创作旅程中去。

评分

这套书绝对是影视圈的“内功心法”,我刚翻完第一本《编剧的艺术》,就被里面对故事结构那近乎解剖学的分析给镇住了。它不像有些书只会给你一些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深入到剧本的骨子里,告诉你一个情节为什么能成立,一个角色为什么会做出某个选择。作者对经典剧作理论的梳理非常到位,什么三幕式、英雄之旅,讲得清晰明了,但更厉害的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这些理论拆解开来,展示它们在现代影视作品中是如何被灵活运用甚至颠覆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冲突”的章节,作者强调冲突不仅是外在的打斗或争吵,更是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拉扯,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冲突,才让故事有了厚度和回味的空间。读完这一本,我感觉自己对“好故事”的理解一下子拔高了一个层次,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情节推进,而是开始追求逻辑的严密性和情感的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认真对待编剧这门手艺的人来说,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基石。

评分

这套书里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编剧心理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人物塑造的传统认知。以往我总是试图去构建一个“完美”的人物小传,但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引人入胜的角色,是那些充满矛盾、充满“不合理”的内在驱动力的人。作者从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了角色的创伤、潜意识动机以及防御机制是如何影响其行为的。这使得我再去看待角色时,不再只是停留在“他想要什么”,而是深挖“他为什么不能得到它”,以及他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那些看似愚蠢或错误的决定。读这本书的过程,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也让我写出的角色更具生命力和不可预测性,真正具备了“活生生”的感觉。

评分

《编剧的策略》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在创作过程中迷失方向的创作者准备的“导航仪”。它跳出了单纯讲故事技巧的层面,更多地探讨了“如何让你的故事被看见,被制作”的商业和创作博弈。书中对于“卖点提炼”和“市场定位”的分析非常犀利,它教会我们如何从一个宏大的概念中剥离出最核心、最吸引人的那个“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类型片解构与重组”的部分,作者没有要求我们墨守成规,而是鼓励我们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破坏和创新,用最符合商业逻辑的方式去呈现最有艺术价值的表达。读完它,你会发现编剧工作不仅仅是坐在电脑前“写”,更需要一种战略性的思维,懂得如何与制作人、导演进行有效沟通,如何预判观众的期待和市场的风向。这本书让我的视野从“写好剧本”扩展到了“成功地完成一个项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