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手册(3):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 [Handbook of Cell Signaling(Second Edition)]

信号转导手册(3):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 [Handbook of Cell Signaling(Seco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布拉德肖 著,[美] 布拉德肖(Bradshaw R.A.) 编
图书标签:
  • 细胞信号转导
  • 钙离子信号
  • 脂质介导
  • 第二信使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化学
  • 信号通路
  • 分子生物学
  • Handbook of Cell Signaling
  • 细胞通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12662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0875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Handbook of Cell Signaling(Secon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7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由Ralph A.Bradshaw教授和Edward A.Dennis教授主编的这部《信号转导手册》(第二版)是集信号转导基本知识和进展的一部好书,在知识性、条理性、系统性、前沿性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对所有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助手。

内容简介

《信号转导手册》(第2版)包含350个章节,全面涵盖细胞信号转导领域。内容包括:细胞内外信号转导机制,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蛋白质互作、环化核苷酸,G蛋白、发育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细胞内功能区隔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信号转导手册》(第2版)是生物学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书,适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亦可供生物医学、药理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英文目录
撰稿人名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读版第①卷细胞内外信号转导机制
1. 细胞信号转导:昨天、今天和明天
2. 第一部分起始:胞外及质膜事件
A分子识别
2.分子识别的结构和能量基础
3.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自由能概貌
4.分子社会学
5.抗原-抗体识别及其构象变化
6.抗原-抗体界面处的结合热力学
7.免疫球蛋白-FC受体相互作用
8.免疫球蛋白超折叠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多种用途
9.T细胞受体/PMHC复合体
10.细胞表面黏附受体的机制特征
11.免疫突触
12.NK受体
13.碳水化合物的识别与信号转导
14.鼻病毒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15.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16.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
17.涉及血液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的信号事件的结构基础
18.整合素信号的结构基础
19.G蛋白异源三聚体及其复合物的结构
20.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
21.Toll样受体的结构与信号
22.多种多样的淋巴细胞受体
B多通路受体
23.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从最近发现的晶体结构得到的启示
24.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25.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及其被可扩散激素所激活的过程(参照B2型肾上腺素受体模型)
26.蛋白酶激活的受体
27.由激动剂导致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脱敏及细胞内吞化作用
28.由G蛋白偶联受体形成的二聚化复合体的功能
29.细菌中的趋化性受体:跨膜信号,敏感性,匹配及受体聚集
30.离子通道结构概论
31.STIM和Orai介导的钙库依赖性钙信号及CRAC离子通道激活的分子机制
32.离子渗入性:离子选择性与进入阻断的机制
33.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34.与核苷酸环化酶直接结合而被调节的离子通道
C对受体的横向比较研究
35.细胞因子受体概述
36.生长激素与泌乳激素家族及其受体:受体激活和调节的结构基础
37.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为例的细胞因子信号
38.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复合体
39.r干扰素及其受体的结构
40.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结构及其在细胞表面的功能
4l_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机制(以p75和TrkA受体复合体为例)
4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受体的激活机制
43.肿瘤生长因子B超家族中的受体一配体识别:其外部结构域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启示
44.胰岛素受体复合物及胰岛素介导的信号通路
45.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构与机制
46.白介素21增强的药效设计
47.典型的第一类细胞因子受体--白介素
4R的信号通路:静止态是如何定义的
48.表皮生长因子激酶及其在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激活
D膜近端事件
49.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偶联因子在免疫受体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5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分子的信号复合体组装
51.CD40在免疫系统中的信号机制
52.脂类结构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53.脂类介导的信号蛋白定位
54.光受体信号复合体的组织
55.跨膜受体多聚化
导读版第②卷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第二部分传递:效应物及胞浆事件
A蛋白磷酸化
56.真核激酶组学:蛋白激酶的基因组与进化
57.在细胞交流中模块蛋白的互作结构域
58.丝/苏氨酸及酪氨酸激酶的结构
59.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概
60.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信号通路
6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62.Eph受体信号的机制与功能
63.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
64.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
65.蛋白激酶的抑制物
66.整合信号:细胞的迁移、增殖与存活
67.下游信号通路:模块的互作
68.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在T细胞抗原受体功能中的作用
69.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及泛素化
70.肿瘤生长因子B的信号转导
71.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72.由磷酸化的丝/苏氨酸结合结构域介导的对丝/苏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识别
73.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74.激酶调节的原则
75.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II
76.糖原合成激酶3
77.PIKK蛋白激酶家族
78.在双组分信号通路中的组氨酸激酶
79.非典型性蛋白激酶:EF2K/Mt-ICK/TR-PM7家族
80.拟南芥的富亮氨酸重复受体蛋白激酶--植物LRR受体的范例
81.构建对非自然核苷酸或抑制剂具特异性的蛋白激酶
82.激酶抑制剂在实体瘤中的临床应用
83.在NFkB信号通路中由泛素化介导的蛋白激酶的调节
84.对磷酸化调节网络的整体性分析
B蛋白去磷酸化
……
导读版第③卷 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
导读版第④卷 蛋白质互作、环化核苷酸
导读版第⑤卷 G蛋白、发育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
导读版第⑥卷 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
第三部分 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
导读版第⑦卷 细胞内功能区隔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
第四部分 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
第五部分 细胞-细胞及细胞-基质互作
第六部分 疾病病理学:转化启示
索引

前言/序言


信号转导手册(第一卷):核心通路与分子机制 本卷作为《信号转导手册》的开篇之作,聚焦于生命活动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本书汇集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信号转导领域的顶尖专家,旨在为研究人员、博士生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高度结构化的参考指南。全书内容紧密围绕细胞如何接收、解释和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展开,深入剖析了经典信号网络的调控细节。 第一部分:信号的产生与初始受体 本部分详尽阐述了信号分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的生成、分泌及它们与细胞表面受体的互作机制。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结构与激活: 深入解析GPCRs的七次跨膜结构域如何实现对光子、嗅觉分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识别。重点讨论了三聚体G蛋白的亚基组成($alpha$, $etagamma$)及其在激活下游效应器(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中的精细调控过程。同时,对GPCRs的脱敏机制,包括受体磷酸化和 $eta$-阿阻塞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家族的动态平衡: 阐释了胰岛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等RTKs的二聚化、自身磷酸化及其作为分子支架的功能。重点介绍了其下游的IRS/PI3K/AKT通路和RAS/RAF/MEK/ERK通路,分析了这些通路如何精确控制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如Src家族、Janus激酶JAK): 探讨了这些胞浆激酶如何在没有典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情况下,通过与受体胞内段结合来介导细胞因子和免疫信号的传递,特别是JAK-STAT通路的激活与负反馈调控。 第二部分:经典第二信使系统(不含钙离子和脂质介导者) 本部分集中解析了环核苷酸及其相关信号网络的复杂性。 腺苷酸环化酶(AC)与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网络: 详细描述了AC的九种不同亚型及其对不同刺激的响应差异。重点分析了cAMP如何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PKA)来磷酸化下游靶点,并探讨了cAMP信号的快速消除机制,特别是磷酸二酯酶(PDEs)家族在维持信号振荡中的关键作用。 鸟苷酸环化酶(GC)与环磷酸鸟苷(cGMP): 区分了膜结合GC(如NO介导的GC)和可溶性GC。深入讨论了cGMP如何通过激活蛋白激酶G(PKG)来调控血管张力、细胞内钙稳态和细胞增殖。对一氧化氮(NO)的生物合成、作用范围及其与GC的耦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三部分:MAPK级联反应的精细调控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是细胞对外界应激和生长信号作出反应的核心机制,本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 ERK、JNK和p38通路: 详细区分了这三条主要MAPK通路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特异性功能。对每条通路的起始激活步骤(如Ras的激活、MKKK的选择性)、级联反应的层级结构以及不同磷酸化位点对靶蛋白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信号整合与交叉对话: 探讨了MAPK通路与其他信号网络(如PI3K/AKT通路)之间的复杂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回路,揭示了细胞如何通过整合多重输入来产生精确的生物学输出。 第四部分:细胞骨架的动态重塑与细胞运动 信号转导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改变细胞的形态和运动能力。本部分聚焦于信号如何调控肌动蛋白、微管和中间丝的动态变化。 Rho家族GTP酶的调控: 深入剖析了RhoA、Rac1和Cdc42这三种关键GTP酶的激活机制(GEFs和GAPs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它们如何通过激活不同的效应器(如ROCK、WAVE复合体)来控制应力纤维形成、板足形成和丝状伪足伸展,从而驱动细胞迁移和形态发生。 信号通路在粘附点和细胞连接中的作用: 讨论了整合素介导的信号如何影响细胞外基质(ECM)的相互作用,以及信号如何调节紧密连接、桥粒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稳定性。 第五部分:细胞周期调控与凋亡起始 本卷的最后一部分,将信号转导的知识应用于生命周期的核心事件——细胞增殖的控制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启动。 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 详细描述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激活与抑制机制。阐述了生长因子信号如何通过抑制CDK抑制因子(如p21, p27)或激活CDKs来推动细胞进入S期和M期。 凋亡信号转导: 聚焦于死亡受体通路(Fas/FasL)和线粒体通路(Bax/Bcl-2家族)的激活。深入分析了caspase级联反应的激活机制,以及信号分子如何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的平衡来决定细胞是存活还是走向死亡。 通过对这些核心信号网络的全面覆盖,本书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解基础,为后续探索更专业、更细分的信号通路(如脂质信号、钙信号等)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信号转导手册(第三版):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厚重感,这预示着内容的详实与深刻。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钙离子信号转导”部分的论述深度。钙信号绝非简单的“开/关”开关,而是涉及到空间和时间上的精确调控,是所谓的“钙编码”概念。这本书能否详细解释细胞是如何通过调控钙离子的局部浓度、振荡频率以及长程传播来实现复杂功能的?例如,在神经系统中,突触前膜钙内流如何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而突触后膜的钙信号又如何影响突触的可塑性?在免疫系统中,T细胞活化过程中,钙内流又是如何启动下游一系列信号通路?同时,关于“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对磷脂酶C(PLC)、磷脂酶D(PLD)等关键酶的最新认识,以及它们如何被激活,产生DAG、PA等脂质信号分子。这些脂质分子如何与蛋白激酶C(PKC)等效应器相互作用,并进而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我想深入了解的。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向,例如外泌体中脂质成分的调控作用?

评分

我一直对细胞信号转导的精妙之处感到着迷,尤其是那些能够跨越细胞膜、传递信息的核心分子。因此,《信号转导手册(第三版):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这本书,对我而言,简直就是打开了通往细胞内部沟通秘境的大门。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钙离子信号转导”的阐述,是否能够描绘出钙离子信号在整个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它如何与其他信号通路(如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等)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反馈和调控回路?比如,钙信号如何影响下游的基因表达,又如何参与细胞器的功能调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关于钙信号在发育、免疫应答、以及神经可塑性等方面更深入的案例分析。而在“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方面,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对那些“非传统”脂质信号分子的详尽介绍,例如在膜重塑、细胞极性建立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的脂质。它们是如何被精确地定位到特定的细胞膜区域,并发挥其调控功能的?是否会有关于这些脂质分子与其他信号蛋白如GEFs、GAPs等相互作用的深入探讨?

评分

《信号转导手册(第三版):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这部著作,对于我这样一位对细胞生物学细节充满好奇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藏。我非常关注书中对钙离子信号网络动态调控方面的论述。钙离子,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二价阳离子,其浓度在毫秒级的变化中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细胞内钙存储库(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产生不同模式的钙信号?例如,IP3受体和RYR受体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激活差异,以及它们如何与线粒体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钙信号整合平台。同时,我对书中关于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的部分也寄予厚望。除了经典的DAG和IP3,我希望书中能够拓展到更广泛的脂质信号家族,比如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及其衍生物,它们在炎症、疼痛等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脂质信号分子是如何合成、修饰以及降解的,并且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下游靶蛋白的功能,从而驱动细胞的各种反应?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细胞信号研究的研究者,我对《信号转导手册(第三版):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这部著作的期待早已溢于言表。这本书所聚焦的主题——钙离子信号转导与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恰恰是细胞功能调控中最核心、也最复杂的环节。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释钙离子在细胞周期调控、神经递质释放、肌肉收缩等一系列关键生理过程中所扮演的精确角色。钙离子的动态变化,从其入胞、出胞到在细胞内不同区域的分布,无一不牵动着细胞的命运。而脂质第二信使,如磷脂酰肌醇(PI)衍生物,它们又是如何协同钙离子,共同构建起精密的信号网络?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IP3受体、RYR受体等钙通道的分子结构及其激活机制?又会如何解读PIP2、PIP3等脂质分子在膜信号传导中的地位?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希望能够看到最新的研究进展,例如在疾病模型中,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如何导致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这本书的问世,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来理解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胞对话。

评分

读到《信号转导手册(第三版):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这本书,我的注意力首先被吸引到了“钙离子信号转导”这个章节。对于钙信号,我一直认为其复杂性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它不仅仅是racellular calcium homeostasis的维持,更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的“语言”。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钙离子在细胞迁移、凋亡、自噬等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例如,在细胞迁移过程中,钙波的形成如何指导细胞前进的方向?在细胞凋亡中,线粒体钙瞬变的触发又意味着什么?更让我期待的是,本书如何处理钙信号的“噪声”与“信号”的区分,以及细胞如何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解码特定的钙信号?转向“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我期望书中能深入探讨一些非经典脂质信号分子,如鞘脂类衍生物,它们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神经酰胺(ceramide)在应激信号中的作用,以及鞘肌醇(sphingosine)衍生物作为信号分子如何调控细胞行为。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这些脂质分子与其特异性结合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详细解析?

评分

挺好的书

评分

挺好的书

评分

买了一套,图书质量不错,要是图片是彩色就更好了。

评分

整套都买了,内容很好.价格也算合理,毕竟原版书要贵得多.

评分

还在学习中.....

评分

如果能彩色印刷就更好了

评分

教学参考书,内容实用

评分

ok。。。。。。。。。。。

评分

就是太贵了点……下狠心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