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010961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 2本
9787111540595定价:43元 9787111540137定价:59元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概述1 
1��1产品设计与材料及加工技术2 
1��1��1产品设计与材料2 
1��1��2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3 
1��2产品设计选材及成形原则3 
复习思考题5 
第2章工程材料的性能6 
2��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7 
2��1��1强度7 
2��1��2塑性8 
2��1��3硬度8 
2��1��4韧性9 
2��1��5疲劳强度10 
2��1��6蠕变10 
2��2工程材料的分类及用途10 
2��2��1金属材料11 
2��2��2有机高分子材料34 
2��2��3无机非金属材料34 
2��2��4复合材料35 
复习思考题36 
第3章表面工程与热处理技术37 
3��1表面工程概述38 
3��2热处理38 
3��2��1热处理概述38 
3��2��2退火和正火39 
3��2��3淬火和回火40 
3��2��4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41 
3��3表面工程技术方法与工艺42 
3��3��1电镀42 
3��3��2化学镀46 
3��3��3热浸镀47 
3��3��4热喷涂49 
3��3��5高能束技术50 
3��3��6化学转化膜技术51 
3��3��7涂料与涂装52 
复习思考题54 
第4章金属材料成形56 
4��1金属材料成形概述57 
4��2液态成形工艺基础57 
4��2��1砂型铸造57 
4��2��2特种铸造63 
4��3塑性成形工艺68 
4��3��1金属塑性成形基础69 
4��3��2常用塑性加工方法69 
4��3��3塑性成形模具76 
4��3��4塑性成形件结构工艺性78 
4��4连接成形80 
4��4��1常用焊接方法与工艺81 
4��4��2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86 
4��4��3焊接结构工艺性88 
4��4��4胶接技术92 
4��5金属材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94 
复习思考题97 
第5章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形99 
5��1有机高分子材料概述100 
5��2 塑料及其成形工艺101 
5��2��1塑料概述101 
5��2��2塑料的主要成形方法103 
5��2��3塑料制品的加工107 
5��2��4塑料制品的结构工艺性109 
5��2��5塑料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111 
5��3橡胶及其成形工艺116 
5��3��1橡胶概述116 
5��3��2橡胶的成形117 
5��3��3橡胶的加工118 
。。。。。。。。。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开发 
1.1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1.1.1iPhone利润分配的启示 
1.1.2产品设计的作用 
1.1.3好的产品设计 
1.2Design For X 
1.2.1产品生命周期 
1.2.2DFX产生的背景 
1.2.3DFX: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 
1.2.4DFX:面向各种要求的设计 
1.2.5DFX的内涵 
1.3产品开发模式 
1.3.1产品开发模式的进化 
1.3.2传统产品开发流程 
1.3.3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的弊端 
1.4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开发模式 
1.4.1DFMA概述 
1.4.2DFMA的开发流程 
1.4.3DFMA的价值 
1.4.4DFMA与并行工程 
1.4.5DFMA在各企业的成功应用 
1.5DFMA的实施 
1.5.1实施的障碍 
1.5.2实施的关键 
第2章面向装配的设计指南 
2.1概述 
2.1.1装配的概念 
2.1.2很好装配工序 
2.1.3面向装配的设计的概念 
2.1.4面向装配的设计的目的 
2.1.5面向装配的设计的历史 
2.2设计指南 
。。。。。。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这本书,在材料和工艺的结合上,真的是做到了“炉火纯青”。它不仅仅是让你了解材料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它让你理解“材料如何影响造型”,以及“造型如何反过来影响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实现”。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表面处理”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比如电镀、PVD、UV涂层等等,以及它们如何为产品赋予不同的质感、颜色和功能。例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不同的拉丝纹理来营造金属的“高级感”,或者如何利用哑光涂层来减少反光,提升产品的视觉舒适度。这些细节,在实际产品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本书还关注了“环境友好型材料”和“可回收性设计”。它不仅介绍了如何选择环保材料,还讲解了如何在设计中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让产品更容易被回收和再利用。这对于我们这些肩负社会责任的设计师来说,非常有启发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专业而又不失通俗,它能够用准确的术语来描述复杂的概念,但同时又能够用清晰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它让我感觉到,这本书是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设计大师,在耐心细致地传授他的设计智慧。
评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隐形设计师”的宝典。它就像在幕后默默地帮助设计师们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装配工装”的讨论。书中详细介绍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装配工装的需求,以及如何设计产品结构,以方便工装的定位和夹持。例如,在设计需要大量装配的电子产品时,通过预留工装定位孔,或者设计特殊的定位槽,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并保证装配精度。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它从“设计”这个源头出发,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制造”和“装配”的细节,并且最终回到“产品”本身。它让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产品,不仅仅是美观和功能的集合,更是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一体化”的产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它直接切入主题,不讲废话,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生产总监”,在用他多年积累的经验,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少走弯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设计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从一个只会“画图”的设计师,变成了一个真正懂得“制造”和“装配”的设计师,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拿到这两本书,尤其是《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教你“用什么材料”,更是让你理解“为什么用这种材料”,以及“这种材料能带来什么样的设计可能性”。我一直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表面处理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就极其详尽。它不仅介绍了不同金属合金的特性,比如铝合金的轻质高强,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以及铜合金的导电导热性,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比如,对于铝合金,它会讲解如何通过压铸、挤压、旋压等工艺,来制造出具有复杂曲面和高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并且还会讨论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如阳极氧化、喷砂、拉丝等,如何为产品赋予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利用材料的特性来增强产品的结构强度,比如通过设计内部的加强筋,或者利用材料的固有弹性来实现缓冲功能,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而且,第二版更新了很多关于可持续材料和回收再利用的信息,这对于我们现在追求绿色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来说,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环保”,更是告诉我们“如何用环保材料实现出色的设计”。我尝试着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最近的一个项目上,通过选择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配合相应的注塑工艺,不仅成功地实现了我想要的设计造型,而且显著降低了产品的环境影响,客户对我的设计非常满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同时又为我们的创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评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常常在概念设计阶段“脑洞大开”,却在实际落地时遇到重重阻碍的设计师们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告诉我们怎么做”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我们耳边循循善诱,指点迷津。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着“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零部件的设计如何影响后续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以及装配过程的简便程度。比如,在讲解螺纹连接时,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螺纹规格,还详细说明了如何设计螺纹的坡口、倒角,以方便螺纹的啮合,并且还列举了不同装配顺序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某些零件如果先装配,可能会阻碍后续零件的安装。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将复杂的制造和装配流程可视化,让人一目了然。例如,在讲解塑胶件的拔模角度时,它用清晰的剖面图展示了不同拔模角度对脱模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拔模角度来保证产品顺利脱模,并减少对产品表面的损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在设计初期就建立起“全局观”,不再是孤立地思考产品的美感,而是将制造、装配、成本、质量等一系列因素融入到设计考量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升华,从一个只关注“好看”的设计师,变成了一个能够兼顾“好看”和“好用”、“好造”、“好装”的综合性人才,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实用主义的方式,解答了产品设计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设计出能够被高效、低成本制造和装配的产品。它并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案例,来展示“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公差与配合”的部分。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的公差等级,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和配合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差范围,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这让我明白,在设计中,仅仅考虑美观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尺寸,以确保零件之间能够良好地配合,避免出现装配困难或产品功能失效的问题。此外,关于“装配顺序”的讲解也非常有价值。书中通过对不同装配流程进行分析,指出了可能遇到的瓶颈和优化方向,并且给出了“先易后难”、“从外到内”等实用的装配原则。这让我意识到,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仅是零件本身的设计,还包括了整个产品从零件到成品的“组装过程”的设计。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直接,它不会浪费笔墨去讲一些不相关的内容,而是直击要害,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呈现给读者。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生产经理”,把他在车间里摸爬滚打学到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我们。
评分这次入手了《包邮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和《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简直是设计界的“双剑合璧”!首先,《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这本书,简直是材料和工艺的百科全书,从各种塑料、金属、陶瓷到新兴的复合材料,都讲解得透透彻彻。它不仅仅是列举材料的特性,更深入地分析了不同材料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如何根据设计需求去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举个例子,书中关于ABS塑料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它的硬度、韧性,还细致地描绘了它如何通过注塑成型,实现复杂的曲面和精细的细节,这对我们这些追求产品美感的设计师来说,太重要了。而且,第二版更新了很多最新的材料信息和工艺技术,比如3D打印材料在小批量定制和原型制作上的应用,以及一些环保型材料的出现,这些都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我尤其喜欢它在工艺讲解部分,对于不同的成型方法,比如吹塑、压铸、冲压等,都配有详细的图解和流程说明,让你能直观地理解每种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它对产品造型的限制和可能性。这对于我们在构思产品时,能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可制造性,避免设计出无法实现的“天马行空”的想法,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读起来不枯燥,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导师对话。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材料工艺的书,但大多比较偏学术,或者过于泛泛而谈,《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这本书则非常接地气,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好,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产品的“灵魂”——材料和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灵活的运用能力,这对于提升我的设计作品的质感和价值,绝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这本书,在材料和工艺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材料的性能,而是深入剖析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这些微观层面的差异如何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能。比如,在讲到金属材料时,它会详细介绍不同金属合金的晶体结构、相变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金属的强度、延展性和硬度。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某些金属更适合进行锻造,而另一些金属更适合进行铸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这本书在工艺讲解方面也极具特色。它不仅仅是描述每一种工艺的流程,而是深入分析了每种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它对产品造型和性能的影响。例如,在讲解射出成型工艺时,它会详细分析熔融塑料的流动性、冷却速度、以及模具的设计,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内部应力。这本书的图示非常丰富,很多图都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演示,例如,展示模具内部的应力分布,或者材料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情况,这些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制造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产品的“骨骼”和“皮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更自信地去选择和运用各种材料和工艺,来创造出更加优秀、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
评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真的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产品工程入门指南”。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做什么”,更是教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干货”。我尤其对关于“人机工程学”和“易用性设计”的讨论很感兴趣。它将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与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书中会讲解如何通过优化产品的握持角度、按钮布局,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并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或误操作。这些细节,虽然看似与制造和装配本身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它们是影响产品最终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一个难以使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即使制造得再精良,也很难获得用户的青睐。这本书的分析逻辑非常清晰,它会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列举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引出最佳的设计实践。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我一些设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全局观”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审视产品设计。
评分这次购买的《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第2版)》这本书,真是让我对“材料”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可能只关注材料的外观和触感,但这本书让我深入理解了材料的“内在”。它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微观层面,解释了材料的宏观性能,比如强度、硬度、耐热性、导电性等等。比如,在讲解高分子材料时,它不仅介绍了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还解释了这些结构如何影响材料的拉伸强度、耐冲击性以及加工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造型设计紧密结合。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利用材料的“特性”来创造独特造型的设计案例,比如利用金属的延展性来制作具有雕塑感的曲面,或者利用透明塑料来创造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仿生材料”和“智能材料”的部分,这让我看到了未来设计材料的无限可能性。它介绍了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设计出具有自修复、自清洁、变色等功能的材料,这些都将极大地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和用户体验。这本书的图片和图表也非常精美,清晰地展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应用,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造型师”,而更像是一个“材料的魔法师”,能够用各种神奇的材料,去实现我脑海中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
评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真的是我的“救星”!之前做过几次产品,因为对制造和装配流程不够了解,导致设计方案在工厂端被反复修改,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本书就像一本“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景图,它帮助我从设计源头就规避了很多潜在的问题。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公差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的部分。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制造工艺的公差范围,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制造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公差设定。这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设计细节都能以极高的精度来实现,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实际的生产能力,并且合理分配公差,以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关于模块化设计,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将复杂产品分解为独立的、可互换的模块,不仅可以简化制造和装配过程,还能方便产品的维护和升级。例如,在设计一款电子产品时,如果将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等设计成标准化的接口,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并行制造这些模块,然后在最后进行组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只需要更换单个模块,而不是整个产品,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维修成本,也提升了用户体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你掌握产品设计的核心要诀。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面向制作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不错,另一本价值不大很水的内容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21号下单,24号就到了。但物流到了后直接给代理点了。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我没接到就一直放在代理点的。整整放了4天都没给我说一声。所有的好心情都被物流给破坏了。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面向制作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这本书不错,另一本价值不大很水的内容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