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央编译文库·世界文学名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一部。该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想象神奇丰富。同时,引人八胜的故事里又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地理知识。
内容简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邓肯号游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带着格兰特的一双儿女去营救格兰特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得知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后,请求英国政府派船前往营救。英国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格里那凡爵士毅然决定亲自组织营救队。与夫人海伦起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双儿女,乘坐邓肯号游船出海寻找格兰特船长。一路上,他们凭借无以伦比的毅力和勇敢,克服了干难万险,环绕地球周,最后在太平洋的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科幻作家。他一生写过八十部小说,发表过好几部科普读物。他所写的故事极富魅力。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他又是一位预言家,他在作品中提前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就预想到某些极其令人惊异的科学发现。凡尔纳的读者群有两种:即青少年和爱好科学的成年人。他的科幻小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有的科学家还对小说中的天文数据进行验算,检验其准确度。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某些科学数据居然与他在书中所预见的还有着某种惊人的巧合。可以说,这个预言大师在冥冥之中还关注着我们现今的科学发展。
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考试专家组成员。翻译出版法国18,19、20世纪名家名著多部,达八百多万字。计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缪赛的《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的地窖》。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北方档案》,雅克·洛朗的《蠢事》,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拉伯雷的《巨人传》:另有《居里夫人传》以及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六部作品。
内页插图
目录
译序
主要人物表
上卷
第一章 双髻鲨
第二章 三封信件
第三章 玛考姆府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第五章 邓肯号起航
第六章 六号舱房的乘客
第七章 巴加内尔的来龙去脉
第八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位侠肝义胆的人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第十章 南纬三十七度线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
第十二章 凌空一万二千尺
第十三章 从高低岩下来
第十四章 天助的一枪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第十七章 南美大草原
第十八章 寻找水源
第十九章 红狼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二十一章 独立堡
第二十二章 洪水
第十三章 像鸟儿一样地栖息在大树上
第二十四章 依然栖息在树上
第二十五章 水火无情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中卷
第一章 返回邓肯号
第二章 云中山峰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四章 巴加内尔与少校打赌
第五章 印度洋的怒涛
第六章 百努依角
第七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八章 到内陆去
第九章 维多利亚省
第十章 维迈拉河
第十一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第十二章 墨桑线
第十三章 地理课的一等奖
第十四章 亚历山大山中的金矿
第十五章 《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消息
第十六章 一群“怪猴”
第十七章 百万富翁畜牧主
第十八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第十九章 急剧变化
第二十章 AIAND——zEALAND
第二十一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二十二章 艾登城
下卷
作者年表
精彩书摘
孟格尔船长首先把煤舱进行扩大,尽量多装一些煤,因为途中补充燃料并不容易。与此同时,他也把粮仓扩大了,足够装上两年的储备粮。钱的问题是不存,在的,他甚至还购置了一门有转轴的炮,安装在船头甲板上,以防意外,应不时之需。能够发射一颗八磅重的炮弹到四海里远的地方,总是具有很大的威慑力的。
必须指出,约翰·孟格尔是个航海高手,他虽说是只指挥一条游船,但他却是格拉斯哥港少有的一位优秀船长。他刚满三十岁,表情严肃,既勇敢又善良。他是在格里那凡家里长大的。格里那凡家里把他抚养成人,并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水手。在以往的那几次远航中,他都一再表现出自己的勇敢机智、坚毅沉着来。当格里那凡爵士请他担当邓肯号船长时,他真的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因为他爱戴这位玛考姆府的主人,如同弟弟崇敬兄长一样,他早就想着要为哥哥效劳、出力,只是一直都未能找到机会。
大副汤姆·奥斯丁是一名老水手,是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邓肯号上的全体人员,包括船长、大副在内,一共是二十五人;他们都是丹巴顿郡人氏,都是饱经风浪的水手,都是世世代代都在为格里那凡家族服务的佃户人家的子弟。这样一来,邓肯号上就形成了一种诚实可信的人的组合,个个身怀绝技,连传统的风笛手①都不缺乏。格里那凡爵士所拥有的这样一支船员队伍,犹如拥有着一支精兵良将的队伍。他们人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个个热诚勇敢,善于使用武器,精于驾驶船只,而且追随主人作冒险远航,人人奋勇,个个当先。听到将要出海远航,欢呼声不断,响彻丹巴顿的山谷。
约翰·孟格尔在忙着改造舱房、储粮备煤的同时,并未忘记为格里那凡爵士夫妇装饰供远航所用的卧房。同时,他还要考虑安排格兰特船长的两个孩子的舱室,因为海伦夫人已经答应玛丽·格兰特姐弟俩跟随邓肯号一同远航。
至于小罗伯特,你即使不让他跟着去,他也会偷偷地藏到货舱里,随同前往的。即使你让他与富兰克林或纳尔逊②小时候一样,去过见习水手的艰苦生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去的。像他这么个小大人,硬汉子,你能拗得过他吗?大家都非常清楚他的决心,所以没人会阻拦他的。而且,还得同意他不以乘客的身份登船,而是要在船上服务,干什么活儿都行,做见习水手、小水手或大水手,他都乐意。于是,约翰·孟格尔便承担起教给他航海知识的重任。
“好极了,”小罗伯特说,“如果我学得不好,您尽管用皮鞭抽我。”
“这倒不必,我的孩子。”格里那凡爵士严肃认真地说,而且,他也不必去强调指出,船上早就禁止使用“九尾猫”①了,邓肯号上根本就用不着这种刑具。
麦克那布斯少校也在乘客名单上。少校年约五旬,稳重老成,仪表堂堂,为人谦和,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对什么事或对什么人,总是以别人的意见为重,从不与人争辩,从不与人发火,凡事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此外,他还是个胆大勇敢的人,即使炮弹落在身旁,连眉头都不皱一皱,绝不会擅离岗位。如果非要说出他有什么短处的话,那就是他是个彻头彻尾、地地道道的苏格兰人,是个纯血统的喀里多尼亚人,他固执地抱着故乡的旧习俗不放。因此,他不愿意为大英帝国服役,他的少校军衔还是在高地黑卫队第四十二团获得的。黑卫队是一支纯粹由苏格兰贵族组成的队伍。麦克那布斯以表兄的身份长住在玛考姆府,现在,他觉得以少校的身份登上邓肯号是顺理成章的事。
以上便是邓肯号上的全体人员的情况。邓肯号这条游船是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巧合,正在准备去做一次当代举世皆惊的远航。当船驶人格拉斯哥港之后,便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和民众的好奇。前来参观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人人都在关心它、谈论它,致使停泊在该港口的其他船只的船长们心里妒羡,尤其是苏格提亚号的勃尔通船长,看了更是眼红。这苏格提亚号也是一条极其漂亮的船,就停泊在邓肯号的旁边,正准备驶往加尔各答。就船的大小而言,苏格提亚号完全有资格把邓肯号看做是个小弟弟,可是人们却并不注意它,只把目光集中在格里那凡爵士的那条游船上,而且关注的热情日甚一日。
……
前言/序言
一场跨越地球的生死营救,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伟大冒险 这是一部关于勇气、毅力、亲情与探索精神的史诗。故事始于一场惊心动魄的海难,一艘名为“ britannia ”号的英国货船在茫茫大海上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狂风巨浪,不幸沉没。然而,船上并非所有人都葬身海底。在海面上漂浮的残骸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漂流瓶,瓶中装着一张撕裂的书信,以及一张被海水浸泡得模糊不清的地图。 书信的撰写者正是“ britannia ”号的船长,格兰特船长。他在信中用微弱的笔迹,向世人诉说了他的不幸遭遇——他的船只失事,他和其他几名幸存者被困在了一个陌生的岛屿上。更令人揪心的是,信中提到,他的儿女,一对年幼的兄妹,也与他一同被卷入了这场灾难。信中最后的呼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隐约可以辨认出一些地理坐标的线索,指向了地球的另一端。 这封承载着绝望与希望的漂流瓶,最终被苏格兰一位富有爱心且充满冒险精神的雅各·马约博士拾获。博士深知,这封信不仅仅是一个求救信号,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关于责任的承诺。他被信中透露的地理坐标所吸引,更被格兰特船长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牵挂所感动。他下定决心,要组织一次远征,前往那未知的海域,寻找失散的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将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然而,寻找的线索却如同大海捞针,模糊的坐标、残破的地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博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来自法国的地理学家帕甘儿。帕甘儿博士是一位充满学识且经验丰富的地理学家,他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各种古老的航海图和探险记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当他得知马约博士的计划后,立刻被这个充满挑战性的任务所吸引,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搜救的队伍。 与此同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6岁的罗伯特和12岁的玛丽,也正经历着生死考验。他们在船难中幸存下来,但却与父亲失散,被冲到了一个遥远而荒凉的陆地上。他们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着未知的危险,只有彼此相依为命,用微薄的力量努力求生。他们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已经有人为了寻找他们而踏上了艰难的旅程。 马约博士和帕甘儿博士的搜救行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远征。他们遵循着信中模糊的地理线索,从英格兰出发,踏上了漫漫征途。他们的航行轨迹,穿越了广阔的大西洋,经过了繁华的欧洲港口,来到了神秘的非洲大陆。他们一边搜集当地居民的传说和历史记录,一边比对船长信中的模糊线索,努力拼凑出一条通往格兰特船长可能遇难地点的道路。 在非洲的土地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事件。他们与当地的向导合作,深入到被未知笼罩的内陆地区。他们穿越了危机四伏的丛林,攀登了巍峨的山脉,趟过了湍急的河流。在搜寻的过程中,他们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一位热情而勇敢的苏格兰牧羊人,他因为对马约博士的善良义举深感钦佩,主动加入了队伍,为他们的搜救行动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他们曾遭遇了凶猛的野兽的袭击,也曾陷入过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在每一次绝望的边缘,他们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马约博士的智慧和帕甘儿博士的学识,在整个搜救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地理信息,还能够巧妙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带领着队伍不断向前。 然而,随着搜救的深入,他们发现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船长信中的坐标指向的区域,是一个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陆地的海域,许多人认为这只是船长在绝望中的胡言乱语。但马约博士和帕甘儿博士却坚信,事出必有因,船长的求救信息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他们不顾外界的质疑和劝阻,坚持按照自己的判断继续搜寻。 他们的足迹,从非洲的西海岸一直延伸到东海岸,又从陆地深入到广阔的海洋。他们乘坐着帆船,在大海上迎着风浪前进,有时是顺风顺水,有时却是惊涛骇浪。在每一个可能的地点,他们都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和搜寻,希望能找到一丝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留下的痕迹。 搜救的队伍,也从最初的几个人,逐渐壮大。在旅途中,他们遇到的许多人,都被马约博士和帕甘儿博士的决心和毅力所感动,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为搜救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经验丰富的航海家,有勇敢的探险家,也有充满爱心的普通人。他们怀揣着同一个目标:拯救生命,找到失散的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 他们的搜寻,不仅仅是对失踪人员的物理寻找,更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他们记录了沿途的动植物,绘制了未知的地理图,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每一次的发现,都为人类的地理学知识增添了新的篇章。 故事的推进,充满了悬念和期待。读者会随着搜救队伍的脚步,一同经历非洲大陆的壮丽景色,感受大洋的广阔与神秘。在每一个被认为是可能的地点,读者都会紧张地屏住呼吸,期待着他们能有所发现。同时,读者也会为格兰特船长儿女在陌生环境中的坚强生存而担忧,为马约博士和帕甘儿博士的执着付出而感动。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寻亲的故事,更是一曲关于人类探索精神的赞歌。它展现了在面对未知和困境时,人类所能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它歌颂了友谊、勇气、智慧和坚持,以及最重要的一种情感——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永不放弃的希望。 最终,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和漫长的等待之后,马约博士和帕甘儿博士能否找到失散的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他们的搜救行动,是否会如愿以偿?这趟横跨全球的伟大冒险,又将为他们带来怎样的结局?这一切,都蕴藏在这部波澜壮阔的作品之中,等待着读者去一一揭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搜救,而是一次将人类的智慧、勇气与爱心,凝聚成一股巨大力量,去挑战命运,去拥抱希望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