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帅与少帅:张作霖与张学良全传

老帅与少帅:张作霖与张学良全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张作霖
  • 张学良
  • 东北军
  • 中国近代史
  • 军事人物
  • 传记
  • 历史人物
  • 民国历史
  • 父子关系
  • 政治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人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03481307
商品编码:10859014583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老帅与少帅:张作霖与张学良全传
作者: 田闻一
定价: 39.8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ISBN: 9787503481307
印次: 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老帅张作霖与少帅张学良的传记性著作。前半部分重点讲述老帅张作霖传奇的一生,从出生时的弱不禁风,到少年的卖货郞,再到宦海沉浮大赢家,成为名副其实东北王,再到皇菇屯的惊天一炸死于日本人之手……后半部分重点讲述的是少帅张学良幼年丧母,作为大军阀张作霖钟爱的长子又几经战争的洗礼,忍受父亲被日本人谋的家仇国耻,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并于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身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目录
章 张作霖出山
1、“张老疙瘩”由来
2、死里逃生
3、改换门庭

第二章 冉冉升起
1、 善于攀缘的青藤
2、无毒不丈夫
3、惊涛骇浪中
4、用阴谋暗

第三章 宦海沉浮
1、计赚枭雄袁世凯
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煞费苦心克二“麟”


章  张作霖出山
1、“张老疙瘩”由来
2、死里逃生
3、改换门庭
 
第二章 冉冉升起
1、 善于攀缘的青藤
2、无毒不丈夫
3、惊涛骇浪中
4、用阴谋暗
 
第三章 宦海沉浮
1、计赚枭雄袁世凯
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煞费苦心克二“麟”
 
第四章 纵横捭阖
1、趁乱发力竞全功
2、借刀人
3、迂回曲折取吉林
 
第五章 北京争权
1、 鸡毛果真飞上天
2、 各怀鬼胎
3、 张宗昌六国饭痁演闹剧
 
第六章  次直奉战争
1、 在历史夹缝中
2、 来自东瀛的应对
3、 弹冠相庆
 
 
第七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1、 真人不露相
2、 冯玉祥突颖而出
3、 常胜将军走“麦城”
 
第八章  张作霖时代
 
1、 陨落北京
2、 绞人李大钊
3、 斩除根
 
第九章 月圆而晕
1、 乘虚织成反奉网
2、 花子军夜袭富春楼
3、 江南大血战
 
第十章 奉军内乱
1、 滦县战鼓动地来
2、 郭家军连山告捷
3、 悲歌一曲巨流河
 
第十一章 盛极而衰
1、 张作霖的忧思
2、 日本人找上了门
3、 后的晚宴
 
第十二章 奉天波澜
1、 贼喊作贼
2、 大帅府主心骨于凤至
3、 张学良冒险潜离
 
第十三章 东北易帜
1、 红颜知己赵一获
2、 历史在这里转了弯
3、 狠打击与巧周旋
 
第十四章 幽禁岁月
1、 登上的少帅
2、 从座上客到阶下囚
3、 永远的民族功臣

  编辑推荐
一代枭雄、刚正不阿的张作霖,从儿时的“张老疙瘩”,到别人叫他“张大帅”,再到*后“东北王”,他的故事扑朔迷离。
改写了中国历史的一代少帅,曾经的花花公子,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他的故事更是一个传奇。 


《铁血与彷徨:民国风云中的父与子》 本书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民国时期中国政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对父子——张作霖与张学良波澜壮阔的一生,但着眼点将避开对他们生平的全面叙述,而是聚焦于他们二人各自人生轨迹中那些关键的抉择、深层的思想冲突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的时代洪流,尤其侧重于权力、责任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纠葛。 第一部分:张作霖——从土匪到霸主的心路历程与统治哲学 本书将侧重探讨张作霖这位“东北王”的崛起不仅仅是武力的堆砌,更是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草莽智慧的体现。我们将不再赘述他早年的发迹细节,而是深入分析其在复杂的中日、中俄关系夹缝中,如何运用“灰色地带”的策略,维持关外的相对稳定与独立。 1. 权力基础的构建与维系: 张作霖如何平衡绿林旧部、新式军官(如杨宇霆)与日本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本书将聚焦于他建立的“奉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极强的个人魅力与务实主义的统治方针。重点分析其在“皇姑屯事件”前夕,面对日本步步紧逼时,其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决策逻辑。 2. 现代化的尝试与局限: 避开泛泛而谈的东北实业发展,本书将选取几个关键的政策案例,如他对于教育和司法体系的改革,分析其“改土归流”的实践效果。重点探讨张作霖作为一位传统军事强人,如何在时代要求他进行现代化转型时,表现出的既想革新又囿于自身出身和政治环境的深层矛盾。 3. 个人性格与政治遗产: 深入剖析张作霖的性格中“强悍”与“狡黠”并存的特质,如何影响了他的政治判断。重点分析他对于继任者的态度,他是否真正为张学良预设了成为一个现代统治者的路线图,还是只希望他能继承其军事力量和地盘。 第二部分:张学良——少帅的“少年得志”与漫长的十字路口 本书将聚焦于张学良从一个被父亲阴影笼罩的继承者,蜕变为一个面临国家存亡抉择的领导者的心路历程,重点突出其在关键历史节点上的思想转变,而非简单的事件复述。 1. 继承之重与风格差异: 张学良接掌奉系军阀集团时所面对的内部危机(如杨宇霆的挑战、地方实力的离心力)。我们将详细分析张学良如何试图用更现代、更开明的管理方式来约束这支庞大的军事机器,以及他如何处理与父亲遗留下的复杂人际关系网。 2. “易帜”背后的政治考量与理想主义: 重点分析“东北易帜”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张学良作为决策者的内在驱动力。这不仅仅是服从中央的简单举动,而是他基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对传统军阀割据的厌倦,以及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本书将详述他当时所受到的不同派系(如“少壮派”与老臣)的压力。 3. 民族大义与个人抉择的冲突: 重点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面对日本侵略时所做出的“不抵抗”决策背后的复杂动因。本书将从军事战略的合理性、对蒋介石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他个人对“以空间换时间”这一国策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批判性审视。此处将侧重于分析他内心的道德重负与政治现实之间的撕裂状态,而非简单地归咎于个人怯懦或服从命令。 第三部分:父子关系的镜像与代际传承的断裂 本书的第三部分旨在通过对比张作霖的“实用主义”与张学良的“理想主义”的碰撞,探讨父权对子嗣命运的深刻影响。 1. 权力交接的未竟之课: 分析张作霖在世时,他与张学良之间在治军、治政理念上的差异如何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张作霖的威权模式是否从根本上阻碍了张学良建立自己独立权威的可能性? 2. 时代的“双重束缚”: 张作霖的遗产(强大的军事力量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成为张学良的沉重包袱。张学良既要维护父亲建立的庞大体系,又要应对一个要求他成为民族英雄的时代。本书将探讨父辈的成功,如何在下一代身上转化成为无法卸下的历史重担。 3. 个人命运的最终分野: 最终,张作霖以悲剧性的暴力收场,而张学良则在软禁中度过了漫长岁月。本书将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审视这两位东北统治者,在面对近代中国剧变时,其不同的生存哲学和应对策略,如何最终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历史定位与个人结局。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更具深度和侧重点的历史解读,通过聚焦于关键的政治哲学、决策困境和代际冲突,来描绘这对父子在中国近代史舞台上留下的复杂而深刻的印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处理父子关系时的那种克制与深情并存的笔调。张作霖对张学良的培养,既有严父的鞭策,也有期待继承衣钵的无奈;而张学良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敬畏、依赖、以及最终想要超越的渴望——都被剖析得入木三分。这种亦父亦君、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是理解他们各自命运轨迹的关键钥匙。作者通过对比他们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展现了时代对不同一代人的塑造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历史事件,更在于深入挖掘了塑造这些历史人物的家庭动力和社会环境,是一部充满洞察力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的史料扎实程度绝对值得称赞。翻阅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海量档案、回忆录乃至口述资料中穿梭的痕迹。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野史猎奇,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现场的严肃之作。对于军事部署、外交周旋这些硬核内容,作者的处理也十分到位,既保证了专业性,又照顾到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比如,对于奉系军阀崛起的关键战役,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对那个时代军阀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读罢此书,我对东北近代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过去模糊的概念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

这部传记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盛宴!作者对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俩的叙述,充满了细节和洞察力。我特别喜欢它对时代背景的铺陈,那种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风云变幻的气息扑面而来。读起来,仿佛能看到东北的广袤土地上,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家族恩怨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是对“东北王”张作霖的刻画,他身上那种草莽英雄的霸气与深沉的政治手腕之间的矛盾感,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感觉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塑造成好人或坏人,而是努力去还原他们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这种多维度的审视,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

怎么说呢,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简直像在看一部大制作的历史正剧。尤其是一些关键场景的描绘,比如张作霖的几次关键的政治亮相,或者张学良与“少帅府”内外的生活片段,都写得活灵活现。那种旧式大家族的排场、权力中心的气氛,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非常抓人眼球。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人物命运结合起来,使得读者在关注大历史走向的同时,也能对这两个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细节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甚至能想象出某些场景的对话和神态,代入感极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父子俩的个人史,更是一部关于权力继承与身份认同的深度探讨。张学良后期的选择,比如“东北易帜”,在书中被置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作者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展现了他在父亲骤逝后,如何在新旧交替的巨大压力下挣扎与抉择的过程。那种从少年得志到背负整个东北命运的重担,以及后来面对日本侵略时的复杂心境,都让人感同身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种身为“少帅”的孤独与彷徨,远比想象中要沉重得多。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引人入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