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老帅与少帅:张作霖与张学良全传 |
| 作者: | 田闻一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ISBN: | 9787503481307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一部讲述老帅张作霖与少帅张学良的传记性著作。前半部分重点讲述老帅张作霖传奇的一生,从出生时的弱不禁风,到少年的卖货郞,再到宦海沉浮大赢家,成为名副其实东北王,再到皇菇屯的惊天一炸死于日本人之手……后半部分重点讲述的是少帅张学良幼年丧母,作为大军阀张作霖钟爱的长子又几经战争的洗礼,忍受父亲被日本人谋的家仇国耻,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并于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身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 目录 | |
| 章 张作霖出山 1、“张老疙瘩”由来 2、死里逃生 3、改换门庭 第二章 冉冉升起 1、 善于攀缘的青藤 2、无毒不丈夫 3、惊涛骇浪中 4、用阴谋暗 第三章 宦海沉浮 1、计赚枭雄袁世凯 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煞费苦心克二“麟” 章 张作霖出山 1、“张老疙瘩”由来 2、死里逃生 3、改换门庭 第二章 冉冉升起 1、 善于攀缘的青藤 2、无毒不丈夫 3、惊涛骇浪中 4、用阴谋暗 第三章 宦海沉浮 1、计赚枭雄袁世凯 2、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3、煞费苦心克二“麟” 第四章 纵横捭阖 1、趁乱发力竞全功 2、借刀人 3、迂回曲折取吉林 第五章 北京争权 1、 鸡毛果真飞上天 2、 各怀鬼胎 3、 张宗昌六国饭痁演闹剧 第六章 次直奉战争 1、 在历史夹缝中 2、 来自东瀛的应对 3、 弹冠相庆 第七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1、 真人不露相 2、 冯玉祥突颖而出 3、 常胜将军走“麦城” 第八章 张作霖时代 1、 陨落北京 2、 绞人李大钊 3、 斩除根 第九章 月圆而晕 1、 乘虚织成反奉网 2、 花子军夜袭富春楼 3、 江南大血战 第十章 奉军内乱 1、 滦县战鼓动地来 2、 郭家军连山告捷 3、 悲歌一曲巨流河 第十一章 盛极而衰 1、 张作霖的忧思 2、 日本人找上了门 3、 后的晚宴 第十二章 奉天波澜 1、 贼喊作贼 2、 大帅府主心骨于凤至 3、 张学良冒险潜离 第十三章 东北易帜 1、 红颜知己赵一获 2、 历史在这里转了弯 3、 狠打击与巧周旋 第十四章 幽禁岁月 1、 登上的少帅 2、 从座上客到阶下囚 3、 永远的民族功臣 |
| 编辑推荐 | |
| 一代枭雄、刚正不阿的张作霖,从儿时的“张老疙瘩”,到别人叫他“张大帅”,再到*后“东北王”,他的故事扑朔迷离。 改写了中国历史的一代少帅,曾经的花花公子,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他的故事更是一个传奇。 |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处理父子关系时的那种克制与深情并存的笔调。张作霖对张学良的培养,既有严父的鞭策,也有期待继承衣钵的无奈;而张学良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敬畏、依赖、以及最终想要超越的渴望——都被剖析得入木三分。这种亦父亦君、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是理解他们各自命运轨迹的关键钥匙。作者通过对比他们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展现了时代对不同一代人的塑造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历史事件,更在于深入挖掘了塑造这些历史人物的家庭动力和社会环境,是一部充满洞察力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扎实程度绝对值得称赞。翻阅过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海量档案、回忆录乃至口述资料中穿梭的痕迹。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野史猎奇,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现场的严肃之作。对于军事部署、外交周旋这些硬核内容,作者的处理也十分到位,既保证了专业性,又照顾到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比如,对于奉系军阀崛起的关键战役,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对那个时代军阀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读罢此书,我对东北近代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过去模糊的概念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这部传记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盛宴!作者对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俩的叙述,充满了细节和洞察力。我特别喜欢它对时代背景的铺陈,那种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风云变幻的气息扑面而来。读起来,仿佛能看到东北的广袤土地上,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家族恩怨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是对“东北王”张作霖的刻画,他身上那种草莽英雄的霸气与深沉的政治手腕之间的矛盾感,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感觉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塑造成好人或坏人,而是努力去还原他们作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这种多维度的审视,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怎么说呢,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简直像在看一部大制作的历史正剧。尤其是一些关键场景的描绘,比如张作霖的几次关键的政治亮相,或者张学良与“少帅府”内外的生活片段,都写得活灵活现。那种旧式大家族的排场、权力中心的气氛,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非常抓人眼球。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人物命运结合起来,使得读者在关注大历史走向的同时,也能对这两个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细节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甚至能想象出某些场景的对话和神态,代入感极强。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父子俩的个人史,更是一部关于权力继承与身份认同的深度探讨。张学良后期的选择,比如“东北易帜”,在书中被置于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作者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展现了他在父亲骤逝后,如何在新旧交替的巨大压力下挣扎与抉择的过程。那种从少年得志到背负整个东北命运的重担,以及后来面对日本侵略时的复杂心境,都让人感同身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种身为“少帅”的孤独与彷徨,远比想象中要沉重得多。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引人入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