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一直处于重塑中。在这个过程中,崛起中的中国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安全和外交等。其中,中美关系、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和中国本身的内部发展最为关键。《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是过去十余年作者在国际秩序变迁和中国国际关系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作者以全球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格局和自身现状进行了宏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分析,并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国际战略、内部建设和国际定位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明晰独到的见解。《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涉及到中国的转型和建设、国际秩序变化和重塑等政治领域的热点问题,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发展的密切关注与深入思考。
出版说明
一、“9·11”事件和21世纪国际关系
1.20世纪:美国民主帝国的建立与扩张
2.“9·11”恐怖事件和文明的冲突
3.美国:帝国的迷失
4.帝国的重造还是衰落
5.有形的民主帝国和无形的“恐怖帝国”
二、全球化下的西方与非西方
1.联合国改革是西方与非西方较量的主战场
2.联合国议程次序安排,是双方较量的焦点
3.全球化下的西方与非西方较量的新特点
三、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
1.世界体系和美国新战略
2.中国应对策略中的几个问题
四、世界权力新格局中的中美关系
1.世界权力新格局下的中美关系
2.中美两国的相互“误解”
3.中国要确立自身的“接触美国”政策
五、中国的崛起与亚洲地缘政治新格局
1.亚洲地缘政治中的新因素
2.亚洲地缘政治中的经济因素
3.亚洲地缘政治中的安全因素
4.中国与亚洲地缘政治的新格局
5.开放条件下的亚洲地缘政治
六、中美关系与东亚区域秩序的困境
1.东亚会出现次区域冷战吗
2.中国的崛起与亚洲区域的安全困境问题
3.中美要确保避免冷战和寻求合作
七、中国地缘政治新格局及其应对
1.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地缘政治面临的挑战
2.中国传统国际定位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3.要根据地缘政治的新局面来重新定位自己的国际关系
4.理性处理和美国的关系
5.中国地缘政治的重心在亚洲
6.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要重商业利益
7.结论
八、长战略与台湾问题:美日联盟、欧盟和两岸关系
1.短期目标:危机处理
2.现状管理(反“台独”)
3.追求统一
4.中国可能的应对策略
九、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冲突、合作与和平发展
1.冲突的浮现
2.从合作到冲突
3.冲突和合作共存
4.深化崛起和化解冲突
十、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中国的选择
1.不能简单地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作单一的选择
2.不要高估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机会
3.中国必须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中有所作为
4.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全球为伊拉克战争埋单
5.让人民币成为和美元一样的世界基础货币
6.结论
十一、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国际合作
1.发达国家的政策重点仍是应付危机
2.西方的经济结构失衡
3.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及其调整的政策选择
十二、组织中国的国家间关系:从“天下”到国际秩序
1.语言: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
2.权力与霸权
3.“天下”及其实践
4.中国的现代国际秩序
5.新的国际秩序机制与联合国框架
6.主权
7.全球化
8.多边地区主义
9.结论
十三、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1.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软力量的讨论
2.对约瑟夫?奈软力量学说的批评
3.软硬力量的动态分析
4.对中国软力量的一些观察
5.结语
十四、如何实现大国大外交
1.大国大外交的格局并没有出现
2.建设大国大外交格局的内部条件
3.建设大国大外交的其他条件
十五、中国:文化崛起
1.文化崛起的意义
2.要追求怎样的内部文化崛起
3.要追求怎样的外部文化崛起
十六、全球化和国家认同建设
1.国家认同是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
2.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
3.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认同
十七、中国不要盲目追求大国责任和领导权
1.光要求中国“开支票”是不公平的
2.盲目承担领导权对自己不利,对整个世界也不利
3.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同时要更有所作为
4.在开放的环境下,形成相互制衡
5.中国如果不在亚洲崛起就谈不上国际的崛起
6.中国的真正崛起,必须在知识上扮演一个有力的角色
7.如果不建立制度保障,消费型社会就永远建立不起来
十八、勿让G8、G2冲昏头,中国崛起出路在亚洲
1.G8的现状以及未来
2.国际责任与国际承诺
3.亚洲崛起与“中国威胁论”
4.地缘政治及周边外交
这本书的题目《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让我立刻联想到许多关于中国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的讨论。作为一名对历史和社会变迁有着濃厚兴趣的读者,我对中国如何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举足轻重的全球参与者,以及这个过程如何深刻地改变了国际格局,感到无比着迷。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如何解读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其他国家在资源、市场、技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互动和博弈。它是否会详细阐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转变,例如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塑造者?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重塑”概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作者认为中国会以何种方式,在哪些领域,以及以何种程度来改变现有的世界秩序。书中是否会触及到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以及中国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这类问题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解答。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让我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转变和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逻辑和它如何影响现有的世界秩序,是每个关心全球发展的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审视中国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步走向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并且是如何在重塑现有的国际体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见解,解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崛起如何与其他国家互动,又如何挑战或改变着既有的权力结构和规则。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中国在外交、贸易、安全等领域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全球化进程、国际合作和地区稳定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如果书中能够探讨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案,那就更令人期待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世界的样貌。
评分《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对当前全球格局演变的核心疑问。我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如何改变着我们熟悉的国际体系,有着持续的关注。这本书似乎旨在深入探讨这一关键议题,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关于中国崛起背后战略考量、发展路径以及其对国际关系带来的具体变化的深刻分析。我非常想了解,作者将如何界定“大国之路”的具体内涵,以及中国在实践这条道路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重要的是,我对“世界秩序的重塑”这一表述感到特别好奇,它是否意味着现有国际秩序的根本性改变,或者是在其中加入新的元素和力量?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关于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扮演新角色的视角,那将是非常宝贵的。我期待它能够引发我更深入的思考,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正在发生的全球性变迁。
评分《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这个书名触动了我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崛起无疑是过去几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全球性事件之一。这本书的题目暗示着它将探讨中国如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强大,更在政治和战略层面上对现有国际体系产生影响。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中国崛起的具体路径,是渐进式的还是颠覆式的?它又将如何影响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现有国际机构的运作?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重塑”一词的深刻解读,它是否意味着新的联盟、新的合作模式,或是对既有冲突的解决方式提出挑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定义自身定位并影响他人定位的绝佳窗口。
评分光是看到《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这个书名,就激起了我想要深入了解的冲动。我一直对国家崛起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直接点出了中国在扮演一个“大国”角色时所伴随的对现有世界秩序的“重塑”。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将如何剖析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逐步走向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过程。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以及这种模式如何支持其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也很想了解,作者是如何理解“世界秩序的重塑”这一概念的,它是否涉及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或者是在全球性挑战面前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案?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主流叙事的深刻洞见,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与保卫社会一起买的.
评分非常不錯的書哦.....值得大家看看 好好學習大家的著作
评分郑教授的书质量还不错!
评分一般
评分呵呵哈哈哈
评分爸爸非常爱看
评分非常好的书,很满意。
评分不错,推荐看看。。。。
评分红本,还有蓝本,是两本,都买齐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