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改编
路遥唯一授权并高度认可
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大奖
图读文学经典 品味绘画佳作
海报:
《平凡的世界》连环画是画家李志武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家路遥长篇同名小说而创作,共656余幅,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1991年元月,路遥赠给李志武一套《平凡的世界》,让他用于改编和绘画。创作中,路遥曾三次观看李志武的画稿,在病榻上写下了授权书,并称李志武所画的《平凡的世界》让自己很满意。1999年,连环画《平凡的世界》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铜奖。
这部作品自出版以来,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真实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作品深受传统文艺风格影响,黑白对比强烈,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完美再现了原著风貌,配图文字精炼概括了小说主要的故事脉络和人物特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学经典作品和艺术佳作的双重魅力,深受低年龄读者群及连环画爱好者的喜爱。
李志武,1962年出生于延安。《平凡的世界》连环画荣获全国九届美展铜奖,《白鹿原》连环画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2009年9月,《〈农耕纪事〉——李志武连环画作品展》在北京举办;2015年1月,《白鹿原》连环画法文版出版,原作在法国安古兰、巴黎、波尔多等地展出。
李志武孜孜不倦地画当代名著,他坚持品质,每个长篇作品都历经几年完成。
——《北京晚报》
“陕北后生”李志武曾用656幅漫画“重现”了这部《平凡的世界》鸿篇巨制。
——《华商报》
连环画《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原作均为茅盾文学奖作品,连环画家李志武的创作形象地再现了这两部作品的全貌,再现了陕北的窑洞、集镇,关中的大宅、祠堂、平川,成为体现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风情画卷。
——新华网
自序触摸理想的岁月001
上册《平凡的世界》连环画007
下册《平凡的世界》连环画339
后记艰辛与欢愉681
这两册连环画,我足足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新的体会,特别是对那种“时间感”的把握,令人印象深刻。原著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连环画里是如何体现的呢?妙就妙在,它通过对关键物件的重复描绘和细节的迭代。比如,同样是一把锄头,在第一册里它是陪伴少安艰苦劳作的象征,画面色调偏暗、磨损明显;到了第二册,当相似的劳作场景再现时,我们会发现,虽然背景变了,但人物的背影轮廓似乎更坚实了,连同光影的运用,都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这套书在处理情绪的“淡出”和“回归”上做得尤其出色,它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特写来捕捉一滴泪珠,什么时候又该用大场景来展现时代的洪流。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插图,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是对“奋斗”二字最凝练、最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注脚。看完后,我合上书本,手指摩挲着封面的纹理,心中涌起的不是悲凉,而是一种踏实的力量感,仿佛那份平凡中的伟大,已经通过这些黑白的线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灵魂里。
评分这部连环画版的《平凡的世界》,光是捧在手里,那厚实的份量和油墨的清香,就让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需要用双手去拓荒的年代。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粗犷而细腻的线条给吸引住了。孙少安那双写满了坚韧的眼睛,还有田润叶望向他时那种欲言又止的复杂神情,都被画家精准地捕捉了下来。它不是那种时下流行的、过度美化的图像,而是带着泥土气息和历史厚重的质感。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小路,昏黄灯光下的简陋厨房,人物的衣着和神态都像是从那个特定年代的照片里直接“抠”出来的,带着一种令人心酸的真实感。特别是对劳动场景的描绘,汗水滴落的瞬间,麦穗沉甸甸的压弯,都通过画面的构图和光影变化,传递出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比纯文字更能直接击中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让人在翻阅间,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一代人的艰辛与希望,体会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的深刻含义。它像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将路遥笔下的宏大叙事,用最直观的视觉语言进行了浓缩与升华。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改编连环画抱有十二分的疑虑,毕竟原著的文字张力实在太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弧线,是多么难以用静态的图像来承载?然而,这部作品的视觉叙事语言却出乎意料地高明。它没有试图去复述每一句对白,而是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和分镜设计,将情绪的递进处理得极为流畅。例如,描绘双水村的变迁,从最初的贫瘠到后来的改革开放的萌芽,画面色彩的饱和度、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都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照。那些关键性的冲突点,比如少平第一次走出黄土高原,那种初入城市的迷茫与兴奋,仅仅通过一个仰视的镜头,他就显得那么渺小又那么充满渴望。这种对“瞬间”的捕捉和放大,比长篇的心理描写更具爆发力。它就像一位高明的默片导演,用光影、构图和人物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跨越数十载的家族奋斗史,节奏感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品味每一格画面背后的潜台词。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部连环画对环境氛围的营造,简直达到了令人叹服的程度。它捕捉到了《平凡的世界》中那种特有的“地域感”。那不是随便哪个村庄都能替代的,那是陕北特有的苍凉、厚重和内敛。远景中连绵起伏的黄土山峦,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带着尘土气息的暖黄色调,让人联想到那片土地的坚韧。即便是描绘相对富裕起来的场景,画面也绝不流于浮夸的亮丽,依旧保持着一种克制的美感,仿佛那份富足是带着沉甸甸的汗水和代价换来的。更厉害的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投射——饥饿时的空洞眼神,面对不公时的紧绷嘴角,甚至是田晓霞在城市中那种灵动与不羁,都被赋予了极强的符号意义。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进入特定时空隧道的体验,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身处贫瘠,心向光明”的矛盾与挣扎,这才是改编的最高境界,即在忠实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创造出独立的、强有力的艺术表达。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套书,主要是冲着那些插画大师的名字去的,毕竟能把路遥的文字用视觉语言“翻译”出来,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阅读体验远超预期,这更像是一部被精心剪辑过的“视觉电影剧本”。尤其在处理群像戏时,画家们展现了惊人的调度能力。你想想看,少平、少安、兰香,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线上交织、碰撞,但在特定的几页跨页大图中,所有的情感张力却能被瞬间聚焦。比如描绘家族聚会时的那种复杂情感,有亲情的温暖,也有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微妙疏离,这些微妙的张力,仅仅通过人物站位的高低、目光的投射方向,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完全不需要任何旁白。对于不熟悉原著的读者来说,这套连环画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入口,它用视觉的语言搭建了一个清晰的叙事骨架,让观众能够快速抓住人物关系和核心矛盾,那种代入感是直接且强烈的,让人不禁感叹,好的艺术形式,即便媒介不同,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共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