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到面系统解读五幅不可不知的中国名画,给孩子不止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艺术启蒙,更是生动有趣的中国文化通识课!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撰,陈丹青、熊亮、王志安联合推荐!
书名: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第1辑:阎立本和他的《步辇图》
定价:49.80元
作者:高高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12
页码:52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ISBN:9787508683409
"孩子不可不知的中国艺术经典:
具代表性的的古代画家,精心选择的的藏品,孩子成长不可绕过的艺术经典: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国文化符号文物
顾恺之《洛神赋图》,乾隆皇帝超爱的古典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展现唐王朝的真实历史
张萱《捣练图》,圆明园被掠夺的珍贵国宝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工笔重彩画的超高水平
带回家的美术馆:
古典中国的艺术之美,徐徐展开的名画长卷,众多彩色高清艺术大图贯穿全书;设计精致优美,高品质全彩印刷;美不胜收的视觉体验。
生动有趣的艺术课:
源自艺术史内容,生动的艺术家故事,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讲解,系统的艺术知识普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各种艺术类别全囊括;故事性的叙述打开孩子的心灵,描述性的语言开启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去感受画面和事物,教孩子如何看懂中国画,学会欣赏艺术的具体方法;艺术工坊,亲手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易读易懂的中国文化通识:
38位古代文化名家、40个经典故事、众多古诗和辞赋;各种角度呈现画家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样貌;打造文学、书法、历史、社会生活的全新人文通识知识体系,更好应对考试大纲新增传统艺术类考点;深入浅出的人文启蒙,化为孩子的品格涵养;更多知识小链接,提供深入学习拓展的多样选择
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撰,中国艺术启蒙大系:
重新认知中国经典艺术,开启艺术思维,奠定孩子一生的品位。呈现艺术家广阔的艺术创作,既符合孩子开拓视野的需求,又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契合孩子的认知水平,特意回避了艺术术语。从幼儿启蒙到中小学拓展阅读,到想要懂得欣赏艺术的家长,都能津津有味地阅读。
"
"“墨•中国艺术启蒙系列”,是一套为7岁以上直至青少年写作的中国艺术启蒙读物,也很适合亲子共读、及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成年人翻阅。由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领衔主编,国内艺术教育团队精心编写,将分辑出版,终成为一个大的艺术普及套系。
辑《看懂名画》主要介绍五幅传世名画及其名画家:介绍的是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顾恺之和他的《洛神赋图》、阎立本和他的《步辇图》、张萱和他的《捣练图》、顾闳中和他的《韩熙载夜宴图》。5本一起,构成了孩子不可不知的中国艺术经典。
书中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故事讲述、画面分析、画家特点、时代背景等内容,后有相关知识小链接和动手创作两个部分。在美术史以外,还注重跟同时代其他艺术家和艺术形式的关联,如雕塑、壁画、书法、诗歌、辞赋等等,既是中国艺术启蒙,又是中国文化通识。
"
"章 序幕
第二章 故事开始了
第三章 这幅画应该怎样看
第四章 画家传奇
第五章 知道更多:唐代画家吴道子
第六章 艺术小链接
第七章 涂色工坊"
主编曾孜荣:曾任今日美术馆副馆长,兼《东方艺术》杂志主编、《东方艺术家》杂志执行主编,现为中信美术馆馆长。具有20年艺术普及工作经验,艺术出版人,长期在豆瓣时间、今日头条开设艺术通识专栏。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封面采用的纸张质感细腻而厚重,那种沉稳的墨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眼球,让人联想到传统水墨画的韵味,与书名中的“墨”字可谓是相得益彰。内页的印刷质量也是无可挑剔,色彩还原度非常高,即便是对于那些细节极为丰富的古代绘画作品,也能清晰地展现出笔触的精妙和层次的过渡。排版上,设计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阅读的舒适度,又为那些大幅的插图提供了足够的呼吸空间,使得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和愉悦。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的考究,比如扉页上那些若隐若现的纹饰,隐约间透露出一种古典的仪式感,让人在正式进入内容之前,就已经被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充满历史感的艺术世界。这种对物理媒介的尊重和精雕细琢,在当今快节奏的出版物中已属难得,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地摩挲把玩,深切感受到出版方对于推广艺术阅读的诚意与投入。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佩服,它成功地做到了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美感之间的完美平衡。阅读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斟酌与锤炼,很多描述性的文字,简直可以当作独立的小品散文来品味。比如,在描绘某一时期士人阶层的心境变化时,作者所用的词汇精准而富有画面感,仿佛能让人透过文字直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与情绪。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解释复杂的艺术概念时,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审美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这种“化繁为简”的叙述能力,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既能满足我们对知识深度探究的渴望,又不会因为过度专业化而让人望而却步,整体阅读体验是轻松而富有启迪性的。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细节注释和参考资料部分的用心程度。虽然它定位是“启蒙”系列,但其背后的学术支撑却非常扎实。对于书中提及的每一个重要作品或历史典故,都能在脚注中找到清晰的出处和延伸阅读的建议,这对于我后续深入研究特定领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编著者并非满足于停留在表面介绍,而是希望真正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将其引向更广阔的学术天地。同时,书中配有的图版选择也极其考究,不只是展示那些人尽皆知的“名作”,还穿插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佐证作者观点的“配角”作品,使得整个论述体系更加立体和完整。这种对信息准确性和拓展性的双重承诺,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普通普及读物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精致的、可供反复参阅的艺术工具书的精简版。
评分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或作品介绍,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叙事脉络。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的心理,没有一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具象化的切入点——那位传说中的画圣——来引领我们进入中国古代艺术的宏大殿堂。通过对这位艺术家的生平、创作理念乃至时代背景的层层剖析,读者仿佛有了一位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高峰。叙述的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详述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与象征意义,时而又将视野拉回至整个时代思潮的交汇点,使得孤立的艺术点滴被串联成了清晰的历史长河。这种由点及面的组织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艺术启蒙的门槛,让原本可能感到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演变的梳理脉络极为清晰,这对于建立系统的艺术认知框架至关重要。它没有把中国艺术史看作是几条孤立的线索,而是着重描绘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借鉴乃至对立和融合的。比如,在介绍某个朝代的绘画特色时,作者会巧妙地回顾上一个朝代的某些关键技术或思想是如何被继承或颠覆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书中对“传统”与“创新”这对永恒命题的探讨,也尤为深刻。它引导我们思考,在遵循既有范式的同时,杰出的艺术家是如何在其框架内实现突破的,而不是简单地推翻重建。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阅读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而是一场关于艺术发展规律的主动思考与思辨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