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自选珍藏版“四十年来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菩提十书》精华之作
禅意美文典范
数十幅林清玄手绘细笔插画温馨呈献
“清欢三卷”精选之三
名家——台湾作家中高产、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连续多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名作——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为读者点燃智慧心灯。
手绘细笔插画,配上清明有味的佛学散文,林清玄自选《菩提十书》精华。
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十册共印行一千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作者精心辑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书。
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为读者点燃心灯。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十数次文学大奖。作品有“菩提系列”十书、《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鸳鸯香炉》等数十种。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辑一 日日是好日
佛 鼓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拥 有
娑婆世界
幽冥钟
世界的中心
日日是好日
妙高台上
遇缘则有师
想象的城堡
平常心不是道
洪炉一点雪
行走水上的人
天马的故乡
自由人
小
鸟声的再版
跳跃的黄豆
心有瑠璃色如雪
天下第一
辑二 柔软的耕耘
镜里的阳光
纯粹的法门
每天都是莲花化生
最有禅意的
写在水上的字
回到自己的居处
记忆的版图
谦卑心
永远活着
我的释迦不卖
曼妙的云
欢乐中国节
香严童子
快乐无忧是佛
人间游行
人间英雄
风从哪里来?
时空寄情
出山与入山
数字菩提
柔软的耕耘
琉璃王的悲歌
宫本武藏观斗鸡
可与不可之间
自序
传说中,公主、蝴蝶、流云都有美满的结局
五十岁的时候,我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在云上》。
很多读者对这个有点玄机的书名,感到迷惑,为什么是在云的上面呢?
《在云上》是对诗人卞之琳一首诗的呼应,这首诗名为《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只有四句的诗,却是韵味深长,记得第一次读到《断章》,我只有十七岁,正是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年纪。
转眼之间,三十岁,我已是站在楼上看风景的人。
站在楼上看风景,以为自己很高了,站在山上往下看,楼又变小了。但是一站到山上,已经是四十的不惑之年了。
不惑依然有惑,山上也非终站,从云端看下来,山低月小,一切的是非成败都无关紧要了。
五十岁,我站在云上回望人生,夕阳嫣红、转头成空,生命显现了空茫,却也预示了自在。
《在云上》也不是终站,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在天上。
心要往更高的境界走
同一个风景,你在桥上、楼上、山上、云上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
那是因为你愈来愈高远,愈来愈辽阔了。
人生也应如是,我们在二十岁时,身心已经成熟了,但是我们会遭逢许多的挫折、许多的失败、许多的打击,这时才发现自己有许多的不足,生命需要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智慧。
我们的心要往更高的地方走。
当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会知悉一切的是非成败也不过尔尔,正如同污泥之于莲花,雨水之于彩虹,溪河之于海洋,花草之于山岳……
对作家来说,这种显现是格外清楚的,我自幼写作不辍,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写的内容虽然每有不同,但关怀与思想却很类似,像爱的感动、美的追寻、生命的安顿、思想的提升、烦恼的超越、智慧的开启……要说五十岁与二十岁有何不同,正是境界不同,是站在更高的位子来看人生。
这也正是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历程,他不是在青春正盛的时期,就确定了创作与思想,而是像一棵大树,一直在成长,还要面对风雨和雷电,当他长成草原中最大的风景,他还要忍受许多小花小草的批评,但是,他不会因为外在的因素而停止生长。
文学家与思想家,因此都在五十岁之后才成熟,写出更辉煌的作品。
我在二十几岁的作品《白雪少年》、《迷路的云》就有很多读者了。三十岁写的“身心安顿系列”、“菩提系列”、“现代佛典系列”销售都逾百万册。四十岁写的《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畅销更超过四百万册。五十岁,我的作品《与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鞋匠的儿子》、《百合花开》同时入选大陆的小学课本,每年有一亿个孩子读我的文章长大……
四十年来,许多读者和我一起站在桥上看风景,陪着我登楼、爬山,在云上看风景,这是作为一个作家最欣慰的事,我们的人生如是如是,但不只如此如此,不管我们是几岁,生命都还有更大的可能,风景都还能更开阔、更美丽。
在蝴蝶展翼的那一刻
小女儿喜欢养毛虫。
美丽的小女生喜欢养丑怪的小毛虫,常惹来同学的惊呼。
小女儿说,她喜欢养毛虫是为了等待“那一刻”,为了等待那神奇的一刻,她每天为毛虫铺柔软的纸,摘取最新鲜的嫩叶。
当“那一刻”来临,成蛹化蝶的时刻,确实是令人惊叹的,诗人戴望舒曾为那一刻写过一首小诗《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蝴蝶振翅飞起的时刻,确实是非常的动人,循着不可知的、万年前的呼唤,它飞起,一飞,就飞去窗前的远山,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蝴蝶好棒呀!”女儿欢呼。
我们都陪着女儿一起感动。
蝴蝶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它经过几度的变身,从毛毛的黑,蜕变成柔软的绿,再结化成坚强的蛹,最后,凝结成一身的美,美绕过我们的身边,美横过我们的窗前,美飞过我们的青山和蓝天!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在传说中,公主、蝴蝶、流云,都有美满的结局,并不是结局真有圆满,而是在公主苏醒、流云出岫、蝴蝶展翼的那一刻,一切已经美满!
境界的追求是无边无际的
释迦牟尼佛与弟子托钵化缘,回到给孤独园,吃完饭后,洗钵的时候,他把水装满钵,对弟子开示。
他拾起一粒石头,丢入钵中,钵里的水满了出来。
他问说:“你们的心像钵,烦恼如水,现在钵中的水满了,石头是你们的业,丢入心中,烦恼就溢了出来!有谁可以告诉我,把石头丢入钵中,而水不会满溢的方法吗?”
弟子默然。
佛陀叫人拿来更大的钵,把原先的水注入,再丢入石头,水在钵中,石也在钵中,未有一滴水满溢。
佛陀说:“正如这钵一样,如果你们的心量更大,烦恼和业障都不会困扰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样大,不但可以载自己的石头,也可以载众生的石头,一起到彼岸!”
这就是“大乘”的精神,“乘”就是“船”的意思。
所以,不只心要不断的向上爬,心也要不断的放大。
境界的追求是无边无际的,回到自己的心,在追寻的过程中就能欢喜自在了。
这是“菩提系列精选集”第三部,我取名为《境明,千里皆明》,世界是如此隐晦暧昧,我们的心要像大圆镜,凡所鉴照,尽皆清明。
我愿和有情有缘的人偕行,继续行路登高,继续看这人世的风景。
林清玄
二○一○年秋日
外双溪清淳斋
《境明,千里皆明》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智力层面,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的文字,往往是那些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真挚情感和深刻洞察的。这本书恰恰是这样的存在。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场景,也能够用最深刻的道理,触及最柔软的心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境”与“明”的理解,这是一种将外在世界与内在心境完美结合的境界。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次次深刻的阐释,让我们逐渐领悟到,真正的“明”源于内心的“境”。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许多执念,也让我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就,更在于内心的平和与通透。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SPA,让那些平日里被纷繁事物蒙蔽的心灵,重新找回了那份久违的清明与澄澈。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也感谢这本书,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生活。
评分这本《境明,千里皆明》的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那是一种古朴而又带着些许神秘的质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很多关于“境”与“明”的联想,是山川的辽阔,还是内心的澄澈?是知识的照耀,还是智慧的光芒?翻开书页,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深邃的思考,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探索未知的岛屿,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迪。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一些概念时,那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它不会上来就抛出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贴近生活的现象入手,慢慢引导读者去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有时候,读着读着,会觉得心头豁然开朗,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被点亮了,那种感觉非常奇妙,也很有成就感。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对于很多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它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与我进行着一场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对话。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大象无形”的智慧,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人在不经意间就受到了深刻的洗礼。
评分我真的要为《境明,千里皆明》这本书打个高分!我平时看书不算多,但这本书绝对是近几年我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反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意象的运用,比如某个章节里提到“如明镜照水,不动不摇,却映照万象”,这句话瞬间就让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这种意象化的表达方式,让原本可能有些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我发现,作者并不是在简单地叙述,而是在通过文字构建一个属于读者的精神世界。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走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画廊,每一幅“画”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时候,我甚至会停下来,回味上一句话,琢磨它的多重含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反思生活,思考很多我曾经忽略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被动接受,不如说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和发现。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在精神层面有所提升的朋友们。
评分初拿到《境明,千里皆明》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流于表面的读物。然而,当我真正投入阅读后,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在内容的处理上,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将一些看似矛盾的观点,通过细致的分析,最终达到了和谐统一。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一些故事和案例,它们就像是点缀在广袤草原上的鲜花,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深刻地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这些故事,有的来自历史,有的来自生活,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这些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也常常会因为作者的某些观点而感到豁然开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告诉你”什么,更是在“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你在知识的迷宫中穿行,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启迪,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从《境明,千里皆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这本书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快餐式”读物,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我喜欢作者那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论述风格,它在探讨宏大命题的同时,也注重挖掘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很多段落,让我读了之后掩卷沉思,久久不能平静。比如,作者在分析某个社会现象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外部因素,而是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个体选择的重要性,这让我对很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让人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我特别佩服作者能够将如此多的信息和观点,融会贯通,并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出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边界得到了拓展,对世界的认知也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书,更是一本智慧的书,一本能够陪伴你成长,引导你思考的书。
评分生命就是一个长途的旅程,我们要学会快乐而行,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艰辛,都会是幸福而饶有风味的,因为我们在经历旅途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变得更强壮。
评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评分还没打开,准备库存的,慢慢看,感觉不错的东西
评分老师推荐的书,女儿喜欢
评分书看了,感觉很好
评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慢慢看,内容很喜欢,推荐购买
评分林清玄喜欢好久了,那境界是水,吧
评分无语,纸质粗糙,盗版嫌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