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编
图书标签:
  • 法律
  • 法规
  • 中国法律
  • 法律法规
  • 法律全书
  • 第10版
  • 法律参考
  • 法律资料
  • 政策文件
  • 法律汇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33068
版次:10
商品编码:1091731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HINA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489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面准确·现行有效,
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最新清理成果。
收录全部现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立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和行政法规。2010年底,我国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多层次、多部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本书充分反映了法律文件的增删和修订变迁,以满足读者及时了解国家立法动态的需要。
根据2009年6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对废止的法律文件进行了删除。
根据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涉及到的59件法律,141个法律条文,对照决定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删除了废止的7件行政法规,修改了107件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
第十版增补了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新公布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修订或修正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截至2011年12月初,我国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计240件,行政法规近700件。

目录

拼音索引

一、宪法相关法
(一)国家机构
1.选举、代表
2.国家机构组织
(二)立法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
(四)特别行政区
1.香港
2.澳门
(五)相关法
1.国籍、国旗、国徽
2领土、领海、领空
3.基层组织
4游行示威
5.国家赔偿
6.其他

二、民法商法
(一)总类
(二)物权
(三)债权
(四)知识产权
1.著作权
2.专利
3.商标
4.其他
(五)婚姻家庭
1.婚姻
2.继承
3.收养
(六)商法
1.企业
2.公司
3.破产
4.证券
5.期货
6.保险
7.信托
8.票据
9.海商
三、行政法
(一)总类
1.综合
2.行政机构设置、职权划分
3.行政区划
(二)外交
(三)军事、国防
(四)公安
1综合
2.警务督察
3.户籍管理
4.出入境管理
5.治安管理
6.危险物品、特种行业管理
7消防
8.禁毒
(五)交通安全
1.道路交通安全
2.水上交通安全
3.航空安全
(六)国家安全
(七)保密、档案
(八)海关
1.综合
2.关税征管
3.进出境监管
4.口岸管理
(九)民政
1.最低保障
2优抚
3婚姻、收养登记
4.社会事务
5其他
(十)司法行政
1.律师
2.公证
3.劳动教养
4.监狱管理
5.司法鉴定
(十一)人事管理
1.公务员
2.干部、专家人事管理
3纪检、监察
(十二)民族、宗教事务
(十三)教育
1.教育制度
2.教师
3.语言文字
4其他
(十四)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进步
2科技成果转化
3.国际科技合作
4.其他
(十五)文化、体育
1.新闻出版
2.广播影视
3.文化管理
4.文物保护
5.体育
(十六)医药卫生
1.食品安全
2.卫生保健
3.疾病防治
4.医疗机构、医疗事故
5.医师、护士
6.药品、医疗器械管理
7.国境卫生检疫
8.计划生育
9.其他
(十七)城乡建设
1.城市建设
2.村镇建设
3.风景名胜
4.测绘
(十八)环境保护
1.综合
2.海洋环境保护
3.大气污染防治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5.水污染防治
6.噪声污染防治
……

四、经济法
五、社会法
六、刑法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精彩书摘

第四十六条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五十条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r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第五十三条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第五十八条本法第二条所称的出版,指作品的复制、发行。第五十九条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第六十条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本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或者违约行为,依照侵权或者违约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处理。第六十一条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
经典文学之旅:穿越时空的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了中外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漫游。我们摒弃了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对特定领域法律条文的阐述,转而聚焦于人类共通的情感、永恒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社会百态的细腻描摹。 全书按照文学史的脉络,从古代的史诗叙事,到近现代的意识流探索,结构清晰,便于读者建立宏观的文学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史诗的回响与神话的起源 本部分追溯人类文明的源头,收录了多部奠定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基石的宏大叙事作品的精要节选或优秀译本。 荷马史诗的英雄气概:我们深入探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荣誉与愤怒,以及《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历经艰险归家的坚定意志。重点分析了史诗中对命运、神权与人性的早期探索,体会早期文明对“英雄”概念的定义。书中不涉及任何关于现代社会契约或权力制衡的探讨,而是聚焦于部落冲突、神祇干预下的个体抉择。 东方哲思的韵脚:本章节收录了《诗经》中的部分篇章,侧重于其中朴素的情感表达,如劳动、爱情与战争的直接抒发。同时,也精选了老庄思想中关于“道”与“自然”的对白片段,探讨古人如何看待宇宙秩序与个体自由,其核心在于对和谐状态的向往,而非对既定规则的遵守与解读。 中世纪的信仰与骑士精神:通过对亚瑟王传奇(如马洛礼的《亚瑟之死》)的梳理,我们得以一窥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美德:忠诚、勇气、对女性的保护以及对基督教信仰的绝对遵从。文本着重展现了圆桌骑士团内部的冲突与理想的幻灭,这是一种基于道德准则而非法律约束的社会行为规范。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的觉醒与人性的复杂 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文学的焦点从神转向了人本身。这一部分的选材集中于对个体潜能、欲望和道德困境的深刻剖析。 莎士比亚的群像描摹:我们详细研读了《哈姆雷特》中王子的犹豫不决、《李尔王》中父爱的错位,以及《麦克白》中野心的代价。这些戏剧作品的魅力在于对复杂人性的不加粉饰的展现——嫉妒、贪婪、爱与背叛,它们是永恒的人类戏剧,与任何时代具体的法律条文无关。分析的重点在于角色的动机、心理转折,以及戏剧冲突的内在逻辑。 塞万提斯的讽刺与理想:精选《堂吉诃德》中骑士与其侍从桑丘·潘萨的对话片段。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世界中的滑稽与悲壮,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书中对社会结构和秩序的描绘,是作为背景衬托人物性格的工具,而非对当时西班牙法律体系的记录。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赞歌: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用作研究叙事技巧和世俗生活描写的范本。这些故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禁欲主义的反叛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幽默调侃,反映了从神权向人权过渡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第三部分:启蒙的曙光与理性的探讨 启蒙运动将理性置于核心地位,文学作品开始承担起批判现实、倡导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责任。 法国的讽刺与哲学思辨:伏尔泰的《老实人》以其犀利的讽刺,质疑了形而上的哲学宿命论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我们分析的是其叙事中蕴含的批判精神,即对盲从和不公的挑战,而非对具体社会制度的法律分析。卢梭的《爱弥儿》则作为一份关于自然教育的乌托邦式构想被纳入,强调天赋人权与自然教育的优越性。 英国的社会风俗画:简·奥斯汀的小说,如《傲慢与偏见》,是研究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社会风貌与女性地位的绝佳材料。书中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婚姻、财产继承(基于习惯而非严格的成文法典)以及等级观念展开,展示了社会礼仪如何塑造个体命运。 歌德的求索之旅:集中探讨《浮士德》中主人公对知识、经验和生命意义的无尽渴求。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契约,象征的是人类对有限生命中无限超越的渴望,是一种哲学层面的交易,与世俗的法律契约无关。 第四部分:现实的重量与现代的迷惘 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使得文学更加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人性的异化以及个体在庞大社会机器中的无力感。 俄国文学的灵魂拷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如《罪与罚》,深入挖掘了道德律与社会法律之间的张力。我们分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与其最终的忏悔,探讨的是超越法律条文的精神救赎问题。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则通过个体的情感悲剧,展现了僵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对真挚爱情的扼杀。 自然主义与社会批判: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广度,记录了拿破仑后时代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选取的重点是其对金钱力量的揭示以及对阶级固化的刻画,这些是社会现象的描述,而非对当时法国民法典的解读。 现代主义的破碎与重构:本部分也包含了对二十世纪初涌现的现代主义流派的介绍。卡夫卡笔下人物的荒诞困境,如《审判》中无形的官僚体制对个体的压榨,重点在于展现现代人面临的异化感和精神迷失,而非任何特定的司法程序。 总结: 本书是一部跨越数千年、连接东西方的文学精粹合集。它旨在启发读者的审美情趣、深化对人性和社会情境的理解,提供一个远离具体规则和条文的、纯粹的精神对话空间。阅读这些经典,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感受、如何思考,而非如何规范或裁决。全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无尽探索与赞美。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毕竟“全书”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有点吓人,生怕里面全是晦涩难懂的条条框框,读起来味同嚼蜡。但真正翻开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虽然内容浩瀚,但组织得井井有条。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法律类书籍,一上来就抛出大量抽象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最基础的原则讲起,逐步深入。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重要法律条文时,会附带相关的案例分析,这让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容易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时候,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法律上的困惑,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相关的指引。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避免了过多专业术语的堆砌。当然,它毕竟是一本“全书”,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入到每一个细枝末节。但对于一个希望对中国法律体系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起点,它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法律世界的大门,让我不再觉得法律是遥不可及的。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法律的印象是“遥远”且“复杂”的。总觉得那是律师、法官们才需要打交道的领域,普通人只需要遵守就好。但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让我开始意识到,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当我拿到这本《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后,我发现我的这种看法被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远超我的想象。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储藏着关于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规定。我最喜欢的是它在介绍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时,会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来解释。比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时候,它会列举很多我们在购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给出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维权方法。这种“贴心”的设计,让我觉得法律离我不再遥远,而是真真切切地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我不能保证我能记住书中的每一个字,但至少,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查找和学习的资源,让我知道在遇到问题时,我可以去哪里找到答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一种“底气”,一种面对生活中各种可能情况的从容。

评分

我一直觉得,法律就像一把保护伞,虽然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关键时刻,它能给予我们最坚实的依靠。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了解这把伞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过去,我尝试过阅读一些法律相关的文章和新闻,但总是感觉零散,缺乏系统性。直到我入手了这本《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我才真正感觉自己开始走近法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实用性”。它没有回避任何可能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领域,从民事纠纷到刑事责任,从婚姻家庭到劳动保障,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只关注法律条文本身,而是注重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联想到自己或身边发生过的类似事件,然后对照书中的内容,恍然大悟。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法律的兴趣。当然,我不是指望通过一本书就能成为法律专家,但至少,我现在面对一些法律问题时,不再是一头雾水,而是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应对方向。这让我感到更加安心和自信。

评分

作为一个对社会运行机制充满好奇心的人,我一直对国家机器的运作方式很感兴趣,而法律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国家运行说明书”。它以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法律体系的框架和脉络。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不同法律部门时,会清晰地勾勒出该部门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制度。这种结构化的讲解方式,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整个法律体系的认知。不像我之前读过的很多书,都是碎片化的介绍,容易让人迷失在细节里,而这本书则能帮助我把握住全局。此外,它在阐述法律概念时,也力求严谨和准确,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事物本质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些地方的法律条文读起来会比较拗口,需要反复推敲,但这恰恰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利器。它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积极的期待。

评分

阅读《法律法规全书(第10版)》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启发性的探索。它不仅仅是一本法律条文的汇编,更像是一幅描绘中国法治社会的宏伟画卷。我被书中条理清晰的编排方式深深吸引。作者们显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将浩如烟海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类。每当我想了解某个特定领域的法律,我都能很快地找到对应的章节,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逻辑上的流畅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性法律概念的深入解读,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这使得我在理解法律条文的同时,也能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我曾试过阅读一些其他国家的法律书籍,相比较而言,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面向读者,努力让法律变得易于理解。它让我看到,法律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一种工具。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法律世界的窗户,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探索充满了期待。

评分

工具书不错,为什么包装不好一点,书皮角都坏了,有点不爽。

评分

还是希望 明细单子上 盖发票章

评分

很实用很喜欢很不错哦

评分

好,不错,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是正版的,质量很好,信赖京东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书不错,但是内容对本人来讲还是不全,字体小,纸张薄

评分

书不错,但是内容对本人来讲还是不全,字体小,纸张薄

评分

书不错,但是内容对本人来讲还是不全,字体小,纸张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