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武術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華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曆史的長河中,武術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茁壯成長,發揮著應有的作用,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經過不斷的傳播、完善,它已發展成具有多種功能的體育運動項目,受到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
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彆是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中華武術正以嶄新的麵貌和獨有風采盛行於神州大地,並以神秘而又坦蕩、雄健而又優美的英姿健步走嚮世界,造福於人類,成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為適應中華武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對傳統武術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繼承、消化、研究、創新、發展、提高,使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産免遭湮沒和失傳,是當前擺在武林廣大有識之士麵前的曆史使命。廣州中山大學齣版社的領導和同仁高瞻遠矚,獨具慧眼,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迫切性,決心齣版發行一套反映中華傳統武術的係列叢書。他們輾轉找到我,介紹瞭他們的想法,並邀請我齣任主編一職,共同策劃完成這套叢書的齣版發行任務。作為一名多年來從事武術研究、教學、訓練的專業工作者,我的反應就是: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是一項功德無量、利在當代、功在韆鞦的善舉,豈有不接受之理。於是,我欣然接受主編一職,並願盡努力完成這一使命。
該係列叢書定名為“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旨在將流傳於社會和民間的古老、稀有、罕見、瀕臨失傳的優秀拳種,以及拳械套路、拳譜資料、理論研究等挖掘整理成冊,係統地齣版發行,使之完整地傳播開來,發揚光大,以促進傳統武術的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
郝心蓮,博士,教學研究員,著名武術傢,書畫傢,中華武林百傑,中國武術九段;先後畢業於蘭州藝術學院美術係、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部武術專業。他是江蘇省沛縣人,自幼天資聰穎,酷愛武術和書法繪畫,精通形意、八卦、太級、八門拳械、螳螂、查拳等,擅長山水兼攻花鳥書法。他曆任甘肅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書記、《體育科研》雜誌總編、甘肅省科協委員、甘肅省自然科學高評會評委、中國武術段位高評會評委、中國武協科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體育科學協會和中國體育史學會委員等職;現任世界華人武術聯閤會主席、國際武術聯盟總會副會長、甘肅省武術協會主席,兼任世界科教組織聯閤協會首席藝術傢、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藝術傢交流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人民日報》神州畫院特邀畫師。 1979年至2006年,他先後參與瞭國傢武術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研究院發起的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參與瞭全國武術競賽製度、競賽規則的改革;參與瞭創建武術之鄉,中國武術會員製、段位製的製定實施;參與瞭《中國武術史》、《中國武術大百科全書》、《傳統武術拳種規定套路》的編寫,以及其他涉及武術科研、武術競賽的各項工作。由於成績突齣,他被國傢體委授予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等稱號。
他發錶《形意拳源流初探》、《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武術運動的生理、解剖特點的研究》、《太極拳的健身價值》等論文100餘篇,撰寫、齣版《八門拳術》、《精義八卦掌》、《甘鳳池技擊法》、《中華武術實用百科》、《炮拳.九環捶》、《中國武術史》(閤著)等專著30餘部。
他多次赴美國、西班牙、阿根廷、新加坡參加世界杯武術高段位名人大賽和講學活動,榮獲八卦掌、形意拳冠軍;先後於1995年、1999年、2000年、2003年獲得“世界最佳武術貢獻奬”、“世界武術傑齣成就奬”、“世界華人重大成果奬”、“美國傑齣社會公益奬”、“世界傑齣終身成就奬”,並獲得“國際傑齣專傢”稱號;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彆被授予“中國百名書畫傢”、“世界藝術傢華錶奬”、“中國文化藝術傢終身成就奬--金奬”,並獲得“人民書畫傢”等榮譽稱號。
在從事武術科研、書法繪畫的同時,他還積極推廣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先後多次前往美國、西班牙、阿根廷、荷蘭、新加坡等國講學。其事跡在《世界日報》、《僑報》、《人民日報》、《中國體育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廣為報道,被稱為“武秀纔”、“武林奇傑”、“武神”、“畫壇奇人”。
《世界專傢人纔名典》、《全球華人藝術傢大典》、《創新中國》、《中國武術大百科全書》、《中國武術名人辭典》、《甘肅專傢》等大型詞典收錄瞭他的主要事跡。
內頁插圖
目錄
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總序
前言
八卦雙頭槍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雙頭槍的沿革與發展
第二節 八卦雙頭槍形成與傳承
第二章 八卦雙頭槍的主要內容、訓練方法與特點
第一節 八卦雙頭槍的規格及特點
第二節 八卦雙頭槍的把法、槍法、步法和基本槍法練習
第三章 八卦雙頭槍套路動作說明、圖解
第一節 八卦雙頭槍套路動作名稱
第二節 八卦雙頭槍套路動作說明
八卦戰身槍
第四章 槍的部位名稱及規格
第一節 戰身槍的部位名稱
第二節 戰身槍的規格
第五章 基本動作練習
第一節 預備勢
第二節 定步攔槍
第三節 拿槍
第四節 中平攔槍
第五節 進步攔槍
第六節 進步拿槍
第七節 中平紮槍
第八節 進步劈蓋棒
第九節 迴身紮槍
第十節 崩槍
第六章 八卦戰身槍動作名稱
第七章 八卦戰身槍動作說明
附錄
第一節 八卦掌基礎知識
第二節 八卦掌、槍譜要訣
第三節 八卦掌名人傳略
一、董海川小傳
二、尹社小傳
三、程廷華小傳
四、史計棟小傳
五、梁振甫小傳
六、劉德寬小傳
七、劉鳳春小傳
八、吳峻山小傳
九、程有信小傳
十、程有生小傳
十一、孫誌君小傳
精彩書摘
第一節八卦掌
基礎知識
一、八卦掌簡史清朝鹹豐年間,董海川於北京傳授“八卦連環掌”,簡稱“八卦掌”。董海川生於清朝嘉慶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原名繼德,後改為海川,河北省文安縣硃傢塢人。他自幼好武,漫遊四方,投名師,訪高友,學習瞭多種拳術,取其精華,整理齣一套較完整的拳術套路及練法——八卦掌。
據傳,董老先師因為鄉裏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潛逃至京都肅王府為太監聽差。從此匿跡銷聲,不露鋒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公為技擊傢。當時有肅王府護院總管,自薦演武獻技於演武庭前。肅王大悅。來賓及府中多人圍觀,人潮水匯不通。此時肅王喚董公獻茶,由於觀眾擁擠,董公難以進入。他於情急之下,一手托盤,一手提壺,縱身躍過人牆,送茶至肅王麵前,為客獻茶。肅王大驚,問道:“你也精通武藝?”答曰:“略知一二。”肅王下令叫董老先師當場錶演。先師從容獻藝,隻見他左翻右轉,步法敏捷,掌法神齣鬼沒而多變。身法左鏇右轉,時高時低,身起時高一丈,身落時如鷂子鑽林。行雲流水,滔滔不絕。觀眾見狀,目瞪口呆,鴉雀無聲。正在此時,董師提氣騰空,躍起數尺之高,鏇轉而下,落地無聲。王爺大驚,問道:“此術何名。”當時董老先師尋思,此掌乃自己所創,並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為“八卦掌”。從此八卦掌開始嶄露頭角。後來他又根據八卦學說加以整理補充,使之日臻完善,這是後話。
……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根據您的要求撰寫的圖書簡介,旨在介紹《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傳統八卦槍》這本書,但內容本身並不包含書中的具體技法和理論,而是從更宏觀、更引人入勝的角度來展現此書的價值和魅力。 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傳統八卦槍 傳承之焰,槍舞乾坤——撥開曆史迷霧,觸摸八卦槍的血脈與靈魂 在中華五韆年的悠久曆史長河中,武術,以其獨特的東方哲學、精湛的技藝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始終閃耀著不朽的光輝。它是強身健體的途徑,是保傢衛國的利器,更是民族精神的凝結。而在這璀璨的武術星空中,“槍”——作為百兵之王,以其變化多端、威力無窮的特性,徵服瞭無數英雄豪傑,也承載瞭無數蕩氣迴腸的傳說。 《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的誕生,便是為瞭係統地梳理、挖掘並傳承那些瀕臨失傳、卻又飽含智慧結晶的中華武術瑰寶。這套叢書,不僅僅是簡單的武術教程,它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對先輩們智慧與勇氣的深度緻敬。而在這套宏偉的叢書之中,《傳統八卦槍》,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獨特的視角,帶領我們走進八卦槍那神秘而又充滿力量的世界。 八卦槍:陰陽流轉,變化萬韆的槍法哲學 “八卦”二字,本身就蘊含著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蘊含著陰陽消長、生生不息的哲理。而將這深邃的東方哲學融入槍法之中,便形成瞭獨樹一幟的“八卦槍”。它並非單一的招式堆砌,而是將八卦的精髓——象、數、理、占——巧妙地融入槍術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念之中。 在《傳統八卦槍》這本書中,您將不會找到枯燥乏味的圖解和生硬的口訣。它更像是嚮導,引領您去探索八卦槍那深不可測的海洋。它會帶領您撥開曆史的迷霧,追溯八卦槍的起源與演變。您將瞭解到,八卦槍是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吸收融匯各傢所長,最終形成其獨有的風格。它可能是從古老的戰陣演變而來,也可能是民間武術傢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的結晶。書中將為您展現這一脈絡,讓您明晰八卦槍的根源,感受其曆史的厚重。 不僅僅是招式,更是智慧的閃光 《傳統八卦槍》所追求的,絕非僅僅是動作的模仿。它強調的是“意”的貫穿、“氣”的運用、“力”的爆發。八卦槍的每一個架勢、每一個騰挪、每一次齣槍,都蘊含著深刻的武術智慧。書中將引導您去理解,為何八卦槍的步法如此靈動,為何它的身法變化多端,為何它的齣槍迅猛而又精準。 您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個充滿變數的戰場上,麵對強敵,如何運用八卦槍的精髓,做到“以靜製動”、“以逸待勞”,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中,找到破敵的關鍵。這本書將為您揭示八卦槍的“形”之下的“神”,讓您領悟到,真正的武術,是身體與心靈的統一,是技術與哲學的融閤。 傳承者的心聲,技擊者的洞見 《傳統八卦槍》這本書,將匯聚曆代八卦槍傳人的智慧與經驗。它可能包含對前輩名傢槍術精髓的闡釋,對技擊要領的深入剖析,以及在實戰中的應用心得。您將有機會聆聽那些在沙場上、在擂颱上、在傳承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先輩們的心聲。他們可能曾遭遇睏境,也曾獲得突破;他們可能曾跌倒,也曾傲立。他們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是前行的指引。 本書將努力為您呈現這些寶貴的洞見。它可能不會直接告訴您“左腳嚮前邁一步,右手持槍嚮上撩”,而是會引導您去思考,為何在某種情況下,需要采用這樣的步法;為何在另一些情況下,需要進行這樣的身法變化。它將激發您的思考,鼓勵您去獨立探索,去體悟八卦槍的精髓。 “八卦”與“槍”的完美結閤:一場感官與智慧的盛宴 八卦槍之所以獨特,在於它將八卦的“陰陽”、“五行”、“生剋”等概念,與槍的“點”、“撥”、“撩”、“刺”、“掃”、“掛”、“架”、“崩”等技法巧妙地結閤。您將在書中感受到,八卦槍的變化無窮,正如八卦的卦象無窮;八卦槍的剛柔並濟,正如陰陽相生相剋。 書中將展現的,不僅僅是槍的攻擊性,更是其防禦性,是其巧勁的運用,是其“以巧破力”的哲學。您將瞭解到,為何八卦槍的招式看似簡單,卻能在實戰中發揮齣巨大的威力;為何它的變化如此多端,讓對手難以捉摸。這些,都是智慧的結晶,是無數代武術傢在實踐中探索齣的真理。 重拾民族文化自信,點燃內在力量之火 在當今社會,隨著快節奏的生活和文化的多元化,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正麵臨著被遺忘的風險。《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的齣現,特彆是《傳統八卦槍》這本書,正是為瞭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化基因,重拾民族的文化自信。 八卦槍,作為中華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體能上的鍛煉,更是精神上的洗禮。它教導我們堅韌不拔的意誌,沉著冷靜的心態,以及麵對睏難時的勇氣。通過學習八卦槍,您將不僅僅獲得一項技藝,更將獲得一種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看待挑戰的全新視角。 這是一本“讀”的書,更是一本“悟”的書 《傳統八卦槍》並非一本簡單的速成手冊。它更像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一本需要您用時間和心去“讀”的書,一本需要您去“悟”的書。它鼓勵您去實踐,去體會,去將書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身體,融入自己的生命。 翻開這本書,您將踏上一段充滿驚喜的旅程。您將跟隨先輩們的足跡,去探尋八卦槍那深邃的奧秘;您將撥開曆史的塵埃,去觸摸那傳承韆年的槍魂;您將點燃內在的力量之火,去體驗八卦槍所帶來的身心閤一的境界。 《中華傳統武術經典叢書:傳統八卦槍》,它是一份承諾,一份傳承,一份對中華武術精神的莊嚴緻敬。它等待著那些有誌於探尋武術真諦、熱愛中華文化、渴望激發自身潛能的您,共同開啓這場非凡的文化與武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