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安全生産標準化文件範例》提供瞭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所需的或涉及的文件(規章製度和操作規程)範例,包括管理手冊,10個共性程序文件,11個常見運行控製程序文件,9個個性運行控製程序文件,5個作業文件。
本書適用於從事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和管理體係建設相關工作的讀者。
作者簡介
宋大成,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和環境管理體係高級審核員。獲得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生産科技成果二等奬、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奬。
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9篇發錶於國際會議、一級刊物、大學學報。
主要著作有:《安全生産標準化指南》、《職業事故分析》、《做有用的體係——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理解與實施》、《危險識彆與評價》、《企業安全經濟學》、《煤炭工業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係實施範例》、《冶金工業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實施範例》、《建築工業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實施範例》、《化學工業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實施範例》、《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整閤——模式、方法、文件》等。主要譯著為《職業性事故和疾病的經濟負擔》。主編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安全生産法規與安全生産管理——內容精講和試題解析》、《事故案例分析——內容精講和試題解析》、《安全生産技術——內容精講和試題解析》。
曾為很多係統、地區、企事業單位進行多種內容的安全生産培訓,為100餘傢企事業單位進行過管理體係認證谘詢和安全生産標準化谘詢。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文件編製的要求
一、對文件的要求
1.總要求:法規融入和風險控製
2.文件的種類
3.文件結構的係統性
二、管理手冊的作用和編寫要求
1.安全生産管理手冊的作用
2.管理手冊的編寫要求
三、程序文件的編寫要求
1.文件各欄目的編寫
2.其他要求
四、作業文件的編寫要求
五、應急預案編製的要求
六、記錄格式設計的要求
七、閤規性評價報告的內容
八、標準化評定報告的內容
第二章 管理手冊範例
第三章 共性文件範例
一、危險源識彆、風險評價和控製策劃程序
二、法律要求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三、安全生産職責
1.安全生産委員會
2.《管理體係運行路綫圖》(安全環保部)
3.《管理體係運行路綫圖》(工會)
四、安全生産投入製度
五、培訓教育管理程序
六、溝通、參與和促進管理程序
七、安全生産檢查程序
八、事故調查處理程序
九、不符閤處置及整改措施管理程序
十、內部審核和評定程序
第四章 常見運行控製程序範例
一、重大危險源控製程序
二、電氣安全管理程序
三、消防管理程序
四、職業病防治管理程序
五、動火作業管理程序
六、特種設備管理程序
七、危險化學品管理程序
八、作業現場管理程序
九、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程序
十、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程序
十一、相關方監督管理程序
第五章 個性運行控製程序範例
一、裝卸作業安全管理程序
二、檢修作業安全管理程序
三、工業煤氣安全管理程序
四、土方開挖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五、特殊作業安全管理程序
六、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程序
七、礦井通風安全控製程序
八、産品研製工藝過程安全控製程序
九、文件審查失誤控製程序
第六章 作業文件範例
一、硝化甘油閤成安全操作規程
二、掘進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三、×鋼危險物質分類貯存規則
四、安全施工作業票製度
五、空壓站崗位操作規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2.10 機器必須配備正副兩名司機,正司機負責操作,副司機負責監護。
2.11 切割頭變速時,應首先切斷截割電機電源,當其轉速幾乎為零時方可操作變速手柄進行變速。嚴禁在高速運轉時變速。
2.12 司機工作時精神要集中,開機要平穩,看好方嚮綫,並聽從工作麵人員的指揮。前進時將鏟闆落下,後退時將鏟闆抬起。發現有冒頂預兆或危及人員安全的其他徵兆時,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
3 準備工作
3.1 準備好開機工具和扳手、潤滑油等。
3.2 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提前檢查處理工作麵的各種安全隱患。
3.3 認真檢查掘進機的各個係統是否正常,然後檢查各個部件是否緊固可靠,手把、信號是否靈活可靠,各密封部件是否完好,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
3.4 檢查照明是否完好,急停按鈕是否齊全有效。
3.5 檢查冷卻和噴霧裝置,要求必須齊全,水壓和流量必須達到規定值。
3.6 檢查颳闆機鏈條及履帶鬆緊度是否閤適。
4 操作及注意事項
4.1 掘進機在啓動前,司機必須檢查、確認綜掘機周圍無人和障礙物,然後方可啓動。開機前必須發齣警報信號,閤上隔離開關,按以下規定順序啓動:液壓泵一膠帶輸送機一颳闆輸送機(裝載機)一截割部。
4.2 首先閤上掘進機電源箱的隔離開關,接通電鈴發齣開機信號。
4.3 在發齣開機信號30秒內啓動泵站電機。
4.4 啓動轉載機和裝送機構後,開啓截割電機開始掘進。
4.5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必須停機處理:
(1)頂底闆有透水預兆,片幫、冒頂或瓦斯濃度超限;
(2)掘進機內部異常振動、聲響、異味或零部件損壞;
(3)截割過程中發生悶車現象;
(4)鏟闆或耙爪有大塊煤或其他雜物時;
(5)供水中斷或噴霧係統損壞時;
(6)油溫超過70℃或油量低於規定值時;
(7)液壓係統的壓力值齣現嚴重波動,溢流閥經常動作時;
(8)截齒損壞5個或重要連接螺栓鬆動時;
(9)電氣閉鎖或掘進機的防爆性能遭到破壞時;
(10)操作手把或急停按鈕損壞時。
4.6 當掘進機需要更換截齒、檢修或司機交接班及臨時停止工作時,都必須切斷電源和斷開急停按鈕以確保安全。
……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經典文學巨著:探尋人性與社會的復雜肖像 書名:迷霧中的燈塔:從《百年孤獨》到《追憶似水年華》的文學之旅 作者:[此處應為虛構的、具有文學背景的作者名,例如:艾倫·懷特] 齣版社:[此處應為虛構的、專注於經典文學研究的齣版社名,例如:啓濛之光文庫] --- 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一本工具書,不涉及任何關於“安全生産標準化文件範例”的規範、流程或實操指南。相反,它是一部旨在深度剖析人類經驗、情感結構與宏大曆史敘事交織的文學評論專著。我們聚焦於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幾部文學巨著,試圖穿透敘事的錶層,觸及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哲學思辨、社會批判以及對時間、記憶和存在意義的永恒叩問。 本書的核心議題圍繞“文學中的結構與解構”展開,通過對馬爾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追憶似水年華》的意識流探索以及卡夫卡的荒誕主義手法的細緻梳理,構建起一座跨越地域與風格的文學對話之橋。我們的目標讀者是那些渴望超越故事本身,深入理解文學如何塑造、反映甚至挑戰我們對世界的既有認知的高級讀者和研究人員。 --- 章節深度預覽: 第一部:時間、記憶與存在的重構 第一章:馬孔多的迴響——《百年孤獨》中的循環敘事與曆史的重負 本章將細緻考察加西亞·馬爾剋斯如何運用“魔幻”元素來承載拉丁美洲真實的苦難與輝煌。我們將分析布恩迪亞傢族七代人的宿命,並非將其視為簡單的傢族史,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社會寓言——關於殖民、遺忘與不斷重復的政治循環。重點分析“預言”與“記錄”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香蕉大屠殺等曆史事件在魔幻現實主義濾鏡下的符號意義。我們探討的是:當曆史被不斷重復地敘述時,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從中汲取教訓,還是注定被睏於時間的螺鏇? 第二章:普魯斯特的時間迷宮——從無意識記憶到永恒瞬間的捕捉 本章將避開對“瑪德蓮蛋糕”的簡單引用,轉而深入剖析馬塞爾·普魯斯特如何將時間經驗個體化、碎片化並最終意圖進行藝術性重構。我們將研究意識流寫作的技巧如何服務於他對“非自願記憶”的哲學追求。存在的本質在普魯斯特看來,並不在於當下或可預期的未來,而在於那些被藝術之光重新點亮的、曾經消逝的瞬間。我們探討的是,藝術創作本身是否是抵抗時間消磨的唯一有效途徑。 第三章:荒誕的邏輯——卡夫卡筆下的現代異化與官僚體係的幽靈 本章將聚焦於《審判》和《城堡》,分析弗蘭茨·卡夫卡如何構建一個“可理解的荒謬世界”。不同於探討組織架構或閤規性,我們的重點在於“人與無形權力結構”的對抗。約瑟夫·K的睏境並非源於具體錯誤的指控,而是源於一種本體論上的疏離感。我們將從存在主義哲學(如薩特的“他者”理論)的角度,解讀卡夫卡筆下的無助感,探討現代社會中個體被龐大、非人格化的體係所吞噬的恐懼。 第二部:敘事視角的權力與倫理睏境 第四章:不可靠的敘述者——從《包法利夫人》到《洛麗塔》的道德模糊地帶 本章專注於分析敘事聲音的操縱性。福樓拜和納博科夫如何運用精妙的語言技巧,引導讀者對主人公(愛瑪和亨伯特·亨伯特)産生復雜的共情甚至辯護心理。我們探討的是:文學的倫理界限在哪裏?當作者以極其優美、令人沉醉的筆觸描繪道德敗壞的行為時,這種美學上的愉悅是否會稀釋其行為的嚴重性?本書批判性地審視瞭這種敘事策略對讀者道德判斷的影響。 第五章:女性的聲音與沉默——超越維多利亞時代的閨閣與反抗 本章將對比簡·奧斯汀的節製與夏洛蒂·勃朗特的激情,分析十九世紀女性作傢在受限的社會框架內,如何通過微妙的對話、眼神的交流和內心獨白來錶達對自主權和知識的渴望。我們關注的不是社會規範的字麵要求,而是如何“閱讀”文本中的潛颱詞——那些被壓抑的、未被公開言說的女性欲望與智力抱負。 第三部:文學的跨界與未來的維度 第六章:現實的滲漏——“魔幻”與“後現代”的交匯 本章將探討後現代文學(如博爾赫斯、翁貝托·埃科)如何繼承並顛覆瞭魔幻現實主義的傳統。重點分析“元小說”(Metafiction)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如何通過自我指涉和對小說慣例的解構,挑戰讀者對“真實”和“虛構”的既有界限的信任。這裏的討論完全集中於文本內部的結構性遊戲,而非對任何現實生活體係的規範性建議。 第七章:文學作為哲學實驗室——對“意義”的持久追問 總結全書,本章迴歸到文學的終極價值:它是否能提供一個統一的答案?答案是否定的。本書認為,優秀文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永不關閉的思考空間。它迫使我們麵對人類經驗中最混亂、最不可量化的一麵——愛、死亡、徒勞感、以及對超越性的短暫觸碰。這些思考對於理解人類文明的深層結構至關重要,與任何具體的行業規範或標準製定工作都毫無關聯。 --- 結語: 《迷霧中的燈塔》是一次對人類心智與想象力邊界的深遠探索。它要求讀者放下對清晰指令和標準流程的依賴,轉而擁抱文本中的歧義、復雜和無盡的闡釋可能。全書的論述基於對西方及拉美文學經典的細緻文本分析和哲學批判,旨在深化讀者對文學藝術的理解,而非提供任何操作層麵的指導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