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范例》提供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所需的或涉及的文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范例,包括管理手册,10个共性程序文件,11个常见运行控制程序文件,9个个性运行控制程序文件,5个作业文件。
本书适用于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读者。
作者简介
宋大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获得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9篇发表于国际会议、一级刊物、大学学报。
主要著作有:《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南》、《职业事故分析》、《做有用的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理解与实施》、《危险识别与评价》、《企业安全经济学》、《煤炭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施范例》、《冶金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范例》、《建筑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范例》、《化学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范例》、《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模式、方法、文件》等。主要译著为《职业性事故和疾病的经济负担》。主编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精讲和试题解析》、《事故案例分析——内容精讲和试题解析》、《安全生产技术——内容精讲和试题解析》。
曾为很多系统、地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多种内容的安全生产培训,为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过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件编制的要求
一、对文件的要求
1.总要求:法规融入和风险控制
2.文件的种类
3.文件结构的系统性
二、管理手册的作用和编写要求
1.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作用
2.管理手册的编写要求
三、程序文件的编写要求
1.文件各栏目的编写
2.其他要求
四、作业文件的编写要求
五、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六、记录格式设计的要求
七、合规性评价报告的内容
八、标准化评定报告的内容
第二章 管理手册范例
第三章 共性文件范例
一、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二、法律要求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三、安全生产职责
1.安全生产委员会
2.《管理体系运行路线图》(安全环保部)
3.《管理体系运行路线图》(工会)
四、安全生产投入制度
五、培训教育管理程序
六、沟通、参与和促进管理程序
七、安全生产检查程序
八、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九、不符合处置及整改措施管理程序
十、内部审核和评定程序
第四章 常见运行控制程序范例
一、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
二、电气安全管理程序
三、消防管理程序
四、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五、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六、特种设备管理程序
七、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
八、作业现场管理程序
九、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程序
十、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十一、相关方监督管理程序
第五章 个性运行控制程序范例
一、装卸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三、工业煤气安全管理程序
四、土方开挖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五、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六、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程序
七、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程序
八、产品研制工艺过程安全控制程序
九、文件审查失误控制程序
第六章 作业文件范例
一、硝化甘油合成安全操作规程
二、掘进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三、×钢危险物质分类贮存规则
四、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
五、空压站岗位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10 机器必须配备正副两名司机,正司机负责操作,副司机负责监护。
2.11 切割头变速时,应首先切断截割电机电源,当其转速几乎为零时方可操作变速手柄进行变速。严禁在高速运转时变速。
2.12 司机工作时精神要集中,开机要平稳,看好方向线,并听从工作面人员的指挥。前进时将铲板落下,后退时将铲板抬起。发现有冒顶预兆或危及人员安全的其他征兆时,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
3 准备工作
3.1 准备好开机工具和扳手、润滑油等。
3.2 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提前检查处理工作面的各种安全隐患。
3.3 认真检查掘进机的各个系统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紧固可靠,手把、信号是否灵活可靠,各密封部件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3.4 检查照明是否完好,急停按钮是否齐全有效。
3.5 检查冷却和喷雾装置,要求必须齐全,水压和流量必须达到规定值。
3.6 检查刮板机链条及履带松紧度是否合适。
4 操作及注意事项
4.1 掘进机在启动前,司机必须检查、确认综掘机周围无人和障碍物,然后方可启动。开机前必须发出警报信号,合上隔离开关,按以下规定顺序启动:液压泵一胶带输送机一刮板输送机(装载机)一截割部。
4.2 首先合上掘进机电源箱的隔离开关,接通电铃发出开机信号。
4.3 在发出开机信号30秒内启动泵站电机。
4.4 启动转载机和装送机构后,开启截割电机开始掘进。
4.5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停机处理:
(1)顶底板有透水预兆,片帮、冒顶或瓦斯浓度超限;
(2)掘进机内部异常振动、声响、异味或零部件损坏;
(3)截割过程中发生闷车现象;
(4)铲板或耙爪有大块煤或其他杂物时;
(5)供水中断或喷雾系统损坏时;
(6)油温超过70℃或油量低于规定值时;
(7)液压系统的压力值出现严重波动,溢流阀经常动作时;
(8)截齿损坏5个或重要连接螺栓松动时;
(9)电气闭锁或掘进机的防爆性能遭到破坏时;
(10)操作手把或急停按钮损坏时。
4.6 当掘进机需要更换截齿、检修或司机交接班及临时停止工作时,都必须切断电源和断开急停按钮以确保安全。
……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经典文学巨著:探寻人性与社会的复杂肖像 书名:迷雾中的灯塔:从《百年孤独》到《追忆似水年华》的文学之旅 作者:[此处应为虚构的、具有文学背景的作者名,例如:艾伦·怀特] 出版社:[此处应为虚构的、专注于经典文学研究的出版社名,例如:启蒙之光文库]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本工具书,不涉及任何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范例”的规范、流程或实操指南。相反,它是一部旨在深度剖析人类经验、情感结构与宏大历史叙事交织的文学评论专著。我们聚焦于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几部文学巨著,试图穿透叙事的表层,触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哲学思辨、社会批判以及对时间、记忆和存在意义的永恒叩问。 本书的核心议题围绕“文学中的结构与解构”展开,通过对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追忆似水年华》的意识流探索以及卡夫卡的荒诞主义手法的细致梳理,构建起一座跨越地域与风格的文学对话之桥。我们的目标读者是那些渴望超越故事本身,深入理解文学如何塑造、反映甚至挑战我们对世界的既有认知的高级读者和研究人员。 --- 章节深度预览: 第一部:时间、记忆与存在的重构 第一章:马孔多的回响——《百年孤独》中的循环叙事与历史的重负 本章将细致考察加西亚·马尔克斯如何运用“魔幻”元素来承载拉丁美洲真实的苦难与辉煌。我们将分析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宿命,并非将其视为简单的家族史,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寓言——关于殖民、遗忘与不断重复的政治循环。重点分析“预言”与“记录”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香蕉大屠杀等历史事件在魔幻现实主义滤镜下的符号意义。我们探讨的是:当历史被不断重复地叙述时,人类是否真的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还是注定被困于时间的螺旋? 第二章:普鲁斯特的时间迷宫——从无意识记忆到永恒瞬间的捕捉 本章将避开对“玛德莲蛋糕”的简单引用,转而深入剖析马塞尔·普鲁斯特如何将时间经验个体化、碎片化并最终意图进行艺术性重构。我们将研究意识流写作的技巧如何服务于他对“非自愿记忆”的哲学追求。存在的本质在普鲁斯特看来,并不在于当下或可预期的未来,而在于那些被艺术之光重新点亮的、曾经消逝的瞬间。我们探讨的是,艺术创作本身是否是抵抗时间消磨的唯一有效途径。 第三章:荒诞的逻辑——卡夫卡笔下的现代异化与官僚体系的幽灵 本章将聚焦于《审判》和《城堡》,分析弗兰茨·卡夫卡如何构建一个“可理解的荒谬世界”。不同于探讨组织架构或合规性,我们的重点在于“人与无形权力结构”的对抗。约瑟夫·K的困境并非源于具体错误的指控,而是源于一种本体论上的疏离感。我们将从存在主义哲学(如萨特的“他者”理论)的角度,解读卡夫卡笔下的无助感,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被庞大、非人格化的体系所吞噬的恐惧。 第二部:叙事视角的权力与伦理困境 第四章:不可靠的叙述者——从《包法利夫人》到《洛丽塔》的道德模糊地带 本章专注于分析叙事声音的操纵性。福楼拜和纳博科夫如何运用精妙的语言技巧,引导读者对主人公(爱玛和亨伯特·亨伯特)产生复杂的共情甚至辩护心理。我们探讨的是:文学的伦理界限在哪里?当作者以极其优美、令人沉醉的笔触描绘道德败坏的行为时,这种美学上的愉悦是否会稀释其行为的严重性?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这种叙事策略对读者道德判断的影响。 第五章:女性的声音与沉默——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的闺阁与反抗 本章将对比简·奥斯汀的节制与夏洛蒂·勃朗特的激情,分析十九世纪女性作家在受限的社会框架内,如何通过微妙的对话、眼神的交流和内心独白来表达对自主权和知识的渴望。我们关注的不是社会规范的字面要求,而是如何“阅读”文本中的潜台词——那些被压抑的、未被公开言说的女性欲望与智力抱负。 第三部:文学的跨界与未来的维度 第六章:现实的渗漏——“魔幻”与“后现代”的交汇 本章将探讨后现代文学(如博尔赫斯、翁贝托·埃科)如何继承并颠覆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传统。重点分析“元小说”(Metafiction)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如何通过自我指涉和对小说惯例的解构,挑战读者对“真实”和“虚构”的既有界限的信任。这里的讨论完全集中于文本内部的结构性游戏,而非对任何现实生活体系的规范性建议。 第七章:文学作为哲学实验室——对“意义”的持久追问 总结全书,本章回归到文学的终极价值:它是否能提供一个统一的答案?答案是否定的。本书认为,优秀文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永不关闭的思考空间。它迫使我们面对人类经验中最混乱、最不可量化的一面——爱、死亡、徒劳感、以及对超越性的短暂触碰。这些思考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深层结构至关重要,与任何具体的行业规范或标准制定工作都毫无关联。 --- 结语: 《迷雾中的灯塔》是一次对人类心智与想象力边界的深远探索。它要求读者放下对清晰指令和标准流程的依赖,转而拥抱文本中的歧义、复杂和无尽的阐释可能。全书的论述基于对西方及拉美文学经典的细致文本分析和哲学批判,旨在深化读者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而非提供任何操作层面的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