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知识产权局以第六十七号、第六十八号和第七十四号局令的形式,公布了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对《专利审查指南》的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涉及章节如下: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六十七号局令涉及靠前部分第二章靠前1节、靠前3节,靠前部分第三章第8节、靠前1节的修改;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六十八号局令涉及靠前部分第三章第4.2节、第4.3节,靠前部分第三章第7.2节、第7.4节,以及第四部分第五章第6.1节的修改;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七十四号局令涉及第二部分靠前章第4.2节,第二部分第九章第2节、第3节、第5.2节,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节,第四部分第三章第4.2节、第4.3.1节、第4.6.2节和第4.6.3节,第五部分第四章第5.2节,以及第五部分第七章第7.4.2节、第7.4.3节和第7.5.2节的修改。我一直对创新和技术进步非常着迷,总觉得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当我得知有《专利审查指南.2010(修订版)》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它似乎是一扇通往专利世界的大门。我把它买回来之后,虽然没有立刻深入研读,但偶尔会翻阅一下目录和一些章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系统和详尽,它似乎涵盖了专利审查的每一个细节,从最基本的概念到复杂的案例分析,都解释得相当到位。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三个专利授权必备条件的论述。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清晰的界定和判断标准,从而更好地理解一项发明是否具备被授予专利的资格。这本书不仅仅是给专利审查员看的,我觉得对于任何有志于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自己创新成果的个人或者企业来说,它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业的背景知识,但我相信,通过它,我能对专利制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在专利代理机构工作的初级助理,我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这本《专利审查指南》。说实话,初入行的时候,面对这本厚如砖头的书,我确实感到了一丝压力。它不像小说那样有情节跌宕起伏,也不是一本能让你在茶余饭后轻松翻阅的书籍。每一次翻开它,我都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仔细地研读每一个字,每一个条款。它里面的内容涉及了专利申请的方方面面,从申请的条件、审查的标准,到无效宣告的程序,再到各种审查意见的答复技巧,几乎涵盖了专利审查的每一个环节。我常常需要对照着实际的案件,去查找相关的规定,理解审查员的思路。有时候,一个细微的措辞差异,或者对某个条款理解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审查结果的截然不同。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的规定和案例,引导你去思考,去理解专利法的精髓。它让我明白,专利审查并非是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对法律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就给人一种非常正式和专业的印象,厚厚的几百页,纸张也很扎实,拿在手里就有种沉甸甸的价值感。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专利申请的全过程,尤其是那些在申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我一直认为,专利制度对于鼓励创新、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至关重要,而《专利审查指南》这本书,听名字就知道,是关于专利审查的官方指导性文件,里面一定包含了大量关于专利授权标准、审查程序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我尤其希望它能够详细地阐述清楚,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新颖”,什么样的发明才算“非显而易见”,以及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有哪些关键的注意事项。虽然我不是专利领域的从业者,但对于很多科技爱好者或者有创业想法的人来说,能够理解并运用好专利制度,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法律上的保护,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专利审查的神秘面纱,让我能对其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实在太厚重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条条框框给吸引住了。虽然我不是专利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出于好奇,我还是想了解一下这本“指南”到底能教我们什么。我平时对一些新科技产品挺感兴趣的,也经常会想到一些“点子”,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也许能申请专利。这本书会不会是一本能点拨我,让我明白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想法变成一份有价值的专利申请的入门读物呢?我希望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程序和规定,而不是上来就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那样我恐怕真的会望而却步。我期待它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让我知道从哪里开始,需要准备什么,以及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坑。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这个普通人对专利这个概念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甚至启发我去思考更多创新性的东西,那它的价值就远不止于一本厚重的工具书了。
评分我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专利律师,手里已经处理过不少复杂的案件。这本《专利审查指南.2010(修订版)》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圣经”一样,每天都会用到。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参考书,更是我办案的基石。我常常会在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翻开它,仔细地研究相关的条款和解释。里面的很多案例分析,对于我理解审查员的审查思路,以及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撰写答辩意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非显而易见性”的论述,有时候一件发明看似很简单,但要证明其具有创造性,就需要非常深入地分析现有技术和申请人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结合。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而且,每当我看到新的审查趋势或者对某些条款的理解产生困惑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查阅它。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校正自己的办案思路,确保我的代理的案件能够顺利通过审查。
评分很喜欢,继续关注。
评分正版书籍,价格便宜,值得购买
评分出版印刷都很好,为了工作,投资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正版书,很好
评分便宜,不过没几天其中一本掉页了
评分应该是正品,用着很舒服
评分书很好,应该正版,包装严实,没有划痕。
评分书皮都撕裂了,这是得多野蛮的搬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