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

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庆梅 编
图书标签:
  • 网络安全
  • 渗透测试
  • 漏洞分析
  • 安全架构
  • 威胁情报
  • 安全开发
  • 应急响应
  • 云安全
  • Web安全
  • 攻防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848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631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部师资实践基地系列教材——信息与网络安全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是神州数码技能教室项目的配套指导教材,也是信息安全实践基地的指定训练教材。全书共设7章,分别为信息与网络安全概述、安全威胁分析、安全防御技术分析、安全防御解决方案、局域网安全攻防解决方案、网络边界流量控制及入侵防御技术和安全协议分析。内容涉及现代网络安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的主流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
  本书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配有授课用电子课件,可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免费注册下载。

目录

前言
第1章 信息与网络安全概述
1.1 信息安全
1.1.1 信息安全概述
1.1.2 信息安全的目标
1.2 网络安全
1.2.1 网络安全概述
1.2.2 网络安全典型问题
1.2.3 安全体系构成
1.3 安全目标
课后习题
第2章 安全威胁分析
2.1 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
2.2 漏洞简介
2.2.1 操作系统漏洞
2.2.2 传输层与通信层漏洞
2.2.3 应用程序漏洞
2.3 网络服务威胁
2.3.1 拒绝服务攻击
2.3.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2.4 数据威胁
2.4.1 网络监听
2.4.2 密码破解技术
2.4.3 数据库攻击
课后习题
第3章 安全防御技术分析
3.1 补丁技术
3.2 病毒防护技术
3.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分类
3.2.2 各种防病毒技术的发展现状
3.2.3 病毒检测的方法
3.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
3.3 加密技术与加密算法
3.3.1 密钥与密钥管理
3.3.2 密码学与算法
3.4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
3.4.1 数字签名
3.4.2 数字证书
课后习题
第4章 安全防御解决方案
4.1 神州数码DCFS流量整形解决方案
4.1.1 典型方案流程
4.1.2 带宽多维管理解决方案
4.1.3 带宽智能巡航解决方案
4.2 DCSM-A安全接入运营解决方案
4.2.1 接入管理解决方案概述
4.2.2 DCN接入管理解决方案
4.2.3 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4.2.4 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4.3 DCSM网络准入控制与网络行为管理系统安全联动技术
4.3.1 概述
4.3.2 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审计
4.3.3 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实时监控和准入管理
4.4 基于802.1x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
4.4.1 概述
4.4.2 TNC的架构及原理
4.4.3 TNC与标准802.1x的关系
4.4.4 基于标准802.1x的TNC模型
4.4.5 基于标准802.1x的TNC架构的优点
课后习题
第5章 局域网安全攻防解决方案
5.1 扫描器
5.2 欺骗攻击及防御
5.2.1 ARP欺骗概述
5.2.2 ARP欺骗分析
5.2.3 ARP欺骗防御
5.2.4 MAC地址欺骗
5.2.5 实训-- MAC-Port绑定
5.2.6 路由欺骗
5.2.7 实训-- 配置路由协议
5.3 Flooding攻击及防御
5.3.1 MAC洪泛
5.3.2 UDP洪泛
5.4 协议攻击
5.4.1 生成树攻击
5.4.2 DHCP攻击
5.4.3 ICMP攻击
5.5 监听攻击及其防御
5.5.1 PPPoE PAP认证监听攻击
5.5.2 MSN监听攻击
5.6 木马
5.6.1 木马介绍
5.6.2 木马原理
5.6.3 实训-- 木马
课后习题
第6章 网络边界流量控制及入侵防御技术
6.1 过滤IP网络流量
6.1.1 路由器IP标准ACL
6.1.2 路由器IP扩展ACL
6.1.3 实训-- 配置路由器IP标准ACL
6.1.4 实训-- 配置路由器IP扩展ACL
6.1.5 配置路由器IP ACL的要点
6.2 过滤Web和应用流量
6.3 流量控制理论及控制方法
6.3.1 P2P应用及危害防御
6.3.2 QQ特定数据包危害及防御
6.4 边界入侵防御技术
6.4.1 入侵防御系统
6.4.2 数据审计和取证
6.4.3 网络安全审计产品的分类
课后习题
第7章 安全协议分析
7.1 IPSec协议分析
7.1.1 概述
7.1.2 隧道模式与传输模式
7.1.3 AH与ESP
7.1.4 IKE协议
7.1.5 协议局限性
7.2 SSL协议分析
7.3 SSH协议
7.4 HTTPS
课后习题

前言/序言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概念、工程与洞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计算机系统底层原理和运作机制的深度探索之作,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框架。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帮助读者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从硬件层面到软件层面的交互,再到程序如何在系统中运行和管理。本书以概念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力求提供深刻的洞察,使读者能够更有效地设计、构建、调试和优化自己的系统。 第一部分:数字化表示与程序编码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我们首先从最基础的二进制数字世界出发,解释整数和浮点数是如何在计算机内部表示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位值概念,更会涉及各种编码方式,例如补码表示法如何处理负数,以及浮点数表示的精度限制和潜在的舍入误差。理解这些底层表示对于理解程序行为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超出常规范围的数值计算时。 接着,我们将审视程序是如何在机器级别上被执行的。这包括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让读者了解高级语言(如C语言)是如何被编译器转换成机器指令的。我们会详细讲解指令集架构(ISA),以及不同的处理器如何执行这些指令。通过分析程序在内存中的布局,包括栈、堆、全局数据区等,读者将能理解函数调用、变量作用域和内存管理的根本机制。这一部分将为后续关于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处理器与存储器系统的设计 本部分将把读者带入处理器的核心,剖析其内部的复杂设计。我们将从基本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开始,逐步介绍流水线技术,解释指令如何被分解和并行执行以提升效率。我们将深入探讨缓存的工作原理,包括多级缓存、缓存一致性以及各种缓存替换策略,解释缓存为何能大幅提升程序性能,以及如何利用缓存的优势来优化代码。 存储器系统是计算机性能的另一关键瓶颈。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存储器层次结构,从高速寄存器到主存,再到二级存储(如SSD和HDD)。我们会深入理解DRAM和SRAM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速度、成本和密度上的权衡。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虚拟内存的概念,包括页表、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作用,以及操作系统如何利用虚拟内存来实现内存保护、程序隔离以及更有效地管理有限的物理内存。理解存储器系统的设计对于解决内存泄漏、性能瓶颈等问题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链接、程序执行与系统级I/O 本部分将关注程序在系统中是如何被加载和执行的,以及程序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我们将从链接器(linker)的工作原理开始,解释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将多个目标文件和库组合成一个可执行的程序。这将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安装某些库,以及不同库的加载方式如何影响程序的启动速度和内存占用。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程序执行的环境。这包括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进程,如何进行上下文切换,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机制。我们将详细讲解系统调用(system call),这是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内核进行交互的标准接口,理解系统调用的过程对于掌握权限管理、文件操作、网络通信等核心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系统级I/O是程序与外界交互的必经之路。本部分将深入介绍各种I/O设备的原理,如磁盘、网络接口卡等。我们将讲解缓冲I/O、非阻塞I/O和异步I/O等不同的I/O模型,以及它们在性能和编程复杂性上的差异。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读者设计高效、响应迅速的应用程序,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并发I/O操作时。 第四部分:并发与并行 在当今多核处理器的时代,并发和并行编程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基石。本部分将系统地介绍并发和并行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多核处理器上有效地利用它们。我们将深入探讨线程的创建、同步和通信机制,包括互斥锁、信号量、条件变量等同步原语。读者将学习如何避免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和死锁(deadlock)等常见的并发编程陷阱。 除了基于线程的并发,我们还将探讨基于进程的并发,以及进程间通信(IPC)的各种方式,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对于并行计算,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并行编程模型和技术,如数据并行和任务并行。本书还将触及分布式系统中的并发问题,为读者理解更复杂的系统架构打下基础。 第五部分:性能分析与优化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最终是为了能够构建更优化的软件。本部分将专注于性能分析和优化技术。我们将介绍各种性能分析工具,如性能剖析器(profiler),帮助读者识别代码中的性能瓶颈。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分析CPU利用率、内存访问模式、I/O延迟等指标来诊断性能问题。 本书将深入探讨各种优化技术,从代码级别的优化,如循环展开、指令级并行利用,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再到系统调优,如缓存优化、I/O策略调整等。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优化,大幅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这部分内容将直接指导读者如何写出更快、更省资源的程序。 第六部分:系统安全性 本部分将聚焦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从底层原理出发,揭示各种安全威胁的根源,并探讨相应的防御机制。我们将深入分析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等常见的内存安全漏洞,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被恶意利用。读者将理解为什么安全的编程实践至关重要,以及编译器提供的栈保护、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SLR)等安全机制的作用。 我们将探讨访问控制模型,如用户ID、组ID和权限位,以及它们如何在文件系统和进程管理中发挥作用。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更高级的安全概念,如加密、认证和授权,并简要介绍它们在系统层面的应用。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读者将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构建安全的软件系统。 总结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概念、工程与洞察》是一本面向对计算机系统底层原理有深度求知欲的读者的书籍。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的经典理论和现代工程实践,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清晰的讲解,引导读者逐步建立起对计算机系统运作机制的全面认识。无论你是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还是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的研究者,本书都将是你宝贵的参考,帮助你打开理解计算机世界更深层次的大门,从而成为一名更具洞察力和实战能力的专业人士。本书强调的是“理解”,而非简单的“知道”,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有志于在网络安全领域深入发展的工程师们量身打造的。我之所以对它如此期待,是因为我发现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浅显,停留在基础概念的重复;要么就过于晦涩,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公式,让人望而却步。然而,《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这本书,从我初步了解到的内容梗概来看,似乎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衡点。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名词,更重要的是,它聚焦于“高级”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我预期这本书会深入剖析当前网络安全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挑战,比如零信任架构在大型企业中的落地实践,云原生环境下的安全防护策略,以及针对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检测与响应机制。此外,对于DevSecOps的整合,安全左移的理念,以及如何在敏捷开发流程中融入安全考量,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案例分析。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更需要具备战略性的思维和风险评估的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建立和管理安全团队、制定企业级安全策略、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业务需求下权衡安全与效率的宝贵经验。能够让我从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跃升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引领安全方向的专家,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根本原因。

评分

在当前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且不断演变的形势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安全防御能力的“硬核”书籍。《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这本书,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似乎正是这样一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读物。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诸如高级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构建和管理安全可靠的密钥管理体系。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的深度分析,希望能够了解如何对这些系统进行精细化配置和优化,以应对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攻击。此外,对于Web应用安全、API安全以及移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也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防范零日漏洞、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等常见但危害巨大的攻击手法的最新技巧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运用自动化和脚本技术来提升安全运维的效率,例如使用Python或其他脚本语言来实现安全审计、漏洞扫描的自动化,以及安全事件的响应自动化。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系统性地学习和提升网络安全实战技能的绝佳机会,帮助我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评分

作为一名在网络安全行业摸爬滚打了数年的一线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提升我实战能力的书籍。市面上很多“高级”的书籍,虽然标题宏大,但内容往往停留在概念的描述,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这本书,从我了解到的介绍来看,似乎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构建和优化企业级的安全运营中心(SOC),包括从人员的技能要求、流程的标准化、工具的选择与集成,到高级威胁的狩猎(Threat Hunting)和事件响应的演练。我想要了解的是,如何将各种安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网络,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孤岛。书中关于深度数据分析和日志关联的讲解,如果能包含实际的案例和代码示例,那将是我最为看重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隐藏的威胁迹象,如何对复杂的安全事件进行溯源和分析,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应急响应计划,并在实际的事件中迅速恢复业务。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是一本“实操手册”,能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强的实战能力,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安全工程师。

评分

我一直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攻击面管理和威胁情报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这本书恰好能够满足我在这方面的求知欲。我了解到,这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构建一套系统性的攻击面监控体系,不仅仅是简单的漏洞扫描,而是要深入到资产梳理、外部暴露面分析、以及供应链风险评估等更深层次的环节。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动态的网络环境下的攻击面变化,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来实时感知和预测潜在的攻击向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将威胁情报转化为可执行的安全策略,包括如何高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来自不同渠道的威胁信息,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到现有的安全运营流程中,从而提升威胁检测和响应的效率。我对书中关于“主动防御”和“预测性安全”的理念尤其感兴趣,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我从被动的防御者转变为能够预测和规避风险的安全领导者。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把解锁更高级安全思维的钥匙,能够帮助我理解网络安全攻防的本质,并构建出更具韧性的防御体系。

评分

我一直认为,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风险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支撑。《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这本书,从我所了解到的内容来看,似乎非常注重这一点。我期望它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中,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安全架构。这包括如何平衡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如何应对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例如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在企业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我尤其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安全策略和技术解决方案。此外,关于合规性要求和国际安全标准的理解与应用,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很多时候,技术实现需要与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契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这种约束下进行安全设计的指导。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如何将技术融入到企业战略中,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坚实的后盾。它所传递的理念,应该是能够让我从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一个能够与业务部门沟通、协同,共同构建安全护城河的复合型人才。

评分

评分

设备以神州数码为例,缺乏典型性!

评分

帮表弟买的考教师资格类的书,一番周折,还莫名被客服给取消订单,吓我一跳,还好,快递员主动联系好了,总算收到了。

评分

专业

评分

趁活动买的,超值超便宜。

评分

专业

评分

一般

评分

书的内容很好很实用,物流快,服务好,满分

评分

说真的,这个书,太厚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