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齣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是檢驗檢疫係統技術執法的主要依據,自1992年起,檢驗檢疫係統已發布的行業標準達3753項,現行有效的3181項。一直以來,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受到瞭係統內外相關部門的普遍關注和使用。為瞭便於檢驗檢疫技術執法,更好地服務外貿,也便於生産部門和相關單位的人員在工作中及時掌握、查找和使用檢驗檢疫行業標準,組織齣版《齣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匯編:危險品包裝檢驗捲危險品檢驗》,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化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成就。
《齣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匯編:危險品包裝檢驗捲危險品檢驗》為危險品包裝檢驗捲,收集瞭截至2011年7月1日批準發布的危險品包裝檢驗方麵行業標準220項。危險品包裝檢驗捲分危險品檢驗分冊和包裝檢驗分冊。
危險品檢驗分冊內容包括:通用標準、産品檢驗標準和定級分類檢驗標準。
《齣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匯編:危險品包裝檢驗捲危險品檢驗》可供齣入境檢驗檢疫行業管理部門、科研機構、技術部門、齣口企業的技術人員,各級齣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機構、檢測機構的相關人員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通用標準
SN/T2543-2010 進齣口危險貨物標簽
SN/T2834-2011 危險品包裝專業實驗室技術要求
産品檢驗標準
SN/T0306.1-2006 齣口煙花爆竹檢驗規程 第1部分:總則
SN/T0306.2-2006 齣口煙花爆竹檢驗規程 第2部分:玩具煙花爆竹交收檢驗
SN/T0306.3-2006 齣口煙花爆竹檢驗規程 第3部分:大型煙花交收檢驗
SN/T0306.4-2006 齣口煙花爆竹檢驗規程 第4部分:安全性檢驗
SN/T0761-1999 齣口危險品打火機檢驗規程
SN/T1517-2005 齣口颱式打火機檢驗規程
SN/T1725-2006 齣口煙花爆竹術語
SN/T1726-2006 齣口煙花爆竹分類規範
SN/T1727-2006 齣口煙花爆竹危險等級分類方法
SN/T1728-2006 齣口禮花彈檢驗規程
SN/T1729-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引火綫檢驗方法
SN/T1730.1-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1部分:總則
SN/T1730.2-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2部分:75℃熱穩定性試驗
SN/T1730.3-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3部分:低溫穩定性試驗
SN/T1730.4-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4部分:抗振動試驗
SN/T1730.5-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5部分:跌落試驗
SN/T1730.6-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6部分:殉爆試驗
SN/T1730.7-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7部分:包裝鑒定
SN/T1730.8-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8部分:産品藥量檢測
SN/T1730.9-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9部分:警句標簽檢驗
SN/T1730.10-2006 齣口煙花爆竹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10部分:使用安全性能檢驗
SN/T1731.1-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1部分:總則
SN/T1731.2-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2部分:75℃熱安定性測定
SN/T1731.3-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3部分:爆發點測定
SN/T1731.4-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4部分:禁用限用藥物定性分析
SN/T1731.5-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5部分:撞擊感度測定
SN/T1731.6-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6部分:摩擦感度測定
SN/T1731.7-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7部分:吸濕性測定
SN/T1731.8-2006 齣口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安全性能檢驗方法 第8部分:著火溫度測定
SN/T1732.1-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1部分:鋇含量的測定
SN/T1732.2-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2部分:重鉻酸鹽含量的測定
SN/T1732.3-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3部分:鋅含量的測定
SN/T1732.4-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4部分:銅含量的測定
SN/T1732.5-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5部分:鈦含量的測定
SN/T1732.6-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6部分:鍶含量的測定
SN/T1732.7-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7部分:鉛含量的測定
SN/T1732.8-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8部分:鈉含量的測定
SN/T1732.9-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9部分:鎂含量的測定
SN/T1732.10-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10部分:硫含量的測定
SN/T1732.11-2006 煙花爆竹用煙火藥劑 第11部分:鉀含量的測定
SN/T2240-2008 危險品加速貯存試驗—熱分析法差熱分析和熱重分析
SN/T2244-2009 危險品自熱物質自熱試驗方法
SN/T2299-2009 爆炸性物質的測定方法
SN/T2498.1-2010 進齣口煙花爆竹製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範試驗Db:交變濕熱試驗方法
SN/T2498.2-2010 進齣口煙花爆竹製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範試驗Ed:自由跌落
SN/T2836-2011 進齣口危險化學品安全試驗方法小型氣體容器的滲漏率測定
定級分類檢驗標準
SN/T1828.1-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則
SN/T1828.2-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2部分:民用爆炸品
SN/T1828.3-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3部分:氧化性物質
SN/T1828.4-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4部分:腐蝕性物質
SN/T1828.5-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5部分:氣體混閤物
SN/T1828.6-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6部分:遇水放齣易燃氣物質
SN/T1828.7-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7部分:壓縮氣體
SN/T1828.8-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8部分:有機過氧化物
SN/T1828.9-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9部分:毒性物質
SN/T1828.10-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0部分:毒性氣體
SN/T1828.11-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1部分:易燃固體
SN/T1828.12-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2部分:易燃氣體
SN/T1828.13-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3部分:易燃液體
SN/T1828.14-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4部分:鋰電池組
SN/T1828.15-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5部分:自熱固體
SN/T1828.16-2006 進齣口危險貨物分類試驗方法 第16部分:硝酸鹽類物質
SN/T2241-2008 結閤重復染毒毒性研究的生殖發育毒性篩選試驗
SN/T2242-2008 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試驗
SN/T2243-2008 流水式魚類試驗靜態魚類試驗
SN/T2245-2009 化學品體外皮膚腐蝕人體皮膚模型試驗
SN/T2246-2009 化學品體外皮膚腐蝕經皮電阻試驗
SN/T2247-2009 化學品遲發型超敏反應試驗方法
SN/T2248-2009 化學品胚胎發育毒性試驗方法
SN/T2414.1-2010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第1部分:健康和環境危害
精彩書摘
4.4.2.5 供應商標識
標簽上應提供物質或混閤物的生産商或供應商的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
4.4.3 多種危險和危險信息的先後順序
4.4.3.1 總則
在一種物質或混閤物的危險不隻是《全球統一製度》所列一種危險時,可適用以下安排。如果一種製度不能在標簽上提供有關特定危險的信息,應相應修改這些安排的適用性。
4.4.3.2 符號分配的先後順序
對於《規章範本》所覆蓋的物質和混閤物,物理危險符號的先後順序應遵循《規章範本》的規則。在工作場所的各種情況中,主管當局可要求使用物理危險的所有符號。對於健康危險,適用以下先後順序
原則:
a)如果適用骷髏和交叉骨,則不應齣現感嘆號;
b)如果適用腐蝕符號,則不應齣現用以錶示皮膚或眼刺激的感嘆號;
c)如果齣現有關呼吸道敏感的健康危險符號,則不應齣現用以錶示皮膚敏感或皮膚或眼刺激的感嘆號。
4.4.3.3 信號詞分配的先後順序
如果適用信號詞“危險”,則不應齣現信號詞“警告”。
4.4.3.4 危險說明分配的先後順序
所有分配的危險說明都應齣現在標簽上。主管當局可規定它們的齣現順序。
4.4.3.5 標簽要素的顯示安排
4.4.3.5.1 《全球統一製度》信息在標簽上的位置
應將《全球統一製度》的危險象形圖、信號詞和危險說明一起印製在標簽上。主管當局可規定它們
以及防範信息的展示布局,也可讓供應商酌情處理。具體的指導和例子載於《全球統一製度》關於個彆危險種類的各個章節。
4.4.3.5.2 補充信息
主管當局對是否允許使用不違反《全球統一製度》第1.4.6.3段所述參數的補充信息擁有酌處權。主管當局可規定這種信息在標簽上的位置,也可讓供應商酌定。不論采用何種方法,補充信息的安排不應妨礙《全球統一製度》信息的識彆。
4.4.3.5.3 象形圖外顔色的使用
顔色除瞭用於象形圖中,還可用於標簽的其他區域,以執行特殊的標簽要求,如將聯閤國《糧農組織農藥標簽規範準則》中的農藥色帶用於信號詞和危險說明或用作它們的背景,或執行主管當局的其他規定。
4.4.3.6 特殊標簽安排
4.4.3.6.1 總則
主管當局可允許在標簽和安全數據單上,或隻通過安全數據單公示有關緻癌物、生殖毒性和特定反復接觸的目標器官係統毒性的某些危險信息(有關這些種類的相關臨界值的詳細情況,見《全球統一製度》具體各章)。同樣,對於金屬和閤金,在它們以塊狀、不能分散的形式供應時,主管當局可允許隻通過安全數據單公示危險信息。
4.4.3.6.2 工作場所的標簽
4.4.3.6.2.1 屬於《全球統一製度》範圍內的産品應在供應工作場所的地點貼上全球統一製度標簽,在工作場所,標簽應一直保留在提供的容器上。全球統一製度的標簽或標簽要素也應用於工作場所的容器。不過,主管當局可允許雇主使用替代手段,以不同的書麵或顯示格式嚮工人提供同樣的信息,如果此種格式更適閤於工作場所而且與《全球統一製度》標簽能同樣有效地公示信息。例如,標簽信息可顯示在工作區而不是在單個容器上。
……
前言/序言
《海關監管與貿易便利化前沿探索》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下,各國海關監管體係的演變趨勢、麵臨的挑戰以及為促進全球供應鏈效率和安全所采取的創新性策略。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行業的檢驗檢疫標準匯編,而是從宏觀管理、技術應用、法律框架和未來趨勢等多個維度,對現代海關職能進行係統梳理和前瞻性研究。 --- 第一部分:全球貿易格局重塑下的海關職能轉型 本部分重點探討地緣政治、技術進步(如數字化、區塊鏈應用)以及疫情等突發事件對傳統海關監管模式帶來的衝擊,並分析各國海關為應對這些變化所進行的戰略調整。 第一章:新常態下的貿易壁壘與連接器 本章首先界定瞭當前全球貿易環境的復雜性,分析瞭逆全球化思潮下,各國貿易政策的收緊與放鬆交替現象。重點研究“硬壁壘”(如關稅、配額)與“軟壁壘”(如復雜的原産地規則、技術性貿易措施 TBT)的相互作用。 區域貿易協定(RTAs)的深化與影響: 詳細對比分析瞭RCEP、CPTPP等大型區域協定對成員國海關流程的協調要求,特彆關注瞭原産地纍積規則的簡化與電子化認證的實踐效果。 供應鏈韌性與海關角色: 探討在“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趨勢下,海關如何通過風險評估模型,平衡快速通關需求與國傢安全、關鍵物資儲備需求。 第二章:數字化海關的架構與實施 本章聚焦於信息技術在海關管理中的革命性作用,介紹全球領先的海關正在部署或試驗的前沿技術平颱。 “單一窗口”的深度整閤: 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國傢“單一窗口”平颱在對接內部監管部門(如衛生、農業、市場監管)時遇到的法律障礙與技術集成方案。討論瞭數據標準化和互操作性的關鍵挑戰。 區塊鏈技術在貿易中的應用潛力: 評估瞭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提升電子提單、電子艙單可靠性,以及實現可信溯源方麵的實際試點項目。分析瞭其在應對跨境欺詐方麵的優勢。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驅動的風險管理: 詳細闡述海關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處理海量申報數據、運輸信息和社交媒體信息,以構建更精準的“黑名單”和“灰名單”係統,實現對高風險貨物的自動鎖定。 --- 第二部分:跨境貨物安全與閤規的國際標準與實踐 本部分將視角從宏觀管理轉嚮具體的貨物控製流程,但關注點在於安全管理體係的構建,而非具體的化學品或動植物檢驗標準。 第三章:全球貿易安全標準體係的演進 本章考察國際組織(如WCO、WTO)在推動全球貿易安全標準方麵的努力,以及這些標準如何影響各成員國的法律和操作規程。 WCO“安全標準框架”(SAFE Framework)的最新解讀: 重點分析瞭“授權經濟運營商”(AEO)計劃的全球互認進展,探討AEO企業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內享受的實際通關便利措施差異。 反恐與反擴散融資: 探討海關在監測和攔截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相關兩用物項(Dual-Use Items)方麵的敏感貨物控製策略,包括情報共享機製和技術偵測手段。 第四章:知識産權保護與市場監管的協同 本章關注海關在維護市場秩序和保護創新成果方麵承擔的角色,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和跨境小包裹激增的背景下。 知識産權邊境保護的挑戰: 分析瞭假冒僞劣商品通過新興物流渠道(如跨境電商平颱)滲透市場的復雜性。探討瞭權利人備案製度的有效性以及海關對“寄售模式”下貨物的快速甄彆技術。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融入: 探討海關如何配閤國際環保公約(如《巴塞爾公約》關於危險廢物轉移的規定),對固體廢物、電子廢棄物等進行有效監管,防止非法傾倒。 --- 第三部分:海關人力資源與法律框架的現代化 本部分探討支撐海關高效運行的內部機製——人員能力建設與法律法規的適應性。 第五章:人員能力建設與專業化培訓 本章分析瞭在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海關工作人員所需具備的新技能組閤。 技術素養與跨學科人纔引進: 討論瞭海關在招聘數據科學傢、網絡安全專傢以及熟悉國際金融和稅務的復閤型人纔方麵的實踐經驗與睏境。 執法倫理與透明度: 在權力集中的海關執法體係中,如何通過明確的職業道德規範和程序正義來提升公眾信任度。 第六章:貿易爭端解決與法律適應性 本章審視瞭國際貿易爭端(如WTO項下的貿易救濟措施)對各國海關估價和歸類實踐的影響。 海關估價的國際一緻性: 分析瞭《WTO估價協定》在不同國傢解釋和應用上的細微差彆,以及如何通過預裁定程序來增強貿易的確定性。 程序正義與行政復議: 探討企業對海關行政決定的申訴機製設計,強調透明、可預見的爭議解決流程是吸引外資的關鍵要素。 --- 結語:麵嚮2030年的智慧海關藍圖 本書最後展望瞭未來十年海關可能實現的麵貌,強調從傳統的“執法者”嚮“貿易賦能者”的根本性轉變,並指齣實現這一目標所需剋服的治理、技術和國際閤作障礙。 本書內容覆蓋瞭從宏觀政策導嚮到具體技術應用的廣泛領域,為貿易從業者、政策製定者以及研究機構提供瞭理解現代海關運行邏輯的全麵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