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中华大字典 缩印本 工具书 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 汉语字典 商务印书馆

包邮 中华大字典 缩印本 工具书 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 汉语字典 商务印书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励(作者)郭小武(作者)叶青 著
图书标签:
  • 中华大字典
  • 工具书
  • 汉语字典
  • 商务印书馆
  • 字书
  • 冷僻字
  • 繁体字
  • 缩印本
  • 字典
  • 包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弗洛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1333
商品编码:11105868226
包装:01
开本:04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中华大字典(缩印本)
定价 39.8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版次
出版时间
开本 04
作者 魏励 (作者), 郭小武 (作者), 叶青
装帧 01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517601333


内容介绍

《中华大字典》是中国人案头必备的一部工具书。它规模较大:共收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以及旧字形、义未详字等57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各类汉字皆能查出,是当今世界上收字zui多的汉语字典之一;注音准确:通用字注音符合规范,其他类型汉字注音皆有所本;释义明晰:按照源流引申关系排列义项,例证精当,对古今字义演变、同义字词的差别以及使用习惯等予以辨析或提示;检索方便:正文字头按照读音次序排列,音未详字、汉字笔画或部件按部首排列放在附录中,并附有部首索引、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一言以概之:天下汉字,尽收其中。




目录

一 序(曹先擢)……………………………………………………1-2
二 凡例 …………………………………………………………… 3-5
三 部首索引
   (一)说明……………………………………………………… 6
   (二)部首表……………………………………………………7-9
   (三)部首检字表………………………………………… 10-225
四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226-229
五 辨析提示条目索引………………………………………………230
六 正文……………………………………………………………1-1321
七 附录
   (一)音未详字、汉字笔画或部件…………………………1322-1336
   (二)新旧字对照表……………………………………………1337
   (三)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1338
   (四)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表………………………………… 1339
八  后记………………………………………………………… 1340-1431
九 补白(括号中数字为页码)
   汉字主要形体历史分期简表(13)
   汉字结构分类(160)
   五行相生相克图(232)
   四象十八星宿表(270)
   六十甲子表(490)
   十二时辰表(523)
   十二生肖表(744)
   历代主要字书收字数量表(827)
   二十四节气表(1008)
   五更表(1092)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工具书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介绍不同于您提到的《包邮 中华大字典 缩印本》的工具书,侧重于其独特的价值和内容,篇幅约1500字。 书名: 辞海(第七版) 副标题: 综合性辞典 权威修订 广纳新知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字数: 约 800 万字 内容简介: 跨越时代的知识殿堂 《辞海》(第七版)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辞典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中华文化积淀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缩影。不同于侧重于收录汉字字形、字义演变和冷僻字体的《中华大字典》,《辞海》的核心定位是“为现代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精要的知识信息”。 一、 权威与全面的学术基石 《辞海》的编纂团队汇聚了国内顶尖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其收录的条目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法律等几乎所有学科门类,旨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核心特点: 宏大的知识覆盖面: 与专注于汉字本体的字典不同,《辞海》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概念、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科学术语的解释和阐述。例如,对于“量子力学”、“光合作用”或“魏晋玄学”等条目,它不仅给出简要定义,还会提供其产生背景、核心理论和发展脉络,是理解复杂知识领域的入门和参考利器。 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深度梳理: 在历史条目方面,《辞海》力求准确、客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关键人物及其贡献有详尽的描述,确保信息的时间轴和逻辑链条清晰无误。 科学术语的标准化定义: 针对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需要,《辞海》(第七版)对大量新兴科技领域的词条进行了增补和修订,确保所使用的术语符合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这在查阅前沿科技概念时尤为重要。 二、 区别于古今字体的侧重 《辞海》虽然也收录了大量词语和词条,但其主要关注点在于现代汉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现代知识体系的建构,而非侧重于古代字形、异体字或繁体字的大量收录。 现代规范与应用: 《辞海》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其主要释义和引用的规范用字,着力于服务现代教育、科研和出版工作。对于古体字或异体字,如果非其词条的核心解释对象,通常仅作简要说明或注释,不像专门的《大字典》那样进行系统性的收录和详细的字形演变对比。 词条结构: 字典的条目结构通常是“单字义项的穷尽”,而《辞海》的结构更偏向于“词语和概念的阐释”。例如,查阅“风”字,字典会列出其所有单字含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辞海》则会侧重于与“风”相关的专有名词或重要词组的解释,如“风向”、“风俗”、“风雅颂”等。 三、 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桥梁 对于致力于提升中文表达能力和拓展人文素养的学习者而言,《辞海》提供了一个从基础词汇到高深概念的完整路径。 典故与出处: 在解释成语、俗语和文学典故时,《辞海》会提供明确的原始出处和作者,这对于深入理解中华经典著作至关重要。例如,解释“滥竽充数”,它会追溯到《韩非子·内储说上》的原文背景,帮助读者理解其引申义的来源。 文化地理的详尽描述: 对于地名、山川河流、历史遗迹等,除了地理坐标,还会嵌入相关的历史沿革、文化意义或文学记载,使读者在查阅地理信息时,也能同步获得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四、 适用的读者群体 《辞海》是广大中学生、大学生、教师、研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对知识有持续渴求的社会人士的理想工具书。它以其严谨的考证和与时俱进的更新,确保了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前沿性,是构建稳固知识框架的必备参考书。 总结: 《辞海》(第七版)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广博、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现代知识体系的精准把握,确立了其在工具书领域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一部旨在解释“世界是如何构成”和“人类知识是如何发展的”的综合性参考巨著,而非侧重于汉字本身形态考证的专门性字典。拥有《辞海》,即是拥有了一座可随时查阅、可信赖的知识宝库。 书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增补本) 副标题: 规范收录 释义精当 增补新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字数: 约 300 万字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的规范指南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作为中国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代表,其核心使命是“规范现代汉语的词汇使用,服务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它与《中华大字典》专注于古今字形、异体字、冷僻字的系统收录不同,《现汉》的焦点完全集中在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新出现词汇以及规范释义上。 一、 词汇规范与现代性 《现汉》始终走在汉语规范化的前沿。它严格依据国家语委的最新规范,审慎地收录和释义每一个词条,是检验和指导日常书面及口头表达是否符合“标准普通话”的最高准则。 重点关注领域: 常用词的精准定义: 《现汉》的优势在于对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核心的词汇进行最精炼、最准确的解释。例如,对于一个多义词,它会按使用频率和逻辑顺序排列其义项,并提供清晰的例句,帮助读者区分细微的语义差别。 新词与网络热词的审慎收录: 增补本(第七版)针对社会语言的快速变化,增补了大量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词汇、新概念(如“内卷”、“元宇宙”、“双碳”等),但收录标准严格,确保这些新词具备一定的社会使用基础和持久性,避免了对短期流行语的过度追捧。 区分“规范”与“非规范”: 《现汉》在释义中明确标注了哪些用法是规范的,哪些用法属于方言、旧式用法或应予淘汰的错误表达,这对于语言学习者和文字工作者尤为重要。 二、 结构上的聚焦与精简 《现汉》的编纂理念强调“精要”和“实用”,这使得它在结构上与侧重“包罗万象”的《大字典》形成了鲜明对比。 侧重词语而非单字: 尽管也收录单字,但《现汉》的主要精力在于“词语”(双音节及多音节词)。例如,查阅“光”,它主要解释的是“光亮”、“光荣”、“光顾”等词语中的“光”的用法,而不是详细列举甲骨文、金文中的“光”的字形演变。 注重现代语境: 对于古籍中常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通用的词语,除非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否则《现汉》通常会简化或不予收录,或明确标注为“旧时用法”。它不会像古籍字典那样,花大力气去追溯和展示繁体字或异体字的完整谱系。 例句的时代性: 《现汉》提供的例句均取自近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文章或日常规范用语,其目的在于展示现代汉语的语境和搭配习惯。 三、 语言学习者的必备工具 对于中小学生、语文教师以及需要撰写规范公文的专业人士来说,《现汉》是提升语言质量的基石。 辨析近义词: 《现汉》在释义中常常会穿插对近义词的辨析,例如区分“使”与“使唤”、“了解”与“认识”在现代语境下的微妙差异。 读音的权威性: 《现汉》提供的标准读音(以标注声调为主)是目前社会上最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普通话标准。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是现代中国人最常使用的语言规范工具。它摒弃了对古代字形和冷僻字体的过度关注,转而聚焦于“今天的中国人如何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它是一部面向未来、服务于日常交流和书面写作的实用性辞典,是规范现代汉语表达的“标准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工具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瞬间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面对堆积如山的参考资料的场景。我一直对手写的古籍和那些不常用的老字形很有兴趣,市面上很多现代字典为了追求简洁和普及性,往往会弱化这些“边缘”的字符。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中华大字典缩印本”里找到那些在电脑输入法里找不到,但在阅读古籍或者研究文字演变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尤其关注它在处理异体字和繁体字方面的详尽程度,希望它不仅仅是收录了字形,还能对这些字形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使用语境有所阐述。如果能像一本小型百科全书一样,对那些罕见的冷僻字进行恰到好处的注释,那就太棒了。毕竟,工具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能填补我们知识盲区和信息鸿沟的能力上。我希望它不是一本徒有其表的“大部头”,而是真正能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硬核”帮手,能经受住各种疑难杂症的考验,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装点。

评分

我购买工具书的动机往往是出于一种“掌控感”,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离线、权威的信息源。这本缩印本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书架上现有字典在处理“冷僻与旧体”方面的不足。我特别想知道它在排版上的智慧。一个好的缩印本,应该像精密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齿轮都必须咬合得天衣无缝。如果它能用更紧凑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复杂的结构,比如通过图标、简短的提示语或者创新的布局来区分异体和正体,那就说明设计者真的理解了读者在查找这些特殊字符时的痛点。如果只是简单地缩小字号,那它就失去了作为“工具”的意义,沦为了“装饰品”。我期待它能以一种低调而强大的姿态,陪伴我完成那些需要深挖文字根源的任务,成为我对抗信息碎片化的一道坚固屏障。

评分

最近在整理我爷爷留下来的那些泛黄的旧信件时,经常遇到一些不认识的繁体字和地方性的俗体字,电脑输入法根本识别不了,查阅网络资料又常常指向一些模糊不清的解释。我需要的是一本权威的、能提供确切字形和源流的工具书来做佐证。我对这本“包邮 中华大字典 缩印本”的期待点就在于它对“通用字、冷僻字、繁体字、异体字、旧字形”的全面覆盖能力。它承诺的范围很广,但具体到执行层面,深度如何才是关键。比如,对于同一个字的多个异体,它会如何标注它们的相对常用度?是按照清代、民国还是更早的字书为主要参照系来确立标准?如果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追踪到某个字形从古至今的演变轨迹,那它就不再仅仅是一本字典,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字史指南。我更看重的是这种“历史感”和“权威性”的结合,它必须能经得起专业人士的推敲。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缩印本”一开始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字典这种东西,清晰度直接决定了使用体验。我以前买过一些缩印版的经典著作,有些字体小得让人心疼,连带着排版也显得拥挤不堪,查一个字就像在迷宫里寻宝。我最怕的就是为了追求便携性而牺牲了可读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对传统,透露出一种严肃的学术气息,这倒是给了我一些信心。我特别想知道,商务印书馆是如何平衡“中华大字典”的宏大内容与“缩印本”的体积限制的。他们有没有采用特殊的纸张技术或者优化字体间距来确保即便是面对那些生僻的、笔画复杂的旧字形,也能看得清楚、查得明白?如果能在保证检索效率的前提下,提供足够舒适的阅读体验,那么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就非常有竞争力了。毕竟,工具书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供着的,实用性是王道。

评分

从一个重度依赖纸质工具书的“老派”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包邮”标签虽然是个促销信息,但反而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多了一层审视:如此厚重的工具书,如果是为了快速清库存而粗制滥造,那就太可惜了。我希望它带来的价值远超其价格。我需要它在关键时刻能“救场”,比如在校对出版稿件时,为了避免出现“白字”或“别字”,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参照系。现代的在线词典虽然方便,但在处理那些已基本退出主流应用的旧字形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信息零碎且缺乏系统性。商务印书馆这个品牌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我更相信他们会在这本字典里体现出严谨的编辑精神,确保每一个收录的字形都是经过仔细考证的,而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字源的字堆砌在一起。我希望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沉淀下来的学术功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