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连老街》是品读大连·系列图书中的一本,该书集合了记者认真审慎的态度、灵活多变的视角、细腻精彩的笔触,穿插了数百张张照片,以大连城市滥觞为线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1详述大连36个老街的前世今生。这是独具大连味儿的“lonely planet”(孤独行星,世界著名旅行指南),带上她,去一寸一寸地丈量大连的文化地理,去一分一分地抚摸老街深巷的肌肤,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再有身处CBD的茫然——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
城市起点 团结街
风雨百年 胜利街
沧桑旧影 烟台街与光辉巷
大船见证 沿海街
繁华依旧 上海路
往事如烟 民生街
东站记忆 文林街
百年老街 长江路
故园碎记 长生街
永藏心间 新开大街
白云落处 桃源台
鸣鹤春阳 秀月桥
梧桐古韵 高尔基路
槐香深韵 凤鸣街
生活底色 埋立地和北岗子
岁月留痕 北京街
体育情缘 新华街
万家灯火 沈阳路和长春路
飘逝岁月 南山路
十里槐香 七七街
过客匆匆 枫林街
风云变幻 南山街
似水流年 解放街
“满铁”背影 鲁迅路
归去来兮 寺儿沟
风雨前生 世纪街
金融大街 人民路
大连脸庞 中山广场
城市主街 中山路
商贾中心 天津街
人间烟火 东关街
妈祖遗风 宏济街
故迹旧痕 友好路
工人天地 香炉礁和工人村
城市味道 解放路
方化之地 文化街
后记
参考文献
我爱大连
大连出版社将要编辑出版“品读大连”系列丛书,我非常赞成。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和曾经参与过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领导人之一,我对大连总是有一种偏爱,总是觉得这个城市所蕴涵的文化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这套丛书动员十几位作者,分十几个专题对大连的文化现象进行挖掘和梳理,我认为这项工作十分有价值。
大连是一座充满活力、现代感非常强、文化不断创新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和个性的城市。因此,如何在新的时期找出大连的文化定位,挖掘大连的文化内涵,突出大连的城市性格,使城市的根和魂能不断通过文化来体现,并最终提炼出大连的城市精神,既是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所要关注的,也是所有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很多城市面貌趋同,城市个性模糊。实际上,城市发展不仅仅是GDP的单纯增长,文化内涵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竞争力将决定城市未来的竞争力。
因此,我觉得此次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大连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品读大连”系列丛书,可谓正当其时。从多层面多角度挖掘、整理、总结、诠释大连的风物人情、文化脉络、人文价值,并以图书的形式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财富积累、沉淀下来,无论是对于大连这座年轻却饱经沧桑的城市来说,还是对于600万大连市民乃至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当然,在宣传城市、促进交流、满足各界人士阅读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养、锻造城市品牌力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大连人,我对这套丛书充满期待。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大连建市时间较短,很多人以此认为她没有文化,甚至使用了“文化沙漠”这样的词汇来定义她,很多大连人往往也是一提到“文化底蕴”就没了自信。实际上,大连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她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发现的眼睛、挖掘的意识、提炼的行动。这正是我们应该做并且正在做的。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大连的流行语来表达我的心情:
我爱大连,从未离开。
这句话揭示了每一个热爱故乡的大连人内心深藏的情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愿怀着赤诚之心为她作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 夏德仁
读完大半,我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叙事脉络并非完全是线性的时间推进,而是更像一种空间导向的叙事策略。它似乎是以地理坐标为锚点,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生活片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这种游走于不同街区之间的“漫步式”阅读体验,非常贴合大连这座城市“依山傍海,步移景异”的地理特征。作者似乎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城市漫步之旅,每走过一个路口,都有新的故事和新的历史侧面展开。这种结构安排的妙处在于,它有效避免了传统地方志的枯燥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的乐趣。更难得的是,在记录那些宏伟的建筑变迁时,作者也从未忘记关注那些“微小”的人类活动——比如某个理发店的固定顾客、某条小巷里流传的民间传说。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细节,恰恰是构成一个城市灵魂的真正粘合剂,它们让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有血有肉,更具人情味和亲切感。
评分这本书初翻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简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某个微醺的傍晚,空气里弥漫着海风和煤炉的混合味道。我向来对历史的细节有种近乎偏执的迷恋,而这本“品读大连”系列的第一部,恰恰捕捉到了那种转瞬即逝的城市肌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官方史册,更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本地长者,摇着蒲扇,拉着你的衣角,娓娓道来那些被水泥森林掩盖的旧日时光。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场所精神”的捕捉,比如那些老建筑的红砖是如何被岁月染上特定的色泽,那些街角小店的招牌字体又蕴含着怎样的时代审美。它没有过多地去渲染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聚焦在那些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生活切片上——一把老式自行车的铃声、清晨菜市场的叫卖声、或是特定路口那棵大树的年轮。阅读的过程,就像是重新校准了自己对这座城市感知的时间轴,每一个被提及的地点,都唤醒了内心深处某种潜藏的记忆片段,即便我并非大连本地人,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浓郁的、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基因的吸引力。这种对细节的细腻描摹,让冰冷的文字瞬间立体化、可触摸,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非虚构的现场重现”。
评分从文学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功底极其扎实,兼具纪实文学的精准和散文诗的韵味。它没有使用那种过于口语化或过于学院派的腔调,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非常优雅的平衡点。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某些特定场景时的光影运用,仿佛他不仅是记录者,更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深谙光影如何塑造情绪和氛围。比如,对冬日海边景象的刻画,那种凛冽的寒意和远方船只的微弱灯火,通过文字精准地投射到读者的脑海中,让人感到既疏离又温暖。这种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使得即便是对于不甚了解大连历史背景的读者来说,也能被其文字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它成功地将地方史料的严肃性,转化成了一种具有普世阅读价值的文化体验。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述“大连”,不如说是在探讨“记忆如何塑造一个地方的身份”,这使得它的主题具有更深远的哲学意蕴。
评分坦白讲,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是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毕竟关于地方志类的书籍,很容易陷入“人情大于事实”的窠臼,或者过度美化过去而显得失真。但这部作品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在深情缅怀的同时,保持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克制与客观。它的文字风格是那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叙事体,不矫饰,不煽情,但每一个精准的词语选择,都像一把手术刀,准确地切开了时间的表皮,直抵事物最本质的状态。我特别留意了它对城市变迁中那些“消失”事物的处理手法,不是简单的哀叹,而是一种近乎人类学研究般的冷静记录。比如,关于某条老街的商业布局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过微妙的偏移,背后牵扯到的社会经济动因都被巧妙地融入叙事之中,使得阅读体验远超“怀旧”的范畴,上升到了对城市社会学层面的探讨。这种深度介入,让这本书摆脱了普通纪念册的地位,具备了更长远的文献价值。对于想了解大连这座城市是如何从一个港口工业基地,逐步演化出其独特的城市气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尊重到了极致的态度。那种厚重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值得细品”的仪式感。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老照片和历史地图,它们与文字的配合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协同作用。我发现作者在引用这些视觉材料时,非常讲究其与文本的互文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图片扔在那儿充数。很多时候,一张略微泛黄的街景照片,配上一段关于当年生活琐事的文字描述,那种情感上的冲击力是爆炸性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最高境界,在于图片不再是文字的附属品,而是构建叙事空间的重要砖瓦。阅读时,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对着一张旧照片凝视许久,试图从那些模糊的影像中捕捉到一丝丝逝去的声响和气味。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许多纯文字作品难以企及的,它让历史的场景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被“观看”的实体,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和沉浸度。
评分品读大连--大连老街,曾经无比辉煌的浪速町,堪比大上海,使得大连成为当时中国两大时尚先锋城市之一,灿极一时,也使得大连人得到“苞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的称谓。现在仍有不少外地人来连旅游会点名要求去一趟天津街,可惜现在已不似当年的辉煌。
评分嵇汝广,笔名海南丢,20世纪70年代生于大连北岗桥,祖上1916年自烟台莱阳渡海来到滨城。是大连城市记忆拍摄队成员,对故乡大连感情深厚,多次参与保护大连老建筑的民间公益活动。致力于大连老街老房子的整理抢救性文字工作,是《新商报》等报刊的专栏作者,目前为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宣传干事。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推荐
评分嵇汝广,笔名海南丢,20世纪70年代生于大连北岗桥,祖上1916年自烟台莱阳渡海来到滨城。是大连城市记忆拍摄队成员,对故乡大连感情深厚,多次参与保护大连老建筑的民间公益活动。致力于大连老街老房子的整理抢救性文字工作,是《新商报》等报刊的专栏作者,目前为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宣传干事。
评分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第二次买
评分大连出版社将要编辑出版“品读大连”系列丛书,我非常赞成。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和曾经参与过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领导人之一,我对大连总是有一种偏爱,总是觉得这个城市所蕴涵的文化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这套丛书动员十几位作者,分十几个专题对大连的文化现象进行挖掘和梳理,我认为这项工作十分有价值。
评分一本好好看的书,让人回到了从前
评分很喜欢!不错的一本了解大连历史的书籍,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