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勒 柯布西耶全集 第1卷 1910-1929年
原价:50.00元
作者:(瑞士)W·博奥席耶,O·斯通诺霍著,牛燕芳,程超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112071135
字数:450000
页码: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勒·柯布西耶全集--第1卷·1910~1929年 》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最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最杰出——精神之最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让热爱建筑的莘莘学子捧起这套书,共同聆听大师的演讲吧!
目录
第二版引言
第一版引言
学习和旅行速写,1907年
艺匠作坊,1910年
“多米诺”住宅,1914-1915年
罗讷河上的Butin桥,毗邻日内瓦,1915年
滨海别墅,1916年
Troyes现浇混凝土住宅,1919年
整体“Monol”住宅,1920年
雪铁龙住宅,1920年
《新精神》,1920年
300万人口的当代城市,1922年
“别墅公寓”,1922年
雪铁龙住宅,1922年
艺术家住宅,1922年
批量生产的工匠住宅,1922年
画家奥赞方住宅,巴黎,1922年
欧特伊的双宅,1922年
秋季沙龙:朗布耶的周末住宅,1924年
欧特伊的双宅,1923-1924年
标准化住宅,1923-1924年
里普希茨-米斯查尼诺夫住宅,塞纳河畔的布洛涅区,1924年
大学城学生公寓,1925年
莱芒湖畔小别墅,1925年
花园城的“蜂房”居住区,1925年
《呼吁工业家》,1925年
佩萨克,1925年
迈耶别墅,巴黎,1925年
“别墅公寓”,1925年
“新精神馆”巴黎,1925年
巴黎“瓦赞规划”,1925年
布洛涅的艺术家小住宅,1926年
巴黎救世军“人民宫”宿舍,1926年
“最小”住宅方案,1926年
《新建筑五点》,1926年
库克住宅,塞纳河畔的布洛涅区,1926年
Guiette住宅,安特卫普,1926年
加歇别墅,1927年
魏森霍夫居住区的两柜住宅,斯图加特,1927年
家具,1927年
巴黎Plainex住宅,1927年
日内瓦国际聪明宫方案,1927-1929年
雀巢亭,1928年
CIAM萨尔茨堡首届年会,1928年
迦太基别墅,1928年
日内瓦“别墅公寓”,1928-1929年
出租公寓,1928-1929年
艺术家公寓,1928-1929年
萨伏伊别墅,普瓦西,1929年
Mundaneum方案,1929年
世界城方案,1929年
卢舍尔住宅,1929年
Avray城的别墅扩建,1928-1929年
M.X.别墅,布鲁塞尔,1929年
莫斯科中央局大厦,1928年
“世界城”全景,1929年
勒·柯布西耶全集 8卷总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创造者充满好奇,勒·柯布西耶无疑是其中一位。这本《勒·柯布西耶全集》的第一卷,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他的早期思想是如何孕育和生长的。1910-1929年,这十年间的探索,足以窥见他从一个初露锋芒的设计师,蜕变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大师的全过程。书中丰富的图文资料,包括大量的模型照片、建筑剖面图、以及他对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思考,都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野。我特别被他早期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所吸引,虽然有些设想在今天看来可能过于理想化,但那种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大胆构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他对于“垂直城市”的探索,对于交通、绿化、居住功能的整合,都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洞察力。而且,书中并非只有建筑本身,还包含了柯布西耶对哲学、文学、绘画的涉猎,这些多元的知识背景,无疑为他的建筑思想注入了更深的文化底蕴。读这本书,不单单是了解建筑,更是理解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如何在时代浪潮中,留下深刻印记的。
评分能拥有《勒·柯布西耶全集》的第一卷,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1910-1929年,这段涵盖了他早期创作与思想萌芽的时期,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关于早期住宅设计的研究,它们展现了柯布西耶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探索创新的可能性。那些手绘的平面图和立面图,虽然简洁,却充满了生命力。我被他对于“居住机器”的构思所深深吸引,那种将功能性、经济性和美学完美结合的理念,至今仍具有前瞻性。书中对“新精神”的阐述,以及他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让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喜欢书中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每一个观点都有扎实的论据支撑,每一次创新都有深远的思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智者对话,每一次翻页都能获得新的启迪。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思想、关于创造、关于人生的史诗。
评分收到这套《勒·柯布西耶全集》的第一卷,我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翻开了它。1910-1929年,这段漫长的时光,见证了柯布西耶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建筑界的地位。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那些早期项目的设计图纸,试图理解他对于空间、光线、材料的独特运用。尤其是他对于“模度”系统的早期探索,那种理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我叹为观止。书中对“新精神”的阐述,以及他对机器时代美学的解读,为我理解现代建筑的起源提供了清晰的脉络。我喜欢他那种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从功能出发,追求简洁、高效的设计理念。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建筑师,但读着这些文字,看着这些图纸,我仿佛也能感受到他对建筑的热情和执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更是智慧的传承。它让我对“建筑”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美”有了新的定义。
评分终于下定决心入手这套勒·柯布西耶的全集,实在是垂涎已久。当我拿到手,翻开这第一卷,瞬间就被那种厚重感和精美的印刷所打动。虽然我并非建筑科班出身,但对柯布西耶的名字和他的“机器美学”早已耳熟能详。这次能亲手触摸到他早期思想的源泉,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看着那些手稿、速写,以及不同时期的设计草图,仿佛能穿越时空,直接感受到大师创作时的思绪涌动。那些早期的住宅设计,虽然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朴素,但其前瞻性却令人惊叹。尤其是他对功能主义的早期探索,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都为后来的现代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模度”的讨论,那种数学上的严谨与艺术上的自由结合,简直就是智慧的结晶。虽然有些文字内容需要反复琢磨,但每多看一遍,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建筑书籍,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的定义,重新思考了人与空间的关系,也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建筑爱好者,能拥有这套《勒·柯布西耶全集》简直是一种幸运。第一卷所涵盖的1910-1929年这段时期,正是柯布西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我来说,这就像是他的“少年时代”全记录。我最着迷的是那些早期未曾实现或者鲜为人知的项目,它们展现了柯布西耶是如何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他独特的建筑语言。那些手绘的设计图纸,虽然线条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和创造力。我尤其注意到他在早期对“住宅机器”概念的阐述,那种将建筑视为高效、功能化的生活工具的理念,在当时绝对是革命性的。读着他关于材料、结构、空间划分的论述,我仿佛能看到他如何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又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这本书的翻译也很到位,即使是晦涩的哲学思考,也能被清晰地传达出来。我反复阅读其中关于“五点”的论述,试图去理解它们为何能够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原则。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启发。对于任何对现代建筑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第一卷都是不可或缺的入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