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3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芸斋书简续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作家孙犁的书简,几年前出过上下两册的《芸斋书简》,此为续编,共收入孙犁致友人陈升、冉淮舟、季涤尘等人的书函310封,起讫时间为1949—1985年。孙犁一生写了大量的书信。据他自己的文章记述,抗战时在晋察冀通讯社,有时一天要写几十封信,“文革”期间,和一位女性也有 大量的通信,前者没有留存,后者也付之一炬了。一个人一生中的书信,命运大抵如此,真能留存下来的,是极少数的“幸存者”。这些书信,“无不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孙犁的人品和文品”,不读他的书信,很难了解他的人生。“大象人物书简文丛”除本版所述四种外,尚有巴金《佚简新编》和萧军《家书》两种。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芸斋书简续编》的编者在《芸斋书简》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又推出《芸斋书简续编》,共收入孙犁致友人陈乔、冉淮舟、万振环、季涤尘、李屏锦等人的书信310封,起讫时间为1949年至1995年。这些信件包含着孙犁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文艺理论的阐述,体现着他的人品和文品。特别是许多信中有深刻的文艺理论的阐述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表现了他对待文学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和对朋友、读者的真诚之心。学习孙犁,研究孙犁,继承孙犁的文学事业,不读他的书信,那是真正、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他的作品,也不会了解他的人生的。
出版这些书信对于进一步完善孙犁的书信集,研究孙犁的生活、文艺作品及文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家孙犁的书简,几年前出过上下两册的《芸斋书简》,此为续编,共收入孙犁致友人陈升、冉淮舟、季涤尘等人的书函310封,起讫时间为1949—1985年。
孙犁一生写了大量的书信。据他自己的文章记述,抗战时在晋察冀通讯社,有时一天要写几十封信,“文革”期间,和一位女性也有
大量的通信,前者没有留存,后者也付之一炬了。一个人一生中的书信,命运大抵如此,真能留存下来的,是极少数的“幸存者”。
这些书信,“无不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孙犁的人品和文品”,不读他的书信,很难了解他的人生。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除本版所述四种外,尚有巴金《佚简新编》和萧军《家书》两种。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著名文学家、散文大师。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小说《铁木前传》和《风云初记》,以及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序
致萧振国(一封)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
致冉淮舟(一百二十七封)
一九五九年二十月五日-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
致万力(一封)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七日
致飞雁(一封)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三日
致潘之汀(四封)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二日-一九九○年一月十五日
致陈乔(二十封)
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日-一九九一年六月十六日
致曹彦军(二封)
一九七三年三月七日-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致季涤尘(十七封)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苑纪久(一封)
一九八○年二月十八日
致《人民文学》杂志社(一封)
一九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傅瑛(八封)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九九四年八月十四日
致阎豫昌(一封)
一九八○年八月十八日
致李屏锦(二十一封)
一九八○年九月一日-一九九四年九月六日
致姜德明(三封)
一九八一年七月五日-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致刘宗武 张学正(一封)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致××同志(一封)
……
致韩映山(十六封)
致李华敏(一封)
致常跃强(十一封)
致耿见忠(五封)
致顼国成(一封)
致严建平(一封)
致卫建民(一封)
致侯军(一封)
致邢河潮(一封)
致姚恩河(二封)
致周懵南(二封)
致段华(二封)
致刘运峰(一封)
致宋曙光 孙淑英(一封)
孙犁书信年表续编(索引)(1949-1995)
淮舟同志:
小集.我改了一个名字为《津门小集》,但仍觉不妥。如为《天津小集》则似更俗,请你给想一想,好吗?
后记原拟写得很长,今附去所开头,即可想象其规模,然忽然觉得废话太多,非病中之急务,乃中止.并移录其中平妥部分于稿本之后,已定稿矣。望你看看。稿本,我略看一遍,昨日百花出版社来人,表示愿看一看。现在我先送给你,请你再做些发稿前的技术工作,然后即由你交给该社编辑部,俟清样出,我再仔细看,你看好吗?
你来信附上,备你校字,后可连同后记废稿一并交还我保存。
此外,有些琐事奉劳:
一、《新港》所登《风云》断片《故乡》,不知是否你笔误,如与《离别》不是一篇,希剪存。
二、《人民文学》上登断片,请剪存。凡较长文章,你不必亲自抄,可送交你们的抄稿同志。
三、凡《天津日报》所登断片,我都有剪报。《一篇关于妇女问题的报告》,我有剪报,此文不好。
四、如出版社有意出版《小集》,你们对装潢,可先设计。
利用余纸,我再抄录我近作打油诗两首奉上。
自嘲
一
平生事迹如荒坡
敢望崇山与长河
虽有小虫与丛莽
漫步重游亦坎坷
二
小技雕虫似笛鸣
惭愧大锣大鼓声
影响沉没嗓音里
滴澈人生缝罅中
敬礼
孙犁
二月九日
又奉上旧作一首:
曾在青岛困病居
黄昏晨起寂寞时
长椅沉思对兽苑
小鹿奔跃喜多姿
紫薇不记青春梦
素菊摧折观赏迟
如今只留栏栅在
天南地北难相知
录所作韵文以呈
淮舟同志
孙犁
后记
去年冬季,有几位青年同志来看我的病,谈到了写作问题,这很使我黯然。
过了一会儿,我说:
有一位演员,最近谈到,因为身体的条件,停止了舞台生活,很感痛苦,这种心情,我是能体会的。其实,不只艺术,别的职业也一样,一旦被迫停止,总是艰难过的。人,总是不甘寂寞的啊!
这在科学上说,是一种惰性,也是一种习性。我初得病的时候.意识到不能写作了,非常苦恼;乃至养了一个时期的病,这种庸人自扰.才减轻了些,有时对文坛上的事颇感淡漠,就是说几乎要忘记写作这件事了。
但从疗养地一旦回到了家里,又接触上了这些东西,就死灰复燃,甚至有点跃跃欲试的心情。这很像一个有某种嗜好的人,苦忌了多年,才得断绝,一旦遇见它,又前功尽弃,再陷入红尘一样。有一个时期,在睡里梦里也常常做起文章来,虽然只是加重失眠,并没得编成《梦获集》,有什么成果;但也说明习性这个东西的难以根除了。
这样,就在风雪天不能出门游散的时候,打开了封存多年的稿件,想有所作为。但是,要想写《铁木后传》,需要重新下乡;要想整理《风云》三集,需要很强的脑力,这两条路都走不通。而且,即使只是这样对着稿本呆了两天.也还加重了病症。只好喟然一声,重新把稿件束之高阁。
结论是;人不能与病争。这个结论当然是消极了一些。
事实上,我的兴致,还不是一下就散掉了的。总想打开一条路,重新走到艺术的园林里,作短时间的散步也好…一
写些短文吧,于是濡墨铺纸,坐了一会儿,原来像停息了的马达一样的脑筋,好像有些开动的意思了。这次遇到的阻障,是属于客观方面的。我的左邻有四个小孩子正在地板上跑步,跑步停止是蹋毽子,毽子踢完是打乒乓球……好吧,等他们的运动节目表演完毕再写吧。外面天气好,孩子们终于出去了,然而还有一位保姆留在屋里。她的特点是当主人在家的时候,她是很沉默的,而当主人睡眠的时候,她走到远高她家住室八丈远的后院,,说起话来,还是轻轻地,甚至用手把嘴掩起来。可惜的是,主人是双职工,在家的时候很少,这样,即便屋里没有人,她也是大声喊叫,喊叫得四邻八舍不得安宁。她的调门特别高,秉自天赋,音量特别大,像乐器声中之有高嗓音,这原是无可非难的,问题是她竟终日滔滔,无稍停息。我不得不抱起笔砚,迁移到外间.而外间里,我的老婆正在给鸡们剁菜,我叫她停止.它说有实际需要。我很了解,在她那心目之中,我写一段乱弹琴的文章,远不及母鸡抱一大蛋之有实际功利,而对我的身体来说,一个鸡蛋也实在不能等闲视之。
我终于平静下来了,甚至感到左邻的保姆,外间的内人,它们的言动,未必不是对我有益。她们阻止我写作,使我得以休息神经,岂非好事?……
……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总序
李辉
人总是在矛盾状态中向前走着
电脑、互联网……一种又一种新的写作工具、交流手段,给我们带来便利,带来兴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失落,带来感伤,十多年前,我曾撰文为电脑写作将使手稿消失而感到遗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脑写作,未来的人们不仅很难欣赏到诸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墨迹,更难以从字句的修改来了解作者思想的脉络以及行文风格的形成。
当发出如此感慨时,我还没有想到,互联网这一更为便利、快捷的通信方式,已走进我们的生活。“伊妹儿”——一种全新的鸿雁传书,继电话之后,在更大程度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习惯。
上网的人们,仍在写信,仍在相互倾谈,但已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情緒波动的过程,风格各异的笔迹,被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所取代;书写信封、张贴邮票的亲切,被键盘清脆的敲打声所取代;等待邮差敲门的焦急,拆开信封的激动,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翻阅的悠闲,被电脑显示器上的随时出现的字母和数字所取代——一切都是全新的形式,全新的体验。
不必伤感,不必失落,新的交流方式最终也会形成一种新的书信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很乐观。
不过,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书信方式更值得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尽可能地予以关注。这便是推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的初衷。
在这套书之前,我还主编了一套“大象人物日记文丛”,为它写序时,正是2003年4月下旬北京SARS肆虐的时候。今天,又为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写序,恐惧与危机似已过去。短短两个多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每个人都经历了难忘的日子。想必如同有不少人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一样,我相信也有不少人用传统的书信方式和新的“伊妹儿”方式,向亲朋故旧描述了各自的心理历程和现场目击。许多年后,它们如果有机会发表,部将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反映。
书信与日记一样,是最具个人化的写作之一。原本意义上的书信——如同日记——不是为了发表(一些公开信除外)。写信人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与一个既定对象倾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无巨细,均在信中于是,岁月流逝而去,留下来的私人通信,往往就成了个人生活、社会风情、历史变迁的真实记录。将这样的书信整理出来予以出版,就有可能使文化积累、历史记录多一些角度、多一些细节。同时,一些书信因作者的杰出才能和丰富修养,还有可能在文学创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这套“大象人物书简文丛”率先推出的是几位作家的书信,它们是巴金的《佚简新编》、胡风的《致路翎书信全编》、路翎的《致胡风书信全编》、萧军的《家书》、孙犁的《芸斋书简续编》、黄裳的《来燕榭书札》。以后,作者队伍将逐步从文学界向其他方面扩展。
应该特别说明一点,本套丛书以及日记丛书书名,均冠以“人物”而非“名人”,一字之差,其实预示着选题拓展的可能。重视名人,但不限于名人,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物,他们的书信或者日记,只要有历史价值,都将列入其中。我向来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原始记录的整理出版,我们对一代又一代人物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脉络的认识,对历史细节的认识,才有可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在这一点上,星星点点的搜寻、发掘、整理,虽不像振聋发聩的鸿篇巨论那样容易引起轰动,引起关注,但在解读历史、认识现实方面,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对史料情有独钟的缘故。
很高兴得到大象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在推出“大象人物日记文丛”的同时,也推出这套书简丛书。
是为序。
二00三年七月六日于北京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芸斋书简续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