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动画师工作手册:运动规律 | |||
| 定 价 | 49.00元 | |||
| 作 者 | 托尼·怀特 | |||
| 重 量 | 350g | |||
| 开 本 | 16开 | |||
| 装 帧 | 平装 | |||
| 页 数 | 191页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3月1日 | |||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条 形 码 | 9787115382764 | |||
| 内容简介 | ||||
国际知名动画大师托尼·怀特亲身讲授,每位动画师必备案头读物! |
| 目 录 | ||||
| 第1章 动画创作的原理和工序 1.1 动画历史概览12 1.2 动画创作的工序14 1.3 二维(2D)动画的创作工序14 1.4 三维动画21 1.5 动画的基本原理24 1.6 关键帧位置25 1.7 关键帧动画27 1.8 叙事关键帧28 1.9 小原画29 1.10 标尺图30 1.11 测试的重要性32 1.12 手翻书动画32 1.13 回放测试33 1.14 时间和空间34 1.15 切忌犯的错误35 第2章 通用的行走动画 2.1 挑战38 2.2 回溯历史39 2.3 基本原则39 2.4 手臂42 2.5 身体的运动43 2.6 头部的运动44 2.7 身体的倾斜44 2.8 完成好的行走动画45 2.9 变化多样的行走动画45 2.10 时间的把握45 2.11 正面的行走动画46 2.12 切忌犯的错误47 2.13 课后作业47 第3章 特定风格的行走动画 3.1 姿态(或姿势)表达一切50 3.2 塑造角色行走动画风格的其他条件因素50 3.2.1重量50 3.2.2重量的散布51 3.2.3平衡51 3.3 双跳行走52 3.4 关键帧的位置53 3.5 中间画53 3.6 蹑手蹑脚(潜行)55 3.6.1缓慢地潜行55 3.6.2快速地潜行56 3.7 时间56 3.8 观察!观察!还是观察!57 3.9 运动捕捉技术58 3.10 “一拍一”时在二维(2D)动画中的中间画58 3.11 课后作业59 第4章 个性化的行走动画 4.1 角色身体内在(固有)的平衡63 4.2 中心的平衡63 4.2.1头部的中心64 4.2.2脊柱65 4.2.3臀部65 ....... |
......
......
作为一名长期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设计师,我深知“学会理论”和“能做出好作品”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很多书只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这本书却着重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以及在项目时间紧张、创意受限时,我们应该优先权衡哪些运动元素。它对于处理“动作连续性”和“动作的断点”的策略分析非常到位,尤其是在处理快速转场和镜头切换时,如何巧妙地利用夸张和省略来保持观众的沉浸感,这部分内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并立即应用到了我手头的工作中,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一个资深导师在陪伴你成长的记录,它解答了你在深夜赶工时最容易产生的那些困惑和自我怀疑。它提供的不只是答案,而是一套应对未来所有运动难题的思维框架,这一点是任何普通教程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手册”的时候,内心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动画的教程汗牛充栋,真正能称得上“干货”的不多。但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它对“观察”的强调。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不是在教你软件操作,而是在引导你如何去“看”真实世界中的运动,如何拆解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动作的内在逻辑。有一段内容专门讲了“情感在动作中的流动性”,这完全超出了传统技术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动作表演”的心理学读物。它教会我,一个角色的一瞥、一次踌躇,背后的情绪驱动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这种内在驱动转化为屏幕上可信的物理表现。这对我后期在设计人物动态和表演张力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书中分享的那些失败案例分析,简直是太真实了,作者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自己早年犯过的那些低级错误,这比看一堆完美的范例更有学习价值,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弯路”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有效规避它们。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二维传统动画的从业者,很多新出的教程总是把重点放在3D软件的复杂功能上,让人感觉脱离了动画艺术的本质。而这本关于“运动规律”的书,恰恰回归了动画制作最核心的基石。它没有被任何特定的软件或技术所束缚,讲解的原理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无论是手绘板、动作捕捉还是体素动画,只要你想让你的角色“活”起来,书里的法则都是适用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节奏感”的阐述,他将动画的帧率和运动曲线的缓入缓出,比喻成音乐的节拍和旋律变化,这种跨领域的类比非常精妙,一下子就打破了我思维中的僵局。书中附带的一些自我检测的小练习,设计得极其巧妙,它们不是让你去复制一个预设的动作,而是让你去思考“如果把这个动作放在月球上会怎样?”或者“如果角色此刻极度愤怒,其重心应该如何变化?”这种开放式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那种带着复古感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动画制作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内容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说明书,但翻开目录后发现,内容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跳入那些复杂的理论公式,而是从一个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角度切入,比如“如何快速让角色动起来”或者“解决角色卡顿的常见陷阱”。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就像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在耳边跟你分享他的“独家秘籍”。特别欣赏它在基础概念讲解上的耐心,对于我这种自学者来说,能够把“时间与间隔”这种看似简单实则玄妙的原理,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示来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角色“重量感”营造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慢下来”,而是详细解析了不同质量物体在运动轨迹上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提升我作品的质感帮助太大了。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当,重点内容有高亮提示,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兵”,他的叙述中充满了那种时间沉淀下来的笃定感,没有丝毫的故弄玄虚。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细节的魔力”的挖掘。比如关于“角色呼吸的韵律”那一章,我以前总觉得呼吸是自动生成的,很少特意去关注。但作者用高倍速慢放的例子展示了,一次完整的呼吸循环中,肩部、胸腔、腹部乃至手指尖细微的放松与收紧是如何协同作用的,这让我的角色瞬间从“会动的人偶”升级成了“有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技巧包装得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过来人”的口吻,告诉你“这都是试错出来的”,这种坦诚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和可靠。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漏斗,从宏观的运动原理,一步步深入到微观到像素级别的调整,最终让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动作设计流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