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邱德宏
出版: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出版日期: 2009/01/24
頁數: 152
ISBN-10: 9570833556
ISBN-13: 9789570833553
書城編號: 176267
内容简介
本書特色 ◎雕刻名家朱銘作序,王灝風味筆墨手繪 ◎精裝古樸古法線裝,用紙印刷修邊考究 ◎傳統色彩豐富多層,圖文並茂閱讀容易 ◎節氣傳說考究仔細,認識台灣年節風俗 ◎年味滿滿喜氣圓滿,附財神門聯「過好年」 ◎古(漢)式精緻裝訂,匠師一日僅能製作20本!內容簡介在臺灣的風情俗物中,年俗的成型是臺灣根柢的生命力,因為中國人向來是重視過年的民族,過新年的記憶,大家都有,而且並不陌生。但曾幾何時,年味卻越來越淡了,新年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已不那麼重要了,也因此過去講究的年俗更令我們懷念與珍惜。也許,縱使再如何強調新年的可愛,也難重回往日過新年的熱絡景象,但人總得有些懷舊之情,生命才能更踏實。本書作者真心的用畫與文字,把年俗留下。三十篇緊扣著歲末年終和新正期間,緊湊而動態的圖文,其中,有的已被改良、有的已不復存在、有的甚至從未聽聞,但不管為何,畫中深藏的典故,都盡其所能的力求本土正統意旨的定位。《臺灣年俗》希望能夠在畫與字的對話中,漫延無盡的回憶與記憶,讓作者的情愫與感動,能夠更深入的進駐臺灣人的心中,而不再只是似懂非懂,或存在著有點印象卻又常有說不上來的感覺,讓我們都能同繫年俗、共戀年味,延續傳統年俗生命的無限性。
读完这本关于台湾民俗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识的广博和叙事的生动。作者似乎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台湾社会的肌理之中,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不矫揉造作的笔触,娓娓道来了那些代代相传的仪式和信仰。书中对于各种节庆活动的描写,比如中元普渡的热闹场景、或是农历新年的讲究,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我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和食物的香气。它没有那种冰冷的学术腔调,而是充满了人情味,让人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被深深地感动。特别是关于一些地方性特殊祭祀的记录,非常详尽,对于研究民间信仰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宝藏级别的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雅致的线装,一下就把人拉回到了一个更传统的阅读时空。书页的纸张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油墨的印刷也清晰细腻,即便是繁复的插图和文字排版,也保持着很高的水准。我特别喜欢它对传统工艺的坚持,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且,从书脊的缝线到封面烫金的细节处理,都透露着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仪式感,是数字阅读完全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每一次翻阅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郑重的文化体验。
评分从一个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清晰地展示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台湾地区是如何努力地保留和诠释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脉络的。通过对这些年俗的细致梳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留下的深深烙印,以及人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所做的文化韧性展示。它不仅仅是记录过去,更是在探讨“文化如何在当下存续”这一深刻议题。这本书的视野是开阔的,它不局限于单纯的记录,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之间的复杂关系,非常具有启发性,让人读完后对台湾社会的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台湾特有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读起来非常亲切,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家在茶余饭后,慢悠悠地跟你讲述家族里的故事一样。特别是一些描述民间信仰仪式中人物表情和动作的段落,写得极为传神,能够让人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即使是对民俗学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被吸引进去,并且乐在其中。这比那些堆砌着专业术语的学术著作要友好得多,是一本真正能“讲故事”的文化读物。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可能只是一个比较浅尝辄止的文化介绍集锦,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在很多传统习俗的起源、演变及其社会功能上进行了非常扎实的考证。作者在引用史料和进行田野调查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比如,它详细解析了某一特定神祇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被地方社群接纳和改造的过程,这种深挖的视角,让原本平淡的习俗变得立体而耐人寻味。对于想深入理解华人文化圈内部差异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需要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