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同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典藏版)
:69.00元
作者: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300234083
字数:345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书是“帝国三部曲”的后一部,主要论述从“财产共和国”(republic of property)走向“大同世界”的历史趋势。作者将当今的全球体系称为“帝国”,指出帝国已成为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和新的社会现象,现代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财产和资本施行统治的共和国,因此必然会滑向寡头统治,并与“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理念渐行渐远。全球化并非只是帝国主义与民族国家历史的新阶段,而是某种崭新之物。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国家的主权不可逆转地趋向衰落,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一种新的全球秩序、全球规则和全球结构,世界终越来越趋向于“大同”。
目录
章 共和国(以及作为穷人的诸众)
1.1财产的共和国
论晚近政治学中的末世论倾向
共和国的财产权
Sapere Aude!
1.2生产性的诸身体
从马克思主义对财产的批判
……到身体现象学
原教旨主义的正在消失的身体
1.3穷人的诸众
诸众:穷人之名
谁痛恨穷人?
贫穷与力量
论身体1:作为事件的生命政治
第二章 现代性(以及另类现代性的远景)
2.1作为反抗的反现代性
现代性之内的权力与反抗
现代共和国内作为财产的奴隶
生命权力的殖民性(Coloniality)
2.2现代性的矛盾情节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
社会主义发展
卡利班脱离辩证法
2.3另类现代性
怎样才能不陷入反现代性之中
科恰班巴的诸众
断裂与构成
论人1:生命政治理性
第三章 资本(以及对共同财富的争夺战)
3.1资本构成的转变
生命政治劳动的技术构成
生命政治的剥削
生命政治生产和管控的危机
3.2从危机到出走的阶级斗争
劳动与资本之间开放的社会关系
共同性的幽灵
腐化和出走
3.3诸众的时机(Kairos)
诸众的能力
诸众的共同性本质
从成为诸众到制造诸众
论奇异性1:关于被占有的爱
间奏曲:对抗恶的力量
第四章 帝国归来
4.1一场失败的政变简史
让死人埋葬他们自己的死人
美国霸权的穷途末路
一美元值多少?
4.2美国霸权之后
过渡期(Interregnum)
帝国治理
对非洲新一轮的争夺
4.3造反的谱系学
造反向历史注入生命
反抗的人类学
造反的地理学
论身体2:大都市
第五章 资本?
5.1经济转型的术语
新自由主义僵尸
社会主义幻象
全球贵族制和帝国治理
5.2资本主义还剩下什么
共同性的生命政治周期
共同性的经济表
一分为二
5.3沿着断层线的前震荡
对资本的诊断
从共和国出走
抗震加固:资本的改良主义计划
论人2:跨过门槛!
第六章 革命
6.1革命的平行论
炼狱中的身份政治
革命是怪异的
革命结合
6.2起义的交叉
反动的交叉:危机和热月(Thermidor)
民主的决策?
起义和制度
6.3治理革命
过渡问题
革命暴力
构成性治理(Constituent Governance)
论奇异性2:确立幸福(Instituting Happiness)
致谢
索引
作者介绍
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 1960-),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政治哲学家,目前任教于美国杜克大学,著有《德勒兹:哲学学徒期》以及《帝国》和《诸众》(与奈格里合著)等。
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 1933-),颇具传奇色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活动家,曾任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代表作有《马克思的马克思》《野蛮的异类: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和政治学》和《颠覆的政治:21世纪的宣言》等。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捧着的是一段历史的沉淀。我一直对那些试图描绘人类终极美好蓝图的思想家们充满敬意,“大同世界”这个词,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代表着一种对更高社会形态的向往。而当它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便赋予了这个古老概念以全新的时代意义和理论内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更是对未来社会模式的积极构建。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逻辑脉络,让我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推导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最终指向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繁荣的社会。这本书的“典藏版”也暗示着它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或许包含了对原始文本的深度解读,或者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资料,这对于我这样一位希望深入了解一个思想体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大同世界”这几个字,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激起涟漪。它承载着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梦想,一个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一个不受压迫、人人共享的和谐乌托邦。而当这个词与马克思主义这股强大的思想洪流相结合,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便更加深邃和复杂。我非常好奇,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和阐释“大同世界”的?它是否仅仅是对某种经济模式的设想,还是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理想?这本书的“典藏版”标签,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带领我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之中,去探寻那些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理解其理论逻辑的严谨性,以及它所提出的实现路径。我更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这样一个宏大的理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被理解、被实践、被修正的,以及它对当下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评分“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典藏版”,这样的组合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很高的预期。首先,“译丛”意味着它可能是从其他语言翻译过来的重要学术著作,这对于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吸收不同文明的思想精华至关重要。其次,“典藏版”更是强调了其珍贵性和权威性,通常这类版本会经过精心编辑、校对,并可能包含一些注释、导读甚至是研究资料,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扎实的阅读基础。而“大同世界”这个主题,在我看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具吸引力、也最容易引发思考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理论的探讨,更是关于人类命运的哲学追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理解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我期待它能带领我深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去探究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刻洞见,以及它所提出的实现理想社会路径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大同世界”这四个字,像是一个古老的谜语,又像是一剂充满激情的号召。它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愿望之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物质极大丰富、精神高度文明的理想社会。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都离不开对这种终极理想的描绘,而马克思主义更是将这一理想具象化,并试图找到实现它的阶梯。我特别好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大同世界”究竟是如何被定义的?它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有着怎样的渊源与区别?这本书的“典藏版”似乎意味着它并非是一般的通俗读物,而是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和深度探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严谨的框架,让我能够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包括其经济基础、政治结构、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同时,我也想知道,这个“大同世界”的构想,在现实中曾面临过怎样的挑战,又如何被不同的人们理解和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古朴的字体搭配深沉的色调,立刻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思想激荡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不同时代的思想流派颇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章节,而“大同世界”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哲学逻辑和实践路径。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阻隔,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社会问题的,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又有着怎样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典藏版”标签也暗示着它可能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或是对原始文本的深入解读,这对于一个渴望全面了解某个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和演变过程。这种学术性的探索,往往需要耐心和细致,但一旦深入进去,那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