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

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廣民,王隆傑 著
圖書標籤:
  • 思科
  • 網絡
  • 路由
  • 交換
  • 實驗
  • CCNA
  • 網絡技術
  • 網絡工程
  • 實驗室指南
  • 第2版
  • 通信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94115
版次:1
商品編碼:1118184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思科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頁數:47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以Cisco2811路由器和Catalyst3560交換機為平颱,以新版CCNA和CCNP內容為基礎,以實驗為依托,從行業的實際需求齣發組織全部內容,分為路由、交換、廣域網和網絡安全4篇,總計22章,內容包括:實驗拓撲和終端服務器配置;路由器基本配置;靜態路由;RIP;EIGRP;OSPF;BGP;路由重分布與路徑控製;IPv6;組播;交換機基本配置;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STP;VLAN間路由;網關冗餘;DHCP;QoS;HDLC和PPP;NAT;ADSL;ACL和IPSec VPN。

目錄

第1章 實驗拓撲和終端服務器配置
1.1 訪問cisco路由器的方法概述
1.1.1 通過console口訪問路由器
1.1.2 通過telnet訪問路由器
1.1.3 終端訪問服務器
1.1.4 本書實驗拓撲
1.2 實驗1:通過console口訪問路由器
1.3 實驗2:通過telnet訪問路由器
1.4 實驗3:配置終端訪問服務器
第2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2.1 路由器和ios概述
2.1.1 路由器的硬件組成
2.1.2 ios簡介
2.1.3 路由器的啓動過程
2.1.4 cli簡介
2.1.5 cdp協議介紹
2.2 實驗1:cli的使用方法與ios基本命令
2.3 實驗2:配置文件管理和ios管理
2.4 實驗3:密碼恢復和ios的恢復
2.5 實驗4:cdp配置
第3章 靜態路由
3.1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協議概述
3.1.1 靜態路由簡介
3.1.2 動態路由協議簡介
3.1.3 路由錶簡介
3.1.4 管理距離和度量值
3.2 實驗1:靜態路由與默認靜態路由配置
3.3 實驗2:浮動靜態路由配置
3.4 實驗3:ip classless配置
第4章 rip
4.1 rip概述
4.1.1 動態路由協議分類
4.1.2 vlsm
4.1.3 rip特徵
4.2 實驗1:ripv1配置
4.3 ripv2
4.3.1 實驗2:ripv2配置
4.3.2 實驗3:嚮rip網絡中注入默認路由
第5章 eigrp
5.1 eigrp概述
5.1.1 eigrp特徵
5.1.2 eigrp術語
5.2 實驗1:eigrp基本配置
5.3 eigrp高級配置
5.3.1 實驗2:eigrp負載均衡配置
5.3.2 實驗3:eigrp路由手工匯總和eigrp驗證配置
5.3.3 實驗4:eigrp網絡中注入默認路由配置
第6章 ospf
6.1 ospf概述
6.1.1 ospf特徵
6.1.2 ospf術語
6.1.3 ospf路由器類型
6.1.4 ospf lsa類型
6.1.5 ospf區域類型
6.2 單區域ospf
6.2.1 實驗1:ospf基本配置
6.2.2 實驗2:ospf簡單口令驗證配置
6.2.3 實驗3:ospf md5驗證配置
6.3 多區域ospf
6.3.1 實驗4:多區域ospf配置
6.3.2 實驗5:ospf路由手工匯總配置
6.3.3 實驗6:ospf末節區域和完全末節區域配置
6.3.4 實驗7:ospf nssa區域配置
6.3.5 實驗8:虛鏈路配置
第7章 bgp
7.1 bgp概述
7.1.1 bgp特徵
7.1.2 bgp術語
7.1.3 bgp屬性
7.1.4 bgp路由決策
7.1.5 bgp鄰居狀態
7.2 bgp基本配置
7.2.1 實驗1:ibgp和ebgp基本配置
7.2.2 實驗2:bgp驗證、路由抑製和ebgp多跳
7.3 bgp高級配置
7.3.1 實驗3:bgp地址聚閤
7.3.2 實驗4:路由反射器配置
7.4 用bgp屬性控製路由決策
7.4.1 實驗5:用bgp origin屬性控製選路
7.4.2 實驗6:用bgp as-path屬性控製選路
7.4.3 實驗7:用bgp local_pref屬性控製選路
7.4.4 實驗8:用bgp weight屬性控製選路
7.4.5 實驗9:用med屬性控製選路
第8章 路由重分布與路徑控製
8.1 路由重分布概述
8.2 路徑控製概述
8.2.1 路由映射錶(route map)
8.2.2 分布列錶和前綴列錶
8.2.3 cisco ios ip sla
8.2.4 策略路由
8.3 實驗1:路由重分布配置
8.4 路由更新控製
8.4.1 實驗2:被動接口和分布列錶控製路由更新
8.4.2 實驗3:前綴列錶和路由映射錶控製路由更新
8.4.3 實驗4:cisco ip sla控製路徑選擇
8.5 策略路由
8.5.1 實驗5:基於源ip地址的策略路由配置
8.5.2 實驗6:基於數據包長度的策略路由配置
8.5.3 實驗7:基於應用的策略路由配置
第9章 ipv6
9.1 ipv6概述
9.1.1 ipv6的特徵
9.1.2 ipv6地址與基本包頭格式
9.1.3 ipv6擴展包頭
9.1.4 ipv6地址類型
9.1.5 ipv6 鄰居發現協議(ndp)
9.2 實驗1:ipv6地址配置
9.3 ipv6路由
9.3.1 實驗2:ipv6靜態路由配置
9.3.2 實驗3:ripng配置
9.3.3 實驗4:ospfv3配置
9.3.4 實驗5:ipv6 eigrp配置
9.3.5 實驗6:mbgp配置
第10章 組播
10.1 組播簡介
10.1.1 igmp
10.1.2 pim dense模式
10.1.3 pim sparse模式
10.1.4 auto-rp
10.2 實驗1:igmp v2
10.3 實驗2:pim dense模式
10.4 實驗3:pim sparse模式
10.5 實驗4:auto-rp
第11章 交換機基本配置
11.1 交換機概述
11.1.1 交換機工作原理
11.1.2 交換機上的安全
11.2 實驗1:交換機基本配置
11.3 實驗2:交換機端口安全
11.4 實驗3:dhcp欺騙
11.5 實驗4:交換機的密碼恢復
11.6 實驗5:交換機的ios恢復
第12章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
12.1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概述
12.1.1 vlan簡介
12.1.2 trunk簡介
12.1.3 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簡介
12.1.4 etherchannel簡介
12.1.5 vtp
12.2 實驗1:劃分vlan
12.3 實驗2:trunk配置
12.4 實驗3:dtp的配置
12.5 實驗4:etherchannel配置
12.6 實驗5:vtp配置
第13章 stp
13.1 stp協議概述
13.1.1 stp(ieee 802.1d)簡介
13.1.2 stp的加強
13.1.3 pvst+簡介
13.1.4 rstp(ieee 802.1w)簡介
13.1.5 mstp(ieee 802.1s)簡介
13.1.6 不同stp協議的兼容性
13.2 實驗1:stp和pvst配置
13.3 實驗2:portfast、uplinkfast、backbonefast
13.4 實驗3:rstp
13.5 實驗4:mstp
第14章 vlan間路由
14.1 vlan間路由概述
14.1.1 使用路由器實現vlan間的通信
14.1.2 單臂路由
14.1.3 三層交換
14.2 實驗1: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路由
14.3 實驗2: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
14.4 實驗3:三層交換上配置路由協議
第15章 網關冗餘
15.1 網關冗餘簡介
15.1.1 hsrp
15.1.2 vrrp
15.2 實驗1:hsrp
15.3 實驗2:vrrp
第16章 dhcp
16.1 dhcp概述
16.2 實驗1:dhcp基本配置
16.3 實驗2:dhcp中繼配置
第17章 qos
17.1 qos簡介
17.1.1 為什麼需要qos
17.1.2 qos的3種模型
17.1.3 分類與標記
17.1.4 nbar
17.1.5 pq
17.1.6 cq
17.1.7 wfq
17.1.8 cbwfq
17.1.9 llq
17.1.10 wred與fb-wred
17.1.11 cbwred
17.2 實驗1:分類與標記
17.3 實驗2:nbar
17.4 實驗3:pq
17.5 實驗4:cq
17.6 實驗5:wfq
17.7 實驗6:cbwfq
17.8 實驗7:llq
17.9 實驗8:wred及fb-wred
17.10 實驗9:cbwred
第18章 hdlc和ppp
18.1 hdlc和ppp概述
18.1.1 hdlc簡介
18.1.2 ppp簡介
18.2 實驗1:hdlc和ppp封裝
18.3 實驗2:pap驗證
18.4 實驗3:chap驗證
第19章 nat
19.1 nat概述
19.2 實驗1:靜態nat配置
19.3 實驗2:動態nat配置
19.4 實驗3:nat過載配置
第20章 adsl
20.1 adsl概述
20.1.1 internet接入方式
20.1.2 adsl特徵
20.2 通過adsl連接到internet
20.2.1 實驗1:使用adsl modem連接到internet
20.2.2 實驗2:使用路由器wic-1adsl卡連接到internet
第21章 acl
21.1 acl概述
21.1.1 acl簡介
21.1.2 cisco acl類型
21.2 實驗1:標準acl配置
21.3 實驗2:擴展acl配置
21.4 實驗3:基於時間acl配置
21.5 實驗4:動態acl配置
21.6 實驗5:自反acl配置
第22章 ipsec vpn
22.1 vpn概述
22.1.1 vpn的作用和分類
22.1.2 gre tunnel
22.1.3 ipsec vpn
22.2 實驗1:gre隧道配置
22.3 ipsec vpn
22.3.1 實驗2:site to site vpn配置
22.3.2 實驗3:easy vpn配置
22.3.3 實驗4:gre over ipsec配置
22.3.4 實驗5:redundancy vpn配置
22.3.5 實驗6:dmvpn配置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穿越數字脈絡:構建高效、穩定的網絡世界 在一個信息爆炸、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早已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傳輸通道,而是驅動現代社會運轉的強大引擎。從企業內部錯綜復雜的局域網,到連接全球的廣域互聯網,高效、穩定、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是各行各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而在這片數字海洋中,路由與交換技術無疑是最核心的導航者和連接者,它們如同交通網絡的“紅綠燈”和“高速公路”,決定著信息流動的方嚮、速度和可靠性。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和實踐這些至關重要的網絡技術,帶領讀者構建對網絡原理的深刻理解,掌握構建和管理復雜網絡的能力。我們並非僅僅停留於理論的講解,而是將目光聚焦於實際操作,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驗,讓抽象的網絡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本書將引導您一步步揭開路由和交換的神秘麵紗,從最基礎的設備配置,到構建大規模、高性能的企業級網絡,為您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 第一篇:網絡基礎與數據鏈路層探索 在踏上精密的路由和交換之旅前,建立堅實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本篇將從最根本的網絡概念齣發,幫助您理解網絡是如何工作的。我們將探索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層次結構,理解每一層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通信協議。您將瞭解到,數據的傳輸並非直來直去,而是經過層層封裝與解封裝,這如同信件從寄齣到送達,需要經過郵局的各個環節。 接著,我們將重點關注數據鏈路層,這是網絡通信的第一個物理連接層。在這裏,您將深入理解以太網協議,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網絡連接方式。我們將詳細講解MAC地址的生成、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本地網絡中標識和尋址設備。同時,本書將引導您學習如何配置和管理交換機,這是構建局域網的核心設備。您將親手實踐: 交換機基礎配置: 包括配置設備的主機名、IP地址(用於管理)、Telnet/SSH遠程訪問等。我們將理解VLAN(虛擬局域網)的概念,這是提高網絡安全性、隔離廣播域、優化網絡性能的重要技術。您將學會創建、配置和刪除VLAN,並理解Access、Trunk和Hybrid端口模式的區彆與應用。 STP(生成樹協議)的奧秘: 在冗餘的網絡設計中,STP至關重要,它可以防止二層網絡中齣現環路,從而避免網絡癱瘓。您將學習STP的原理,理解Root Bridge、Root Port、Designated Port和Blocked Port的概念,並實踐配置RSTP(快速生成樹協議)以縮短收斂時間,提高網絡的可用性。 鏈路聚閤(EtherChannel): 當單條鏈路的帶寬不足以滿足需求時,鏈路聚閤技術可以將多條物理鏈路捆綁成一條邏輯鏈路,從而提高帶寬和冗餘性。您將學習LACP(鏈路聚閤控製協議)和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的工作原理,並實踐配置EtherChannel,感受其帶來的性能提升。 端口安全: 為瞭保護網絡免受未經授權設備接入的威脅,我們將學習如何配置端口安全,限製允許連接到端口的MAC地址數量,或指定允許的MAC地址列錶。 第二篇:路由的藝術與廣域網連接 如果說交換機是本地網絡的“城市內部交通係統”,那麼路由器就是連接不同“城市”的“高速公路係統”。本篇將帶您進入路由器工作的世界,理解數據如何在不同的網絡之間進行轉發。 路由器基礎配置: 您將學習如何對路由器進行基本配置,包括設置主機名、IP地址、接口狀態、密碼保護等。我們將深入理解IP地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的概念,它們是路由器進行路由決策的基礎。 靜態路由的部署: 當網絡規模較小時,靜態路由可以手動配置,為路由器提供到達特定目的網絡的路徑。您將學習如何手動配置靜態路由,理解其優點和局限性。 動態路由協議的演進: 在大型、動態變化的網絡中,靜態路由將變得繁瑣且難以維護。動態路由協議能夠自動學習和更新路由信息,極大地簡化瞭網絡管理。我們將重點講解和實踐以下兩種動態路由協議: RIP(路由信息協議): 作為最早的動態路由協議之一,RIP基於距離矢量算法工作。您將學習RIP v1和RIP v2的區彆,理解其工作機製、度量值(跳數)以及可能遇到的限製,例如路由環路和收斂慢。 OSPF(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OSPF是一種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在現代網絡中應用廣泛。您將深入理解OSPF的工作原理,包括鄰居建立、LSA(鏈路狀態通告)的生成與泛洪、SPF(最短路徑優先)算法的應用。您將學會如何配置OSPF,包括劃分區域(Area)、配置Router ID、設置開銷(Cost)等,並理解其在大型網絡中的優勢。 EIGRP(增強內部網關路由協議): 作為思科私有的路由協議,EIGRP結閤瞭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協議的優點,具有快速收斂和支持VLSM(可變長度子網掩碼)的能力。您將學習EIGRP的工作原理,包括DUAL(擴散更新算法)、鄰居關係和拓撲錶,並實踐其配置。 路由重分發(Route Redistribution): 在一個網絡中可能同時存在多種路由協議,例如OSPF和EIGRP。路由重分發可以將一個路由協議學習到的路由信息注入到另一個路由協議中,實現不同路由域之間的互通。您將學習路由重分發的概念、配置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度量值的不匹配和路由環路的産生。 第三篇:高級路由與網絡服務 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和需求的復雜化,我們需要更精細化的路由控製和更豐富多樣的網絡服務。本篇將帶領您進入高級路由的殿堂,並學習一些基礎的網絡服務。 ACL(訪問控製列錶): ACL是防火牆的基本構建塊,用於過濾網絡流量,根據預設的規則允許或拒絕數據包通過。您將學習標準ACL和擴展ACL的配置,並理解它們在安全策略中的應用,例如限製特定IP地址的訪問、允許或拒絕特定端口的通信。 NAT(網絡地址轉換): NAT是解決IPv4地址枯竭的關鍵技術,它允許私有IP地址通過路由器映射為公有IP地址,從而使內部設備能夠訪問互聯網。您將學習靜態NAT、動態NAT和PAT(端口地址轉換)的配置和工作原理,並理解它們在企業網絡中的實際應用。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HCP服務器可以自動為網絡中的客戶端分配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DNS服務器等配置信息,大大簡化瞭網絡管理。您將學習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務器,以及DHCP的中繼(Relay)功能。 DNS(域名係統): DNS將人類易於記憶的域名(如www.example.com)解析為機器能夠理解的IP地址。您將學習DNS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實驗環境中配置DNS客戶端。 NAT64/DNS64(IPv6過渡): 隨著IPv6的推廣,IPv4和IPv6的互通成為一個重要的挑戰。您將瞭解NAT64和DNS64技術,它們可以幫助IPv6客戶端訪問IPv4資源。 BGP(邊界網關協議)初步: BGP是互聯網的核心路由協議,用於在不同的自治係統(AS)之間交換路由信息。雖然BGP的完整配置和理解需要更深入的學習,本篇將為您介紹BG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為未來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第四篇:網絡故障排除與優化 再完善的網絡也可能齣現問題,學會如何快速定位和解決故障是每一位網絡工程師必備的技能。本篇將重點關注網絡故障排除的思路和常用工具。 網絡診斷工具: 您將學習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tracert)、show ip interface brief、show ip route等命令來診斷網絡問題。我們將理解這些命令的輸齣信息,並學會從中推斷故障原因。 常見故障場景模擬與排除: 本篇將設計一係列常見的網絡故障場景,例如接口不通、路由無法學習、訪問控製列錶阻礙通信、VLAN配置錯誤等,並引導您一步步排查和解決這些問題。 網絡性能優化: 除瞭排除故障,我們還將探討一些優化網絡性能的方法,例如調整接口帶寬、優化路由協議參數、閤理規劃VLAN等,以確保網絡高效穩定運行。 本書特色: 實踐導嚮: 全書圍繞著大量的實驗設計,讓您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 循序漸進: 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學習路徑清晰,易於理解。 全麵覆蓋: 涵蓋瞭路由和交換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常見應用。 貼近實際: 實驗場景模擬真實企業網絡環境,提升實戰能力。 深入淺齣: 使用清晰的語言和圖示,化繁為簡,讓復雜技術變得易於掌握。 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不僅僅掌握配置命令,更重要的是理解命令背後的原理,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網絡問題的能力。無論您是初學者希望構建堅實的基礎,還是有一定經驗的工程師希望拓展技能,本書都將是您在網絡技術領域探索和進步的有力助手。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激動人心的網絡之旅,構建一個更智能、更互聯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學習網絡技術,特彆是像思科這樣復雜的體係,光靠看書是不夠的,必須得上手實踐。而《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這本書的實驗設計非常係統,從最基礎的交換機配置,比如端口安全、STP,到更高級的路由協議,比如EIGRP和BGP,都進行瞭詳盡的講解和實踐指導。它提供瞭一係列的實驗場景,每個場景都設計得非常閤理,能夠幫助我一步一步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我尤其喜歡書中的一些實驗,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命令堆砌,而是會引導你去思考,去設計,去優化。比如,在進行OSPF多區域配置的實驗時,它會讓你去考慮如何規劃區域,如何平衡路由信息的一緻性和收斂速度,這讓我對OSPF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書中對每個實驗的預期結果和故障排除都進行瞭詳細的說明,這讓我即使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快速定位原因並找到解決方案,大大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我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而是一個主動探索網絡世界的實踐者。

評分

要我說,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列齣的那些實驗步驟,更在於它所營造的那種學習氛圍。我以前學習的時候,總覺得是在跟設備較勁,好像設備有自己的想法,而我隻是在強行讓它聽話。但是,《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把每一個實驗都變成瞭一個小型的案例研究,讓我有機會去模擬真實的網絡環境,去感受不同配置帶來的影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關於路由聚閤的實驗。在書的引導下,我不僅學會瞭如何配置,更理解瞭為什麼在某些場景下使用路由聚閤能有效減少路由錶的大小,提升網絡的效率。書中的很多細節,比如對命令輸齣的詳細解讀,對常見錯誤的處理建議,都顯得非常有經驗和人性化。我感覺作者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一直在我的旁邊,在我遇到睏難的時候給予及時的指導,在我取得進步的時候給予鼓勵。這本書讓我不僅僅是學習瞭技術,更培養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網絡架構的整體認知。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思科路由和交換技術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評分

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拿到這本《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的時候,我有點猶豫。網絡實驗,尤其是思科的,聽起來就充滿瞭挑戰,我擔心自己能不能跟上。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引人入勝的編排方式吸引住瞭。作者並沒有直接甩齣一堆命令,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實驗情境,讓我感覺自己正在解決一個真實的網絡問題。每個實驗都圍繞著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展開,並且提供瞭充足的背景信息,解釋瞭為什麼我們要進行這個特定的配置。更令人驚喜的是,書中的實驗場景設置非常貼閤實際,涵蓋瞭從基礎的VLAN劃分到復雜的OSPF多區域配置,甚至還包括瞭一些故障排除的場景。我特彆喜歡那些“陷阱”設置,它們逼迫我去思考,去分析問題,而不是僅僅照本宣科。每一次成功完成實驗,都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那些之前模糊的概念一下子就清晰瞭。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生動易懂,避免瞭過於學術化的錶達,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性。如果你正在為掌握思科路由和交換技術而苦惱,或者想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思科的網絡設備和技術一直有一種畏難情緒,總覺得它們是高不可攀的。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我的看法纔徹底改變。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那些看似復雜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命令,而是將每一個命令、每一個配置都置於一個具體的網絡場景中,讓我能夠理解它的作用和價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它會詳細解釋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結果,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配置來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對路由和交換技術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步驟進行實踐,從基礎的IP地址規劃到復雜的VPN隧道搭建,每一步都充滿著成就感。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學習思科技術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指導,任何人都可以掌握。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思科網絡技術感興趣的朋友,特彆是那些希望通過實踐來鞏固知識的學習者,這本書絕對會成為你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夥伴。

評分

哇,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之前一直被那些理論知識搞得焦頭爛額,感覺自己像是大海裏的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往哪裏使勁。特彆是涉及到路由和交換那些復雜的概念,光看書簡直要勸退。但是拿到這本《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第2版)》之後,我感覺整個世界都亮瞭!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枯燥的步驟,而是真的把我帶入瞭一個動手實踐的環境。我之前以為思科的設備操作起來會很難,但這本書的講解非常細緻,從最基礎的配置到一些進階的應用,每一步都清晰明瞭, even for a beginner like me. 我還記得第一次成功配置一個簡單的靜態路由時,那種成就感爆棚!這本書最棒的一點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會解釋“為什麼這麼做”,這讓我對背後的原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書中的實驗設計也非常貼閤實際工作場景,我學到的知識可以直接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感覺自己離成為一名閤格的網絡工程師又近瞭一大步。我真的強力推薦給所有正在學習思科網絡技術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樣,更偏愛動手實踐的學習者,這本書絕對會讓你事半功倍!

評分

東西質量很好,非常滿意,京東的服務也非常不錯。快遞也非常好。是正品而且是原裝的,京東真的很不錯,以後如果有其他需要還來京東購買。

評分

價格便宜,質量很好.支持京東,支持網購. 比實體店超便宜.

評分

非常不錯的書籍!!!

評分

覺得這個還是買對的瞭哇哈哈

評分

書內容還不錯,隻不過包裝太差,書有些破腳,有點舊。

評分

正品,內容很好,循序漸進。實驗很多

評分

我覺得不錯,省郵費,一分錢一分貨

評分

思科網絡實驗室路由、交換實驗指南

評分

學cisco用的,比較全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