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这部经典著作,我们特地约请了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作了精到的注释,并写了有关本书版本情况的《后记》。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至今享誉中外。今本现存40卷。北魏郦道元著。《水经》一书,旧题[汉]桑钦撰,共记河流水道137条。桑钦生平未详。现在通行的《水经》,学术界已经论定为三国时人所作。《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名义上为《水经》一书作注,实际上以《水经》为纲,新增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资料和文献。引用书籍共437种,记载大小水道1250多条,穷根溯源,详细记述了所经地区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直至神话传说。书中所引资料和不少汉魏间的碑刻,今大多仅凭此书得以流传。可以说,《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前我国最全面系统的经典地理著作。
作者简介
陈桥驿,原名陈庆均,192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我国著名郦学家。连续三届出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徐霞客研究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荣誉委员等多种学术职务。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称号,1994年被人事部授予“终身教授”荣誉。他在历史地理学、郦学、历史地图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着,先后出版了《水经注研究》一、二、三、四集,《郦道元评传》,《水经注校释》等学术专着近三十种,被公认为我国当今的郦学泰斗。曾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多所大学访问讲学,并被聘为日本关西大学、国立大阪大学、国立广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晋水 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 灅水
卷十四 湿馀水 沽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浿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漉水 涧水
卷十六 毂水 甘水 漆水 泸水 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溟水 漕水 渠
……
精彩书摘
《元命苞》曰:五行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故日水具财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人海者,命日经水;引佗水人于大水及海者,命日枝水;出于地沟,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又命日川水也。《庄子》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经流之大。《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斡《齐都赋》曰: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昆仑,九流分逝,北朝沧渊,惊波沛厉,浮沫扬奔。《风俗通》曰:江、河、淮、济为四渎。渎,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白虎通》曰:其德着大,故称渎。《释名》曰: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人海。出其东北陬,
《山海经》曰: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物理论》曰:河色黄者,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汉大司马张仲议曰②: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余按《风俗通》云:里语称狐欲渡河,无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说。亦未必一如缘生之也。屈从其东南流,人渤海③。
《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日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惟冯夷都焉。《括地图》曰: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河水又出于阳纡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玮璧礼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物,皆《河图》所载。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 一部浸润千年智慧的水文地理巨著,一部勾勒华夏河山脉络的史诗画卷。 《水经注》,这部被誉为“地理学之祖”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博大精深的学术价值和精美绝伦的文学笔触,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库”隆重推出的《水经注》,旨在将这部不朽的经典以更加精良的形态呈现给广大读者,让千年之前的山川河流,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史的回响:一部巨著的诞生与传承 《水经注》的作者李淳风,是中国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历法学家、道家学者。其学术成就斐然,学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水经注》并非凭空而生,它是对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专著《水经》的详细注释和扩充。原文《水经》仅有约万言,而李淳风在《水经》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旁征博引,考证辨析,增补了大量史实、传说、民俗以及地理信息,最终形成了这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鸿篇巨制。《水经注》的成书,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严谨的考证方法、丰富的史料运用,以及对地理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至今仍为史学界、地理学界所称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经注》经历了多次流传与散佚,幸而历代学者不断搜集、整理、校勘,才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明清时期的许多学者,如杨守敬、王先谦等,都对《水经注》进行了大量的校注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和阅读《水经注》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库”的《水经注》,正是集前人之大成,并融入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以最权威、最详实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内容为王:一部包罗万象的地理百科 《水经注》的核心内容,便是对中国主要河流的地理信息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描述。全书以水系为纲,详细记述了中国境内的一百三十多条大小河流,包括它们的源头、流向、支流、河岸地理、沿途的重要城镇、关隘、山川、湖泽、矿产、植被,乃至与这些河流相关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等。 一、河流的系统性描绘: 《水经注》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其对河流的描绘极其细致和系统。书中不仅记录了河流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基本数据,更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季节性变化、以及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记录。例如,对于黄河,书中详细描述了其不同的河段名称,以及历史上黄河改道的诸多证据;对于长江,书中则细致描绘了其三峡的险峻与壮丽,以及沿江重要的港口和物产。这种基于水系的研究方法,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一大创举,奠定了后世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二、地理信息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水经注》的地理信息极其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疆域内的绝大部分地理要素。书中涉及到的地名,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渡口、关隘等,数量庞大,且考证严谨。李淳风在撰写过程中,不仅参考了大量的官方文献、地方志,还广泛吸纳了民间传说和旅行者的见闻,使得书中的地理信息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书中对很多古代地名的考证,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依据。例如,书中对一些已经消失的地名和河流的记录,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面貌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三、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 《水经注》并非一本枯燥的地理教科书,它更像是一部流淌着历史与文化的史诗。书中将地理信息与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神话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描述某条河流时,书中可能会穿插与之相关的战争、王朝的兴衰、著名人物的游历,甚至是古代的祭祀活动。这种将地理、历史、人文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使得《水经注》具有了极高的阅读价值和文化内涵。读者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书中对神话传说的引用,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想象。 四、科学方法的严谨性: 尽管成书于古代,《水经注》所展现的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却充满了科学的精神。李淳风在考证过程中,力求实事求是,对前人的说法进行辨析,对不准确之处进行纠正。他善于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比对、逻辑推理等方法来验证地理信息的准确性。例如,在描述河流的流向时,他会综合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以及自己的观察,力求还原河流真实的地理面貌。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水经注》在古代众多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 文本的价值: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 《水经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严谨的学术研究上,更在于其精妙绝伦的文学笔触。李淳风的文笔,既有士大夫的典雅,又不失生动形象的描写。他对山川景物的描绘,如诗如画,充满画面感,能够带领读者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中国大地。 一、精妙的文学语言: 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他对山势的险峻、水流的湍急、植被的繁茂,都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常常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例如,书中对三峡的描写,既展现了其地理上的雄奇险峻,也透露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壮美。这种文学性的表达,使得《水经注》在学术著作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 二、丰富的生活气息: 《水经注》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除了地理和历史的记载,书中还穿插了大量关于当时社会风俗、物产、交通、民情的内容。这些细节的描绘,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读者可以从书中窥见古代商旅的艰难、渔民的生活、农耕的景象,以及不同地区人们的习俗差异。 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水经注》不仅在中国古代地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文学、历史、考古、乃至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世的文人墨客,在创作山水游记、诗词歌赋时,都曾从中汲取灵感。《水经注》所记载的许多地理信息,也为后世的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可以说,《水经注》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地理认知、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宝贵遗产。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的用心:让经典重焕光彩 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推出的《水经注》,力求在多个维度上提升图书的品质,让这部经典著作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精良的校勘与注释: 本书集结了多位当代著名学者,对《水经注》进行了严谨的校勘和详实的注释。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对一些疑难字词、典故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对书中提及的地理、历史信息进行了考证和补充,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准确、最易懂的版本。 二、精美的装帧与排版: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始终坚持高品质的出版理念。本次《水经注》采用精美的装帧设计,辅以清晰考究的排版,力求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书中的插图(如有)也经过精心挑选和制作,力求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三、丰富的附录与导读: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经注》的价值和内容,本书特别增加了丰富的附录,如作者生平、成书背景、主要研究成果概述、以及历代学者的评价等。同时,还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引导读者走进《水经注》的奇妙世界,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结语: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拥有一本《水经注》,就如同拥有一把开启中华大地历史与地理宝库的金钥匙。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作品,它将带您走进千年前的山川河流,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水经注”,将以其权威的品质、精美的呈现,成为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一次对中华文明深度探索的邀请。翻开它,您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地理的壮丽,品味文化的深邃。这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