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瞭幫助讀者學習《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這部經典著作,我們特地約請瞭曆史地理學傢陳橋驛教授作瞭精到的注釋,並寫瞭有關本書版本情況的《後記》。
《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至今享譽中外。今本現存40捲。北魏酈道元著。《水經》一書,舊題[漢]桑欽撰,共記河流水道137條。桑欽生平未詳。現在通行的《水經》,學術界已經論定為三國時人所作。《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名義上為《水經》一書作注,實際上以《水經》為綱,新增瞭20倍於原書的補充資料和文獻。引用書籍共437種,記載大小水道1250多條,窮根溯源,詳細記述瞭所經地區的山陵、原隰、城邑、關津等地理情況、建置沿革和有關曆史事件、人物,直至神話傳說。書中所引資料和不少漢魏間的碑刻,今大多僅憑此書得以流傳。可以說,《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是公元6世紀前我國最全麵係統的經典地理著作。
作者簡介
陳橋驛,原名陳慶均,1923年齣生於浙江紹興,我國著名酈學傢。連續三屆齣任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谘詢委員,浙江省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徐霞客研究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榮譽委員等多種學術職務。1991年被國務院授予“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作齣突齣貢獻的學者”稱號,1994年被人事部授予“終身教授”榮譽。他在曆史地理學、酈學、曆史地圖學、地方誌和地名學研究等方麵造詣精深,成就卓著,先後齣版瞭《水經注研究》一、二、三、四集,《酈道元評傳》,《水經注校釋》等學術專著近三十種,被公認為我國當今的酈學泰鬥。曾赴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多所大學訪問講學,並被聘為日本關西大學、國立大阪大學、國立廣島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內頁插圖
目錄
捲一 河水
捲二 河水
捲三 河水
捲四 河水
捲五 河水
捲六 汾水 澮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過水 晉水 湛水
捲七 濟水
捲八 濟水
捲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蕩水 洹水
捲十 濁漳水 清漳水
捲十一 易水 滱水
捲十二 聖水 巨馬水
捲十三 灅水
捲十四 濕馀水 沽河 鮑丘水 濡水 大遼水 小遼水 浿水
捲十五 洛水 伊水 漉水 澗水
捲十六 轂水 甘水 漆水 濾水 沮水
捲十七 渭水
捲十八 渭水
捲十九 渭水
捲二十 漾水 丹水
捲二十一 汝水
捲二十二 潁水 洧水 溟水 漕水 渠
……
精彩書摘
《元命苞》曰:五行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腠液也。《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故日水具財也。五害之屬,水最為大,水有大小,有遠近,水齣山而流人海者,命日經水;引佗水人於大水及海者,命日枝水;齣於地溝,流於大水,及於海者,又命日川水也。《莊子》曰:鞦水時至,百川灌河,經流之大。《孝經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新論》曰:四瀆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斡《齊都賦》曰:川瀆則洪河洋洋,發源昆侖,九流分逝,北朝滄淵,驚波沛厲,浮沫揚奔。《風俗通》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白虎通》曰:其德著大,故稱瀆。《釋名》曰:瀆,獨也,各獨齣其所而人海。齣其東北陬,
《山海經》曰:昆侖墟在西北,河水齣其東北隅。《爾雅》曰:河齣昆侖虛,色白,所渠並韆七百一川,色黃。《物理論》曰:河色黃者,眾川之流,蓋濁之也。百裏一小麯,韆裏一麯一直矣。漢大司馬張仲議曰②: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鬥泥,而民競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泄也。禁民勿復引河,是黃河兼濁河之名矣。《述徵記》曰:盟津、河津恒濁,方江為狹,比淮、濟為闊;寒則冰厚數丈,冰始閤,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雲此物善聽,冰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餘按《風俗通》雲:裏語稱狐欲渡河,無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說。亦未必一如緣生之也。屈從其東南流,人渤海③。
《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淵也,一日中極之淵,深三百仞,惟馮夷都焉。《括地圖》曰:馮夷恒乘雲車駕二龍。河水又齣於陽紆陵門之山,而注於馮逸之山。《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徵,至陽紆之山,河伯馮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瑋璧禮焉。河伯乃與天子披圖視典,以觀天子之寶器,玉果、璿珠、燭銀、金膏等物,皆《河圖》所載。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 一部浸潤韆年智慧的水文地理巨著,一部勾勒華夏河山脈絡的史詩畫捲。 《水經注》,這部被譽為“地理學之祖”的古典名著,自問世以來,便以其博大精深的學術價值和精美絕倫的文學筆觸,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庫”隆重推齣的《水經注》,旨在將這部不朽的經典以更加精良的形態呈現給廣大讀者,讓韆年之前的山川河流,再次煥發齣勃勃生機。 曆史的迴響:一部巨著的誕生與傳承 《水經注》的作者李淳風,是中國唐代傑齣的天文學傢、數學傢、曆法學傢、道傢學者。其學術成就斐然,學識淵博,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等領域均有深入研究。《水經注》並非憑空而生,它是對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學專著《水經》的詳細注釋和擴充。原文《水經》僅有約萬言,而李淳風在《水經》的基礎上,曆經數十年,旁徵博引,考證辨析,增補瞭大量史實、傳說、民俗以及地理信息,最終形成瞭這部洋洋灑灑數十萬言的鴻篇巨製。《水經注》的成書,標誌著中國古代地理學研究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其嚴謹的考證方法、豐富的史料運用,以及對地理現象細緻入微的觀察,至今仍為史學界、地理學界所稱道。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水經注》經曆瞭多次流傳與散佚,幸而曆代學者不斷搜集、整理、校勘,纔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明清時期的許多學者,如楊守敬、王先謙等,都對《水經注》進行瞭大量的校注工作,他們的研究成果為我們理解和閱讀《水經注》提供瞭重要的幫助。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庫”的《水經注》,正是集前人之大成,並融入瞭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力求以最權威、最詳實的麵貌呈現給讀者。 內容為王:一部包羅萬象的地理百科 《水經注》的核心內容,便是對中國主要河流的地理信息進行係統性、科學性的描述。全書以水係為綱,詳細記述瞭中國境內的一百三十多條大小河流,包括它們的源頭、流嚮、支流、河岸地理、沿途的重要城鎮、關隘、山川、湖澤、礦産、植被,乃至與這些河流相關的曆史事件、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等等。 一、河流的係統性描繪: 《水經注》最令人驚嘆之處,在於其對河流的描繪極其細緻和係統。書中不僅記錄瞭河流的長度、寬度、深度等基本數據,更對河流的水文特徵、季節性變化、以及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如洪澇、乾旱)進行瞭初步的觀察和記錄。例如,對於黃河,書中詳細描述瞭其不同的河段名稱,以及曆史上黃河改道的諸多證據;對於長江,書中則細緻描繪瞭其三峽的險峻與壯麗,以及沿江重要的港口和物産。這種基於水係的研究方法,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一大創舉,奠定瞭後世地理學研究的基礎。 二、地理信息的豐富性與準確性: 《水經注》的地理信息極其豐富,幾乎囊括瞭當時中國疆域內的絕大部分地理要素。書中涉及到的地名,如山脈、河流、湖泊、城市、渡口、關隘等,數量龐大,且考證嚴謹。李淳風在撰寫過程中,不僅參考瞭大量的官方文獻、地方誌,還廣泛吸納瞭民間傳說和旅行者的見聞,使得書中的地理信息兼具學術性和趣味性。書中對很多古代地名的考證,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依據。例如,書中對一些已經消失的地名和河流的記錄,為我們瞭解古代中國的地理麵貌提供瞭寶貴的綫索。 三、曆史文化的深度融閤: 《水經注》並非一本枯燥的地理教科書,它更像是一部流淌著曆史與文化的史詩。書中將地理信息與曆史事件、人物典故、神話傳說巧妙地融閤在一起。例如,在描述某條河流時,書中可能會穿插與之相關的戰爭、王朝的興衰、著名人物的遊曆,甚至是古代的祭祀活動。這種將地理、曆史、人文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使得《水經注》具有瞭極高的閱讀價值和文化內涵。讀者在瞭解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書中對神話傳說的引用,也反映瞭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的敬畏與想象。 四、科學方法的嚴謹性: 盡管成書於古代,《水經注》所展現的治學態度和研究方法,卻充滿瞭科學的精神。李淳風在考證過程中,力求實事求是,對前人的說法進行辨析,對不準確之處進行糾正。他善於通過實地考察、文獻比對、邏輯推理等方法來驗證地理信息的準確性。例如,在描述河流的流嚮時,他會綜閤史書記載、民間傳說以及自己的觀察,力求還原河流真實的地理麵貌。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使得《水經注》在古代眾多著作中脫穎而齣,成為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 文本的價值: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 《水經注》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豐富的地理知識和嚴謹的學術研究上,更在於其精妙絕倫的文學筆觸。李淳風的文筆,既有士大夫的典雅,又不失生動形象的描寫。他對山川景物的描繪,如詩如畫,充滿畫麵感,能夠帶領讀者仿佛置身於韆年前的中國大地。 一、精妙的文學語言: 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語言凝練而富有詩意。他對山勢的險峻、水流的湍急、植被的繁茂,都有著細緻入微的刻畫,常常能用寥寥數語勾勒齣一幅生動的自然畫捲。例如,書中對三峽的描寫,既展現瞭其地理上的雄奇險峻,也透露齣一種令人心馳神往的壯美。這種文學性的錶達,使得《水經注》在學術著作中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典範之一。 二、豐富的生活氣息: 《水經注》中充滿瞭生活的氣息。除瞭地理和曆史的記載,書中還穿插瞭大量關於當時社會風俗、物産、交通、民情的內容。這些細節的描繪,為我們瞭解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提供瞭生動的素材。讀者可以從書中窺見古代商旅的艱難、漁民的生活、農耕的景象,以及不同地區人們的習俗差異。 三、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水經注》不僅在中國古代地理學領域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對文學、曆史、考古、乃至軍事等方麵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許多後世的文人墨客,在創作山水遊記、詩詞歌賦時,都曾從中汲取靈感。《水經注》所記載的許多地理信息,也為後世的考古工作提供瞭重要的綫索。可以說,《水經注》是一部承載著中華民族數韆年地理認知、曆史記憶和文化情感的寶貴遺産。 “古典名著聚珍文庫”的用心:讓經典重煥光彩 本次“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推齣的《水經注》,力求在多個維度上提升圖書的品質,讓這部經典著作以全新的麵貌呈現在讀者麵前。 一、精良的校勘與注釋: 本書集結瞭多位當代著名學者,對《水經注》進行瞭嚴謹的校勘和詳實的注釋。在保留原著精華的基礎上,對一些疑難字詞、典故進行瞭深入的解讀,並對書中提及的地理、曆史信息進行瞭考證和補充,力求為讀者提供最準確、最易懂的版本。 二、精美的裝幀與排版: “古典名著聚珍文庫”始終堅持高品質的齣版理念。本次《水經注》采用精美的裝幀設計,輔以清晰考究的排版,力求為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書中的插圖(如有)也經過精心挑選和製作,力求圖文並茂,相得益彰。 三、豐富的附錄與導讀: 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水經注》的價值和內容,本書特彆增加瞭豐富的附錄,如作者生平、成書背景、主要研究成果概述、以及曆代學者的評價等。同時,還邀請知名學者撰寫導讀,引導讀者走進《水經注》的奇妙世界,領略其獨特的魅力。 結語: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 擁有一本《水經注》,就如同擁有一把開啓中華大地曆史與地理寶庫的金鑰匙。它不僅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更是一部充滿詩情畫意的文學作品,它將帶您走進韆年前的山川河流,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古典名著聚珍文庫:水經注”,將以其權威的品質、精美的呈現,成為您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一次對中華文明深度探索的邀請。翻開它,您將感受到曆史的厚重,領略地理的壯麗,品味文化的深邃。這是一次知識的盛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