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耶尔森·赖姆帕尔 著,李旭东 译
图书标签:
  • 汽车悬架
  • 汽车技术
  • 汽车工程
  • 机械工程
  • 车辆工程
  • 底盘技术
  • 悬架系统
  • 汽车维修
  • 汽车设计
  • 现代汽车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14063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113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译自1988年德国弗戈出版社出版的耶尔森·赖姆帕尔主编的“汽车底盘技术”丛书的第三分册《汽车悬架》的第2版。汽车悬架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直接决定了汽车的行驶性能。《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对各种悬架形式的结构、运动学以及弹性运动学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刚性悬架、复合式悬架、双横臂悬架、纵摆臂悬架、斜臂式悬架等,以及各种衍生结构形式,如牵引杆悬架、扭转曲轴悬架、De�睤ion悬架、Weissach悬架等。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配有丰富的插图、详细的知识和大量的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自出版以来深受德国汽车界的称赞,成为德国汽车工程师的案头常备书。

目录

前言
1 车轮悬架和整车
1.1 要求
1.2 车身和车架应力
1.3 载力单元
1.3.1 副车架
1.3.2 弹簧减振器
1.3.3 弹簧支柱
1.4 车轮悬架的应用
1.5 车轮悬架的优缺点
1.6 载荷变换反应
1.6.1 概念确定
1.6.2 斜臂式悬架的影响
1.7 底盘缺陷及后果
1.8 底盘改装和运行许可

2 车轮悬架的零部件
2.1 弹簧和稳定杆
2.1.1 弹性系统零部件
2.1.2 纵置板簧
2.1.3 横置板簧
2.1.4 螺旋弹簧
2.1.5 扭杆
2.1.6 空气弹簧
2.1.7 稳定杆
2.2 铰杆和摆臂
2.2.1 杆件和撑杆
2.2.2 横摆臂
2.2.3 纵摆臂、斜摆臂
2.3 摆臂支承和车轮托架支承
2.3.1 转向节支承
2.3.2 车轮铰链
2.3.3 侧向和纵向高刚度的摆臂支承和铰杆支承
2.3.4 束带式轮胎滚动冲击的吸收
2.3.5 侧向弹性摆臂支承和纵向弹性摆臂支承
2.4 传动轴和万向节
2.4.1 轿车和货车的传动轴
2.4.2 传动轴特殊结构
2.4.3 万向节
2.4.4 后轮驱动轴
2.4.5 前轮驱动轴
2.4.6 材料
2.5 车轮轴承
2.5.1 非驱动车轮
2.5.2 独立悬架的驱动车轮
2.5.3 刚性驱动桥
2.5.4 车轮轴承密封

3 刚性悬架
3.1 纵置板簧悬架
3.2 通过纵摆臂和横摆臂进行导向的轿车悬架
3.3 通过纵摆臂和横摆臂进行导向的货车悬架
3.4 牵引杆悬架
3.5 通过抗弯摆臂进行纵向导向的轿车悬架
3.6 De�睤ion悬架

4 复合式悬架
4.1 优缺点
4.2 VW车型的后桥
4.3 弹性特性
4.4 运动学特性
4.5 Opel车型的后桥

5 双横臂悬架
5.1 运动学优点
5.2 前桥
5.2.1 前桥螺旋弹簧
5.2.2 带扭杆弹簧的前桥
5.2.3 带横板簧的前桥
5.2.4 带气液弹簧的前桥
5.3 后桥
5.3.1 驱动轴作为上摆臂
5.3.2 Weissach悬架
5.3.3 四铰链�蔡菪伪坌�架
5.3.4 空间摆臂悬架
5.3.5 带塑料单叶板簧的Corvette悬架
5.3.6 多摆臂悬架
5.3.7 双叉臂悬架

6 车轮导向的弹簧支柱和减振器支柱
6.1 优缺点及概况
6.2 运动学特性
6.3 力和摩擦
6.4 减振系统
6.4.1 不充气的双筒式减振器
6.4.2 充气的双筒式减振器
6.4.3 充气单筒式减振器
6.5 结构细节
6.6 前桥支承座
6.6.1 耦合式弹簧支柱支承座
6.6.2 解耦式弹簧支柱支承座
6.6.3 减振器支柱的支承座
6.7 前桥弹簧支柱
6.7.1 带螺旋弹簧的非驱动前桥
6.7.2 带螺旋弹簧的前驱动桥
6.7.3 带气液弹簧的前驱动桥
6.7.4 带空气弹簧的前驱动桥
6.8 前桥减振器支柱
6.8.1 优缺点
6.8.2 带螺旋弹簧的前桥
6.8.3 带扭杆弹簧的前桥
6.9 弹簧支柱后桥和减振器支柱后桥
6.9.1 优缺点
6.9.2 结构细节
6.9.3 非驱动后桥
6.9.4 驱动后桥

7 纵摆臂悬架
7.1 结构细节
7.2 带螺旋弹簧的后桥
7.3 带螺旋弹簧的前桥
7.4 带扭杆弹簧的后桥
7.5 带气液弹簧的后桥

8 斜臂式悬架
8.1 简单结构
8.2 运动学关联
8.3 后掠角和坡度角
8.4 后驱动桥
8.4.1 带螺旋弹簧的后桥
8.4.2 带扭杆弹簧的后桥
8.4.3 精确摆臂式悬架

9 其他独立悬架形式
9.1 双铰链摆动式悬架
9.2 单铰链摆动式悬架
9.3 双纵摆臂悬架
9.4 纵横摆臂悬架
……

前言/序言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 图书简介 汽车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关键部件,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以及乘坐舒适性。本书《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作为汽车工程领域的一部权威著作,深入剖析了现代汽车悬架系统的原理、结构、设计、分析与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本书内容涵盖了悬架系统的基础理论、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重点突出了当前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和前沿研究方向。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理论阐述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力求使读者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悬架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元件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汽车悬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明确了悬架在整车动力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内容涵盖了悬架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承载、缓冲震动、保持轮胎与地面接触、以及传递力和力矩等方面。 在理论基础方面,本书详尽阐述了汽车的振动理论,这是理解悬架性能的基石。从单自由度系统到多自由度系统,再到实际车辆的随机激励响应分析,逐步深入地介绍了车辆的垂向、侧向和纵向运动特性。重点分析了悬架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传递率等关键参数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规律。 随后,本书详细剖析了悬架系统的主要元件。减振器作为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阻尼特性(如速度灵敏性、滞后性)、结构形式(如伸程阀、压缩阀、限位缓冲器)以及不同阻尼曲线的调校方法被深入讨论。对于弹簧元件,本书系统介绍了螺旋弹簧、板簧、扭杆弹簧以及空气弹簧的工作特性、材料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此外,各种橡胶缓冲元件和支撑元件的材料特性和疲劳寿命分析也得到了详尽的介绍。 第二部分: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深入剖析 本书将现代汽车悬架按结构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并对每一类中的典型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工程分析。 独立悬架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它详细分析了麦克弗逊式悬架(MacPherson Strut)的结构特点、运动学参数(如主销后倾角、外倾角、后束角的变化)及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双横臂式(Double Wishbone)和多连杆式悬架(Multi-link Suspension),本书着重讲解了其复杂的几何设计如何实现对车轮运动学轨迹的精确控制,包括对侧倾中心、瞬时转向中心位置的设定,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连杆长度和角度来改善车辆的抓地力和侧倾刚度。 在分析过程中,本书引入了先进的运动学和运动学分析方法,如瞬时中心轨迹法、瞬时角速度法等,用以精确预测车轮在不同行程下的姿态变化。 非独立悬架部分主要聚焦于传统的车桥结构,如整体驱动桥(Solid Axle)。虽然独立悬架日益普及,但对于重型车辆和高性能越野车,非独立悬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如何通过导向机构(如止推杆、瓦特连杆)来约束车桥的侧向和纵向运动,以及如何平衡承载能力与乘坐舒适性之间的矛盾。 第三部分:先进悬架技术与控制系统 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已成为衡量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本书将大量篇幅投入到这些前沿技术中。 半主动悬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书详细介绍了磁流变减振器(MR Damper)和电磁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实时改变阻尼力来优化车辆的瞬态响应和稳态性能。内容深入到控制算法层面,包括基于状态反馈的Skyhook和Groundhook控制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实现更智能的阻尼力调节。 主动悬架系统的原理和实现也得到了充分介绍,包括液压式和电动式主动悬架。虽然成本较高,但其在极限工况下对车身姿态的精确控制能力展现了未来汽车的潜力。 此外,空气悬架系统(Air Suspension)作为一种可变刚度/高度的柔性悬架,其空气弹簧的特性、高度控制单元(HCU)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载荷自适应和底盘升降功能,均有详尽的图解和技术说明。 第四部分:悬架系统的设计、分析与优化 本书的工程实践价值体现在其对悬架系统设计流程的详细指导上。内容涵盖了从性能指标设定(如目标乘坐质量、横摆角速度响应、抓地力需求)到初步结构选择、运动学参数匹配的全过程。 在分析工具方面,本书介绍了如何使用有限元分析(FEA)对悬架部件(如控制臂、转向节)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以确保结构可靠性。同时,对于整车运动学分析,本书也介绍了多体动力学(MBD)软件的应用方法,用于模拟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 最后,本书着重讨论了悬架系统的匹配与调校。这涉及到如何通过调整弹簧刚度、阻尼特性、防侧倾杆的刚度分配,来平衡车辆的转向特性(如转向不足、转向过度)与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准则,帮助工程师在理论模型与实际路试反馈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总结 《现代汽车技术丛书:汽车悬架(中文版·原书第2版)》是一本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参考书。它不仅是对经典悬架理论的系统性总结,更是对当前半主动、主动悬架技术最新进展的全面梳理。无论是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科研人员,还是从事整车开发、底盘设计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技术指引,助力其在现代汽车工程领域取得更高成就。本书的出版,为国内汽车技术人员提供了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的重要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技术深度上达到了一个令人称赞的平衡点——既不流于表面泛泛而谈,也避免了过度专业化到只有顶尖研究人员才能理解的程度。它深入剖析了不同悬架类型的演化历史、设计哲学及其在现代乘用车和商用车中的应用差异,这一点对我理解当前汽车平台的多样性很有帮助。比如,对于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的性能取舍,书中给出的对比分析非常犀利,不仅列举了各自的优缺点,更结合了法规、成本和目标市场等商业因素进行了综合权衡。书中对几何参数(如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变化)的讨论非常详尽,用图表清晰展示了这些参数如何影响车辆的转向特性和行驶稳定性,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于希望从事车辆调校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从一个工程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其详尽的参数和校准指导上。它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教你“如何做”。例如,在涉及减振器阻尼曲线设计的部分,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公式和设计流程图,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簧载质量、固有频率和目标舒适区来初步设定阻尼系数的范围。对于进行零部件选型或系统集成的人员来说,这种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理论构建宏大,但作者从未忘记服务于工程实践的最终目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用一套系统的、基于物理规律的方法论去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比单纯记忆几个公式要受用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框架。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复杂的设计参数,而是先从汽车动力学的基础原理入手,缓慢而坚定地引导读者建立起对车辆动态性能的直观认识。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我特别注意到,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后,作者会紧接着用几个经典的工程案例来佐证理论的实用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使得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具体可感。阅读过程中,我几乎不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资料来辅助理解,因为作者的解释已经考虑到了大多数潜在的困惑点,行文流畅自然,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耳边细细讲解。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印刷清晰,图文并茂。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复杂技术图示时的细腻程度,那些剖面图和爆炸图绘制得极其精准,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视觉辅助快速理解核心结构。封面设计也相当大气,透露出专业和权威感,让人感觉这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力作。装帧的细节处理也很到位,书脊的胶合牢固,预计可以经受多次翻阅而不易散架。每次打开它,都像是在翻阅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而非简单的技术手册。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在当今电子书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人更愿意静下心来,与书中的知识进行深度对话。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研读中,这种优质的阅读载体能更好地承载那些深奥的理论。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现代”一词的诠释是动态且与时俱进的。它并未局限于传统的机械结构描述,而是花了相当篇幅探讨了主动式悬架系统、电磁悬架以及集成式底盘控制系统(如线控转向与线控制动对悬架响应的影响)。这些前沿技术的介绍并非简单的名词堆砌,而是深入探讨了传感器数据融合、控制算法的实现逻辑以及它们在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极限操控性之间所做的精妙博弈。作者似乎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的发展脉搏,将最新的技术趋势纳入体系,确保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不会因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过时。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份行业发展蓝图的缩影。

评分

比较专业,就是书中作为案例的汽车型号较老

评分

书物有所值,知识就是力量

评分

插图比较详细,是不错的资料

评分

专业性很强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帮助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适合车辆领域的人使用

评分

非常不错哦!!!!!!!!!!

评分

汽车行业的书籍,内容也算新颖,有一些案例都是最新的,非常不错,汽车行业应该都看看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汽车悬架专业书籍,德国人写的。

评分

插图和正文乱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