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與20世紀德國》對從20世紀德國曆史特彆是對從希特勒納粹專製統治建立、第三帝國危機再到崩潰這條道路上的重要節點進行瞭探討。第一部分以魏瑪共和國解體和1933年納粹攫取權力為題,魏瑪帝國憲法的缺陷在多大程度上促成瞭這一議會製度的失敗,對1948/1949年《基本法》通過時議會理事會從中吸取瞭哪些教訓進行瞭探討。第二部分對希特勒在國傢社會主義統治體係中的地位以及政權成立的最初幾年德國公眾對其政策支持度的日益提高進行瞭分析。第三部分著手探討的是第三帝國的日漸解體。
漢斯·莫姆森(Hans Mommsen),1930年生於德國馬爾堡,1968年起在波鴻魯爾大學擔任近代史教席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哈佛、伯剋利、耶路撒冷和華盛頓等地作訪問研究。他是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的成員,1998年獲頒卡爾·馮·奧西茨基當代史與政治奬。
本書所集納的有關德國1918年至1945年曆史的文章對從納粹專製統治建立、第三帝國危機再到崩潰這條道路上的重要節點進行瞭探討。同時,本書藉助示範性的事例對抵抗希特勒的運動及其內政外交目標進行瞭描述,同時也將納粹統治體係可能的曆史替代品是什麼納入瞭考慮。
目前當代史齣版方麵存在一股浪潮,它們宣傳一種對納粹統治的新的整體詮釋方式,其齣發點是將希特勒獨裁政治和德國民眾共同體(Volksgemeinschaft)一分為二。正是鑒於這一點,本書所刊登的文章旨在將阿道夫·希特勒的作用納入到當時的曆史背景下,並突齣強調瞭使納粹專製和由它所啓動的武力與恐怖升級成為可能的結構性因素。
——漢斯·莫姆森
前言
第一部分 從魏瑪到第三帝國
第1章 從魏瑪共和國到國傢社會主義元首國傢
第2章 1918年11月9日:首個德意誌共和國的機遇與失敗
第3章 1948/1949年議會委員會建立民主製度時從魏瑪共和國吸取的教訓
第4章 國傢社會主義攫取權力:革命還是反革命
第二部分 希特勒崛起和權力壟斷
第5章 阿道夫·希特勒和1919年至1933年國傢社會主義工人黨的崛起
第6章 法西斯政黨國傢社會主義工人黨
第7章 希特勒和政治的毀滅
第8章 雙重性格:塞巴斯蒂安·哈夫納早期對希特勒的詮釋
第9章 希特勒、德國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10章 民眾共同體的神話——資産階級國傢的瓦解
第三部分 第三帝國的危機與崩潰
第11章 國傢社會主義暴力體係中道德層麵的缺失
第12章 第三帝國的瓦解
第13章 走嚮“最終解決”的轉摺點:國傢社會主義對猶太人迫害的升級
第四部分 第三帝國抵抗運動
第14章 德國抵抗希特勒運動——總結
第15章 剋勞斯·申剋·馮·施陶芬貝格伯爵和德國希特勒反對派
第16章 卡爾·弗裏德裏希·格德勒在1944年七二〇運動中的地位
第17章 德國抵抗希特勒運動計劃中德國和歐洲的未來
第18章 “剋萊騷”圈的外交設想
第19章 “紅色樂團”和德國抵抗運動
第20章 漢斯·羅特費爾斯:連接不同時期的曆史學傢
緻謝
注釋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我發現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一點,是它對權力運作機製的精微洞察。作者顯然在研究政治學和組織行為學方麵有深厚的功底,他沒有僅僅關注最高層的決策,而是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描述官僚機構內部的權力鬥爭、派係之間的傾軋以及日常行政中的低效與失控。這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閤的觀察視角,揭示瞭那個政權並非如想象中那般鐵闆一塊,而是一個充斥著內部摩擦和利益博弈的復雜係統。通過追蹤一些中下層官員的晉升軌跡和他們所依賴的人際網絡,作者成功地展現瞭權力如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以及製度如何異化瞭個體的良知。這種對權力結構病理學的解剖,比單純描述戰爭的殘酷性更具警示意義,它讓我們明白,即便是最強大的體製,其基礎也是由無數相互製約和相互依存的個體行為構成的。
評分坦率地說,我拿到這本書時是抱持著一種審慎態度的,因為處理這個主題的著作實在太多瞭,很容易落入俗套或陷入意識形態的簡單化批判。然而,這部作品的價值恰恰在於其罕見的平衡感和對“灰色地帶”的關注。它沒有將曆史人物塑造成臉譜化的善惡符號,而是試圖理解他們行動的脈絡、他們所處的時代限製,以及他們內部信念體係的形成過程。書中對特定年代的社會心理學分析尤為精到,它探討瞭宣傳機器如何一步步侵蝕個體的批判性思維,以及群體狂熱是如何在恐懼和希望的雙重驅動下被點燃的。這種對社會心理結構的深入剖析,使得我們不僅瞭解瞭“發生瞭什麼”,更能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接受它”。這種去道德化、重解釋的治學態度,體現瞭作者極高的學術素養和對曆史復雜性的尊重,讀完之後,留下的不是簡單的道德審判,而是深刻的反思。
評分這部作品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因為它宏大的敘事結構,更因為它對於曆史細節的考究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作者仿佛化身為一個時間旅行者,深入到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肌理之中,細緻入微地描摹著每一個關鍵人物的內心掙紮與決策瞬間。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所震撼。書中對戰前社會氛圍的鋪陳尤為精彩,那種潛藏在錶麵平靜下的躁動與絕望,被筆觸描繪得淋灕盡緻。它沒有停留於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緻力於探究“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民族會走嚮那樣的深淵?這種對深層動因的挖掘,使得閱讀體驗遠超一般的曆史讀物,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權力和意識形態如何相互作用的哲學沉思錄。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層又一層曆史的迷霧,讓人在贊嘆其史料之豐盛的同時,也為其中所揭示的復雜人性而感到心悸。文字的張力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實在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高明。它像一部精心剪輯的電影,在關鍵節點上突然拉近焦距,聚焦於某個核心衝突或人物的命運轉摺點,然後又迅速拉遠,將視角放置於更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展現齣一種史詩般的廣闊感。與那些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的純粹資料匯編不同,這裏的每一章都充滿瞭敘事的動力,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嚮前。特彆是對幾次關鍵外交博弈的描述,作者的筆法簡潔有力,沒有冗餘的形容詞,卻能將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感通過人物對話和肢體語言的細微差彆展現齣來。這種行文風格,無疑是建立在紮實的文獻研究基礎上的,但它成功地將冷硬的史實包裹上瞭一層引人入勝的故事外衣,使得即便是對這段曆史已有所瞭解的讀者,也能從中發現新的閱讀樂趣和理解維度。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酣暢淋灕的,它不強迫你記住每一個日期,而是讓你沉浸於事件的邏輯流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從收到快遞的那一刻起,就傳遞齣一種不同尋常的質感。內頁的紙張選擇略帶微黃,那種觸感讓人聯想到舊時檔案的厚重感,非常契閤主題的莊嚴性。更值得稱贊的是其附帶的地圖和圖片資料——它們並非簡單地作為點綴存在,而是被精心地編排在文本之中,往往一張圖片或一張戰役地圖的齣現,能瞬間激活之前閱讀過的所有文字描述,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彆是幾幅從未在主流齣版物上見過的私人照片,其衝擊力是巨大的,它們以一種極其私密的方式,將宏大的曆史敘事拉迴到人類最真實的層麵。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從裝幀設計到內容呈現,都錶明瞭齣版方和作者對這部作品嚴肅性的高度重視,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精心整理的曆史檔案,值得收藏。
評分又到囤書的時候瞭,買買買,慢慢看
評分是正品,包裝好,活動力度也很大。京東物流很快。好評!
評分甲骨文係列,值得收藏的好書。
評分哈哈哈,又是一波買書季,奈奧比
評分正版書籍,活的價格劃算,好!
評分包裝完整,速度很快,價格給力
評分非常好的購物體驗,京東發貨速度沒的說,秒殺其餘平颱!繼續支持!!
評分這個不錯哦。很喜歡看的。不錯哦⊙∀⊙!
評分這本書不錯,裝幀精美,不愧是甲骨文的書,就是不一樣的精品啊,好像把甲骨文全套買齊,嗯,缺錢,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