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永辉,王建德 著
图书标签:
  • 程序设计
  • 算法
  • 数据结构
  • C++
  • 竞赛编程
  • 实验教学
  • 大学教材
  • 编程入门
  • 算法设计
  • 训练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238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4040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以知识体系结构、思维方式与解题策略为主线,分8章分别介绍AdHoc、模拟法、数论、组合分析、贪心法、动态规划方法、高级数据结构、计算几何的编程实验。每个章节由实验范例和题库两个部分组成,试题全部选自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以及其他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共234题(3题为一题多解),并给出了试题来源和在线测试地址。每个实验范例都有详尽的试题解析和标有注释的参考程序,而题库中的所有试题无论难易,都有清晰的提示。另外,华章网站中还给出了《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所有试题的英文原版描述和大部分试题的测试数据。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算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研修资料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

目录

前言
第1章 求解Ad Hoc类问题的编程实验
1.1 机理分析法的实验范例
1.2 统计分析法的实验范例
1.3 相关题库

第2章 模拟法的编程实验
2.1 直叙式模拟的实验范例
2.2 筛选法模拟的实验范例
2.3 构造法模拟的实验范例
2.4 相关题库

第3章 数论的编程实验
3.1 素数运算的实验范例
3.1.1 使用筛法生成素数的实验范例
3.1.2 测试大素数的实验范例
3.2 求解不定方程和同余方程的实验范例
3.2.1 计算最大公约数和不定方程
3.2.2 计算同余方程和同余方程组
3.3 积性函数的实验范例
3.3.1 使用欧拉函数φ(n)计算与n互质的正整数个数
3.3.2 使用莫比乌斯函数μ(n)计算非平方数n的质因子个数
3.4 相关题库

第4章 组合分析的编程实验
4.1 生成排列组合的实验范例
4.1.1 按字典序思想生成下一排列组合
4.1.2 按字典序思想生成所有的排列组合
4.2 排列组合计数的实验范例
4.2.1 一般的排列组合计数公式
4.2.2 两种特殊的排列组合计数公式
4.3 容斥原理与抽屉原理的实验范例
4.3.1 利用抽屉原理求解存在性问题
4.3.2 利用容斥原理对并集计数
4.4 波利亚定理的实验范例
4.4.1 波利亚定理的概念基础
4.4.2 利用波利亚定理计算集合在置换群作用下产生的等价类个数
4.5 相关题库

第5章 贪心法的编程实验
5.1 体验贪心法内涵的实验范例
5.2 利用数据有序化进行贪心选择的实验范例
5.3 在综合性的P类问题中使用贪心法的实验范例
5.4 相关题库

第6章 动态规划(DP)方法的编程实验
6.1 线性DP的实验范例
6.1.1 初步体验线性DP问题
6.1.2 子集和问题
6.1.3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6.1.4 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
6.2 树形DP的实验范例
6.3 状态压缩DP的实验范例
6.4 单调优化1D/1D DP的实验范例
6.4.1 经典模型1:利用决策代价函数w的单调性优化
6.4.2 经典模型2:利用决策区间下界的单调性优化
6.4.3 经典模型3:利用最优决策点的凸性优化
6.5 相关题库

第7章 高级数据结构的编程实验
7.1 后缀数组的实验范例
7.1.1 使用倍增算法计算名次数组和后缀数组
7.1.2 计算最长公共前缀
7.1.3 后缀数组的应用
7.2 线段树的实验范例
7.2.1 线段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7.2.2 线段树单点更新的维护
7.2.3 线段树子区间更新的维护
7.3 处理特殊图的实验范例
7.3.1 计算欧拉图
7.3.2 计算哈密尔顿图
7.3.3 计算最大独立集
7.3.4 计算割点、桥和双连通分支
7.4 相关题库

第8章 计算几何的编程实验
8.1 点线面运算的实验范例
8.1.1 计算点积和叉积
8.1.2 计算线段交
8.1.3 利用欧拉公式计算多面体
8.2 利用扫描线算法计算矩形的面积并
8.2.1 沿垂直方向计算矩形的面积并
8.2.2 沿水平方向计算矩形的面积并
8.3 计算半平面交的实验范例
8.3.1 计算半平面交的联机算法
8.3.2 利用极角计算半平面交的算法
8.4 计算凸包和旋转卡壳的实验范例
8.4.1 计算凸包
8.4.2 旋转卡壳实验
8.5 相关题库
……

前言/序言


《算法的奥秘: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之旅》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深入理解算法设计的核心思想,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建立坚实的桥梁。我们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编程语言的语法细节,而是着重于算法本身的设计思路、效率分析以及在不同问题场景下的应用策略。 第一部分:算法设计基础 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构建读者对算法的深刻认识。 计算思维的启蒙: 我们将从“计算”这一概念的本质出发,探讨如何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模型。这包括问题的定义、输入与输出的明确、以及逻辑流程的设计。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的趣味谜题和简单实例,帮助读者培养初步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会用结构化的方式思考问题。 数据结构的基石: 算法的效率与所采用的数据结构息息相关。因此,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二叉树、平衡二叉树、堆)以及图。对于每种数据结构,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内部表示、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及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的特性,是设计高效算法的前提。 算法分析的语言: 如何量化评估一个算法的好坏?本部分将详细讲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包括大O记法、大Ω记法和大Θ记法。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分析简单算法(如线性查找、冒泡排序)的复杂度,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渐进分析的概念,帮助读者理解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性能表现。 经典算法范式: 学习算法设计,离不开对经典范式的掌握。我们将系统介绍几种重要的算法设计范式,包括: 分治法 (Divide and Conquer): 讲解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规模更小的子问题,递归地解决子问题,并将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我们将以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等经典算法为例,深入剖析其分治过程和效率提升的原理。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介绍如何通过存储子问题的解来避免重复计算,从而高效地解决具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我们将从斐波那契数列、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等经典案例出发,详细阐述动态规划的状态定义、状态转移方程的设计以及求解过程。 贪心算法 (Greedy Algorithm): 讲解如何通过每一步都做出局部最优选择来期望获得全局最优解。我们将分析贪心算法适用的条件,并通过活动选择问题、霍夫曼编码等实例,展示贪心策略的设计思路和正确性证明。 回溯法 (Backtracking) 与分支限界法 (Branch and Bound): 介绍如何通过搜索算法探索解空间,并在搜索过程中进行剪枝以提高效率。我们将以N皇后问题、数独求解等问题为例,展示回溯法的递归搜索过程和剪枝策略,并对分支限界法进行初步介绍。 第二部分:深入探索与优化 在掌握了基础算法设计思想后,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索更高级的算法技术和优化策略。 图算法的精妙: 图作为一种强大的建模工具,在计算机科学中无处不在。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各种图算法: 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 (DFS) 和广度优先搜索 (BFS) 是图算法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解析它们的原理、实现以及在连通性判断、路径查找等问题中的应用。 最短路径算法: 从单源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到所有点对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我们将深入分析它们的适用场景、时间复杂度以及求解思路。 最小生成树算法: 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将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构建一个连接所有顶点的成本最小的树。 拓扑排序: 讲解如何对有向无环图 (DAG) 进行排序,以及其在任务调度等问题中的应用。 搜索与排序的艺术: 除了前述的分治排序算法,本部分将拓展对搜索和排序算法的理解。 高级排序算法: 深入分析堆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等非比较排序算法的原理和适用性,以及它们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优势。 搜索算法的优化: 介绍二分查找的变种,如查找第一个/最后一个出现的元素,以及在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查找。 字符串算法的挑战: 字符串匹配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将介绍 KMP 算法、Boyer-Moore 算法等高效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并探讨其背后的思想和实现技巧。 数值计算与概率算法: 简要介绍一些涉及数值计算和概率的算法,例如模幂运算、素数判定(Miller-Rabin),以及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思想,为读者拓展算法应用的广度。 第三部分:实战与进阶 理论学习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深化。本部分将侧重于将所学算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算法问题的解题策略: 总结一套通用的解题流程,包括:理解问题、抽象模型、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测试与优化。我们将通过分析大量不同类型的算法问题,示范如何应用上述策略。 优化技巧与复杂度权衡: 深入探讨在实际编程中,如何识别算法的瓶颈,并运用各种优化技巧来提升代码性能。这包括但不限于:空间换时间、缓存技术、位运算的巧妙运用等。同时,也将讨论在性能与代码复杂度、开发效率之间的权衡。 调试与错误排查: 强调在编程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调试,定位和修复bug,特别是与算法逻辑相关的错误。 算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简要介绍算法在计算机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的应用,如操作系统(调度算法)、数据库(索引与查询优化)、人工智能(搜索与规划)、图形学(渲染与碰撞检测)等,激发读者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走向竞赛与工程实践: 为希望参加算法竞赛的读者提供入门指导,介绍竞赛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同时,也为未来从事软件工程的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强调良好的算法设计是构建高效、可扩展软件系统的基石。 本书力求通过清晰的阐述、丰富的实例和深入的剖析,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算法基础,掌握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掌握算法的奥秘,就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毕业多年的IT从业者,我仍然会不时地翻阅《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愈发凸显。《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系统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到各种经典的排序、查找、图论、动态规划算法,它都给出了清晰而详尽的讲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算法“演化”过程的描述。作者会从最原始的算法概念出发,一步步地展示算法是如何被优化,如何被改进的。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书中从简单的冒泡排序讲起,然后过渡到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最后还会介绍堆排序等更高效的算法。这种“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算法发展的脉络,理解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实验不仅仅是简单的练习题,更像是“迷你项目”,能够让我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我记得我曾经为了完成书中一个关于“字符串匹配”的实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KMP算法,并成功地实现了它。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算法设计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石,掌握了扎实的算法基础,才能在不断变化的IT领域立足。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本厚重的教材,更像是一本“秘籍”,解锁了我对算法世界的认知。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深度挖掘”式的讲解方式。作者不会满足于仅仅告诉你某个算法是什么,而是会深入剖析它的设计思路,探讨它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在讲解“最短路径算法”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还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时间复杂度,以及在面对带有负权边图时的不同表现。这种严谨的分析,让我对算法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能够触及到它的本质。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同样让我受益匪浅。每一个实验题目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地检验我对算法的掌握程度,并且常常能引发我进一步的思考。我记得我为了完成书中一个关于“动态规划”的实验,反复琢磨了很久。书中的指导语帮助我梳理了思路,而最终成功实现时的喜悦,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算法设计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代码的堆砌,更是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洞察。

评分

拿到《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所吸引。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基础数据结构到高级算法设计等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算法的分析,作者不仅给出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还深入探讨了算法的各种优化方法和适用场景。例如,在讲解动态规划时,书中不仅给出了经典问题的解法,还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问题抽象化,并设计出通用的动态规划模型。这种深度的分析,让我对算法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也同样出色,每一个实验都紧密联系着理论知识,并且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和提示。我记得我曾经为了完成一个关于图算法的实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和调试代码,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编程能力,更培养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算法设计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算法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不得不说,《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就像是我在算法学习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它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将算法的精髓展现在我面前。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它从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开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进入更复杂的算法领域。而且,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算法时,都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解递归算法时,作者用“俄罗斯套娃”的比喻,让我瞬间就理解了递归的原理。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也同样令人赞叹。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难度适中,能够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同时又能激发我的思考。我记得我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完成书中一个关于“图的遍历”的编程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对算法原理的深入理解,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这本书让我明白,程序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算法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计算机教材琳琅满目,很多都大同小异,充斥着枯燥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然而,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它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作者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没有那些让初学者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他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来解释抽象的算法概念,比如用“排队买票”来比喻队列,用“寻宝游戏”来类比图的遍历。这种讲解方式让我感觉算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数学难题,而是可以亲手操作、可以理解的工具。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编程实验部分。每个实验都紧密联系着算法理论,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提示。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别人眼中”简单但对我来说却非常棘手的编程问题上,但这本书的实验设计,总能巧妙地引导我去思考,去尝试,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记得一个关于动态规划的实验,题目是求解经典的“背包问题”。一开始我完全没有头绪,直到我仔细阅读了书中的讲解,并对照着实验提供的提示一步步完成,才恍然大悟。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是学习过程中最美妙的时刻之一。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写代码,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写代码。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我将来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段奇妙的探索之旅。我从一个对算法一知半解的初学者,到能够自信地应对一些算法挑战,这本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的优点太多,很难在一篇短评中说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书中在“实战”方面的扎实功底。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不落地的书。每一页纸上都似乎都沾染着代码的味道。作者在讲解完每一个算法之后,都会立刻给出相应的编程实验,而且这些实验并非简单的“照猫画虎”,而是设计得非常有思考价值。我记得我为了完成书中一个关于图算法的实验,花了好几个通宵,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解法。过程中虽然有挫败感,但当最终程序能够高效准确地运行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书中的实验题目,有些甚至可以看作是小型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点才能解决。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编程能力,更培养了我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引导,我可能很难坚持下去,或者即使坚持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理解算法的精髓。它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浩瀚的算法海洋中,稳步前行,找到前进的方向。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结束了大学四年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毕业生,回首这段学习历程,那些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面的挣扎与成长,仿佛就在昨天。我至今还记得,大二时第一次接触到《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它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在这片复杂领域的探索之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从最基础的算法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各种经典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出各种算法的名字和伪代码,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这些基础算法的运作机制讲解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那种严谨的逻辑推导,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效率”这个概念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这本书更侧重于实践。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编程实验,这些实验覆盖了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到复杂的数据结构应用,每一个题目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我进一步思考。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关于图论的编程实验,我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反复调试代码,查阅资料,那种钻研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当我最终看到程序成功运行时,内心获得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编程技巧,更是如何用一种系统化、逻辑化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即使现在已经毕业工作,这本书中的很多算法思想和编程习惯,仍然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

说实话,我对《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的初印象,是它那略显朴实无华的外表。但正如“人不可貌相”,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算法教材,更像是一套完整的“思维训练营”。从数据结构的基础,到各种经典算法的设计思路,再到它们的复杂度分析,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而又详尽的解释。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为什么”的追问。很多算法教材只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但这本书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例如,在讲解贪心算法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几个贪心算法的例子,而是先探讨了贪心策略的适用条件,以及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贪心算法能够得到最优解,而又在另一些情况下会失效。这种探究式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算法的理解深度,让我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而是真正地掌握了算法的设计思想。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也同样出色。它们难度适中,能够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又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我记得有一个实验要求实现一个最小生成树的算法,书中的指导语我能够一步步地构建出算法的逻辑,并且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不少代码上的挑战,但通过反复尝试和对算法原理的理解,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程序设计不仅仅是写几行代码,更是对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综合考验。

评分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扇通往计算机世界的大门。它以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引领我这个门外汉,一步步地走进算法的殿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种“启发式”的讲解方式。作者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和引导,让你自己去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在讲解“二叉搜索树”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树的定义和操作,而是通过一个“有序数据管理”的场景,让你思考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插入和查找数据,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二叉搜索树的概念。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也同样令人称赞。它们紧密结合了理论知识,并且难度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我记得我曾经为了完成书中一个关于“图的连通性”的编程实验,反复思考了很久。书中的提示语帮助我理清了思路,而最终成功实现时的喜悦,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编程和算法,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算法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在我看来,《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对于“理解”的极致追求。许多算法书,往往只是罗列公式和代码,让读者死记硬背。但这本书,却像是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你走进算法的世界,让你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和思想。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算法时,都会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他会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我记得在学习二分查找法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用“在一本有序的电话簿里找一个名字”的例子,让我直观地理解了二分查找的效率所在。更重要的是,书中的编程实验设计,紧密结合了理论知识,并且极具挑战性。这些实验不仅仅是简单的练习,更是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我记得有一个实验要求我实现一个“最短路径”算法,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清楚算法的原理,并在代码中一步步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算法设计的精妙。这本书让我明白,程序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算法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书写的不错,值得学习借鉴。

评分

京东自营的不错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与竞赛训练教材:算法设计编程实验》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算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研修资料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培训教材。

评分

给力

评分

叶广芩著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采桑子,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从容舒展中饱溢书卷翰墨之气,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儿,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不仅有京味共性,还有她叶赫家的个性。好比穆柯寨的炒疙瘩,一样的面,她炒出来就另个味儿!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内行看门道,这文风这品位,装不出来学不到家,只能是生活磨炼环境熏陶先天素质后天修养多年浸泡酿造而成。——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采桑子。,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从容舒展中饱溢书卷翰墨之气,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儿,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不仅有京味共性,还有她叶赫家的个性。好比穆柯寨的炒疙瘩,一样的面,她炒出来就另个味儿!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内行看门道,这文风这品位,装不出来学不到家,只能是生活磨炼环境熏陶先天素质后天修养多年浸泡酿造而成。——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

评分

前言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第4章 组合分析的编程实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