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亲笔作序!
7位国内顶端能源专家倾情推荐!
三位分别出生于60、70和80年代的中青年作者全新力作!
《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用第1人称“我们”作为历史的人类、现实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的总代表,以能源形式的改进和更替为基本主线,从大历史、跨学科的宽广视角,在对能源、科技、环境,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进行立体观察,揭示能源更替与文明演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我们何以陷入又将何以走出现实困局,大胆畅想未来的能源形式与文明形态的辉煌图景。本书可供关注能源、环境、经济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广大读者阅读。
刘建平,男,60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硕士、产业经济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曾赴英国留学并获电子商务研究硕士学位。先后在财政、工商、电力部门从事人力资源、资产财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工作。现任职于国家能源局,兼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
陈少强,男,70后。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学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硕士、日本一桥大学公共政策管理硕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主要涉及财政金融政策、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刘 涛,男,80后。武汉大学理学学士、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在Energy Policy(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SCI)、《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有关生态补偿、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多篇。现任职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
序
开篇语 蹒跚走来:我们的这一万年001
1 追问生命的由来002
2 探寻文明的脉络002
3 铸就辉煌的基石003
4 开启未来的引擎004
第一篇 走近能源:我们前行的动力005
1 同源异曲:能、能量与能源006
1.1 能006
专栏:不要小看“小水滴”009
1.2 能量010
专栏:地球—能量之球011
1.3 能源012
专栏:认祖归宗—能源的族谱014
2 变脸之术:能量转换及其规律015
2.1 能量的转换方式015
专栏:迈尔—能量如何转换?017
2.2 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019
专栏:永动机“永不休”?020
3 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能源022
3.1 能源与“我”022
专栏:没有能源的一天023
3.2 能源与“我们”024
专栏:印度大停电影响6亿人026
第二篇 由火而始:我们走过的足迹029
4“ 激情”燃烧:成就伟大的开端030
4.1 火的发现和利用030
专栏:钻木取火的传说032
4.2 烹煮与人类进化032
专栏:黑猩猩也跳“火焰舞”034
5“ 驯化”天赐:拓展农耕的力量035
5.1 “驯化”的起源035
专栏:阿拉斯加驯鹿036
5.2 自然力的“驯化”038
专栏:风车、水车与帆船的历史040
6 煤与蒸汽:工业革命的推手042
6.1 煤的发现与早期利用042
专栏:马可·波罗眼中的黑石头043
6.2 蒸汽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044
专栏:蒸汽机改变世界046
7 电磁之光:信息文明的标尺048
7.1 内燃机时代的到来048
专栏: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051
7.2 从磁力到电力的转化052
专栏:迈入“信息时代”055
7.3 争议中发展的核电057
专栏:核废料标记—1万年059
第三篇 困局丛生:我们面临的挑战061
8 气候变暖:正在热议的焦点062
8.1 海平面上升“生死时速”062
专栏:可能被淹没的5个国家064
8.2 季节紊乱搅混生物圈067
专栏:动物的行为混乱和生理失调069
9 环境破坏:并非杞人忧天070
9.1 令人困扰的垃圾070
专栏:垃圾处理的历史072
9.2 令人生畏的地壳074
专栏:中国汶川特大地震076
9.3 令人忧心的河流077
专栏:即将枯竭的七大河流079
10 资源紧张:还可以撑多久?083
10.1 急速耗尽的石油资源083
专栏:北极—最后的石油宝库085
10.2 难孚众望的煤炭资源086
专栏:石油的孪生兄弟—煤炭088
10.3 困难重重的可再生能源089
专栏:“风”性难驯091
11 能源纷争:未来战争的导火索092
11.1 全球的能源问题092
专栏: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094
11.2 能源的政治属性095
专栏:石油左右政治096
11.3 能源与战争的姻缘098
专栏:全球四大能源“火药桶”100
第四篇 永续动力:我们追寻的梦想103
12 技术创新:穿透乌云的阳光104
12.1 传统能源技术的改进104
专栏:建筑节能的智慧107
12.2 新型能源技术的探索109
专栏:智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114
13 制度变革:铺平前行的道路115
13.1 未雨绸缪的发展规划115
专栏:美国能源安全未来蓝图116
13.2 促进高效的产业组织117
专栏:全球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118
13.3 不断完善的法律政策120
专栏:美国支持新型能源的政策121
14 国际合作:为共赢而努力122
14.1 危机催生合作122
专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26
14.2 众人拾柴火焰高127
专栏:多国合作围堵臭氧层漏洞128
14.3 机制初显成效130
专栏:上合组织推动地区能源合作130
15 谨慎乐观:希望中还有失望131
15.1 技术总有瓶颈131
专栏: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133
15.2 制度还有缺陷134
专栏:谨慎看待清洁发展机制136
第五篇 智慧能源:我们未来的曙光139
16 文明演进:能源驱动的主线140
16.1 文明形态的演进140
专栏:各具特色的东西方文明143
16.2 能源形式的更替144
专栏:能源形式更替的线索145
16.3 文明与能源的关系146
专栏:“双P”原理148
17 智慧能源:因时而生的奇葩149
17.1 智慧能源的基本内涵149
专栏:新桃花源记152
17.2 智慧能源的重要意义153
专栏:人体能源技术展望155
18 浑然天成:技术和制度的融合156
18.1 智慧能源的技术基础156
专栏:智慧能源技术憧憬无限157
18.2 智慧能源的制度框架160
专栏:智慧能源制度崭露头角162
第六篇 漫漫长路:我们该如何走过165
19 全球使命:任重而道远166
19.1 环球同此凉与热166
专栏:地球熄灯一小时167
19.2 路漫漫其修远兮169
专栏:多哈拒绝“傲慢与偏见”171
19.3 智慧能源总动员172
专栏:全球倡议174
20 中国责任:理性而担当175
20.1 中国的自觉行动175
专栏:科学发展引领智慧能源177
20.2 中国的理性应对178
专栏:中国减排的权利与义务180
20.3 智慧能源中国梦180
专栏:华夏家书182
结束语 携手向前:开创我们的未来185
一、能源奠定我们根本的保障186
二、历史告诉我们未来的方向186
3 三、智慧赋予我们伟大的力量188
参考文献190
后记194
这本《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绝对是一次颠覆性的阅读体验,让我对“能源”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过去常常把能源简单地等同于电、油、气这些具体物质,但这本书却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能源背后更广阔历史和更深邃文明的大门。从人类史前时代对火的驯服,到古代文明对水能、风能的巧妙利用,再到近代工业革命以煤炭为核心的动力飞跃,以及20世纪电力革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作者以极其宏大的叙事,将这万年的能源演进史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不同能源时代社会影响的细致分析,它让我清晰地看到,每一次能源的突破,都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模式,甚至是全球力量格局的深刻重塑。书中对于古代农业文明如何依赖水利,以及早期航海文明如何驾驭风力,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它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便捷生活,其根基都深深地扎在过去千百年能源的探索与创新之中,也让我对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烧脑”却又充满启发的阅读体验。它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审视了人类文明长达万年的能源发展历程,让我看到了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生”关系。我之前对能源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现代科技层面,而这本书则将我的视野拉回到最遥远的过去,从火的发现开始,逐步展现了人类如何从最基础的生物质能,到利用水力、风力,再到发掘矿物能源,最后进入电气化时代,乃至迈向我们今天的智慧能源时代。作者在描述古代能源利用方式时,运用了大量的考古学和历史学证据,让我对那些古老文明的智慧感到由衷的赞叹。比如,书中对古代灌溉系统的解析,以及对早期航海技术中风力利用的描述,都让我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技术的演进,更是在探讨能源的每一次飞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甚至是思维模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不同能源时代特征时的对比,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文明演进的脉络。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物质文明,其根基都深深地埋藏在过去千百年能源的探索与革命之中。
评分天呐,《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像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人类文明与能源共生的宏大画卷。我原以为能源就是发电厂、石油、天然气这些冰冷的词汇,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能源背后鲜活的故事,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从那些原始部落小心翼翼地学会用火,到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水的灌溉系统,再到古希腊人对风力帆船的早期探索,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类与自然界能源互动的美妙图景。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中世纪时期水力磨坊和风力磨坊的详细介绍,它们在当时是多么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是如何解放了人力,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当读到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如何成为驱动一切的“黑金”,蒸汽机如何改变了世界的运转方式时,我更是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书中涌动。作者并没有回避能源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反而以一种客观而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探讨,让我看到了智慧能源背后复杂的人性与社会议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次能源的革命,都伴随着社会的重塑和思想的革新。我仿佛能听到齿轮转动的声音,看到蒸汽弥漫的天空,感受到科技进步的澎湃激情。
评分我得说,《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能源”这个词的认知。我之前总觉得能源就是那些发电厂、管道里的东西,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能源贯穿人类万年文明的宏大脉络。从最早的火种,到利用水力、风力,再到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以及我们如今所处的电气化、信息化时代,作者用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将人类与能源的关系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古代能源利用方式的细致描写,比如,古代文明如何巧妙地利用河流的力量来灌溉农田,又如何利用风力来驱动帆船进行贸易和探索,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古人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利用智慧。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深入分析了能源的每一次飞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形态、经济模式,甚至政治格局。它让我意识到,能源的获取和利用,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竞争,甚至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能源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这本书,绝对算得上是我近期读过的最让我“大开眼界”的读物了。它以一种极其宏大的历史视角,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能源”这个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能源演进史诗。我之前对能源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现代科学技术层面,而这本书则将我的视野拉回到了远古时代,从人类最初学会利用火开始,逐步展现了水力、风力、生物质能,乃至后来的煤炭、石油、电力,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清洁能源时代。作者在描述古代能源利用方式时,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和考古证据,让我对那些看似原始的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感到无比惊叹。比如,书中对古代水力利用的精细化描述,以及对早期农业文明如何巧妙利用自然能源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状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能源技术的进步,更是在深入探讨能源的每一次飞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权力分配。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能源,是驱动文明前进的真正引擎。
评分《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伟的时间长廊,亲眼见证了人类文明与能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一直认为能源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技术概念,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能源发展的动态演进,以及它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塑造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从人类学会利用火的史前时代讲起,一步步梳理了水力、风力、生物质能,再到煤炭、石油、电力,以及当今蓬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的漫长历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古代能源利用的描述,那种在有限条件下迸发出的惊人智慧,让我由衷地感到钦佩。例如,书中关于古人如何利用水力驱动各种机械,以及如何利用风力进行航海和研磨的细节,都让我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巧妙互动的美妙篇章。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能源技术的演进,更是在深入探讨能源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乃至文化价值观。它让我意识到,能源,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
评分《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能源”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以前总觉得能源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电、汽油,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能源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以及它如何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始终。从最原始的生火取暖、狩猎采集,到后来利用水车、风车进行生产,再到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直至今天我们谈论的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作者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梳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古代能源利用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微观”视角,比如古代人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势和水流来建造水磨,或者如何观察风向来操控帆船。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深刻的智慧。书中对不同能源发展阶段的社会影响分析也极其到位,它让我明白,能源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乃至全球格局的深刻调整。比如,石油的发现和大规模开采,是如何重塑了20世纪的世界秩序,又如何引发了无数的冲突与合作。这本书让我看到,能源就像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滋养着人类文明,也塑造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评分这本《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简直颠覆了我对能源的认知!读完它,我才意识到,我们人类的文明进程,竟然如此紧密地与能源的每一次飞跃息息相关。从最初的火,到蒸汽机的轰鸣,再到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电,每一项重大能源技术的突破,都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书里详尽地描绘了人类如何从依赖自然、简单利用,逐步发展到对能源的精细控制和高效利用。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早期农业文明对水能、风能的巧妙运用,那份古老智慧在今天看来依然闪耀着光芒。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能源的获取、分配和使用如何塑造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甚至是政治格局。比如说,书中分析了煤炭在工业革命中的核心作用,是如何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勃兴,又如何改变了城乡面貌,加速了人口的聚集。它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能源消耗,原来背后都承载着如此漫长而曲折的演进史。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不同能源时代交替时那种史诗般的叙事感,仿佛能亲身经历那些激动人心的变革。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能源的书,更是一部浓缩的人类文明史,让我受益匪浅,也对我们未来如何驾驭能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这本《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绝对是一本能让你的大脑“飞速运转”的巨著!它以一种令人惊叹的广度,将人类文明的漫长画卷与“能源”这一核心要素紧密相连,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图景。我之前对能源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现代科技层面,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这些具象化的事物。但这本书,则将我的视野拉回到了人类最原始的起点——火的利用,然后一路讲述了水力、风力、生物质能,再到煤炭、石油、电力,乃至如今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作者在描述古代能源利用方式时,那种细腻的笔触和翔实的史料,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古代水利工程和航海技术中风力利用的描述所吸引,那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势而为的智慧,让我深受启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绘能源技术的演进,更是在深刻地剖析每一次能源革命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了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想观念。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能源,是驱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评分阅读《智慧能源:我们这一万年》,感觉就像是在一场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畅游,而“能源”就是那条贯穿始终的河流,滋养着人类文明的生长。我之前对能源的认识,大多是孤立的、技术性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能源发展的宏观图景,以及它与人类社会演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以一种极为宏大的视角,从人类学会利用火的时代开始,一路讲述了水力、风力、煤炭、石油、电力,直至今天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漫长演进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古代文明能源利用的描述,那些看似简单的技术,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智慧,比如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水位的精准预测和利用,就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当读到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和蒸汽机的出现如何颠覆了整个世界,我更是被那种变革的力量所震撼。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能源技术本身,更是在探讨能源的每一次进步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生活方式,甚至思想观念。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与过去千百年来人类在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息息相关。
评分貌似很好!貌似很好!貌似很好!貌似很好!貌似很好!
评分不郑宽的江博疯狂的看那珂宁风景 好书 慢慢读 写的不错啊啦
评分不错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值得看看!
评分好
评分很好,公司集体采购给员工读的,反响很热烈。
评分这破书也好意思出版,还卖这么贵?骗钱呢
评分不错、包装也很好、快递也给力、很喜欢
评分东西是正品,送货也很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