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印刷技術空前發達,其印製法帖逼真之程度,遠過古人雙鈎填墨及匯刻。而且,基於原碑帖的放大與縮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現書作的精神風采。這是極方便於書法學習的。鑒於此,本社選編瞭這套書法經典放大叢帖。所選法帖多是原文字較小者,因而“放大”也就具有瞭價值。這些碑帖都是佳作傑構,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說:“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本套叢帖字數遠非“古刻數行”可比。放大本不僅追求原色,而且盡量做到保持原帖的點畫、字形、行氣、章法之“真貌”,使原作由於字“小”而不易見的韻緻得以充分展現。如此既利於瞭學習,也增強瞭欣賞的多元性。
鍾繇,字符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政治傢、書法傢。官至太傅。魏文帝時與當時名士華歆、王朗並為三公。在書法方麵頗有造詣,他博采眾長,兼善各體,尤工楷書。張懷瓘《書斷》中曰:“元常真書絕世,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後世將其與王羲之並稱“鍾王”。
《宣示錶》,墨跡久佚,亦有傳為王羲之所臨摹。存世僅見刻本,始見於《淳化閣帖》,後翻本眾多,單刻亦夥。書法古雅質樸,幽深淡宕。本次放大選用之本為朵雲軒所藏舊拓單刻本。
印刷,紙張都很好。有老師推薦入門練《宣示錶》。不過這種非米字格的可能更適閤提高的朋友。
評分符閤心裏預期!
評分《樂毅論》係王羲之小楷法帖,創作於永和四年(348)。《樂毅論》為三國時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論述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樂毅徵戰主事的文章。王羲之抄寫這篇書跡,是付給其子王獻之的。原跡久已不存。據說原石曾與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說《樂毅論》之書在武則天當政時散人太平公主傢,後被人竊去,因懼來人追捕,遂於竈內焚之。有《越州石氏帖》、《玉煙堂帖》、《快雪堂帖》等眾多刻本傳世。
評分非常清晰,細節也很清楚,對小楷練習極有幫助
評分很好的書。很實惠的價格。
評分還不錯 字帖有點大。不太方便,我買的都被我拆成單頁瞭
評分錶揚我們小區的這位王師傅快遞工作認真細心,值得信耐!
評分經典
評分挺清楚,紙張也很厚,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