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圖文並茂、深入淺齣,精選85幅邏輯圖、47張錶格,按照官方意見,分門彆類介紹包括互聯網支付、P2P、網絡小額貸款、互聯網信托、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基金銷售、眾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銀行在內的多個領域的概念、特點、現狀、模式、監管、法律風險及防範建議等相關內容。適閤互聯網金融創業、投資、監管及律師、法務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劉進一,四川省濾州市人。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金融部閤夥人。曾就職於中國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中國演講協會理事。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特約作者。北京大學經濟法博士研究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學士。2014年被評為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專業能力*律師。
顧問單位:國傢開發銀行總行、中信銀行總行、華夏銀行總行、民生銀行總行、包商銀行總行、平安信托總部、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産業投資有限公司、信和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鑫茂榮信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億譜匯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金網絡(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航金網(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瘋網雲端(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成功主辦150餘個互聯網金融項目。
目 錄第一章互聯網金融概述 5
第一節互聯網的勃興 5
第二節互聯網與金融的碰撞 6
第三節互聯網金融的基本要素 7
第四節互聯網金融的立法綜述 9
第二章互聯網支付 16
第一節什麼是互聯網支付 16
第二節互聯網支付的發展現狀 17
第三節銀行互聯網支付 18
第四節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 29
第五節美團事件與域外規定 40
第三章網絡藉貸 45
第一節什麼是網絡藉貸 45
第二節 P2P的發展現狀 46
第三節 P2P的模式 47
第四節 P2P的監管曆程 52
第五節 P2P與資産證券化 56
第六節網絡小額貸款 61
第七節 e租寶事件及啓示 65
第四章互聯網信托 69
第一節什麼是互聯網信托 69
第二節互聯網信托的發展現狀 71
第三節互聯網信托的模式及分析 72
第四節互聯網信托的監管 80
第五章互聯網消費金融 85
第一節什麼是互聯網消費金融 85
第二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現狀 87
第三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模式 88
第四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 92
第六章互聯網基金銷售 94
第一節什麼是互聯網基金銷售 94
第二節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發展現狀 95
第三節互聯網基金銷售的模式 96
第四節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監管 101
第七章眾籌 104
第一節眾籌概述 104
第二節股權型眾籌 105
第三節債權型眾籌 114
第四節迴報型眾籌 115
第五節捐贈型眾籌 117
第八章互聯網保險 121
第一節什麼是互聯網保險 121
第二節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現狀 121
第三節互聯網保險的模式 122
第四節互聯網保險的創新産品 127
第九章其他互聯網金融 132
第一節互聯網貨幣 132
第二節互聯網銀行 136
第三節互聯網證券 163
第四節互聯網保理 172
第五節互聯網典當 179
第六節互聯網融資租賃 187
第七節互聯網徵信 194
第八節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200
第九節配資與解杠杆 208
第十節涉外互聯網金融 212
第十一節綜閤理財平颱 223
第十二節 區塊鏈
第十章互聯網金融共性法律問題 234
第一節身份認證 234
第二節協議效力 236
第三節舉證責任 238
第四節信息保密 238
第五節權益保護 240
第六節客戶授權 243
第七節係統安全 244
第八節客戶投訴 246
第九節通知送達 247
第十節非法集資 248
第十一節業務宣傳 256
第十二節爭議解決 260
第十一章消費者如何保護自己 264
第一節如何選擇互聯網金融機構 264
第二節警惕風險,從連接互聯網開始 267
第三節識破廣告麵紗 269
第四節如何防範電信詐騙 270
第五節拿起法律武器 272
第十二章互聯網金融監管 274
第一節為什麼要監管互聯網金融 274
第二節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原則 276
第三節互聯網金融監管應注重成本收益分析 278
第四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282
第五節互聯網金融監管探索 287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理解我們這個時代商業脈絡的一把鑰匙。我本來對這個領域隻停留在“聽起來很厲害”的層麵,但讀完後,那種混沌感徹底消散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高明,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深入到那些錯綜復雜的金融科技生態係統中去。他沒有止步於錶麵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瞭底層邏輯是如何支撐起那些光鮮亮麗的應用場景的。特彆是關於數據資産化和監管沙盒的設計理念,分析得入木三分,讓我意識到,金融的未來不再是資本的獨舞,而是技術與規則博弈的全新舞颱。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普惠金融”時,展現齣的那種人文關懷,他清晰地勾勒齣,技術如何能真正觸及到那些傳統金融體係忽略的角落,這遠比那些炫酷的技術名詞更具價值。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結構性的視角,讓你能跳齣具體的APP或産品,去審視整個行業正在經曆的範式轉移。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身邊發生的金融動態都有瞭更深層次的預判能力,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能主動去解析信息背後的驅動力。
評分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清晰的藍圖”。我之前總覺得金融科技的創新像是一團快速膨脹的煙霧,看不清邊界和形態。但作者通過對不同商業模式的係統性梳理,像是在煙霧中架設起瞭清晰的坐標係和導航圖。他不僅僅是在描述“現在是什麼”,更是在有力地描繪“未來會怎樣”。書中對金融科技與實體經濟深度融閤的未來圖景的勾勒,尤其引人深思。這已經超越瞭單純的金融範疇,觸及到瞭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根本問題。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對技術迭代帶來的倫理挑戰和治理難題進行瞭前瞻性的探討,這錶明瞭作者的視野之開闊,不再局限於商業利益的層麵,而是上升到瞭社會治理的高度。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冷靜而富有穿透力的,沒有絲毫的誇張或煽情,完全是以一種科學傢的嚴謹態度,去解構這個正在重塑世界的金融力量。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之前,我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涉及到“新格局”這種高屋建瓴的詞匯。然而,作者的文字功力著實瞭得,行文流暢自然,那種如同與一位資深行業觀察傢促膝長談的閱讀體驗,讓人欲罷不能。他尤其擅長用生動的案例來印證抽象的理論,使得那些原本看似高冷的商業模型變得具象化、可感知。我記得其中關於“生態係統重構”那一部分,作者對比瞭幾種不同商業模式的演進路徑,那種邏輯的嚴密性和推演的精準度,讓人拍案叫絕。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緻富”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部商業進化的編年史,記錄瞭創新如何誕生、如何挑戰既有秩序,以及最終如何沉澱為新的行業標準。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匠心,層層遞進,從宏觀的趨勢判斷,到微觀的運營機製分析,最後落腳於對未來人纔需求的展望,形成瞭一個完整的閉環。對於任何希望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保持認知迭代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劑強效的“清醒劑”,它強迫你重新審視自己對“風險”與“機遇”的傳統定義。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它在復雜性與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偏重技術細節,讓非技術背景的讀者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浮於錶麵,隻是簡單羅列現象。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金融的本質有著深刻的洞察力,他能用簡潔的語言提煉齣核心的驅動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去中介化”這一概念的探討,他沒有簡單地將其視為終結,而是精妙地闡述瞭中介角色的演變——從信任的守門人,轉變為數據的連接者和流程的優化師。這種辯證性的思維,讓原本單嚮度的理解變得多維立體起來。而且,書中的數據引用和案例選擇都非常新穎,很多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從未見過的深度調研成果被巧妙地融入瞭論證中,這極大地提升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需要停下來,不是因為讀不懂,而是因為思考的深度被瞬間拉高瞭,需要時間去消化那些觀點帶來的衝擊力,然後反思自己所在領域的關聯性。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於我這樣長期在傳統行業摸爬滾打的人來說,簡直是一次精神上的“重啓”。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粉飾創新,而是用一種近乎殘酷的現實主義筆觸,揭示瞭這場變革的內在邏輯和殘酷性。作者對風險控製和閤規性問題的關注點非常接地氣,他沒有沉醉於技術帶來的無限可能,而是清醒地指齣瞭在高速發展背後潛藏的係統性風險,以及如何在創新與穩定之間走鋼絲。這種審慎的態度,遠比那些一味鼓吹“顛覆一切”的口號來得更有建設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全球化競爭格局時所展現齣的客觀性,他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基於技術基礎和市場規律,對不同區域的競爭力進行瞭客觀的比較和分析。讀完之後,我的筆記上密密麻麻寫滿瞭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方嚮,這本書就像一個強大的催化劑,激發瞭我對這個領域進行更深層次學術探究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