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個係列 從裝訂質量上來說 挺滿意的 從內容上來說 也是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好版本
評分譚獻《復堂日記》
評分範德薩發生地方但是輔導費的11飛的1
評分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 今杭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屢赴進士試不第。曾入福建學使徐樹藩幕。後署秀水縣教諭。又曆任安徽歙縣、全椒、閤肥、宿鬆等縣知縣。後去官歸隱,銳意著述。晚年受張之洞邀請,主講經心書院。
評分衝著裏邊一句評語買瞭書
評分諸位當知,文化即是一個生命,生命應在我們各人自己身邊,生命決不外在,而且急切也丟不掉。如各人有記憶,那能全忘瞭;各人有嗜好,那能全變瞭?我們則在急切地求忘求變。就知識分子言,一般說來,知道外國的,總是比知道本國的多。但這現象,究是可喜,抑是可憂呢?若待自己以往的全忘瞭,以下的,則全靠追隨彆人,試問世界上能有這樣的民族、這樣的文化嗎?
評分對晚清著名詞學傢譚獻詞學活動和詞學理論的研究,主要文獻材料一般取自《復堂詞話》,而詞話主要輯自八捲本《復堂日記》。此八捲本日記,是作者刪汰後的選輯,很不完整,徐彥寬將被作者刪汰部分整理成《日記補錄》,後又編八捲本刊後續寫的日記為《續錄》,內容始趨完整,惜未引起詞學研究者重視。本文據全本《復堂日記》,發掘《復堂詞話》之外的詞學材料,揭示瞭譚獻與莊棫及《白雨齋詞話》作者陳廷焯的關係,並初步梳述瞭譚獻的重要詞學活動及詞話未收的詞學評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