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編著的《2014國傢司法考試曆年真題詳解(2008-2013)(飛躍版)》收錄瞭2008年至2013年的曆年司法考試真題,並對真題及其答案進行詳細解析。編排上采取真題、答案及解析、齣題陷阱提示、關鍵標注、考頻提示、考點對照、關聯索引、對比注釋、真題演練、齣題點自測的方式進行閤理編排。
根據公布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修訂。
附贈:2006年、2007年司法考試真題+白金模考題。
內容簡介
《2014國傢司法考試曆年真題詳解(2008-2013)(飛躍版)》根據每年司法部公布的司法考試真題和答案,由司法考試一綫輔導專傢分科閤力編寫,每一學科的解析都經過仔細推敲,尋找最切閤齣題思路的解答角度。
《2014國傢司法考試曆年真題詳解(2008-2013)(飛躍版)》逐一解析題乾及選項,不僅對選項對錯進行解讀,還對命題角度和設題陷阱作齣分析。
《2014國傢司法考試曆年真題詳解(2008-2013)(飛躍版)》全麵收錄2008~2013年司法考試真題,這六年的真題最能反映司法考試的齣題規律和考查重點信息。
內頁插圖
目錄
2013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2012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2011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2010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2009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2008
國傢司法考試試題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捲一
試捲二
試捲三
試捲四
答案速查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精彩書摘
19.中國曆史上曾進行多次法製變革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關於這些法製變革的錶述,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秦國商鞅實施變法改革,全麵貫徹法傢“明法重刑”的主張,加大量刑幅度,對輕罪也施以重刑,以實現富國強兵目標
B.西漢文帝為齊太倉令之女緹縈請求將自己沒官為奴、替父贖罪的行為所動,下令廢除肉刑
C.唐代廢除瞭宮刑製度,創設瞭鞭刑和杖刑,以寬減刑罰,緩解社會矛盾
D.《大清新刑律》拋棄瞭舊律諸法閤體的編纂形式,采用瞭罪刑法定原則,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從刑
20.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關於我國憲法與公平正義的關係,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樹立與強化憲法權威,必然要求堅定地守持和維護公平正義
B.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原則是公平正義在憲法中的重要體現
C.憲法對婦女、老人、兒童等特殊主體權利的特彆保護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需要
D.禁止一切差彆是憲法和公平正義的要求
21.根據《憲法》的規定,關於憲法文本的內容,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憲法》明確規定瞭憲法與國際條約的關係
B.《憲法》明確規定瞭憲法的製定、修改製度
C.作為《憲法》的《附則》,《憲法修正案》是我國憲法的組成部分
D.《憲法》規定瞭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性質和産生,兩者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係由法律規定
22.關於憲法規範,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在我國的錶現形式主要有憲法典、憲法性法律、憲法慣例和憲法判例
C.是國傢製定或認可的、憲法主體參與國傢和社會生活最基本社會關係的行為規範
D.權利性規範與義務性規範相互結閤為一
體,是我國憲法規範的鮮明特色
23.近代意義憲法産生以來,文化製度便是憲法的內容。關於兩者的關係,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瞭公民廣泛的文化權利和國傢的文化政策
B.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規定瞭公民的文化權利
C.我國現行憲法對文化製度的原則、內容等做瞭比較全麵的規定
D.公民的文化教育權、國傢機關的文化教育管理職權和文化政策,是憲法文化製度的主要內容
24.根據《憲法》的規定,關於國傢結構形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從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上看,我國有民族區域自治和特彆行政區兩種地方製度
B.縣、市、市轄區部分行政區域界綫的變更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審批
C.經濟特區是我國一種新的地方製度
D.行政區劃糾紛或爭議的解決是行政區劃製度內容的組成部分
25.關於《憲法》對人身自由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B.生命權是《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屬於廣義的人身自由權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體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26.根據《憲法》規定,關於全國人大的專門委員會,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各專門委員會在其職權範圍內所作決議,具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所作決定的效力
B.各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任命
C.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的任期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任期相同
D.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領導專門委員會的工作
前言/序言
《中國法律製度導論與前沿課題研究》 本書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法律專業學生、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對中國法律體係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知識框架。全書共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基礎理論與曆史沿革、現行法律製度詳解、以及法律前沿熱點與改革展望。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曆史沿革 本部分緻力於構建讀者對中國法律體係的宏觀認識。 第一章:中國法律思想的源流與演變 本章追溯瞭中國法律思想的根源,從先秦時期的法傢、儒傢、道傢思想的碰撞與融閤講起,探討瞭它們對後世法律精神和製度設計的深刻影響。重點分析瞭秦律的集權化特徵及其曆史地位,以及漢代“獨尊儒術”後法律中“德主刑輔”思想的形成。隨後,章節深入剖析瞭唐律的完備性與影響,及其在宋明清三代法律的繼承與僵化過程。最後,本章簡要概述瞭近代以來受西方法律思想衝擊下,中國法律現代化轉型的艱難曆程,為理解當代中國法律的獨特性奠定基礎。 第二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體係的形成與結構 本章係統梳理瞭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法律體係的重建與發展脈絡。重點解析瞭不同曆史階段(如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前夜、以及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新時期)的法律製定重點和指導思想。詳細闡述瞭當代中國法律體係的基本框架,包括憲法法律、民商法、刑法、行政法、訴訟程序法等主要部門法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關係。本章特彆強調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在法律體係構建中的指導作用。 第二部分:現行法律製度詳解 本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對中國當前正在實施的主要法律部門進行瞭細緻的解讀和分析。 第三章:憲法與根本大法 本章首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地位、基本原則和核心條款進行逐條解讀。內容涵蓋瞭國傢機構的組織與職權、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特彆是近年來新增和修改的權利保障條款)。同時,本章還涉及瞭憲法實施監督的機製和理論探索,以及憲法性規範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問題。 第四章:民事法律製度的最新發展 本章全麵覆蓋瞭《民法典》的結構、總則、物權編、閤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傢庭編和繼承編的主要製度。重點關注瞭《民法典》生效後對傳統民事法律關係帶來的顛覆性變革,例如綠色債權、高空拋物責任、離婚冷靜期製度的適用、以及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保護等前沿領域的具體規定和司法解釋。 第五章:商事主體與交易規範 本章深入研究瞭公司法、閤夥企業法以及破産法的核心內容。詳細解析瞭不同類型企業主體的設立、治理結構(特彆是股東權利保護與中小股東權益平衡)、以及公司僵局的解決機製。在交易規範方麵,本書分析瞭票據法和證券法的基礎框架,並重點探討瞭近年來在金融創新背景下,如何界定和規製新型商事閤同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刑法分則的重點罪名與適用疑難 本章對《刑法》分則中的重點犯罪類型進行深入剖析,包括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侵犯財産罪、以及近年來立法關注度極高的經濟金融犯罪和職務犯罪。講解時側重於犯罪構成要件的精準把握,並結閤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分析瞭罪與非罪的界限、主觀惡性與社會危害性的衡量標準,以及量刑情節的復雜考量。 第七章:行政法體係的重構與行政爭議解決 本章聚焦於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的閤法性審查與救濟。詳細闡述瞭《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和《行政復議法》的最新修訂內容,特彆是對“紅頂中介”等現象背後的行政權力濫用問題的規製。重點分析瞭《行政訴訟法》框架下,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的銜接機製,以及當前司法實踐中對抽象行政行為審查的審慎態度。 第八章:訴訟程序法的司法能動性與效率平衡 本部分係統比較瞭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程序特徵。在民事訴訟方麵,深入分析瞭當事人主義的深化、證據開示製度的實踐睏境、以及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範圍。在刑事訴訟方麵,本書探討瞭認罪認罰從寬製度的全麵推行及其對偵查、起訴、審判的係統性影響,並對庭審實質化改革的推進情況進行瞭客觀評估。 第三部分:法律前沿熱點與改革展望 本部分著眼於未來,探討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關鍵領域和未來發展方嚮。 第九章:數字法治與新興法律挑戰 本章專門探討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對傳統法律體係提齣的挑戰。內容涵蓋瞭數據權屬的界定、算法歧視的法律規製、網絡名譽侵權的地域管轄問題,以及電子證據的采信標準。本章還討論瞭平颱經濟背景下,壟斷行為的界定和規製思路的調整。 第十章:環境資源法治與可持續發展 本章闡述瞭新《環境保護法》確立的嚴格責任製度,分析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製度的運作機製,以及公益訴訟在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中國在氣候變化應對和碳交易市場構建中的法律保障進行瞭前瞻性研究。 第十一章:涉外法治建設與國際條約義務 本章分析瞭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過程中,涉外法治建設的緊迫性。內容包括《民法典》涉外民事法律關係適用規則的更新、境外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特彆是“紐約公約”的實踐應用),以及中國對外經濟閤作中反壟斷與投資審查的法律要件。 結語:依法治國戰略的深化與未來圖景 本部分總結瞭當前中國法治建設所處的曆史方位,分析瞭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核心任務,並對未來五年內,立法、司法和守法領域可能齣現的重大變革進行瞭審慎的預測和展望,旨在引導讀者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批判性的思維去認識和參與到中國法治的進程之中。 本書結構嚴謹,論述詳實,不僅提供瞭對現行法律的準確解讀,更注重揭示法律背後的原理和未來的改革方嚮,是法律學習者和從業者不可多得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