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新版)》原名为《萤,烧仓房及其他》,创作于1982年至1984年之间,1984年结集出版,是村上春树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收有五个短篇,是村上的短篇集。篇数虽少,手法却不少。《萤(新版)》是写实的,为现实主义风格。《跳舞的小人》和《三个德国幻想》是写虚的,颇有现代主义以至后现代主义色彩。《烧仓房》和《盲柳与睡女》介于二者之间,或虚或实,虚实莫辨。这部短篇集进一步展示了村上文学风景的扑朔迷离和一触即发的创作潜能。
《萤(新版)》是村上春树198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共5篇。其中1983年发表的《萤》是《挪威的森林》的前奏,4年后村上春树以此为基础写出了《挪》。另外几篇多写人生中的无奈、无聊以及无聊中的幻想。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萤
烧仓房
跳舞的小人
盲柳与睡女
三个德国幻想
1 作为冬季的博物馆的色情画
2 赫尔曼·戈林要塞1983
3 赫尔W的空中花园
后记
村上春树年谱
萤
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也不过大约十四五年前,我住在一座学生寄宿院里。我十八岁,刚上大学,对东京一无所知,单独一个人生活也是初次。父母放心不下,在这里给我找了一问宿舍。当然也有费用方面的考虑,同一般单身生活开销相比,学生宿舍要便宜得多。就我个人说,本打算租一间公寓,一个人落得逍遥自在,但想到私立大学的入学费和学费以及每月的生活开支,也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寄宿院坐落在城内风景不错的高坡上,占地满大,四周有高高的混凝土围墙。进得大门,迎面矗立着一棵巨大的榉树,树龄听说有一百五十年,或者更长些也说不定。站在树下抬头望去,天空被绿叶遮掩得严严实实。
一条水泥甬道绕着这棵巨木迂回转过,然后再次呈直线穿过中庭。中庭两侧平行坐落着两栋三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都是大型建筑。大敞四开的窗口传出收音机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声音。每个窗口的窗帘一律是奶黄色,属于最耐晒的颜色。
沿甬道径直前行,正面便是两层楼的主楼,一偻是食堂和大浴池,二楼是礼堂和几个会议室,甚至有贵宾室。主楼旁边是第三栋寄宿楼,也是三层。院子很大,绿色草坪的正中有个喷水龙头,旋转不止,反射着阳光。主楼后面是棒球和足球两用的运动场和六个网球场。应有尽有。
寄宿院唯一的问题——是否应视为问题在看法上还有分歧——在于它是由以某个极右人物为中心的一家性质不明的财团法人所经营的,这点只消看一下那本作为寄宿指南的小册子和寄宿生守则,便可知道十之八九。“究教育之根本,在于培养于国有用之材。”此乃寄宿楼的创办宗旨,赞同这一宗旨的诸多财界人士慷慨解囊……这是对外的招牌,而其内幕,便以惯用伎俩含糊其辞,准确地说来没有任何人晓得,称其逃税者有之,说它以建寄宿舍之名而采取形同欺诈的巧妙手腕骗取这片地产者有之,谓其纯属沽名钓誉者有之。其实怎么说都无所谓,反正从一九六七年春到第二年秋天这段时间里,我是在这寄宿院内度过的。就日常生活这点来说,右翼也罢,左翼也罢,伪善也罢,伪恶也罢,并无多大区别。
寄宿院的一天是从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的,当然也播放国歌。如同新闻节目离不开进行曲一样,升国旗也少不了放国歌。升旗台在院子正中,从任何一栋寄宿楼的窗口都可看见。
升国旗是东楼(我所住的)楼长的任务。这是一个大约五十岁的汉子,高个头,目光敏锐,略微掺白的头发显得十分坚挺,晒黑的脖颈上有条长长的伤疤。据说此人出身于陆军中野学校。他身旁侍立着一个学生,一副升旗助手的架势。这学生的来历别人也不甚知晓。光脑袋,经常一身学生服,既不知其姓甚名谁,也不知其房间号码,在食堂或浴池里也从未打过照面,甚至弄不清他是否真是学生。不过,既然身着学生服,恐怕还得是学生才对——只能如此判断。而且此君同“中野学校”却是截然相反:矮个子,白面皮,胖墩墩的。就是这一对搭档每天早上六点钟在院子里升那太阳旗。
住进之初,我时常从窗口观看这升旗光景。清晨六时,两人几乎与收音机的报时笛同步地在院中亮相。“学生服”手提扁扁的桐木箱,“中野学校”提一台索尼牌便携式磁带收录机。“中野学校”把收录机放在升旗台脚下,“学生服”打开桐木箱。箱里整齐叠放着国旗,“学生服”把旗呈给“中野学校”,“中野学校”随即给旗穿上绳索,“学生服”便按一下收录机开关。
君之代。
旗一蹿一蹿地向上爬去。
“砂砾成岩兮”——唱到这里时,旗溜到旗杆中间,“遍覆青苔”——音刚落,国旗便爬到了顶尖。两人随即挺胸凸肚,取立正姿势,目光直直地仰视国旗。倘若晴空万里,又赶上阵风吹来,那光景甚是了得。
傍晚降旗,其仪式也大同小异,只是顺序恰与早上相反,旗一溜烟滑下,收进桐木箱即可。晚间国旗却是不随风翻卷的。
何以晚间非降旗不可,其缘由我无从得知。其实,纵然是夜里,国家也照样存续,做工的也照样不少,而他们居然享受不到国家的庇护,我觉得委实有欠公道。不过,这也许并不足为怪,谁也不至于对此耿耿于怀。介意的大概除我并无他人,况且就我而言,也是姑妄想之而已,从来就没打算寻根问底。
……
现实与非现实之间
林少华
《萤》原名为《萤,烧仓房及其他》,创作于1982年至1984年之间,1984年结集出版,是村上春树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收有五个短篇,是村上篇数最少的短篇集。篇数虽少,手法却不少。《萤》是写实的,为现实主义风格。《跳舞的小人》和《三个德国幻想》是写虚的,颇有现代主义以至后现代主义色彩。《烧仓房》和《盲柳与睡女》介于二者之间,或虚或实,虚实莫辨。这部短篇集进一步展示了村上文学风景的扑朔迷离和一触即发的创作潜能。也可以说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萤》直接走向《挪威的森林》,《三个德国幻想》转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跳舞的小人》未尝不是《电视人》的前站,其中制作大象的车间又同后来的《象厂喜剧》和《象的失踪》连成“象的谱系”。
据村上介绍,写《萤》这个短篇时,并未预想日后会有下文。把《萤》扩充为《挪威的森林》,是讲谈社一位编辑提议的。那位编辑说她喜欢《萤》,想接着看长些的。于是村上动笔加长,结果一动笔就收不住了。但情节真正动起来是在绿子出现之后。因为这样就增加了一条线,绿子和“我”属于现实世界或阳界这条线,直子则属于另一世界或阴界那条线。“故事就在那一世界同这一世界相对比的过程中向前流动。并且绿子那个女孩成了情节发展的动力。如果只写直子,很可能二三百页稿纸就写完了,毕竟直子没那么大能量。”(参阅《村上春树访谈:我这十年》,载于《文学界》1991年4月临时增刊号“村上春树BOOK”)
一看便知,《萤》后来大体成为《挪威的森林》第二、三章,区别只在于后者增加了永泽部分。不用说,绿子也还没有出现。《萤》中没有绿子,没有绿子带来的“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只小动物”般的青春气息,通篇波澜不惊,弥散着淡淡的感伤氛围。因为《挪威的森林》早已广为人知,再特意介绍《萤》的情节显然是多余的了。因此这里只想谈一下在谈《挪威的森林》时未及充分展开的两点:关于萤火虫,关于生与死。
这本书,说实话,我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描绘的那个世界,那种沉重又带着一丝微光的氛围,真的把我拉进去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每一个场景的描摹都好像是用油彩精心绘制的,色彩的层次感极强。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人物内心挣扎的刻画,那种在巨大困境中寻求自我救赎的努力,读起来让人既心疼又感佩。整个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时而又舒缓得像一曲悠扬的挽歌,让你有时间去回味那些细微的情感波动。尤其是一些关键情节的转折,处理得非常巧妙,完全出乎意料,但细想之下又觉得是情理之中,这种高明的叙事技巧,真的是让人拍案叫绝。我甚至能闻到书中描写的那些旧书页的味道,感受到角色们身上带着的尘土和汗水的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场深刻的洗礼,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带来的那种精神上的震撼,绝对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性灰度”的呈现,毫不留情,却又充满了同情。它没有简单地划分好人和坏人,而是把每个人物都置于一个复杂的道德光谱中。你看那个主要角色,他的每一步选择都充满了矛盾,既有高尚的动机,也有自私的阴影,这种真实感,比任何脸谱化的英雄或恶棍都要震撼人心。作者对人性的弱点,比如恐惧、嫉妒、对被爱的渴望,挖掘得极其深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精准地切开了肌理,让我们直面那些我们通常不愿承认的部分。阅读过程中,我无数次地会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反思性,是很多同类题材作品所不具备的。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全新视角——一个充满裂痕,却又因此而更具生命力的世界。
评分天呐,这本书的配乐感太强了!如果非要我用一种感官来形容它,那就是“音画合一”。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天然的韵律,即使是描写最平淡的场景,读起来也仿佛能听到背景音乐在缓缓流淌。我试着大声朗读了一些段落,发现那些句子的长短、断句的位置,都非常讲究,有一种古典诗词的抑扬顿挫。特别是那些描写自然景色的部分,简直可以拿来做电影分镜脚本,光影的流动、风的触感、空气的湿度,都被他捕捉得丝丝入扣。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来读,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那些句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需要细细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量和美感。这种对语言本体的极致探索和运用,让我对“文字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在讲述故事,它是在“编织”一个可触摸、可感知的世界,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评分这本书的想象力简直是突破天际的,但这种“破格”又是建立在极其坚实的情感基础之上的,所以它不显得虚浮,反而极具说服力。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观体系庞大而精妙,各种规则和逻辑环环相扣,透露出作者在设定之初所做的海量功课和深厚学识。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宏大叙事背景下,作者始终没有忘记关注“小人物”的命运。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存的个体的悲欢离合,被描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痛苦和微小的胜利,往往比那些史诗级的事件更能触动我。它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让你在惊叹于世界观的浩瀚之余,又被最朴素的人类情感深深打动。这是一部需要耐心去品味的作品,因为它给予你的回报,远超你付出的时间,绝对值得反复阅读和细细揣摩。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简直是鬼斧神工,乍一看似乎松散,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像是精密仪器中的一个齿轮,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宏大的主题向前发展。我很少看到有作者能将哲学思辨与生动的叙事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不是那种直白的灌输,而是通过角色们的对话、行动,乃至他们所处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关于存在、时间、记忆的终极问题。那种文字的张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那种克制与爆发力的平衡,该华丽时如瀑布倾泻,该冷静时又如冰川凝固。读到最后,我感觉自己不是读完了一本书,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旅程,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一些认知。这本书的后劲太大了,合上封皮后,书中的世界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响,久久不散,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学作品的标志。
评分还在看还不错还可以 等读完再评价
评分看完一本,字体没有错字、纸张质量都很好。
评分感觉还好吧,打算好好看看
评分真的难得看到村上春树的书打折,活动很棒,希望能多办啊!
评分昨晚下单今早就到货了,包装完好。
评分特别薄,质量一般般,在京东买书也要看运气啊,实在不知道什么版本比较好的,还是贵就会质量好点吗?
评分爱的色放的说法f DSA fsD fsd f的风格的风格的风格反对个
评分一次买了不少 京东正版有保障 慢慢看
评分看完一本,字体没有错字、纸张质量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