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是具有国际效力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目的是保护那些承载历史的文化遗产与濒危的自然环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目录包括930多处世界遗产,超过180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
《遗失的城市》将与读者一起踏上探索之旅,目的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目录》中最重要的100出考古遗址,地点遍布五大洲。本书信息全面深入,配图丰富精美且皆出自顶摄影师之手,并附有可检索的地图。从那些有着重要的发展并且体现出这些发展的地区,到最负盛名的伟大文明的历史遗存,本书提供了一副古代文明发张的全景图。读者还能在书中看到埃及人那些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遗迹,希腊和罗马古典时代的考古宝藏,亚洲地区丰富的古代遗产,还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诸文化中那些令人激动不已的艺术杰作。
《自然的奇迹》提供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价值不可估量的遗产的一个典型剖面。为了涵括大量且不同种类的遗产,本系列分成三册,分别描绘、介绍了艺术和考古学宝藏、具有自然价值的遗址,以及远古文化文明的遗址。虽然《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特征的区分进行了明确定义,但一些遗址却是因为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价值而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单的,因为这些遗产在自然和文化两方面都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名单中,这种双重价值的遗产共有28处。
序言
导言
欧洲
非洲
亚洲
美洲
大洋洲
遗产地列表
索引
图片来源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原始森林
16、17世纪,基库尤人为了寻找富饶的石油,来到这个位于图尔卡纳湖以东、赤道以西的平原地带。他们在这里发现大片适于放牧的草场,还有一座巨人般的山。他们把这座山看作“光明之神”盖恩和他的的妻子玛姆比的家,因此,他们称他为凯恩·纳戈(意为“光明之山”)。后来,因为斯瓦希里人的误传,这座山变成肯尼亚山。再后来,整个国家也因此得名。
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高5200米,是310万年前至260万年前断断续续的火山爆发而形成的。人们估计它曾高达6500米,但是由于受到大气的侵蚀而慢慢变成现在的高度了。现在,火山锥约有96600米宽。在峰顶,留有很明显的犁沟和冰渍的痕迹,那里共有12个冰河和20个左右的冰川湖。雨季,冰河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山腰的森林使肯尼亚山成为东部非洲最重要的水文保护保护区,同时,这里也是700万农民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区包括成立于1949年的715平方千米的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和占地705平方千米的肯尼亚山原生森林。来自印度洋强劲的风,使得这里不同地区的降雨降雨量更明显不同(在北方,每年的降雨量大约800毫米,而在东南地区,年降雨量达2300毫米)。再加上从1600米到5200米的海拔高度,导致这里蕴含丰富多样的植被。在地势较低的地区,主要生长着罗汉松和刺柏这样的耐旱植物,而在比较湿润的地带,则随处可见柱子红树。在2500米和3000米之间,特别是东南地区的湿润地带,山坡上覆盖285平方千米的竹林。在3048米更高的地方,森林物种更加丰富,生长着很多本土的种类,如奥寇梯木、欧洲橄榄和苦苏树。这里的动物群主要生活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和竹林中。而常见的哺乳动物则有非洲树岩狸、白尾猫鼬、大象、黑犀牛以及美洲豹。为了避免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美洲豹不得不攀登到更高的区域生活。由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进行的研究显示,在保护区内,有着大范围人类活动的迹象。生长与2500米高度的森林受到农业和动物养殖业的严重威胁。而在海拔更高的地方,有迹象显示那里存在商业性的砍伐、木炭的生产,甚至大麻的种植。在上述行为曝光之后,内罗毕政府在1999年通过《森林法案》。而在此法案中,内罗毕政府授权肯尼亚野生动植物中心对肯尼亚山整个地区进行保护。将受保护的区域扩展到2124平方千米,而且,人们只限于砍伐那些低纬度山坡上生长的分本土物种。
……
序言
在出版专门介绍自然与建筑遗产尔《艺术的殿堂》(Treasures of Arts),以及专门介绍自然景点的《自然的奇迹》(Nature Sanctuaries)的同时,我们推出本系列的另一本书。本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具有历史和考古价值的地点。
本书与另外俩册一样,借助高品质的文字和卓越的摄影技术,用人类初始到最近代所创造的杰出艺术和文化遗产,来诉说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从欧洲文明发展出来的著名的拉斯科山洞(Lascaux)、阿尔塔米拉山洞(Altamira),和其他无数个人类在演化开端时所栖居的神奇地点,到佛教及前哥伦布时代雕像,吴哥窟及婆罗浮屠塔(Boroburdur),以及文化摇篮和文化交会之处的伊拉克城市哈特啦(Hatra),这本书宛如一趟令人神迷的旅程,专门搜寻对人类演化有贡献的古迹。
1972年在巴黎签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已经获得188个国家批准,至今仍是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国际协定。他保护这些古文和文化遗留下来的遗产,好让我们再传给下一代。公约所列的名单成为我们“实质的回忆”,他所记载的地点都已成为各个政府、组织和个人的义务与责任。
面对日渐全球化的世界,以及可能因此产生的标准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插手干预,保护所有的文化,让它们具有同等的地位,并让它们的舒切性与丰富性得以互相呼应。
我还要在补充说明,除了1972年的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也通过并采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已着手研究制订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条例。
最后,这本专门讨论伟大文化的书,希望能提升世人对不同文明的认知,进而加以尊重。和其他俩本书一样,它将会激起更多人的兴趣。他们不仅是重要读者,也会成为世界文化、自然、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者。
意大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驻代表
弗朗切斯科.卡鲁索(Francesco Caruso)
这本书名《自然的奇迹 [Nature Sancturies]》总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即便我还没来得及翻开书页,想象的翅膀就已经在那些未知的角落里翱翔。我时常在想,作者究竟会描绘出怎样一片片被精心守护的土地?是亚马逊雨林深处那些从未被人类踏足的秘境,还是冰岛火山熔岩地貌上顽强生长出的苔藓?亦或是南极大陆边,帝企鹅们在严寒中拥挤取暖的壮阔景象?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圣域”形成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不仅仅是地质学的奇观,更包含着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演化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的漫长旅程。那种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然如何以其鬼斧神工的力量,雕刻出独一无二的地貌,孕育出无数珍稀物种的叙事,会让我深感震撼。同时,我也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些瞬间的?是历经千辛万苦深入野外的实地考察,还是通过精密的科学仪器和数据分析?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这些“奇迹”背后的科学故事,以及人类对保护这些宝贵自然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让我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能理解其背后深刻的意义。
评分《自然的奇迹 [Nature Sancturies]》这个书名,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地球上那些最纯净、最原始角落的大门。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大众熟知的著名景点,而是那些鲜为人知,却拥有着令人屏息之美和独特生态系统的“圣域”。我想象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奇迹”的独特原因。我尤其渴望了解,在这些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命是如何突破限制,以超乎想象的方式繁衍和演化的。比如,某种能在极寒之地生存的微生物,或者一种依靠微弱阳光获取能量的植物。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捕食链以及其他生态相互作用的生动描写,让我看到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网络。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在探索这些“圣域”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或挑战,比如如何克服险峻的地形,如何与当地的野生动物相处,以及在保护这些区域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希望。这会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鲜活,也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评分仅仅是《自然的奇迹 [Nature Sancturies]》这个书名,就足以点燃我对未知自然景观的无限好奇。我设想这本书会带领我踏上一场穿越不同大陆的旅程,去发现那些被时间和人类遗忘的秘境。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挖掘每一个“圣域”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比如,某个古老的火山地貌,是如何在亿万年的风雨侵蚀下,形成了令人惊叹的形态;又或者某个地下溶洞系统,是如何孕育出了与世隔绝的奇特生物群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关于这些“奇迹”形成的神话传说或当地原住民的口述历史,将科学与人文的视角巧妙融合。我想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看待和尊崇这些自然的力量,以及这些“圣域”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自然不仅是冰冷的科学事实,更是充满灵性的存在,那么它将远超我最初的期待,成为一本真正触动心灵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自然的奇迹 [Nature Sancturies]》就像一个温柔的邀请,将我拉向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不只是壮丽的山川湖海,更是那些在这些“圣域”中,生命如何以最纯粹、最原始的方式绽放的故事。我渴望阅读那些关于微观世界的描绘,比如一片腐朽的树叶上,微生物是如何协同作用,完成物质循环的;或者在一片珊瑚礁中,各种色彩斑斓的鱼类、海星、海葵,如何构成一个精密而和谐的生态系统。我尤其好奇,作者将如何讲述那些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生命,它们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哪些令人惊叹的生存策略?比如在沙漠的干旱地带,植物如何储存水分,动物如何寻找食物和水源;又或者在深海的黑暗中,生物如何依靠化学能生存。我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科学的细节,但并非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了解到生命力的顽强和多样性。我相信,在这些“自然圣域”里,隐藏着无数关于生命智慧的密码,而这本书,或许就是解开这些密码的金钥匙,让我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产生更深的思考。
评分《自然的奇迹 [Nature Sancturies]》这个书名,总能勾起我对于那些隐藏在世界角落里的,未被过度开发和污染的自然保护地的无限遐想。我想象中的“圣域”,并非仅仅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更应是那些生态系统高度完整、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区域。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圣域”的独特性,比如某个海岛上特有的物种,它们是如何与世隔绝,独立演化的?又或者某个高原上,植物和动物如何共同抵御稀薄的空气和强烈的紫外线?我非常希望能读到一些关于这些“奇迹”背后的保护机制和管理策略。例如,当地政府或环保组织是如何划定保护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监测,如何应对偷猎、非法采伐以及气候变化等威胁?我想了解,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如何努力去守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以及在守护的过程中,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智慧。这本书,如果能让我看到这些“圣域”的脆弱性,以及人类保护行动的必要性,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或科普读物,更是一份关于责任和希望的深刻启示。
评分经典好书,终于凑齐一套。
评分国外的科普做的很好。这本书放在购物车里好久了,能够活动价格买到很开心
评分商品质量非常好,非常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没有塑封
评分长草很久的一套书中的一本 准备慢慢收齐 图画精美 内容丰富 书特别有份量
评分书质量很好,送货也快。
评分经典好书,终于凑齐一套。
评分性价比高,值得购买,赞一个
评分大开本,厚重,装帧精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