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仁余,石红霞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常用机构
  • 机械原理
  • 禁忌
  • 工程机械
  • 机械工程
  • 设计规范
  • 机械创新
  • 结构设计
  • 实用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39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3664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采用实例引导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构设计方法和要点;涵盖了大量的一线工程设计及应用实例,有很强的实用性。

内容简介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将机械常用机构设计理论、设计计算与设计禁忌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挠性机构以及其他常用机构等。全书以常用机构的设计为主框架,以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实践和典型应用为主要内容,从正面——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常用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从反面——禁忌的角度阐述了常用机构设计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问题,尤其是有些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错误。《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实用性强,涵盖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应用及图例,图文结合进行正误分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平面机构分析
1.1 研究平面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
1.1.1 机构的组成
1.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1.3 平面机构自由度
1.1.4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1.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2.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1.2.2 速度瞬心及其在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1.2.3 相对运动图解法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1.2.4 用解析法求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1.3 机构的创新设计
1.3.1 机构形式设计的一般原则
1.3.2 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法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与禁忌
2.1 概述
2.1.1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2.1.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2.2 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2.2.1 运动特性
2.2.2 传力特性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与禁忌
2.3.1 平面四杆机构类型的选用禁忌
2.3.2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2.3.3 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禁忌
2.3.4 平面四杆机构结构设计禁忌
2.4 平面连杆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2.4.1 连杆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2.4.2 连杆机构在物流中的应用
2.4.3 连杆机构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2.4.4 连杆机构在机床中的应用
第3章 凸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3.1 概述
3.1.1 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3.1.2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参数
3.2 凸轮机构的工作特性
3.2.1 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3.2.2 凸轮机构的传力特性
3.3 凸轮机构的设计与禁忌
3.3.1 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禁忌
3.3.2 凸轮机构的选用禁忌
3.3.3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设计禁忌
3.3.4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禁忌
3.3.5 凸轮机构从动件设计禁忌
3.3.6 凸轮机构其他设计禁忌
3.4 凸轮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3.4.1 凸轮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3.4.2 凸轮机构在物流中的应用
3.4.3 凸轮机构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3.4.4 凸轮机构在机床中的应用
第4章 齿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4.1 概述
4.1.1 齿轮机构的类型
4.1.2 齿轮机构的特点与禁忌
4.2 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4.2.1 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
4.2.2 齿轮机构的受力分析
4.3 齿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4.3.1 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设计与禁忌
4.3.2 斜齿轮强度设计与禁忌
4.3.3 圆锥齿轮强度设计与禁忌
4.3.4 齿轮设计时模数的估算及修正
4.3.5 齿轮结构设计与禁忌
4.4 齿轮传动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4.4.1 减速器
4.4.2 变速器
4.4.3 差速器
第5章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禁忌
5.1 棘轮机构
5.1.1 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5.1.2 棘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5.1.3 棘轮机构参数选择设计与禁忌
5.1.4 棘轮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5.2 槽轮机构
5.2.1 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5.2.2 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5.2.3 槽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5.2.4 槽轮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5.3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5.3.1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5.3.2 凸轮式间歇机构的类型结构
5.3.3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特点
5.3.4 凸轮式间歇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5.4 不完全齿轮机构
5.4.1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5.4.2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运动特点
5.4.3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设计与禁忌
5.4.4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第6章 组合机构设计与禁忌
6.1 组合机构的组合方式
6.1.1 串联式组合机构
6.1.2 并联式组合机构
6.1.3 封闭式组合机构
6.1.4 反馈式组合机构
6.1.5 复合式组合机构
6.2 齿轮连杆机构设计与禁忌
6.2.1 齿轮连杆机构的组成与禁忌
6.2.2 齿轮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6.2.3 非同轴式齿轮铰链四杆机构设计与禁忌
6.2.4 同轴式齿轮铰链四杆机构设计与禁忌
6.3 齿轮曲柄滑块机构
6.3.1 齿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结构
6.3.2 齿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特性
6.3.3 齿轮曲柄滑块机构设计与禁忌
6.3.4 同轴式齿轮曲柄滑块机构设计禁忌
6.3.5 齿轮连杆(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及图例
6.4 凸轮连杆机构
6.4.1 凸轮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
6.4.2 固定凸轮连杆机构的设计
6.4.3 转动凸轮连杆机构的设计
6.4.4 联动凸轮连杆机构的组合设计
6.4.5 凸轮连杆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6.5 齿轮凸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6.5.1 齿轮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
6.5.2 转动系杆齿轮凸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6.5.3 摆动系杆齿轮凸轮机构的设计与禁忌
6.5.4 齿轮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图例
6.6 具有挠性件的组合机构设计与禁忌
6.6.1 同步带连杆组合机构
6.6.2 差动式带、链连杆组合机构
6.6.3 差动链式连杆机构
第7章 其他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
7.1 万向联轴器设计与禁忌
7.1.1 万向联轴器的基本结构
7.1.2 万向联轴器的运动特性
7.1.3 万向联轴器的设计与禁忌
7.1.4 万向联轴器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7.2 螺旋机构设计与禁忌
7.2.1 螺旋机构的结构与特点
7.2.2 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
7.2.3 滑动螺旋传动机构的设计与禁忌
7.2.4 滚珠螺旋传动机构设计与禁忌
7.2.5 螺旋机构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7.3 非圆齿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7.3.1 非圆齿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7.3.2 非圆齿轮的工作原理
7.3.3 椭圆齿轮的传动比分析
7.3.4 非圆齿轮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7.4 针轮机构设计与禁忌
7.4.1 针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7.4.2 外针轮机构的设计
7.4.3 内针轮机构的设计
第8章 挠性传动机构设计与禁忌
8.1 带传动的设计与禁忌
8.1.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8.1.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运动特点
8.1.3 带传动的设计与禁忌
8.1.4 摩擦带传动的应用及图例
8.1.5 同步带传动的应用及图例
8.2 链传动的设计与禁忌
8.2.1 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8.2.2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特性
8.2.3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与禁忌
8.2.4 链传动的典型应用及图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 本书并非一本详尽的机械设计手册,亦非包罗万象的工程技术指南。它聚焦于机械设计领域中那些至关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禁忌”——那些可能导致设计失败、性能衰减、甚至引发安全隐患的常见误区和不良实践。作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洞察,以案例分析和理论剖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在设计机械常用机构时,有哪些“红线”绝对不能触碰,以及为何要规避这些“禁忌”。 本书的核心并非教授如何“做”设计,而是强调如何“避免犯错”。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踏上设计之路前,为你敲响警钟,指明暗礁。书中不会提供冗长的公式推导或复杂的算法,而是专注于那些直接影响机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的关键原则。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机构选型与基础概念的误区 “万能”机构的陷阱: 许多设计者倾向于选用自己熟悉的“万能”机构,却忽略了其在特定工况下的局限性。本书将剖析常见的“万能”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等,指出在哪些情况下它们的运用会导致性能不佳或过度设计。例如,为何某些场景下,简单的带传动比肘杆机构更具优势,而不是一味追求复杂度和高精度。 忽略工作环境的后果: 高温、低温、腐蚀性介质、粉尘等工作环境对机构的材料选择、润滑方式、密封设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书将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因未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失效,如材料的早期老化、润滑剂的失效、密封件的损坏等。 对载荷的模糊认识: 机构设计中的载荷分析常常被简化。本书将深入探讨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载荷、周期性载荷等不同载荷类型对机构寿命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因载荷估算不准确而导致的应力集中和疲劳破坏。 第二部分:关键结构设计中的常见“禁忌” 尺寸链的“黑洞”: 尺寸链是保证装配精度和功能实现的基础。本书将重点阐述在尺寸链设计中,如何避免“累加误差”和“关联误差”导致的产品精度偏差,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公差与配合设计来规避这些问题。 连接件的“薄弱环节”: 螺纹连接、销轴连接、键连接等看似简单的连接方式,却往往是机构的薄弱环节。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连接件在承受载荷、抵抗松动、以及防腐蚀等方面的常见设计缺陷,并给出规避策略,例如,为何在某些高频振动场合,必须慎用普通螺钉连接。 润滑系统的“无谓复杂”或“极度简化”: 润滑是保证机构顺畅运转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避免过度复杂的润滑系统带来的维护困难和成本增加,同时也会揭示过于简化的润滑方式可能导致的早期磨损和失效。书中将涉及不同润滑方式的适用性分析,以及油封、油路设计的禁忌。 材料选择的“凭感觉”: 并非所有“硬”的材料都适合承受冲击,并非所有“耐磨”的材料都适用于高速运转。本书将剖析在材料选择中常见的误区,强调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运动速度、工作温度以及成本效益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当而造成的性能下降或过早损坏。 应力集中的“无形杀手”: 尖角、缺口、孔洞等结构特征常常是应力集中的源头,是导致材料疲劳断裂的导火索。本书将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通过圆角过渡、倒角、优化形状等手段来有效消除或减弱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机构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运动传动环节的“隐形陷阱” 齿轮传动的“过载”与“失准”: 齿轮传动是机械中最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本书将深入探讨齿轮传动设计中常见的“过载”问题,如齿轮强度不足、传动比不合理等,以及“失准”问题,如齿轮加工精度不足、轴承安装不正导致的早期磨损和噪音。 轴承选型与安装的“疏忽”: 轴承是保证旋转部件平稳运转的核心。本书将重点讲解轴承选型时可能遇到的误区,例如,为何某些工况下,不应仅仅考虑承载能力,而要关注其动承载能力和极限转速。同时,也将揭示轴承安装不当(如预紧力不准确、轴与座的配合过紧或过松)对轴承寿命的毁灭性影响。 密封设计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密封件的设计看似简单,却常常被忽视。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密封件(如油封、O形圈、填料密封)在特定工况下的适用性,以及因密封唇口磨损、安装不当、材料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泄漏问题,以及如何规避。 第四部分:优化与改进的“捷径”误区 “一味追求高精度”的代价: 过高的设计精度往往意味着高昂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本书将阐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公差分析,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精度平衡点,避免不必要的“过度设计”。 “照搬”与“创新”的界限: 借鉴成熟设计固然重要,但机械设计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本书将探讨在借鉴过程中,如何避免机械地照搬,而忽视了自身设计的特定需求和潜在风险。 “维修性”的“隐性成本”: 一个易于维修的机构,其总拥有成本会大大降低。本书将强调在设计初期就应考虑机构的可维修性,避免设计出难以拆卸、更换零部件的“一次性”产品。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是一本为机械工程师、设计人员、技术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量身打造的读物。它并非一本冰冷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对工程实践的深刻反思和智慧结晶。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设计中的潜在风险,更加理性地规避常见的错误,从而设计出更加可靠、高效、经济的机械机构。它不是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更有效地告诉你“千万不要这么做”,从而让你在设计之路上少走弯路,避免那些可能让你付出巨大代价的“禁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读来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起初拿到书,看到“禁忌”二字,还以为会是一本罗列错误、禁止做什么的枯燥手册。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严谨又不失趣味的叙述风格所吸引。书中并非简单地列举“不能这样做”,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机械机构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和误区,以及为什么这些“禁忌”会产生。例如,在讲述连杆机构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说明“不要让连杆发生干涉”,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其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会如何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精确性,并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了不合理的连杆设计如何导致震动、噪音,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损坏整个机械系统。他会引用一些经典案例,比如早期某些自动化设备因为忽略了连杆末端点轨迹的分析,在高速运转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振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作者还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比喻,将复杂的力学原理变得生动形象,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理解到设计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冗余设计”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越多越好,但作者却指出,过度的冗余设计往往会增加成本、重量,并且可能引入新的失效模式。他会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就像一个人身上长了多余的、但又没有功能的器官,不仅拖累身体,还可能成为病灶。书中对材料选择的建议也十分到位,不仅仅是告诉你要用什么强度等级的材料,更是要结合具体的工况、受力情况以及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考量。比如,对于长期承受冲击载荷的部件,作者会推荐一些具有良好韧性的合金钢,并解释其微观结构如何抵抗裂纹扩展;而对于需要高精度定位的部件,则会强调材料的稳定性和低热膨胀系数。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让我对机械机构的设计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真的是让我从一个“零件组装者”变成了一个“系统思考者”。书中关于复杂机构集成与优化设计的章节,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作者并非简单地介绍各种机构的组合方式,而是深入探讨了在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设计一个包含多个连杆机构、齿轮传动和液压驱动的复杂设备时,作者会强调不同子系统的接口设计、参数匹配以及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他会指出,如果不同子系统的设计目标不一致,或者参数之间缺乏协调,就可能导致整体性能的下降,甚至出现无法预料的故障。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设计约束”的讨论。作者会详细列举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设计约束,例如,空间限制、成本限制、材料限制、加工限制、以及可靠性要求等,并强调如何在这些约束条件下,通过权衡和优化,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书中还对“冗余设计”和“极限设计”这两种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他会建议,在关键部位可以适当采用冗余设计以提高可靠性,但在非关键部位则应避免过度设计,以控制成本和重量。此外,书中还对“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的理念进行了推广,并解释了这些设计方法如何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方便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机械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通过系统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评分

我最近拜读了《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全方位的。书中对机构的动态性能分析,让我眼前一亮。以往学习的很多机械设计教材,往往侧重于静态的几何约束和力学分析,而这本书则将动态性能作为设计的核心考量之一。作者在讲解各种机构时,不仅关注了其运动轨迹和速度,更深入分析了其加速度、振动、冲击等动态特性。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振动分析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机构产生振动的根源,例如,连杆机构的运动不均匀性、凸轮机构的冲击、以及齿轮传动的啮合误差等。作者通过生动的图示和数学模型,解释了这些因素如何叠加,导致整体系统的振动。他还会给出一些减振降噪的设计策略,比如,优化运动曲线、增加阻尼元件、合理布置质量分布等。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共振”的例子,一个机械设备在某个特定的工作频率下,出现了剧烈的振动,最终导致部件损坏。作者通过分析该设备的固有频率和工作频率,指出了共振的危险性,并提出了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或增加阻尼来避免共振的解决方案。此外,书中对机构的稳定性分析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反馈参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振荡或失控。这些内容,对于需要进行精密机械设计和系统仿真的工程师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机械设计不仅是静态的几何学,更是动态的物理学,理解和控制动态性能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评分

在阅读《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机械机构的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书中的“禁忌”部分,绝非是简单地告诉你“不要这样做”,而是通过分析潜在的风险和失效模式,引导读者主动去规避这些问题。我特别赞赏作者对液压和气动传动机构设计的讲解。在很多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可能比较侧重于元件的选择和系统图的绘制,但这本书却深入到了设计的细节和常见误区。例如,在气动系统设计中,作者会强调管道的直径选择、接头密封的重要性,以及空气压缩机排气的质量对执行元件性能的影响。他会指出,一个看似简单的管路连接,如果密封不严,就会导致漏气,降低系统效率,甚至影响执行器的精度。书中还会分析不同阀门的响应时间、开关特性对整个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优化设计的建议。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水锤效应”的案例,在液压系统中,突然的阀门关闭会导致压力波的急剧升高,对管路和元件造成巨大冲击。作者通过图示和简单的公式,解释了水锤效应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通过设置缓冲装置、选择合适的阀门来减缓或消除水锤效应的措施。此外,书中对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周期也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并分析了不同润滑油的性能参数如何影响机械部件的寿命。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作者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上升到“禁忌”的层面进行强调。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机械设计,往往在于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充分预估。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机械设计这门学科。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的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以一种非常实用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阐述了机械设计中一些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原则。书中关于材料疲劳和断裂的章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揭示了材料在不同应力循环下的行为。他会详细分析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疲劳极限等关键参数,并解释这些参数如何受到应力集中、表面粗糙度、以及环境因素(如腐蚀)的影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焊接接头的强度分析。许多人在设计时,往往只关注了焊缝的尺寸,而忽略了焊接工艺对材料金相组织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焊缝区域的脆性增加。作者通过显微照片和应力-应变曲线,清晰地展示了焊接缺陷如何成为应力集中的源头,从而加速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书中还对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例如,一些材料在低温下会变得脆性,而在高温下则会强度下降。这些信息对于设计在高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对复合材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事项。例如,复合材料层间的粘接强度,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伤,这些都可能成为失效的起点。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机构设计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关于材料科学和失效分析的入门指南,让我对机械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位老牌工程师在用一种极其负责任的态度,分享他多年来在设计一线遇到的各种“坑”。书中对于运动机构的可靠性设计,我感到尤为受益。作者在讲解各种机构时,始终贯穿着“失效模式分析”的思想。例如,在分析带传动时,他会详细探讨皮带的打滑、撕裂、老化等失效原因,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皮带材料、调整张力、优化包角等措施来提高其可靠性。书中还会对皮带轮的材质、表面处理、以及安装精度进行详细的指导,并指出这些因素对皮带寿命的影响。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动力传输的效率损失”的案例,一个看似简单的皮带传动,由于皮带张力设置不当,导致皮带打滑严重,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还加速了皮带和皮带轮的磨损。作者通过计算,展示了提高皮带张力如何有效降低能量损耗,但同时也提醒要注意过高的张力可能对轴承和电机造成负担。此外,书中还对链传动、齿轮传动等动力传输方式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许多实用的设计建议。例如,在设计链传动时,如何选择合适的链条型号、链轮齿数,以及如何进行润滑和维护,这些都是保证链传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书中对这些细节的关注,让我认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动力传输系统,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设计智慧。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让我能够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加注重细节,规避潜在的风险。

评分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表面上的内容。它更像是一位资深工程师在默默地传授多年心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书中的“禁忌”部分,绝非简单的罗列,而是对工程实践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总结。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凸轮机构设计的剖析。许多人认为凸轮设计只是一味地追求运动曲线的平滑,但书中却强调了“实际制造误差”和“动态特性”对凸轮性能的影响。例如,作者会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运动规律,如等速、等加、余弦加速等,在实际加工精度下的表现差异。他会指出,一个理论上完美的运动曲线,如果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在高速运转时产生剧烈的振动,那反而不如一个设计相对保守但易于加工和运行稳定的曲线。书中还对凸轮的材料选择、硬度以及表面处理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并解释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凸轮的磨损寿命和可靠性。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应力集中”的实例,一个看似简单的凸轮轮廓,因为一个微小的拐角处理不当,在长期运行中导致应力集中,最终在关键时刻断裂。作者通过有限元分析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应力分布的规律,并给出了优化轮廓的方法。此外,书中对弹簧在机构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仅是选择合适的弹簧刚度和预紧力,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弹簧的共振、疲劳失效以及由于弹簧形变带来的间隙变化。他会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一个设计精良的弹簧,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补偿磨损,保持机构的稳定工作,而一个劣质的弹簧,则可能成为整个机构的“短板”。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机械设计并非简单的零件组合,而是对力学、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失效分析的综合运用,是一门需要经验和智慧的艺术。

评分

作为一名初涉机械设计领域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建立扎实基础的教材。《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并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机构的优缺点,而是将设计的思考过程和潜在的陷阱以一种极其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齿轮传动设计的部分。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齿形、模数、压力角的选择原则,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许多新手在设计时容易忽视的关键点,比如齿面接触应力、弯曲应力、侧隙的控制等等。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不合理的齿轮参数如何导致过早磨损、噪音增大,甚至齿轮折断。他会从失效模式的角度去分析,比如当侧隙过大时,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齿轮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而当齿面硬度不足时,则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润滑和冷却的设计建议,这些往往是容易被初学者忽略的细节,但对齿轮传动的寿命和效率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提供的计算实例,步骤详细,让我能够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验证理论。例如,在计算齿轮的许用应力时,作者会考虑材料的疲劳极限、安全系数,以及工作环境的温度影响,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书中对棘轮机构和往复机构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通过分析这些机构的运动特性,指出了容易出现的卡滞、回程不稳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例如,在设计棘轮时,如何优化棘爪的角度和行程,以保证可靠的啮合和顺畅的回程,这些细节的探讨,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机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工程智慧。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不这么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这对于培养严谨的设计思维至关重要。

评分

《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真的像是给机械设计领域“扫盲”的一本指南。作者以一种非常实在、接地气的方式,揭示了那些在实际工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设计“陷阱”。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回转运动机构的讲解所吸引。比如,作者在讨论轴承的选型时,不仅仅是给出一堆表格,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轴承(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的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在承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以及组合载荷时的不同表现。他会强调,错误的轴承选型,不仅会加速磨损,降低传动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轴的弯曲或断裂。书中还提到了“轴的挠度”和“转子的临界转速”这些重要的概念,并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影响机械系统的稳定性的。我记得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高速旋转的轴,如果其刚度不足,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挠度,导致与周围部件发生摩擦,或者在特定转速下发生共振,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机械故障。书中对联轴器的选择和安装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不同的联轴器类型(刚性、弹性、万向)在补偿轴的位移、减震降噪方面的作用,以及错误的联轴器选择可能导致的轴承过载、振动加剧等问题。还有关于齿轮箱的润滑和散热设计,作者也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他会解释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齿轮油,以及过高的油温会对齿轮和轴承造成怎样的损害。这些内容,对于正在学习机械设计或者已经在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师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让我明白,机械设计是一门关于“细节”的艺术,每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演变成巨大的问题。

评分

不得不说,《机械常用机构设计与禁忌》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机械设计以往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告诉你“怎么做”的书,更是一本教会你“为什么”以及“如何避免犯错”的书。书中对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讲解各种机构和设备的设计时,始终不忘将操作者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在设计操作界面时,他会强调按钮的布局、大小、颜色以及反馈机制的设计,如何影响操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书中还会分析不同姿势下操作人员的受力情况,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机构设计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避免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疲劳和损伤。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人体工程学在工具设计中的应用”的案例,一个改进后的手动工具,通过优化手柄的形状和角度,能够显著提高操作效率,并减少对操作者手腕的压力。作者通过详细的图示和数据分析,展示了人机工程学设计带来的巨大效益。此外,书中对工业安全设计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会详细分析各种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运动部件的暴露、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风险等,并给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计原则。例如,在设计机床时,如何设置防护罩、急停按钮、以及安全联锁装置,这些都是保障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机械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了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是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整体。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一般!!!!!!!!!!

评分

一般!!!!!!!!!!

评分

一般!!!!!!!!!!

评分

一般!!!!!!!!!!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