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前沿系列: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在第一版(原书共9章)基础上加以修订,第一版的第二作者郭可信教授编写的第7~9章内容是国际上物理尖端前沿。在第一版第7章中(p.228)郭先生描述了在准晶研究方面的进展,他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材料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同时发现准晶体的(p.202)。若郭先生健在(郭先生于2006年去世),应有可能在今年并列获得诺贝尔奖。
作者长期从事晶体结构研究和教学工作,所写的《晶体结构测定》一书198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晶体结构测定在国内有着较大影响,许多读者希望作者将其再版发行。作者以借本书再版的机会,对晶体衍射作较深入的修改论述,以应读者要求。
第二版中作者除对自己编写的第1~6章进行系统修订外,还将根据郭先生的《准晶研究》(2004年出版)和《郭可信纪念文集》(2008年出版)新增加一附录,对准晶体加以介绍,彰显我国在准晶研究中的贡献。
另外,本书还新增了生物大分子晶体衍射和多晶衍射等当前自然科学研究热点内容。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前沿系列: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11章。
第1-8章,内容包括:晶体衍射研究的发展、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晶体的衍射方向和倒易点阵、衍射强度和结构因子、电子密度函数的计算和精修、生物大分子晶体的衍射、多晶衍射和晶体结构数据的应用等,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生物、电子学等多个基础学科,为读者提供简明易懂、条理清晰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介绍,同时提供了研究实例与原理结合进行具体分析。
第9-11章,内容包括:准晶体、准点阵及衍射、准晶体结构测定法,是国际上物理科研尖端前沿。郭先生与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 Shechtman是同时独立发现准晶体的。本书对准晶体加以详细介绍,彰显了我国在准晶研究中的贡献。
本书可作为化学、物理、材料、生物、矿物、冶金等学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科研人员参考。
郭可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论文200余篇;周公度,北大化学学院教授,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30多部,由国内外10家出版社出版
第1章 晶体衍射研究的发展
1.1 早期的工作
1.2 无机物晶体结构的发展
1.3 有机物晶体结构的发展
1.4 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发展
1.5 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
2.1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胞
2.2 晶体结构的对称元素
2.3 晶系、晶族和空间点阵型式
2.3.1 晶系和晶族
2.3.2 晶体的空间点阵型式
2.4 晶体学点群
2.4.1 点群的推引
2.4.2 点群的国际记号和对称元素的取向
2.4.3 晶体学点群的对称性和晶体的物理性质
2.5 晶体学空间群
2.5.1 空间群的推引
2.5.2 空间群记号
2.5.3 等效点系、不对称单位和结构基元
2.5.4 平面群
参考文献
第3章 晶体的衍射方向和倒易点阵
3.1 X射线的性质
3.2 Laue方程
3.3 Bragg方程
3.4 倒易点阵
3.4.1 倒易点阵的定义
3.4.2 倒易点阵的性质
3.4.3 关于复晶胞的变换
3.5 反射球(Ewald球)
3.6 单晶体衍射数据收集方法
3.6.1 简介
3.6.2 四圆衍射仪法
3.6.3 面探测器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衍射强度和结构因子
4.1 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的一般步骤
4.2 晶体衍射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4.2.1 倒易空间和晶体空间
4.2.2 衍射波的数学表示
4.2.3 晶体空间和倒易空间的傅里叶变换
4.3 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
4.3.1 电子的散射
4.3.2 原子的散射
4.3.3 晶胞的散射
4.4 晶体的衍射强度
4.4.1 一小粒完美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4.4.2 镶嵌晶体的衍射强度
4.5 影响衍射强度的各种因子
4.5.1 偏极化因子和角速度因子
4.5.2 温度因子
4.5.3 吸收因子
4.5.4 消光
4.5.5 多重度因子
4.6 衍射强度的修正和还原
4.7 系统消光和空间群的确定
4.8 结构因子
4.8.1 结构因子的含义和表达
4.8.2 结构因子的电子密度函数表达式
4.8.3 单位结构因子
4.8.4 归一结构因子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子密度函数的计算和精修
5.1 电子密度函数表达式
5.1.1 电子密度函数表达式的推引
5.1.2 推引相角的方法
5.2 直接法
5.2.1 归一结构因子的若干统计规律
5.2.2 结构不变量和结构半不变量
5.2.3 Sayre公式
5.2.4 E图的应用
5.3 Patterson函数法
5.3.1 Patterson函数
5.3.2 Harker截面
5.3.3 重原子法
5.3.4 分子置换法简介
5.4 同晶置换法简介
5.5 反常散射法
5.5.1 手性及绝对构型
5.5.2 反常散射效应
5.5.3 分子绝对构型测定的方法和实例
5.6 晶体结构的精修
5.6.1 电子密度图的应用
5.6.2 ρo,ρc和ρE
5.6.3 差值电子密度图
5.6.4 变形电子密度图(X�睳图和X�瞂图)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大分子晶体衍射
6.1 引言
6.2 生物大分子晶体制备
6.2.1 生物大分子晶体的特性
6.2.2 生物大分子样品的提取和纯化
6.2.3 生物大分子结晶过程的独特性和影响因素
6.2.4 生物大分子晶体制备的实验技术
6.2.5 晶体的表征和获得合用晶体的方法
6.2.6 重原子衍生物的制备
6.3 生物大分子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
6.3.1 X射线源和探测器
6.3.2 回摆法收集生物大分子晶体衍射数据
6.3.3 数据处理
6.3.4 反常散射数据的收集
6.3.5 晶体的衰减和晶体的冷冻技术
6.3.6 衍射数据分辨率
6.3.7 衍射数据的评估
6.4 相角测定法
6.4.1 同晶型置换法
6.4.2 分子置换法(MR)
6.4.3 多波长反常散射法(MAD)
6.4.4 电子密度调整和相角组合方法改进相角
6.5 电子密度图的计算
6.5.1 电子密度图的类型
6.5.2 差值电子密度图的应用
6.5.3 电子密度图诠释
6.5.4 结构模型的搭建
6.6 晶体结构模型的修正
6.6.1 引论
6.6.2 传统的最小二乘(LS)修正
6.6.3 非最小二乘修正的一些特殊方法
6.6.4 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质量的评价和量度
6.6.5 晶体结构模型的表述
第6章附录
附录6.1 生物大分子结构相关的数据库介绍
附录6.2 关于R因子
参考文献
第7章 多晶衍射
7.1 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
7.1.1 照相法
7.1.2 多晶X射线衍射仪的一般原理
7.1.3 测角仪的调整与衍射实验
7.2 多晶X射线衍射的积分强度
7.3 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
7.3.1 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7.3.2 标准衍射卡片及其检索
7.3.3 物相分析: 实验与判断
7.3.4 数字化的PDF
7.4 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
7.4.1 多相体系的强度公式
7.4.2 相定量分析基本方法和原理
7.4.3 物相定量分析实验方法
7.5 衍射图的指标化
7.5.1 立方晶系指标化方法: 解析法
7.5.2 Hesse�睱ipson(赫西�怖�普森)解析法
7.5.3 常见指标化程序原理和方法
7.5.4 指标化结果的判断
7.6 平均晶粒度的X射线测定
7.6.1 Scherrer方程: 物理意义与数学表达
7.6.2 衍射峰分析
7.6.3 β值的确定: Kα双线分离与仪器因素的处理
7.6.4 Scherrer公式的应用
7.7 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的重要方法--Rietveld法
7.7.1 Rietveld方法的基本原理
7.7.2 Rietveld方法的应用(1): 峰形拟合
7.7.3 Rietveld方法的应用(2): 结构精修、完善与相定量
7.8 中子衍射
7.8.1 中子的基本性质、产生与探测
7.8.2 物质对中子的散射: 散射长度
7.8.3 中子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7.8.4 中子衍射磁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晶体结构数据的应用
8.1 晶胞参数的应用
8.2 分子的几何构型
8.2.1 键长和键角的计算
8.2.2 分子几何构型测定实例
8.2.3 键长和原子半径
8.3 分子的构象
8.3.1 构型和构象
8.3.2 构象的表示
8.3.3 多肽链的构象
8.3.4 天花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8.4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8.4.1 化学键的本质及其多样性
8.4.2 变形电子密度图在化学键研究中的应用
8.5 晶体中分子和离子的堆积
8.5.1 冰的结构
8.5.2 钙钛矿(CaTiO3)的结构
8.5.3 若干水合包合物的结构
8.6 晶体中原子的运动
8.6.1 晶体中原子的热运动
8.6.2 晶体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8.6.3 晶体中进行的消旋反应
8.7 键价理论: 由原子间的键长计算原子的键价
8.7.1 键价理论的要点
8.7.2 键价理论在晶体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准晶体
9.1 二十面体
9.1.1 二十面体对称
9.1.2 二十面体密堆
9.1.3 二十面体骨架
9.2 三维准晶
9.2.1 Al-Mn等二十面体准晶
9.2.2 Ti-Ni等二十面体准晶
9.2.3 稳定的二十面体准晶
9.3 二维准晶
9.3.1 十重准晶
9.3.2 八重准晶
9.3.3 十二重准晶
9.4 一维准晶
第9章附录 电子衍射与成像
参考文献
第10章 准点阵及衍射
10.1 一维准点阵
10.1.1 Fibonacci数列
10.1.2 数列
10.1.3 二维空间投影
10.1.4 高维空间切割
10.2 二维准点阵
10.2.1 Penrose图
10.2.2 八重拼图
10.2.3 八重准点阵
10.2.4 五重、十重准点阵
10.3 三维准点阵
10.4 准点阵的缺陷及衍射
参考文献
第11章 准晶体结构测定法
11.1 准晶的结构模型
11.1.1 三维结构模型
11.1.2 六维结构模型
11.2 十重准晶的结构测定
11.2.1 十重准晶的五维超点阵
11.2.2 Patterson函数
11.2.3 Al65Co15Cu20十重准晶的结构
11.3 二十面体准晶的结构测定
11.3.1 二十面体准晶的六维超点阵
11.3.2 中子衍射
11.3.3 Al70Pd21Mn9二十面体准晶的结构
参考文献
附录1 五重旋转对称和二十面体准晶体的发现
附录2 准晶与电子显微学
索引
虽然我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计算化学,对于实验物理的衍射技术接触不多,但这本《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依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认为,理解物质的结构是理解其性质的基础,而衍射技术无疑是探究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这本书的书名包含了“晶体”和“准晶体”两个概念,这说明它覆盖了从经典到前沿的衍射研究对象。我推测,书中应该会详细介绍布拉格定律及其衍生物,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衍射图样来确定晶格常数、原子位置和对称性。对于准晶体,我所知甚少,但我知道它们拥有独特的“非整数”对称性,这在物理学中是相当不寻常的。因此,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准晶体的特殊衍射行为,比如其衍射谱中可能出现的奇数阶衍射峰,或者其非周期性结构如何通过数学工具来描述和解释。这本书的“第2版”也意味着内容经过了更新和完善,我希望书中能包含近些年来在准晶体合成、表征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这对于我拓展研究思路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让我联想到许多我曾经在本科物理课程中接触过的概念,比如晶格、衍射点阵、倒易空间等等,但“准晶体”这个词汇则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我推测,这本书会从基础的衍射理论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晶体结构的解析,包括单晶和多晶衍射方法。我尤其期待书中能花大量篇幅来介绍准晶体的独特之处,包括它们为何被称作“准”晶体,它们的对称性如何与晶体学相悖,以及它们在衍射图谱上所展现出的特殊规律。我猜测书中会涉及一些复杂的数学工具,比如傅里叶变换、群论等,来描述和分析准晶体的非周期但有序的结构。同时,作为一个“精品书系”的成员,我相信这本书会包含很多权威的研究成果和经典的实验数据,或许还会提到一些在材料科学、物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我对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合成和表征新型准晶材料的思路非常感兴趣,这对于未来在新材料的研发中可能会有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高深,一看就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研读的学术著作。虽然我目前的研究方向并没有直接涉及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但我对这个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听说“前沿系列”和“精品书系”这些词语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肯定是一本集结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的宝藏。我猜测书中应该会详细介绍各种衍射技术,比如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甚至是电子衍射,以及它们在解析晶体和准晶体结构中的原理和应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对准晶体的独特衍射特性进行深入剖析,毕竟准晶体本身就充满了许多令人着迷的数学和物理概念,比如五重对称性等,这些都与传统的晶体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本书的第二版,也意味着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读者的反馈,内容应该更加完善和成熟,也许还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理论的补充,这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在理论层面深入理解衍射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拿到这本《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的排版和细致的插图。尽管我不是物理学专业出身,但在翻阅时,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学术功底。书名中的“衍射”二字,让我联想到光波、X射线在遇到周期性结构时会发生的散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干涉图样。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便是围绕着晶体和准晶体的原子或分子排列产生的衍射规律展开的。特别是“准晶体”这个概念,它打破了传统晶体学中关于对称性的固有认知,其非周期性的但又高度有序的结构,必然带来与传统晶体截然不同的衍射行为。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详细地解释这些不同之处,例如准晶体的“魔角”现象,或者其衍射图样中出现的特殊斑点。此外,作为一本“精品书系”,我预期书中不仅会讲解理论,还会穿插大量的实验案例和数据分析,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衍射原理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比如在材料科学、矿物学甚至生物学等领域,衍射技术是如何帮助我们识别和表征物质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光学和固体物理交叉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我被《晶体和准晶体的衍射(第2版)》这个书名深深吸引。我了解衍射现象是波(如X射线、电子、甚至可见光)在遇到周期性或近周期性结构时发生的普遍物理过程。晶体由于其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周期性排列,会产生特征性的衍射图样,这是晶体学分析的基础。而“准晶体”的出现,则为这个领域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我猜测书中会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衍射技术,并重点分析它们在解析晶体和准晶体结构时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例如,X射线衍射在确定晶体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电子衍射在分析纳米材料和表面结构中的独特作用。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解释准晶体之所以能存在,以及它们与传统晶体在结构和衍射行为上的根本区别。这本书作为“前沿系列”的一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视角和前沿的理论进展,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物理问题,这将极大地激发我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经济
评分可以作为工具书
评分需要学习一些透射电镜知识,所以买了,感觉很不错!
评分郭守信的遗作,大牛的水准
评分棒
评分下单后好几天才到,京东越来越拖拉~~~~~~~~~~~
评分包装太差,书脊都磨坏了!!!
评分好
评分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